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想要了解中国真正的历史,该看什么书呢
最基础的就是《史记》。
史记讲述了上古黄帝时代,到汉武帝时代的历史,上下3000多年的历史,而且作为通史名着,史记里面的很多历史事件记录十分完整具体,可以很好的了解历史。
之后就可以看《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讲述汉朝以及之后的历史,后续的历史书籍,很多都是明朝整理的,在清朝又有了《名史》。
历史上有总共“二十五史”,也是比较公认的正史。
B. 五千年历史看山西,八千年历史看甘肃,这是什么说法
五千年历史看山西,八千年历史看甘肃,这并不是说我国的起源地在山西或者甘肃,五千年历史看山西这是因为在山西目前是历史古迹保存最完整的一个身份,山西自古以来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见证了五千年以来的发展,而山西境内的很多历史文化古迹也证明了山西悠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在甘肃的大地湾遗址出土了了中华最早的彩陶,相传伏羲曾经观察天上的星星变化来画八卦,当时画八卦的地方正是现代甘肃的天水市三阳川境内的卦台山。伏羲的妹妹女娲也是出生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目前秦安县还有一个女娲祠,那里也还有一个女娲洞。
目前山西和甘肃虽然并不是一线的大省份,但是它们却见证了中华几千年来的文明发展历程,对于我们了解历史发挥重关重要的作用。
C. 从什么书看起来了解中国的历史
看钱穆的《国史大纲》,或是樊树志的《国史概要》也不错。千万不要看什么上下五千年之类的书,那样你看到的只是一个个的孤立的历史事件,你学到的只是“历史资料”,而非“历史知识”。全球通史贵在有系统,而不是资料完备。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的《中国古代史》也不错,有很多突破,而且叙述详实,可以作为入门书。
D. 我想了解中国历史要看什么书
可以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
1、《史记》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着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2、《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3、《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
《后汉书》的进步性还体现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的行为方面,一方面揭露鱼肉人民的权贵,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刚强正直、不畏强暴的中下层人士。例如,在《王充王符仲长统传》中,范晔详细地收录了八篇抨击时政的论文。
4、《三国志》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着,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
陈寿开始在蜀国任职,受宦官排挤不得志。蜀降晋后,历任着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着《三国志》。
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而最终成书,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5、《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E. 看什么样的书才能了解中国历史啊。主要是战国那时开始的
首先是入门,你可以先从教科书开始看。当然如果你有一定的历史功底,那么就可以看一些大部头的了,比如白寿彝的《中国通史》。如果你有好的古文基础的话,建议看一些古文史书,话说本人也再看,很有趣的,有很多大智慧只有亲自读文言文才知道。可以先从语法简单的《史记》、《资治通鉴》读起,再读一些晦涩的断代史,本人认为《宋史》挺难的。如果你想培养兴趣,可以读一下野史,不过不要信以为真哦~~里面很多都是出书人为了博人眼球的哗众取宠之作,消遣一下倒行。
F. 中国古代历史应该从哪里看起
我觉得应先从春秋战国开始看起,因从春秋时开始的中国历史对一般想看历史的人会有兴趣的,并且中国了事业是从春秋时代开始的历史资料是很详细的,之前的不是不详细,就是有断裂,远古的都是传说,就没有资料,而且从春秋战国后的历史也是越来越精彩。等自己对历史的兴趣越来越强烈,再往前看。
G. 历史是什么,我们怎样看待历史
历史就是对过去的记录,当然包括了主观和客观的。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然而记载历史、研究历史的学问却往往随着人类的主观意识而变化、发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
广义历史: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 狭义历史: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 历史学:研究历史的学问,简称史学。与历史的概念相对应,历史学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历史学:世界上一切科学都可以称为历史学。 (“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马克思·恩格斯) 狭义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
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历史的第二个含义,即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而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历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一般来说,历史学仅仅研究前者,即社会史。
如何看待历史=你的历史观是什么
带着疑问去看历史~~~批判继承的看待
对于历史学家报着崇敬之心
对于疑问报着探究之心
对于恶人报着宽容之心
对于英雄报着批判之心
对于统治者报着评定之心
对于战争报着审判之心
对于屈辱史报着自强之心
对于光辉史报着平常之心
H. 我想好好了解历史,可以看什么书或者有什么途径么
如果是只是粗略的了解就看:袁腾飞《历史是什么玩意》和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如果你想仔细了解的仔细点,可以下载《世说新语》《随史演义》《唐史演义》......直到清朝!(这种读起来有点像说评书的,仅供了解,不能作为正式图书)!
以上都是非专业人士转载本,即从其他零散的书中搜录和整理出来的,当然有的还加上了作者自己的话语,比如袁腾飞的书写的就是比较搞笑的,重磅推荐!!
如果你想研究历史,那就太多了:《二十四正史》《史记》《三国志》《战国策》《资治通鉴》《水经注》《山海经》《诗经》《论语》......这是烈不完的(注意的是:研究历史的,由于资料和史书是胜利者写的等原因,不能全看正史,有的历史的来源连小说都没有放过;更加要注意的是:历史不仅是政治与军事,文化也是历史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的了解也就是知道历史上打过什么仗和那些朝代被那个灭亡而已!
深入的了解还是去了解一下文化吧(这种通常连小说都不放过,历史的研究是很困难的)
I. 想了解中国的历史应该从什么书看起,先简单后复杂!
个人感觉先基础,先把中国历史各个朝代的先后顺序搞清,脑子里有个大致的框架,这部分其实高中历史课本已经够详细了不必在说了
其次,多知道些妇孺皆知的历史典故,可以看看中华上下五千年
其实剑桥中国史就挺不错的
建议读读
完了大体构架框框搞明白了就可以看自己感兴趣的一块内容了,好的比如大秦帝国
明朝那些事儿
可以去论坛
像铁血军事
天涯煮酒板块
好帖子还是蛮多的
总之历史啊
要的就是兴趣
多看
J. 看历史要从什么角度看,现代人的还是古代人的还有哪个啥历史唯物观,白话讲到底啥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用历史的观点去评价历史人物,我不是用我们所处时代的观点。比如对武则天的评价。历史上对武则天的评价是很差的,因为中国古代是男权社会,女人是没有权利当皇帝的,所以从历史的角度来评价武则天肯定是差评。而用当今社会的观点来评价武则天则不一样,我们现在倡导平等,女人是可以当领导者的,所以我们看武则天是她对历史的贡献,从这个角度来看武则天是正面形象,因为她延续了贞观之治,又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所以武则天应该是一位正面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