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的历史由来
中国”这一名称在西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相传3000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测度日影,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谓之中国。
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
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到清代,处于清政府管辖下的全部领土,都以中国为:它的代名称。在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才专指国家的全部领土,不做他用。
汉朝的国号是:“汉”。唐朝的国号是“唐”,以后建立的王朝国号有宋、辽、金、元、明等,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上签署的国名是“大清”。
真正以"中国"做为正式国名简称,是从一场近代十分有名的革命——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开始的。"中国"才成为具有国家意义的正式名称。今天,"中国"已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组成的国家了,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Ⅱ 中国在古代叫什么名字
1、华夏
华夏也称“夏”、“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是中国的别称、汉民族的自称。以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又称“中华”。
华、夏两字上古同音,本一字,相互通用,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
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在甲骨文中,华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
2、九州
大禹划天下为九州,夏朝初年,夏启(大禹的儿子,夏朝第一位王)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先派人把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精选出来的着名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所刻图形亦反映该州山川名胜之状。
从此,九鼎象征着九州,夏王亦顺应“天命”,成为天下之共主。九州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成了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传国宝器,唯有天子才能代代相传。
3、中国
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汉代始建蛮夷邱,并使汉字文化圈正式成型,南北朝建四夷馆,明代四夷馆,内分八馆,曰:鞑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自近代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作为东亚文化宗主的局势逐步被打破了。
4、赤县神州
中国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夏、商、周时代的地域区划,自战国以来即成为古代中国大地的代称九州。 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
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而在周代时徐梁二州分别被并入青州与雍州,故而没有徐州和梁州。
5、神州
中国古时有称“神州”,神州是指出神仙的地方。大家注意神字的结构,左边是示字,是上天垂象,告示天下之意。
右边是中字中间加一横,先撇开中间十字,那是个口字,此字含前后左右四维,加中间一横分出上下即为六合,最后中间一竖通天彻地,一竖贯三才,也就是说能合于天地,中通人情者,方可成仙。由此也可看出,神仙于中国的关系十分重要。
Ⅲ 中国的历史起源是什么
中国历史,从夏朝算起,有近4100年历史;从中国第一个统一的朝代秦朝算起,约有2241年。
史前时期的有巢氏、燧人氏 、伏羲氏、神农氏(炎帝) 、黄帝(轩辕氏) 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出现;商朝时出现了已知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西周时社会进一步发展,春秋战国时生产力提高,思想百家争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朝;西汉与东汉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汉字基本定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进入分裂割据局面。
隋唐五代时期,经济繁荣、科技发展,文化影响广泛。武周时期,因“大周万国颂德天枢”的营建而使国际地位达到顶峰。辽宋夏金元时期,多元文化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时,经济取得发展,明末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中期,清朝时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中华民国成立。
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北伐战争后中国国民党在名义上统一中国。1931年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开始全面侵华,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发展历程
中国的原始社会,起自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氏族公社又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元谋人是已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北京人是原始人群时期的典型。山顶洞人已经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和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是中国的奴隶社会。
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夏,是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6世纪,夏王桀在位时,被商汤率兵灭亡。
从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开始,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推动了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比较彻底,使秦国逐渐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Ⅳ 中国历史是什么玩意
中国历史是指中国从盘古开天到二十一世纪之间的历史。
中国历史悠久,从盘古、女娲、后羿等神话时代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00年。
中国历经多次演变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科技世界瞩目。
中国史前时期炎黄二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公元前21世纪,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东周推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
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两宋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清朝闭关锁国政策阻碍对外交流,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和两千多年的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后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终于在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1978年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请采纳
Ⅳ 古代中国的简介
1、起源:
中国的原始社会,起自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氏族公社又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元谋人是已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北京人是原始人群时期的典型。山顶洞人已经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和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情况。
2、文明: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形成国家,后历经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局面。
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并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汉字,汉族与少数民族被统称为“中华民族”,又自称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5)中国历史什么中国扩展阅读:
四大文明古国:
