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战后,日本如何与美国化干戈为玉帛的
其实,美日两国在二战后的亲密关系,是两国共同的政治选择,对于日本而言,这种政治形态有利于日本国内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对于美国来说,这种状态成功使日本归顺,发展了民主主义,带动了美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加强了美国对日本的军事控制。
但是,从社会学上来说这种外交形态,只是纯粹的相互利用。
战后两国的态度,也是日本能够化干戈为玉帛的主要原因之一。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曾选择珍珠港作为日本清算后的访问地,在此地举行了追悼仪式,美国对此,并没有否认自己当时的所作所为,对于日方的这个行为也表示了认可和理解。
除此之外,两国在二战后形成同盟关系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说,当时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国内经济状况的要求,日本大和民族传统的精神追求。
日本和美国曾经经历过无数次的对立和友好,在这段关系中,美国一直处于主动地位,在强大的美国面前,日本能做的只有服从。
而美国对日本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只不过出于他对苏联和中国的牵制。在1971年尼克松访华之后就迅速的调整了美元兑日元,使日本陷入了经济危机。
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不能只用简单的友好,或者交恶来看待,这种政治关系可是会随着利益而变化。
❷ 谁能简单阐述下美国和日本之间的外交史
从根本上来说,日美的关系并不好,太平洋战争,美国给日本以几近毁灭性打击,直至现在驻冲绳美军还在欺负日本人,但战后的重建,美国又给了日本很大的援助,使它能飞快的复苏,日本经济发达之后,美国又联合英法等经济大国强制日元升值(从360/1到76/1),给日本经济又以沉重打击,现在还没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可以说日本是痛恨美国的。但有一点,即使这样,日本的经济还是离不开美国(对美出口),日本的宪法不允许日本拥有军队,所以日本没有安全感,也需要美国的保护,而美国对共产主义的畏惧,需要日本这只看家狗,可以说日美是相互利用的利益关系。
❸ 关于日本与美国历史的。。
因为战后日本被美国军事占领了,日本政府实际上是美国的傀儡政府,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而美国则把日本作为对社会主义包围圈的第二层,持续保持军事存在。
❹ 日本与美国历史矛盾。
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矛盾。
1、日本抢夺世界霸权,尤其把触角伸向东南亚、南亚等地,和美国极其欧洲伙伴的利益发生冲突。美国冻结对日石油出口,导致日本战争机器运转不畅。
2、日本偷袭珍珠港,拉开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导致日美两国直接开战,丘吉尔首相松了一口气,认为美国人直接参与战争,日本人的灭亡就成了必然。
3、美国主导了日本的投降,并实施对日本的控制,导致了日本人对美国存在的不安全感,反美情绪日益高涨,现在美国在日本的军事基地(普天间军事基地)就是日美矛盾的缩影。
❺ 美国和日本的历史何关系
二战时日本鬼子犯下了反人类罪,美国用原子弹把日本鬼子给灭门了,然后日本鬼子就认美国人为爹了。
❻ 美国.日本分别发生了什么推动历史进步的重大历史事件
南北战争即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内战,参战双方为北方美利坚合众国和南方的美利坚联盟国,最终以北方联邦胜利告终。南北战争具有极伟大的、世界历史性的、进步的和革命的意义。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常识历史篇。
❼ 美国日本历史
前殖民时代 在欧洲人来到这里之前,印第安人等北美洲的原住民生活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相传他们的祖先在大约一万多年前经由西伯利亚跨过白令海峡来到北美洲,并且在这里生存繁衍,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却有着丰富的口头文学。对于原住民的人口,历史上的统计有很大出入,据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来到北美洲)的估测,北美印第安人总数大约有八百万到一千万人。随着欧洲殖民者的深入,原住民的健康和领土受到严重威胁。由于欧洲人带来的各种病菌,在150年内,原住民的人口锐减了90%;他们的村落被摧毁,原本用于畜牧或种植的土地被毁掉了。 “在从前无人来到的地方,我们希望移植一个民族。” 十七世纪初,英国开始向北美殖民。最初的北美移民主要是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生活艰苦的工人以及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在殖民地时代,伴随着与北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的长期战争,严重的劳力缺乏产生了像奴隶和契约化奴役这类的非自由劳力,而英国政府的放任政策则让特有的美利坚精神与文化得以发展出其独特性。万恶的黑奴贸易在美国盛行起来。