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粟是什么

历史粟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5-10 06:33:56

A. 古代史上半坡人掌握的种栗的技术.这里"栗"指的是什么

第一,不是“栗”,是“粟”
第二,粟指的是小米。

B. 栗与粟的区别

栗与粟的区别如下:

一、拼音不同

栗的拼音是lì。声母是l,韵母是i,声调是第四声。

粟的拼音是sù。声母是s,韵母是u,声调是第四声。

二、意思不同

栗的意思

①栗子树,落叶乔木,叶子长圆形,花黄白色。果实为坚果,包在多刺的壳斗内,成熟时壳斗裂开而散出。果实可以吃。种类很多,通常指板栗。

②这种植物的果实。

③(Lì)姓。

④发抖;哆嗦。

粟的意思是谷子。去壳后叫小米。一年生草本植物。耐旱,适应性强。是中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

三、用法不同

例句:

①这种战栗的感觉尽管如此微弱,却又如此强烈地震撼着我默默期待的灵魂。

②将凉瓜、甘笋及珍珠粟米洗净,切条备用。

(2)历史粟是什么扩展阅读

栗四字成语有火中取栗、不寒而栗、战战栗栗、栗栗危惧、陆詟水栗、浞訾栗斯、汗洽股栗、心战胆栗、哫訾栗斯、肤粟股栗、栗烈觱发。

粟组词有罂粟、粟米、积粟、颤粟、一粟、米粟、芦粟、粟粒、红粟、金粟、谷粟、脱粟、周粟、廪粟、起粟、纳粟、银粟、毛粟、玉粟、粟饭、仓粟、贵粟、莺粟、禾粟、丹粟、稻粟、禄粟、蛇粟、粟秩、粟土。

成语运用

火中取栗

【解释】: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出自】: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示例】:我们目前自顾不暇,郑成功不来就是天主保佑了,我们还好去惹他么。我们不能为别人火中取栗。

C. 粟是什么农作物

1、粟就是小米,是禾本科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小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农作物之一。


2、小米(北方称谷子,谷子脱壳为小米,其粒小,直径1mm左右。小米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

营养价值

小米是我国北方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谷粒的营养价值很高,每100克小米含蛋白质高达9.7克。除了高蛋白之外,小米中的脂肪和维生素也是人体必需的。与其他谷物相比,小米中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含量都是其他谷物无法比拟的。


由于小米不需精制,使它保存了许多无机盐,对人体有益处。小米含有丰富的铁质、钙质、钾、纤维、淀粉等,能够为人体补充大量的所需元素和能量。

D. 粟--到底是什麽

粟绝对不是小麦。


Setaria italica
禾本科(Gramineae)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 又名谷子、小米、狗尾粟。古代的粟是黍、稷之类粮食的总称。现在我们叫粟的粮食古农书称为粱,糯性粟为秫。甲骨文“禾”即指粟。后来人们把一种比较细的梁叫做粟,北方人把粟米叫做小米。 粟的种类有很多,大概有数十种,有青、赤、黄、白、黑等许多颜色,因此名字很多。
中国古代粮食的代称也叫谷、五谷、八谷、九谷、百谷,但以五谷为最多。 在原始社会,中国的粮食品种主要有:粟、黍、稻、菽(大豆)、大麦、小麦、薏苡等。北方以种植粟、黍粮食品种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 夏、商、西周时期,中国的粮食品种有黍、稷、稻、小麦、大麦、菽、麻等七种。主要的粮食品种是黍、稷。直至明代以前,中国的粮食品种大致如此。在《诗经.小雅》中,农作物的排列顺序是:黍、稷、稻。当时人们很迷信自然,称社为地神,稷为谷神,故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称为社稷。因而社稷即成了国家的代名词。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制农具的出现和灌溉的发展,人们才有条件种植对水土要求较高的菽和粟。虽然粮食作物品种变化不大,但是,作物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化的特点是菽(大豆)的地位上升,并和粟一起列为主要的粮食作物。这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从战国到唐代,粟一直是中国北方的主要粮食。西周以前,中国粮食品种以黍、稷为主,其他粮食品种不占主要地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了五谷的概念,表明当时粮食作物的品种初步有了定型。主要粮食品种有:粟(禾、稷)、菽(大豆)、黍、稻、小麦、大麦、麻七种。 秦汉时期粮食结构有所变化,主要粮食品种有:粟、稻、小麦、大麦、大黍、粱、大豆。汉代董仲舒建议在关中一代推广小麦。汉魏时期由于石磨的推广,麦子磨成面粉,这一饮食史上的进步,也促进了小麦生产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粮食品种的顺序是:谷(稷、粟)、黍、粱、大豆、小豆、大麻、大麦、小麦、水稻、早稻。 隋唐五代时期,主要粮食品种的顺序是:稻、粟、麦。 宋元时期,稻麦两熟制逐步形成,双季稻得到推广,明代以后,水稻更加发展,因此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同时,玉米、甘薯、薯仔从国外引进,更加丰富了粮食品种。当时主要的粮食品种是:水稻、小麦、谷子、玉米、豆类。

