‘壹’ 人类从未离毁灭如此接近,曾经的古巴导弹危机是怎么回事
在大自然的面前在先进的武装力量面前,人类总是显得如此的渺小,尤其是在人类迄今为止最具有杀伤力的武器核武器面前,人类可能说是卑微如蝼蚁。而在古巴导弹危机在1962年10月16日到10月28日,这13天可以说是人类与核危机最接近的13天,也是人类历史上被毁灭的恐怖所笼罩的13天。哈佛大学教授同时也是当时美国肯尼迪总统的助理的小阿塞.施莱辛格认为,这几天不仅是美苏冷战最为严峻的时刻,同时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具有危机的时刻。这13天世界人民感受到了自己力量的薄弱,也感受到了人类武器危害之大。假使美国与苏联的核武器战争打响,其影响范围之广可谓是波及全球。好在13天的恐怖危机过去了。
‘贰’ 古巴导弹危机,差点毁灭世界的13天,到底危险到什么程度
美国对局势进行了全面衡量,古巴的几个发射场已处于发射状态,虽然可以对导弹进行拦截,但是如此近的距离,始终可能造成美国城市上空的热核爆炸,美国不愿意冒这个险。
在离古巴东部海岸约300公里的大特克岛上,设有巨大的美军导弹跟踪站,整个古巴像个铁桶似地被团团围住了。仔细研究一下美军的部署,8艘航空母舰,68个空军中队,90艘军舰,可以发现这是二战胜利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各种类型的轰炸机引擎轰隆作响,携带氢弹熠熠生辉。
在陆上,美国也进行了全面的部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庞大的登陆部队已在临近各州集结,所有的美国核部队和常规部队都已经奉命准备随时行动,导弹部队全部奉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发射台上的导弹也蓄势待发。
在封锁古巴的同时,美国更是兵分两路,在北约进行了相应的军事部署,对苏联进行了全面合围,更可怕的是美国1627枚核弹也都整装待发,进入了2级战备状态。
苏联军队也没有落后,指导古巴全国40多万正规军和民兵前往海滩,完成了一级戒备,42枚核导弹也已经准备就绪,直指美国本土。
事情发展到如此危险的地步,联合国立马召开紧急会议,从中进行磋商,可美苏双方表现强硬,谁都不愿让步,一时间,整个加勒比海笼罩在核战争的阴影之下,全人类都危在旦夕。人们都小心翼翼,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动作大一点就引爆了核弹。
当国家和民族遭遇侵略时,我们应义无反顾,上阵杀敌,可是仅仅为了争夺利益,而置他们生命有于不顾,这恐怕不是仁义之师的举措,所以美苏之间的角力,人心向背,显而易见。
是战还是和,这是摆在美苏双方桌子上的两个选项,如果选错,后果不堪设想,这不仅仅是两位元首的选择,两个国家的选择,更是全人类的选择。
历史再次证明,尽管有多种可能,但是人类总会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同时我们也要谨记,千万不要在愤怒的时候做出决定。
其实对于核战争,谁都惧怕,因为一旦战争开始,将没有赢家。苏联当时对古巴特别热情,关注度空前,主要是想遏制美国,在美国后方安一个炸弹,在拉丁美洲找一个立足点,以此来同美国争夺霸权。
面对北约的压力,苏联也是战战兢兢,全球社会主义的阵营并不强大,如果真的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很难取胜。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苏联政府首先做出了让步,苏联间谍找到ABC新闻的记者,提出一套外交解决方案:以撤下导弹为交换条件,要求美国承诺不入侵古巴。
这虽然不是官方之间的谈判,但是却释放了和解的信号,随后苏联领导人给美国政府写了一封信件,解说了厉害关系,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接下来就是双方你来我往,在唇枪舌剑中讨价还价,最终达成协议。苏联承诺在48小时内拆走位于古巴的所有导弹,在逼迫苏联撤走导弹之后,肯尼迪政府认为已经消除对美国的直接军事威胁的,美国也保证不会动用武力,承认卡斯特罗的政权。
随后,苏美双方都从古巴撤走军事力量,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古巴境内的42颗导弹被装船运回了苏联,轰炸机也返航,美国结束了对古巴的禁令,随后逐步移除了在土耳其的导弹。
这场人类史上最为严重的导弹危机在13天之后,以双方和解结束,这柄达尔摩斯之剑烟消云散,加勒比海又恢复了平静。
君子和而不同,世界很大,人类文明千差万别,虽然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矛盾,但是我们更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和平共处,正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只有拥有了良好的环境,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美好的生活。
‘叁’ 古巴导弹危机是怎么一回事啊
1962年,加勒比海地区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它由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美国则坚持要求撤除导弹而引发。这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这次危机虽然仅仅持续了13天,美苏双方在核弹按钮旁徘徊,使人类空前地接近毁灭的边缘,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最后以双方的妥协而告终,其中有不少值得总结、反思的经验教训。