从1607年到1733年,英国殖民者先后在北美洲东岸建立了十三个殖民地,后来,这些殖民地便成为美国最初的十三个州 1619年7月,在弗吉尼亚州詹姆斯敦召开了弗吉尼亚议会,这是世界最早的代议制机构。 1620年11月,一批受英国迫害的清教徒乘着五月花号抵达普利茅斯港,共同签署五月花号公约,决定按照多数人的意愿进行管理,建立民治的政府。 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政府颁发的《印花税法》、《汤森税法》和《驻兵条例》。其中印花税法是为了将其为期7年的英法战争的巨额开销转嫁给北美殖民地。 在乔治·华盛顿的带领下,北美殖民者在对英国的美国独立战争中赢得了胜利,并且建立起了美利坚合众国。 1770年3月5日,波士顿市民与英国驻军发生冲突,英国驻军向北美平民开枪,造成举世瞩目的波士顿惨案。 1773年12月16日,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4年9月5日,来自各地的殖民者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 (1789年—1861年)和南北战争 1803年的路易斯安那购买案(Louisiana Purchase)让农民得以使用重要的密西西比河水路,把法国势力从美国西部边界移除,并且提供美国农人一块广大的土地。 几个星期以后,英国和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之间开战了。美国当时的收入仰赖向欧洲输出农产品,因此试图同时对两个战争中的强权出口食物和原料,以及在它们与它们的加勒比海殖民地之间运输产品来获利。当这个行为对两个战争国有利的时候,它们便会准许,然而当这个行为无利于他们的时候便予以反对。 当1805年法国海军在特拉法尔加战役(Battle of Trafalgar)中被摧毁后,英国希望断绝法国的海外贸易纽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报复美国的贸易行为,英国于是对美国海岸实施了封锁。 1861年—1865年 接下来的四年,爆发了美国内战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上是最阴暗的,国家为自己流泪,奴隶制度和各州权力的争斗。日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北部各州击败了以种植园农业为主的南部各州。但是双方共600,000至700,000的美国人牺牲,并且许多南方土地被毁坏。不过最后,无论如何,奴隶制还是被废黜了,美国也开始了缓慢的重建. 1865年—1918年 内战后美国政府鼓励民众向西移民,还鼓励修筑铁路,连接西部至经济较发达的东岸地区。同时西部不少地方自1850年代都发现了金矿,吸引不少居于东岸的人淘金。1869年连接美国东西海岸的铁路竣工,铁路带给美国原居民更多冲突,当当地土着首领和移民签订土地协议时,双方对协议内容有不同理解。土着不能理解移民的私有财产理念,他们认为自己能在土地上打猎。一场为生存而战的战斗开发了,许多土着买了枪械,袭击移民宅地、马车队、铁路和美国骑兵。而美国白人则大量屠杀土着赖以为生的野牛,由1860年的1500万头,到1885年只剩下2000头。土着被迫在贫瘠的土地上种植庄稼,他们不习惯种植,不能成为美国公民。土着与美军长期战斗,使土着几乎灭亡。1890年,最后一次战斗屠杀了200多名苏族人。不久后所有的土着都被赶进保留地。土着美洲人的生活方式永远结束. 1918年—1945年 1929年一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大潇条时代开始,美股下跌严重。 美国反战团体越来越多的出现。始得美国在二战期间伴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1964年—1980年 这段时间美国利用其充足的人口、国内工业发展和一系列的国际投机活动,令美国国际影响力迅速攀升。在十九世纪末期,美国已成为世界工业大国,并出现新的科技(如电报和贝塞麦(转炉)炼钢法),兴建更大的铁路网络。
❽ 历史上的日美关系是怎么演变的
一、占领与被占领的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成为战败国,美国以盟军的名义单独占领了日本全境。1945年8月12日,杜鲁门任命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麦克阿瑟为盟军最高司令官,君临日本。早在战争结束前美国既已决定借日本投降之机彻底削弱日本。意在摧毁日本军国主义根源,消除军国主义影响;对建立和平民主的新日本是十分有必要的。遗憾的是,实施两年,上述改革还远未完成,美国政府却嘎然刹车,对日政策从惩治改造转为复兴扶植。
二战后,国际形势风云突变。苏联势力剧增,冷战开始;中国革命的胜利使美国将中国作为其稳定亚洲的中心的企图成为泡影,打乱了美国的亚洲战略;朝鲜、越南政权相继建立,亚洲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针对这种形式,美国改变其初期占领政策,开始扶植日本在亚洲执行其遏制中国和苏联的冷战政策。 美国对日本占领政策的转变终止了对日本的改革进程,与此同时,占领军当局缓和了对日本的种种限制,放宽了对日本战争赔偿的要求,帮助日本复兴经济。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把日本变成后方军需工厂,为其侵略战争服务。日本从战争中收益大量外汇,对其经济恢复和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二、从敌对到伙伴
