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元朝大都是现在哪个城市
大都是元朝建立的第二个首都,大都的位置就是现在的北京,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元朝退出中原后的北元政权一直持续到1402年。
元朝时期,全国划分为由中书省所直辖的京畿地区,由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所管辖的吐蕃地区,以及十个行中书省,分别为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甘肃行省,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
元大都遗址
元大都遗址,中国元代的都城遗址,又称为汗八里城,位于北京市旧城的内域及其以北地区。元大都是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以金代大宁宫(今北海琼华岛)为中心创建,主要工程完成于元世祖时期。
经考证,元大都的皇城位于外城南部中央,宫城在皇城的偏东部,整座皇城的规划设计,均以汉族统治者建都的思想为主导,遵循着"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制度。在元大都的城址内发现有城门,街道,水涵洞,下水道,居住遗址等遗迹,出土的文物以瓷器为主。
B. “上都”“大都”“中都”指的是同一个地方吗
上都”“大都”“中都”:不是同一个地方。
1.上都:
现在的内蒙境内,是蒙古人的大本营。
上都地区在金代称金莲川或凉陉﹐筑有景明宫。是金朝皇帝避暑的地方。
忽必烈下诏书将开平诏令为上都。
2.大都和中都:
金灭辽以后改为中都,元世祖忽必烈在此地扩建新城之后,将中都改称“大都”,成了元朝的首都。
于是上都和大都,都成了元代的政治中心,从而确立了两都巡幸制度,元上都和元大都成为大元王朝交替使用的两个首都。
中都,泛指中国历史上的古都。亦指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的国都,首都,中京。主指九(最多)朝古都洛阳,三朝古都北京。
一、上都风格
上都是一座具有汉式宫殿楼阁和草原毡帐风格的新兴城市。其景物风习,在元朝文士的吟咏中多有记叙。同时的西方人马可·波罗、拉施都丁也有描述。
上都与大都之间有四条驿道相通,往北又可以循帖里干驿道交通漠北。朝廷设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总管府,掌领宫阙都城,兼领城区及所属州县民事:皇帝返还大都后,并领上都诸仓库之事。
元末农民大起义中,红巾军分道北伐,中路关先生、破头潘部在至正十八年(1358)十二月攻破上都城,焚毁宫阙。明初,明朝廷建立了开平卫,宣宗时南徙独石,此城被废弃。
二、大都规模
元大都位于金中都旧城东北。其城郭残垣,在蓟门桥西南、中国政法大学东门与北京邮电大学西门之间,仍可以看见,并设有标志“元大都城墙遗址”。
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就是在元朝的首都大都土城遗址上建造起来的,西起海淀区学院南路明光村附近,向北到黄亭子,折向东经马甸、祁家豁子直到朝阳区芍药居附近,大体与地铁10号线北段重合。马甸附近土城墙高12.5米、宽31米。德胜门外,有一处名叫土城关的地方,即为元代健德门遗址。
三、中都建筑格局
中都皇城是最里面的一道城,周长3.68公里,平面近方形,规模较北京故宫大一万平方米。城墙“高三丈九尺五寸,女墙高五尺九寸五分,共高四丈五尺四寸五分”。
每边城墙开一门,南曰午门、北曰玄武、东曰东华、西曰西华。皇城之外二道城禁垣,周长7.85公里,平面呈长方形,“砖石修垒,高二丈”。
每边城墙亦开一门,南曰承天、北曰北安、东曰东安、西曰西安。两城的东、西华门和东、西安门,位置皆设在东西两墙的南部,使得宫阙在守卫上更加严密。
中都建有内、中、外三道城。外为中都城,周长60余里,开9门。中为禁垣,周长15里多,开4门,曰午门、东华、西华、玄武门。城内有正殿、文华和武英两殿,文、武二楼,东、西、后三宫,金水河、金水桥等。
正南午门外,左为中书省、太庙,右为大都督府、御史台、大社稷。中都城内外,还有城隍庙、国子监、会同馆、历代帝王庙、功臣庙、观星台、百万仓、军士营房、公候第宅、钟楼、鼓楼等。
C. 古代城市“大都”现在是什么名字
现在的北京
大都 Dàdū
[Da] 中国元朝(1271—1368)首都,即今北京,1272 年在营建中命名“大都”,意指天下最大都城
【详细解释】:
1. 古代王畿外围公的采地。
《周礼·地官·载师》:“以小都之田任县地,以大都之田任畺地。” 郑玄 注:“大都,公之采地,王子弟所食邑也。”
2. 泛称都邑之大者。
《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 唐 世诸道置按察使,后改为采访处置使,治于所部之大都。” 清 顾炎武 《莱州》诗:“海右称名郡, 齐 东亦大都。”
3. 大概;大抵。
晋 王羲之 《十七帖》:“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比之年时,为复可耳。” 唐 柳宗元 《与萧翰林俛书》:“长来觉日月益促,岁岁更甚。大都不过数十寒暑,则无此身矣。”
4. 称事物大致的内容或情况。
唐 韩愈 《画记》:“且命工人存其大都焉。” 明 宋濂 《汉天师世家序》:“ 濂 因据氏族羣书补之,复用史法略载其相承之绪,使一阅辄知大都,而其详别见于左方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八大王》:“醒则犹人,而醉则犹鳖,此酒人之大都也。”
5. 大多。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等》:“锉胡叶,煮三沸汤。待冷,接取清者,溲麴。以相着为限,大都欲小刚,勿令太泽。捣令可团便止。” 唐 元稹 《葬安氏志》:“大都女子由人者也,虽妻人之家,常自不得舒释。”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四折:“大都来是书生命里,不争将黄阁玉堂臣,几乎的做了违宣抗勅鬼。”《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便是那史书上所载的那些忠臣烈士以至愚夫愚妇,虽所遇不同,大都各有个万不得已。”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墙上的石灰大都剥落了,露出了焦黄的土砖。”
