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起源于何时
起源于华夏文明。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同时又以“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的代称出现。
中国,是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并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汉字,汉族与少数民族被统称为“中华民族”,又自称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1)中国历史起源什么时候扩展阅读:
中国的礼制:
儒教传统里,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取字,女子行笄礼,为成人之道。
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多提早行礼。周文王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而冠。日本近代以来称之为成人式。
中国遵循婚礼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就是求婚,问名为请教女子的姓名(同姓不婚之故),纳吉为占卜生辰八字是否合适,纳征为交纳彩礼,请期为确定迎亲日期,亲迎为迎接新娘。
中国遵循丧服、丧制的礼仪,主要表现为披麻戴孝、招魂等等礼节。办丧礼的时间越长,越能表现家人对死者的敬重和爱意。在古时代,在葬礼过后还需守一百天的哀悼期,并且在接下来的一到三年内,家中的人都不可嫁娶。
根据儒教经典,汉人祭祖,祭祀日月、星辰、社稷、山川、大傩。
⑵ 中国的历史起源
中国起源于华夏文明,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同时又以“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的代称出现。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书经》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
(2)中国历史起源什么时候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中国的原始社会,起自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氏族公社又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元谋人是已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北京人是原始人群时期的典型。山顶洞人已经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和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是中国的奴隶社会。
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夏,是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6世纪,夏王桀在位时,被商汤率兵灭亡。
从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开始,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推动了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比较彻底,使秦国逐渐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⑶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于什么时间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
中国古代文明探源的重点在文献记载的“五帝”时期至秦王朝的建立,即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21年。
初步拟订的课题包括:黄帝、炎帝和尧舜禹时期的文化与社会、汉字的起源、夏商周时期环境的变迁、农业和牧业起源、手工业的发展、城市起源、战争与文明起源及王权形成的关系、宗教信仰的起源、中国古代文明与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的比较等。
相关课题还包括:史前至夏商周时期音乐、绘画、雕刻艺术、天文与历法、数学和金属矿产开采等。
考古学家将在传说中炎黄集团主要活动区域内,提取五千年前古人类遗传基因,将其与夏商周、秦汉以至现代中国各地人类基因对比,以研究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
(3)中国历史起源什么时候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文明的两个重要发祥地:
河南濮阳和陕西。
濮阳古称帝丘,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以此为都,故有帝都之誉。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黄河与济水支流,后因黄河泛滥淤没)之阳而得名,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四个王朝都定格于陕西。
中国大地原点所在地的陕西,既是当代中国的地理中心,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古文化的中心。特别是建都陕西的周秦汉唐四个王朝谱写了中华文明最华彩的乐章,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跨越时空影响着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
⑷ 中国的历史起源,越前越好,最好从黄帝以前开始
中国历史悠久,经历过母系社会、原始社会、石器时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民主社会。
人类起源于北京周口山顶洞猿人,其中有一支在遂的地方,一个猿人意外捡食山火烧熟的食物,觉得很好吃,就开始吃熟食,由于熟食不常有,使发明钻木起火。从此,熟食改变了猿人野性,大脑变聪明,开始群居。
群居以母性为主组成群体,史称母系社会。随着群居,一起狩猎,群体间开始用声音交流,语音形成了。随后又发明了许多植物的根茎叶籽也能食用,便尝试耕种,但耕种得用工具,石器从此诞生。
随着部落不断壮大,必须获得更多的领地及水资金,部落之间开始争斗。在常年的争斗中,有一支部落十分强大,战胜了所有部落,获得水源和食物的支配权,这个部落就是黄帝部落,中国进入部落统一管理的原始社会。
⑸ 中国的起源与历史是什么
中国历史,从夏朝算起,有近4100年历史;从中国第一个统一的朝代秦朝算起,约有2241年。