旧金山媾和是美日关系演变的里程碑。 随着冷战加剧和亚洲革命浪潮的澎湃发展,美国政府希望日本尽早摆脱约束,为其所谓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亦将美国完全控制日本的局面合法化、长期化。1951年9月8日,在旧金山召开了对日媾和会议,各盟国及日本决定,他们此后之关系将是由主权的平等国家之间的关系,在友好的结合下进行合作。《旧金山和约》的签订结束了盟国对日本的全面军事占领,盟国占领机构取消。日本被缔约国承认为独立国家。同时,和约亦为美国继续驻扎日本留有空间,这与托管条款使得日本的独立实际上是不完整的。和约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日美两国的关系。
在《旧金山和约》签字的同一天,日本以独立国家的身份与美国签订《日美安全条约》。这个条约主要是确立和约生效后日本和美国的军事关系和美军在日本的特权。条约规定:日本向美国提供陆海空军基地,美国则“为了和平与安全的利益,日前愿意在日本国内和周围驻扎相当数量的武装部队”, 1952年2月8日,日美两国签订《行政协定》,规定实施《日美安全条约》的细则。根据这个协定,美军可以在日本的任何地方设立军事基地;美军及其家属犯罪不由日本判处;日本要分担美军驻留日本的部分费用。《日美安全条约》毫无双边性可言,是一个不平等条约。如此一来,日本实际上处于美国的半占领之下。
《旧金山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日本从一个被占领的战败国演变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开始以独立的身份参加国际社会。《旧金山和约》、《日美安全条约》和《行政协定》三者构成日美关系的体制,即旧金山体制或安保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标志日美两国之间从敌对关系演变为附属伙伴关系。安保体制被视为日美关系的基本框架,双方共同维持。
三、从伙伴到同盟
安保体制的确立,成为日本振兴经济,重返国际舞台的起点。日本于1952年4月加入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开始步入国际经济舞台。1955年10月,日苏两国在莫斯科签署《日、苏联合宣言》。结束了两国的战争状态,恢复了外交关系。同年12月日本加入联合国,以独立、平等的身份回归国际社会。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日本朝野对《日美安全条约》的不满情绪逐渐增长。在群众运动的推动下,日本政界也要求改变安保体制下依附于美国的不平等地位,增加对美国的发言权,把单边性条约改为双边性条约,希望与美国对等。1960年1月9日,日美两国在华盛顿签订《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代替旧的《日美安全条约》。新条约一方面扩大了日美两国的合作范围,加强了日美军事同盟,进一步明确了两国在政治、经济及安全保障方面的关系;一方面加强了日本的自主权《日美安全条约》,提高了日本与美国的对等性。
60年代末,美国出现衰退,经济再次出现严重滑坡;深陷越南战争泥沼难以自拔,国内反战情绪愈演愈烈;第三世界纷纷崛起。美国不得不调整其全球战略,收缩战线,美国需要日本在亚洲的密切合作。与此同时,美国总统尼克松正视“日本在经济上是一个超级大国”,于是,1969年11月,佐藤首相和尼克松总统就无限期延长新《日美安保条约》和美国把冲绳岛行政权归还日本达成协议,并决定新《日美安保条约》及其有关规定原封不动地适用于归还后的冲绳。1972年5月5日美国正式向日本移交冲绳岛的行政权。日本终于结束了在美国“半占领”下的“战后”时期。
纵观60—80年代,美国的全球战略曾有较大调整,日本的自主性不断增强,但日美关系并未发生重大变化,其间的调整与摩擦都属于安保体制内的演变过程。日美两国出于各自的战略发展需要,从从属伙伴演变为相互依存的同盟。1988年1月竹下登首相访美时表示两国应结成“全球性伙伴关系”,1989年8月海部俊树首相与布什总统一致宣称要加强日美“全球性伙伴关系”,共同处理国际事务。
四、冷战后的日美关系
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美国为了实现其“一家独霸”的野心;日本为了实现其政治大国和军事强国的梦想,对安保体制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强化以美日同盟为核心的联盟体系。日美正计划走向“世界性同盟”。
❾ 中国从古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那日本和美国有多长时间历史了呢
要按国家来算的话,中国历史从商朝开始就有考古物证可以证实的所以中国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夏朝没有任何考古物品发现可以证明所以存在受质疑),日本的神武天皇是神话人物所谓天照大神的后代活了136岁,我查了一下崇神天皇是日本最早有考古发现的最早天皇有人认为是他开辟了大和朝廷,公元前148年出生,推算一下可能有2500年以上了,所谓国家要有一个起码的中央政权才算,原始部落不能算,单纯有记载例如三皇五帝夏朝不算,
美国就简单明了,1776年7月4日(国庆)。1607年,一个约100人的殖民团体, 在乞沙比克海滩建立了詹姆士镇,这是英国在北美所建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算上英属殖民地约有400年,不算有238年
❿ 政治和历史上日本和美国发生过什么战争或大事情(详细点)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柏利率10艘军舰驶入江户湾的浦贺港,迫使日本签订《日美亲善条约》(即《神奈川条约》)。1922年《九国公约》签订,结束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为美国对华扩张及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提供了条件。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