1、米索不达米亚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又称两河流域文明。是指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现今伊拉克境内)所发展出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主要由苏美尔(Sumerian)、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文明组成。
2、古印度
印度的远古文明是在1922年才被发现的。由于它的遗址首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区发掘出来的,所以通常称为“哈拉巴文化”;又由于这类遗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称为“印度河文明”。哈拉巴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
3、古巴比伦
古巴比伦王国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
距今约5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人类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并有先进的铸造技术。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在这平原上发展了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城市,流传最早的史诗、神话、药典、农人历书等。
Ⅵ 中国的起源与历史是什么
中国历史,从夏朝算起,有近4100年历史;从中国第一个统一的朝代秦朝算起,约有2241年。
史前时期的有巢氏、燧人氏 、伏羲氏、神农氏(炎帝) 、黄帝(轩辕氏) 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出现;商朝时出现了已知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西周时社会进一步发展,春秋战国时生产力提高,思想百家争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朝;西汉与东汉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汉字基本定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进入分裂割据局面。
隋唐五代时期,经济繁荣、科技发展,文化影响广泛。武周时期,因“大周万国颂德天枢”的营建而使国际地位达到顶峰。辽宋夏金元时期,多元文化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时,经济取得发展,明末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中期,清朝时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北伐战争后中国国民党在名义上统一中国。1931年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开始全面侵华,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夏朝的故事
禹治水有功,被选举为为天子,成为夏朝建立者。禹即位后,建都阳翟(今河南许昌)他一再会合诸侯,并将中国分为九州,定贡赋的制度。禹既治平水患,又征服黎苗,功业甚大,因此得到“大禹”的尊称。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禅让的传统,自立为王,恢复了黄帝初期父子相传的古老制度。从此,王位传子、不传贤,实行世袭制度,开始了古人所说的“家天下”。
启之后继位的太康被一位诸侯首领后羿所逐,太康死后,后羿立太康之弟仲康为夏王,但实权在后羿手中。仲康死后,其子相即位,后羿的臣子寒浞杀掉后羿与相,自立为王。相的王后缗带孕逃回母家有仍氏,生少康。
Ⅶ 历史上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中国”这一国家
西周的初年。
目前所知“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西周早期成王时代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其铭文记载了成王继承武王遗志并营建东都成周的史实,其涉及“中国”部分铭文为“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这篇铭文把“中国”指为以洛阳盆地为中心的中原地区。
“中国”这一名称始于周朝。但最初“中国”并不是指国家,而是指国都。古代学者认为,帝王之所即为“中”,所建的城邑就是“中国”。至于把华夏民族的居住地和建立的国家称为“中国”,那就是后来的事情了
在上古文献《尚书·梓材》中(前六世纪汇编),记载道:“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是指当时周朝统治下的全国而言。诗经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此时“中国”的含义仅仅是周朝人对自己居住的地域的称谓,他们认为自己位于大地的中央,而四周的民族则分别被他们称为蛮、夷、戎、狄。到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则自称“中国”,其中“国”就是各诸侯的封地,《孟子》记载了一次齐王的谈话“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此“中国”为都城之意。
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但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并不把“中国”作为国名使用,而是使用自己独特的名称,如唐、宋、元、明、清等,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才将“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正式使用,使其首次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
Ⅷ 什么是历史什么是中国什么是中国历史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 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中国是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并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中国人常以龙的传人、炎黄子孙自居。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形成国家,后历经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局面。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君主政体退出历史舞台,共和政体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中国历史是指中国从盘古开天到二十一世纪之间的历史。
中国历史悠久,从盘古、女娲、后羿等神话时代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00年。
Ⅸ 中国历史的定义是什么
中国历史悠久,从盘古、女娲、后羿等神话时代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两千年。中国历经多次演变和朝代更迭,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科技世界瞩目。从中国史前时期炎黄二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公元21世纪,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东周推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公元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两宋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9世纪,清朝闭关锁国政策阻碍对外交流,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Ⅹ 中国的历史起源
中国起源于华夏文明,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同时又以“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的代称出现。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书经》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
(10)中国历史什么中国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中国的原始社会,起自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氏族公社又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元谋人是已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北京人是原始人群时期的典型。山顶洞人已经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和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是中国的奴隶社会。
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夏,是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6世纪,夏王桀在位时,被商汤率兵灭亡。
从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开始,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推动了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比较彻底,使秦国逐渐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