史前时期的有巢氏、燧人氏 、伏羲氏、神农氏(炎帝) 、黄帝(轩辕氏) 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出现;商朝时出现了已知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西周时社会进一步发展,春秋战国时生产力提高,思想百家争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朝;西汉与东汉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汉字基本定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进入分裂割据局面。
隋唐五代时期,经济繁荣、科技发展,文化影响广泛。武周时期,因“大周万国颂德天枢”的营建而使国际地位达到顶峰。辽宋夏金元时期,多元文化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时,经济取得发展,明末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中期,清朝时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北伐战争后中国国民党在名义上统一中国。1931年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开始全面侵华,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夏朝的故事
禹治水有功,被选举为为天子,成为夏朝建立者。禹即位后,建都阳翟(今河南许昌)他一再会合诸侯,并将中国分为九州,定贡赋的制度。禹既治平水患,又征服黎苗,功业甚大,因此得到“大禹”的尊称。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禅让的传统,自立为王,恢复了黄帝初期父子相传的古老制度。从此,王位传子、不传贤,实行世袭制度,开始了古人所说的“家天下”。
启之后继位的太康被一位诸侯首领后羿所逐,太康死后,后羿立太康之弟仲康为夏王,但实权在后羿手中。仲康死后,其子相即位,后羿的臣子寒浞杀掉后羿与相,自立为王。相的王后缗带孕逃回母家有仍氏,生少康。
⑹ 中国的历史起源是什么
中国历史,从夏朝算起,有近4100年历史;从中国第一个统一的朝代秦朝算起,约有2241年。
史前时期的有巢氏、燧人氏 、伏羲氏、神农氏(炎帝) 、黄帝(轩辕氏) 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出现;商朝时出现了已知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西周时社会进一步发展,春秋战国时生产力提高,思想百家争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朝;西汉与东汉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汉字基本定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进入分裂割据局面。
隋唐五代时期,经济繁荣、科技发展,文化影响广泛。武周时期,因“大周万国颂德天枢”的营建而使国际地位达到顶峰。辽宋夏金元时期,多元文化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时,经济取得发展,明末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中期,清朝时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中华民国成立。
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北伐战争后中国国民党在名义上统一中国。1931年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开始全面侵华,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发展历程
中国的原始社会,起自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氏族公社又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元谋人是已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北京人是原始人群时期的典型。山顶洞人已经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和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是中国的奴隶社会。
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夏,是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6世纪,夏王桀在位时,被商汤率兵灭亡。
从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开始,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推动了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比较彻底,使秦国逐渐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⑺ 谁知道中国历史的起源
补充说明:
中国历史的起源
1-1 史前时代(文献传说与考古实物合观;旧石器早期、旧石器晚期)
一、 文献传说:
1.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
2.三皇传说(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代表远古社会生活演进三阶段(渔猎、畜牧、农耕),约在考古学中所谓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早期阶段。
二、 旧石器时代(约距今200万至1万年前):考古挖掘提供地下遗物、遗迹。
1. 早期:猿人(巫山人、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
2. 晚期:真人(山顶洞人)(左镇人: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参见课本p.7演进表
1-2 新石器革命(8000B.C.起):距今约一万年至四千年前
一、文化变革的指标—-
j农业与畜牧业发明(北:小米;南:稻米、沿海:根茎作物)、k村落出现(仰韶文化半坡村遗址为代表)、l陶器制作、m社群专业化分工、n磨制石器
二、中国文化的起源-
本土色彩
聚落所在:1.近水的高地(与埃及、西亚氾滥平原不同);2.北粟南稻(中国原生植物);3.以猪为家畜(而非中亚、北亚民族畜养的牛、羊)
多元发展 (并非由中原文化核心区向外扩散,而是分区同时发展)
1. 黄河流域-小米文化区
(1)中原区:磁山、裴李岗文化(6000~5000B.C.);仰韶文化(5000~3000B.C.);
龙山文化(3000~2000B.C.)
(2)东部区:大汶口文化(山东);红山文化(辽河流域)
住屋:半穴居
2. 长江流域-水稻文化区
(1)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5100~3200B.C.)、良渚文化(3300~2200B.C.)
(2)长江中游:大溪文化(4400~3300B.C.)