6. 仅仅;不过。
宋 辛弃疾 《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词:“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 金 李俊明 《摸鱼儿·送侄谦甫出山》词:“这光景能销几度,大都数十寒暑。”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大都来一寸眉峯,怎当他许多颦皱。”
7. 元 代京城,旧址在今 北京 城内。
蒙古 忽必烈 以 开平 为 上都 , 辽 之 燕京 为 中都 。 至元 四年(公元1267年)在 中都 东北兴建新城,九年(公元1272年)改称 大都 ,二十年(公元1283年)筑成。城东西两面相当今 北京 内城东西城墙,南至今东、西 长安街 ,北至 德胜门 、 安定门 外土城旧址。参阅《元史·地理志一》、 清 孙承泽 《天府广记·建置》。
D. 古代长安,健康,建业,大都,应天府,开封分别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长安现在是西安的一部分,建业,健康和应天府都是南京,大都是北京,元朝的首都,开封还是开封。
E. 中国历史上的“大都”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中国历史上的“大都”指现在的北京。
元朝建立后,因统治重心南移,忽必烈在继续扩建上都的同时,于至元元年(1264)八月,将原金朝首都燕京定名为中都,开始正式确立两都巡幸制度。
至元四年,因中都旧城残破不堪,忽必烈决定在中都的东北建筑新城,至元九年二月,改中都名为大都。
大都所处的燕云地区历来是中原王朝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前沿重地,而北方游牧民族想要进取中原,燕云又是必争之地。
因此,燕云地区堪称是扼住中原与塞外的咽喉之地,作为少数民族统治的政权,元朝在此,即可南控中原,又可北扼塞外。
(5)中国历史上的大都指现在的什么地方扩展阅读:
元朝其他首都:
1、上都,是元朝建立后的第一个首都,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20公里闪电河北岸。
早在忽必烈未即位前的1256年春,他即命近臣僧子聪(刘秉忠)于桓州城东、滦水北岸的龙冈相地建城,以此作为他统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的藩府驻地。1258年新城建成后,被命名为开平。蒙古大汗蒙哥去世后,忽必烈在1260年春于此正式即位,建元中统。
2、元中都,位于今河北省张北县馒头营乡白城子。金属抚州,元属隆兴路。
大德十一年(1307),即位不久的武宗海山下令于此处建旺兀察都行宫,第二年行宫建成后,立中都留守司兼开宁路都总管府,于是,元朝又一座都城产生了。
F. 临安、长安、瓜州、大都、洛邑、汴州这些古代地方是现在哪些城市。
您好,
临安为现今的杭州
大都为现今的北京
长安为现今的西安
洛邑为现今的洛阳
瓜州为现今的安西县,另有一说法是在江苏境内的扬州处
汴州就是现今的开封
临安,大都,长安,洛邑都为古代中国颇具盛名的大都市和古都。
G. 临安、长安、瓜州、大都、洛邑、汴州这些古代地方是现在哪些城市
临安为现今的杭州 大都为现今的北京 长安为现今的西安 洛邑为现今的洛阳 瓜州为现今的安西县,另有一说法是在江苏境内的扬州处 汴州就是现今的开封 临安,大都,长安
H. 元朝的大都指的是现在中国的哪里
元朝首都是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
元大都,简称大都,突厥语称为汗八里(Khanbaliq),意为大汗之居处,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区,北至元大都土城遗址,南至长安街,东西至二环路。
I. 古代的大都是现在的哪个城市
大都指元大都,元朝都城,其地址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
远在春秋战国时,此地就是诸侯国燕国的都城所在地,名叫蓟;汉代,改名幽,也就是后来的幽州;唐代的安史之乱之后,幽州被藩镇割据。
到五代十国时, 后唐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塞外的契丹,幽州也包括在内(从此中原失去了屏障,为契丹的南下提供了便利条件)。
后来,契丹族及其建立的辽与北宋长期对峙,幽州也改称为燕京;来自东北白山黑水地区的金国灭辽之后,又把幽州改称中都;公元十三世纪,蒙古人兴起,夺取了金的中都,忽必烈改称大都。
(9)中国历史上的大都指现在的什么地方扩展阅读:
大都是北方最大的手工业中心与商业中心,也有一定的农业基础,经济比较繁荣,然而,它的粮食生产总量却满足不了城市的消费需求。
由于大量的王公贵族、各级官僚、上层僧侣、富商、驻屯大军屯聚于此,使它成了一座依靠从南方运输物资度日的消费城市。
每年有数不清的粮食、形形色色的日用品等物资装载在大大小小的船只上,源源不断地由运河与海道从南向北运输。
部分物资汇聚到大都后,再运往北边的上都等地,因此,大都在全国的交通运输网络中处于极为关键的地位,官府建立了以这座城市为中心的驿传制度,加强与全国各地的联系,它就像人体的大脑,如臂使指地指挥着身体的每一处肢端。
J. 中国古代的大都是现代的地图上的什么地方
元大都,简称大都,突厥语称为“汗八里”(Khanbaliq),意为“大汗之居处”。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丁卯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为元朝国都。
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区,北至元大都土城遗址,南至长安街,东西至二环路。元大都城街道的布局,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
复制于《网络》 ,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