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我国历史什么

我国历史什么

发布时间:2022-05-09 00:46:22

1. 我国历史有什么

中国朝代顺序表: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晋(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十国【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杨吴、南唐、吴越、闽、马楚、南汉、南平、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

2. 中国历史脉络

我国的历史大体可以分为上古、中古、近世、现代四个时期。
上古时代:主要是指是指秦统一中国之前的时期,主要有三皇五帝、夏朝(公元前2070至前1600年)、商朝(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春秋(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战国(前453年—前221年)
三皇是指燧人、伏羲和神农,他们的成就分别是:燧人发明了砖木取火,使得人们可以吃熟食,伏羲教人渔猎,神农教人农耕。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春秋:古代交通不便,一个中央政府,很难控制所有地区,因此将同族的人分布到各处,进行开疆扩土和统治,到了东周,这些分封出去的同族人,都逐渐强盛起来,形成区域的国家,其中最大的几个国家是齐、晋、秦、楚,视为春秋时代。
春秋五霸:春秋时期,王室已经不能号令天下,各列国之内如果有什么争端,都由霸主出来协调,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黑社会老大,主要是凭借自己的实力。但是由于霸主无法“更姓改物”,所以对于周天子,表面上仍然是尊重的。就想现在君主立宪制的国家,首相都还要尊敬皇室。五霸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越王勾践
战国:晋国分为韩、赵、魏三国,同时河北的燕也日益强大起来,形成了战国七雄的局面,这就是战国时期。
中古时期:主要是指秦(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汉(西汉、东汉,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三国鼎立(公元220年-280年)、晋朝(公元266年-420年)、南北朝(五胡十六国,公元420至589年)、隋朝(公元581年—618年)、唐朝(公元618年—907年)、五代十国(公元907至979年)、宋朝(960年—1279年)、元朝(1271年—1368年)、明朝(1368年 ―1644年)。
大家都知道秦朝是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建立的统一政权。
汉朝:后来陈胜吴广起义,各路势力相继起义,推翻了秦的统治,土地分封给众多诸侯,后来刘邦灭项羽,统治各诸侯,建立了汉朝。
三国时期:东汉末年,内忧外患,掌握兵权的各方势力相继佣兵自立,皇宫之内,各个皇子之间也为了争夺继承权,投靠各方势力,汉献帝先是投奔董卓,后来逃亡至洛阳,招曹超来自卫,曹超大权在握,狭天子以令诸侯。最终经过赤壁之战后,刘备和孙权联合抵抗曹操,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晋朝:晋朝分为东晋和西晋、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
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也就是曹操的政权),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吴(孙权),完成统一。
公元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北方陷于混乱,史称五胡乱华。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同时存在南朝和北朝两个独立的政权,相互对峙,有独自传承。
北朝是胡(少数民族)汉融合的朝代,晋朝后期,北方有十六个割据之国,主要是匈奴、羯、鲜卑、羌、氐等五个少数名族,所以又称为“五胡十六国”。北朝继承了五胡十六国,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南朝是汉族和东晋的延续,包含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四朝。
隋朝:最后北周的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9年后消灭南朝的陈,再度统一了中国。
唐朝:唐高祖李渊公元617年起兵,次年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也是唯一一个没有修筑长城的的中原统一王朝。安史之乱后逐渐衰落。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五代:是指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采取重文抑武的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逐渐统一中国,五代结束。
十国: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元朝:成吉思汗统一北漠,建立蒙古帝国,并不断扩张领土。成吉思汗死后,忽必烈夺得可汗之位,改国号为大元,并于公元1279年在崖山击败南宋,统一中原。
明朝:元末,朱元璋发动农民起义,改国号为大明,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统一王朝。
近代史主要是指清朝(公元1636年至1912年):公元1616年,女真族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 公元 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占明朝国都北京,同年,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并击败李自成,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
现代史:主要是指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民国政府。
从中国的历史发展脉络来看,我得出以下2个结论:
1.中国的历史主流是大统一,分裂是少数。其中有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是分裂的时期,在统一的时代,也存在着边疆少数民族的骚扰和对峙,总体来说,汉人与各少数民族的融合形成了如今的中国文化。