‘肆’ 古巴导弹危机没成人类的浩劫,到底是谁的功劳
古巴导弹危机,应该算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危机了。虽然其持续时间只有十三天,但却是人类最接近毁灭边缘的十三天,一旦开火,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当时苏联方面的规定是,发射核鱼雷需要舰上三名指挥官的一致同意,即舰长、政委、大副。当时政委伊万·马斯连尼科夫,已经表示同意,比较在那样的紧张时刻,谁也无法保持冷静的思考。
不过还好,大副瓦西里·阿尔希波夫,考虑到了核战争爆发的后果,最终没有签字。这枚鱼雷因此没有发射。最终潜艇上浮,接受检查。
这次事件让两国意识到,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不然下一次很难这么好运气。
这也促成了第二天赫鲁晓夫的妥协,以及美国的态度缓和。
总的来说,古巴导弹危机还是美国嬴了,肯尼迪很好的把握住了苏联人不是疯子这一条件,并成功假扮了疯子,最终迫使苏联人当了“胆小鬼”。
‘伍’ 古巴导弹危机以苏联撤走导弹为结局,事实真是如此吗
1962年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想必各位读者在历史课本中对这件事情都略知一二,其实这件事的起因完全是因为此前美国在土耳其和意大利部署了弹道导弹,引起了苏联方面的战略反应。很多人在课本上看到这件事情之后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当年苏联执意不撤走古巴的导弹,那么美国会不会选择用武力干涉此事?其实大国间的博弈,考虑的有三方面因素,那就是国际利益、国际关系、意识形态。
美国当时的底气很硬,选择了对古巴进行武力恐吓,这样的方式超出了苏联的语气,尤其是美国派出的武装力量规模很大,而且美国的国防预警级别也提高到了一定的等级,战略轰炸机和核弹头都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苏联方面正好借坡下驴,那就谈判吧,苏联不在古巴设立导弹发射基地,而你美国也不能在人家家门口摆放导弹,这就是两个国家的底线,因此就算当年苏联不撤走导弹,美国方面也不会轻易对苏联下手,因为当时的美国谁若是向苏联宣战,那么谁就将成为美国的罪人,甚至是世界的罪人。
‘陆’ 古巴导弹危机是怎么回事
是1962年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个事件被看作是冷战的顶峰和转折点。在世界史中人类从未如此近地站在一场核战争的边缘。
‘柒’ 古巴导弹危机:当年世界最接近核战的13天,到底是如何度过的
古巴导弹危机,差点毁灭世界的13天,到底危险到什么程度?二战结束后美国、苏联迅速崛起。从此美苏世界争霸进入冷战时期。美国首先成立北约,苏联也不示弱,相继成立了由40个国家参加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这样的世界格局,使苏美争霸愈演愈烈。
即而出现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古巴这个国家1959年才获得独立解放,并且宣布成为社会主义国家,这时正合苏联的心意,进而吸收古巴进入由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当局赫鲁晓夫称霸的胃口更大,恨不得一口吃掉美国,从而世界属于苏联一手遮天。这个时候苏联就把导弹部署在古巴,因古巴是美国的近邻,美国无法拦截导弹。
自从古巴投入苏联怀抱后,美国当局那真是心慌意乱、夜不能眠,总是害怕后院起火。于是不断派侦察机探测古巴国内动静。在1962年10月的一天突然发现苏联在古巴与美国边界部署了导弹。这时美国总统肯尼迪立即派战舰、潜艇、飞机携带着核武器飞往古巴和苏联周围,从而从海上、空中封锁古巴。时刻准备着核反击。
后来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多方构通和斡旋,苏联当局率先撒换了古巴导弹,这时美国总统也立即宣布撒消对古巴的武力封锁,又取消了用核武器与苏联的对峙。
‘捌’ 猪湾事件是古巴导弹危机出现的导火线吗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在1962年10月15日至28日,引发危机的直接原因是苏联在古巴部署中程战略核导弹,射程基本覆盖美国本土,导致美国发出核战争警告。最终,苏联做出妥协,撤出了在古巴部署的所有核导弹而告终。引发这场危机的背景就是美苏冷战争霸的大环境。时间进入到60年代,
‘玖’ 古巴导弹危机到底是怎么回事
1961年美国与古巴断交。苏联取得了打入美国在西半球势力范围的机会,向古巴提供经济、军事援助。美国感到不安。
1962年8月底,美国U—2高空侦察机在古巴上空发现近程导弹发射场。肯尼迪总统立刻在9月4日对苏联发出警告。苏联予以否认。但是在10月14日后,U—2飞机拍摄到苏联正在修建的中程与中远程导弹发射场的照片。
10月22日晚,肯尼迪通过电视向全国正式通报苏联在古巴设置中程导弹的“惊人”消息,宣布对古巴实行名为“隔离”的海上封锁,以阻断正在运往古巴的武器运输线。肯尼迪�%
‘拾’ 古巴导弹危机是怎么一回事
美苏冷战时期的1962年,苏联为了加大对美国的战略威慑,将导弹部署在了美国家门口的古巴。美国发现以后,派战舰拦截检查苏联运输船,并计划派飞机打击已经部署在古巴的苏联导弹阵地。苏联也派舰队前往护航。双方冷战对峙急剧升级,美苏大战到了一触即发的边缘。后来苏联胆怯,被迫拆除,撤回了部署在古巴的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