住屋:干栏式建筑
3. 东南沿海:根茎作物区(福建、广东及台湾西海岸地区)
代表:大坌坑文化(5000~3000B.C.);圆山文化;卑南文化等
三、新石器时代的社会组织与生活状况:以仰韶文化半坡村为例
1. 聚落分布:半地穴住屋、地窖、壕沟、公共墓地、窑场、大型聚会场所
2. 社会分化较复杂,富有组织秩序,具生命共同体特色(有聚会仪式)
3. 动植物图腾崇拜:此时应为氏族部落的原始社会
4. 半坡陶文(彩陶上的刻画符号):可说是中国文字的先驱
1-3 城市革命:
距今约四千年前发生,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从村落迈向国家的阶段),约当中国传说五帝时代(文明的萌芽阶段à黄帝:部落共主时代)
一、新石器时代晚期国家的形成:以龙山文化为代表(氏族村落→部落联盟→城邦国家)
1.文明特征:
城墙的出现、人口增加、专业分工、财富集中、阶层分化、强而有力的统治者具宗教神权(礼器)和军事权(兵器)。代表:北方龙山文化;南方良渚文化
2.具体发现:
* 龙山文化--早期铜器、大型夯土城堡、男性中心、社会阶层分化所呈现的墓
葬方式、卜骨、原始鼍鼓、大型石磬等
* 良渚文化--丝织品、大型玉器(玉琮、玉璧)
二、五帝传说(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1.黄帝(有熊氏、轩辕氏)的功业:
(1)中国文明之祖--此阶段产生许多重要文物和发明,如衣冠、宫室、舟车、文字、天文、音律、指南车等。
(2)战争时代的来临-部落联盟的征战(如黄帝在阪泉之战击败炎帝神农氏;并在诼鹿之战击败蚩尤,遂成为部落联盟共主)
2.尧、舜禅让政治:禅让传贤应为部落联盟制下推举领袖的方式,日后经过儒家美化,
而成为一种理想的政治典范。
3.夏代:
(1)历史地位:原本被质疑,日后才受考古出土肯定(即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的挖掘)。
(2)二里头文化:
j范围-山西南部、河南西部
k意义-其时代与范围,大致与文献中记载的夏代相符。
l内容-大型宫殿基址、青铜器(礼器、兵器为多)、玉器等,代表了强大的统治权力和阶级身分的分化,显示已进入了早期国家阶段。
(3)早期国家出现代表的政治意义--
j 王权提高:从传统共主变为权威国王(已具备天子威仪);
如启伐有扈氏、少康中兴。
k 世袭继承:从禅让变为世袭;从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禹→启);
l “诸夏”的我群文明意识逐渐形成
* 河南地区考古学文化发展的序列(由地表底层从下至上排序,愈上层表示文化发展越晚):
殷商早期文化 ↑
夏代二里头文化 ↑
河南龙山文化 ↑
仰韶文化 ↑
⑻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于哪年
远古时期从元谋人说起170万年前貌似,近点是山顶洞人,约莫几十万,再是北京人,五万年,再是河姆渡人7000年前,后面就是黄帝时代了。。
⑼ 古中国的起源时间是公元前多少年
“公元”产生于基督教盛行的六世纪,当时,为了扩大教会的统治势力,僧侣们把任何事情都附会在基督教上。公元525年,一个叫狄奥尼西的僧侣,为了预先推算七年后(即公元532年)“复活节”的日期,提出了所谓耶酥诞生在古罗马的狄奥克列颠纪元之前284年的说法,并且主张以耶酥诞生之年作为起算点的纪元,这个主张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公元532年,教会把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的284年作为公元元年,并将此纪年法在教会中使用。到1582年罗马教皇制定格里高利历时,继续采用了这种纪年法。由于格里高利历的精确度很高,而为国际通用,所以被称为公历。从此,教士所臆造的耶酥诞生的年份便被称为公元元年。所谓“公元”,就是公历纪元。 应该从有文字记载的夏朝算起,即从约为公元前2070年开始算,也就是说中华文明有4000多年历史了,很伟大的文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