3. 我国历史文化有哪些

我国是人类历史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我们的祖先从远古时代就在中华大地上休养生息。考古研究表明,早在17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国的史前文化就已形成了华北和华南两大文化谱系,其中包括着名的元谋文化、蓝田文化、许家窑文化、丁村文化等。到距今9000~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形成了旱地农业、稻作农业和狩猎采集三个史前文化区。其中距今7000~4600年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长江流域的马家窑文化等,已经显示出此时期农业已有了相当的进步和发展,定居村落已四处可见。考古工作者在河北武安磁山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遗址中,发现了300多个长方形储粮窟穴,估计储粮能达10万千克以上。距今4600年的黄河下游文化,不仅出现了铜器和发达的制陶业,而且出现了卜骨和巫师,即出现了宗教和国事活动,说明当时中华民族即将跨入文明时代。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开始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出现了甲骨文。周代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政教系统,并达到鼎盛时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诸子百家争鸣、学术空前繁荣的崭新局面,把我国文化推到了高峰,并使其一直延续发展经秦、汉至明、清。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在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背景下,形成了风格各异、内容丰富的历史文化,留下了许多不同时代的文物古迹,具有很高的史学和美学价值,成为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

4. 关于中国的历史资料

关于中国的历史资料: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东周推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

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在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后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终于在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又经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4)我国历史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又是一个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从步入文明的门槛之日起,中国先后经历了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历史时期。

历代统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绩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内容不同的剧目,或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经历了奴隶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

从战国开始,封建社会孕育形成,秦朝则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帝国。此后,两汉王朝是封建社会迅速成长的阶段,唐、宋时期经历了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代,至明、清两代,封建社会盛极而衰,并最终开始步入了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

5. 我国有哪些历史文化遗产

1、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颐和园(北京)
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3、长城(北京)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4、天坛(北京)
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5、承德避暑山庄(河北承德,包括周围寺庙)
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6、平遥古城(山西平遥)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7、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北京周口店)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8、丽江古城(云南丽江)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9、苏州古典园林(江苏苏州)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0、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西安)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1、大足石刻(重庆大足县)
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2、武当山古建筑(湖北丹江市)
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3、莫高窟 (甘肃敦煌市沙鸣山)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4、布达拉宫(西藏拉萨)
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5、龙门石窟 (河南省洛阳市)
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6、孔庙、孔林、孔府(山东曲阜)
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7、明清皇家陵寝 (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明孝陵、十三陵、盛京三陵)
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8、青城山-都江堰(四川青城山)
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9、皖南古村落 (安徽西递村)
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0、云冈石窟(山西大同)
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1、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集安市、辽宁桓仁县)

6. 中国的历史发展是什么

中国历史,从夏朝算起,有近4100年历史;从中国第一个统一的朝代秦朝算起,约有2241年。

史前时期的有巢氏、燧人氏 、伏羲氏、神农氏(炎帝) 、黄帝(轩辕氏) 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出现;商朝时出现了已知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西周时社会进一步发展,春秋战国时生产力提高,思想百家争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朝;西汉与东汉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汉字基本定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进入分裂割据局面。

隋唐五代时期,经济繁荣、科技发展,文化影响广泛。武周时期,因“大周万国颂德天枢”的营建而使国际地位达到顶峰。辽宋夏金元时期,多元文化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时,经济取得发展,明末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中期,清朝时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

北伐战争后中国国民党在名义上统一中国。1931年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开始全面侵华,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解放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

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对中国历史的认识提升到更高水平。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入探索中国历史发展道路。

加强历史研究中的理论创新,形成融通古今和中西的理论新概括;善于挖掘新史料、用好已有史料,并且注重研究方法创新,不断拓展和深化一些领域的研究;推出集中体现史家史才、史学、史识的精品力作,不断提升中国史学的影响力。

7. 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战役有哪些

一、

牧野之战—中华文化形态的定鼎之战:

公元前1057年2月,周武王姬发率领虎贲3000人,甲士4万5千人在牧野经过一天血战,大破堪称巨人的商纣王的“70万”之师,终止了殷商王朝的6百年统治,确立了周王朝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秩序,为西周奴隶制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更是中华文化体系淬火重生、涅槃升腾的典礼。

从此,绵延3千年、兼收并蓄,至今仍充满生机的传统中华文化,终于成为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至关重要的一极。并挥就出至高荣光与惨痛磨难并存的恢宏历史画卷。

七、

一片石之战—决定三百年大清王朝基业的开山之战:

公元1644年4月,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八旗军与明朝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击败李自成的大顺军。这是一场事先谁也料想不到的战役,也是一场几乎未战胜负已定的战役。4月22日,清军抵进离山海关两里处,当暴发户李自成的大顺军扑向吴三桂时,情急之下的吴三桂向多尔衮求援。

八、

肥水之战—鼎定两百年中国历史走向之战:

公元383年,统一了北方的前秦政权向南方的东晋发起侵略吞并战争,苻坚亲自统率112万前秦大军南侵,东晋由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率8万训练有素的“北府兵”沿淮河西上迎敌。双方战于溉水,结果,8万东晋军大败100万前秦军。留下两个成语叫风声鹤唳和草木皆兵,从这两个成语故事就说明了此次战役的诡异和传奇。

8. 中国有哪些历史详细解说。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如 下: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隋、唐、五代(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办的事就是确立国号,即朝代名称,简称朝名。

朝代名称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所或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

历史朝代名(6张)
体的国号及其由来:

夏:据传禹曾受封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商: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秦: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汉: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其封地在汉中。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魏: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曹操谥号魏武帝。

蜀:刘备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其政权帮称“蜀”。历史上也称“蜀汉”。汉指东汉的继续。

吴: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

晋:司马昭逼魏帝封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司马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

隋: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隋文帝后袭用此封爵,称为“随朝”。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

唐: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称“唐王”,后废杨侑建唐朝。

辽:辽原称“契丹”,契丹是族名,改“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

宋: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史,归德军驻宋州(今河南商丘),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故陈桥兵变后,发迹在宋州,国号曰“宋”。

西夏: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陕西横山县),建国时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称“西夏”。

金:金都城上京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传其水产金,女真语“金”为“按出虎”。

元: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经》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认为与蒙古人的风俗与图腾有关,有的认为与佛教有关。

明:
朱元璋是元末起义军之一,是继承郭子兴而发展起来的,郭子兴属于白莲教组织。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借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
治。所以又称“光明教”。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称“明王”(他的儿子韩林儿称“小明王”),都体现其教义宗旨。朱元璋不仅曾经信仰白莲教,而且承认自己是白
莲教起义军的一支(他曾为小明王左副元帅)。朱元璋取得政权后,国号称“明”。
清:
满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时建立金国。明末女真势力复强,重建金国(后金)。后金为了向外扩展,割断了同明朝的臣属关系,清太宗皇太极把“女真”
改为“满州”,把“金”改为“清”。在宋时女真人受制于契丹人,他代针对“辽”字在契丹语中是
“铁”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铁更坚强有力,可以压倒“辽”。“金”改“清”的原因,史学家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皇太极要避免引起尖锐的矛盾。[5]

9. 中国历史有什么特点

中国古代文明历史的特点如下: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经济上: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能为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国古代经济的典型形式;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商业在先秦、秦汉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3、文化上:在学术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基础。

4、文学上:《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5、科学上:形成了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

(9)我国历史什么扩展阅读:

民国时期的中国历史: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始终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中国社会这种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沉沦”与“进步”共生的发展态势。

1911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君主专制王朝,但并没有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民国成立后的38年中,从某种程度上看,中国在“半殖民地”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入侵后,中国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地位。一部民国史,实在是一部中国社会的沉沦史。

然而,帝国主义的侵略并没有能完全阻止中国社会向现代转型的步伐。在与帝国主义抗争的过程中,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封闭型的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被打破,中国被迫开始了痛苦的现代化历程。在中国逐渐融合于世界的过程中,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

民国成立后的38年,中国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封建势力遭到严重的冲击,中国在一步步走向半封建性或半资本主义性社会。一部民国史又实在是一部封建势力的削弱史和一部资本主义的成长史。

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社会在一步步沉沦;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力抗争,中国社会在一步步转向现代,“沉沦”与“进步”共生,是民国时期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大特征。

阅读全文

与我国历史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