E. 粟是什么

粟是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一年生,须根粗大;植物体细弱矮小,高20-70厘米;叶鞘松裹茎秆,密具疣毛或无毛;叶舌为一圈纤毛;叶片长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45厘米,宽5-33毫米,先端尖,基部钝圆,上面粗糙,下面稍光滑。

圆锥花序呈圆柱状,紧密,长6-12厘米,宽5-10毫米,常因品种的不同而多变异;小穗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2.5毫米,黄色,刚毛长约小穗的1-3倍,小枝不延伸;鳞被先端不平,呈微波状;花柱基部分离。

(5)历史粟是什么扩展阅读

粟分布于中国南北各地;朝鲜半岛、东南亚各地、南亚的印度半岛、欧亚草原直迄东欧也有分布。适于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下。

粟在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应及时收获,脱粒后及时晾晒,干燥保存,以确保丰产丰收。收获过早,籽粒不饱满,影响千粒重,产量下降;过晚,易落粒,遇雨天可能发生霉籽及穗发芽等,影响产量和品质。

粟在粘土、砂土均可种植,要达到高产、稳产、优质效果,则需良好的土壤条件以满足其对水、肥、气、热的要求。粟适宜在微酸和中性土壤生长,喜干燥、怕涝,尤其在生育后期,土壤水分过多易发生烂根。因此,宜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土层深厚、质地松软的肥沃壤土或砂壤土。

F. 黍和粟的区别

黍和粟的区别如下

1、颜色不同

黍的种子表面以红褐色为多,也有少量为浅黄色;粟以浅黄色为主,均为黄色,粟颜色较浅。

2、本质不同

黍去皮后叫黄米黄米北方人磨成面做成油糕;粟是小米,小米则用来熬稀饭。

3、植物属类不同

黍”在植物分类上属禾本科的“黍属”;“粟”在植物分类上属禾本科的“狗尾草属”。

G. 粟是什么粮食


Setaria italica
禾本科(Gramineae)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 又名谷子、小米、狗尾粟。古代的粟是黍、稷之类粮食的总称。现在我们叫粟的粮食古农书称为粱,糯性粟为秫。甲骨文“禾”即指粟。后来人们把一种比较细的梁叫做粟,北方人把粟米叫做小米。简单区分为:穗大、毛长并且粒粗的是梁,穗小、毛短并且粒细的是粟。苗和茅草相似。
粟的种类有很多,大概有数十种,有青、赤、黄、白、黑等许多颜色,因此名字很多。
粟的成熟有早有晚,苗秆有高有低,米的味道有好有坏。如果种植时顺应天时和地利,那么不用太多力气就能有很好的收成,否则就会劳而无获。一般来说,早粟外皮薄、米粒充实,而晚粟则恰好相反。
粟谷约占世界小米类作物产量的24%,其中90%栽培在中国,华北为主要产区。1986年中国播种面积为297.99万公顷,产量为454.0万吨,主要作为粮食作物,兼作饲草。其他生产粟的国家有印度、苏联、日本等。
中国种粟历史悠久。出土粟粒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如西安半坡村、河北磁山、河南裴李岗等距今已有六七千年。7000年前的瑞士湖畔居民遗迹中亦发现有粟,但在古代世界文献中粟的记载不多。A.德堪多认为粟是由中国经阿拉伯、小亚细亚、奥地利而西传到欧洲的。Н.И.瓦维洛夫将中国列为粟的起源中心。中国拥有丰富的粟的品种资源。粟的野生种狗尾草(S.viridis)在中国遍地皆是,它和粟形态相似,染色体数都是,容易相互杂交。
类型和品种 F.柯尼克在粟的两个亚种S.italica ssp.maximum和 ssp.moharium以下再分出德国粟、西伯利亚粟、金色奇粟、倭奴粟、匈牙利粟等类型。弗里尔和J.M.赫克托将粟分为 6个类型。通常中国粟被列为大粟亚种的普通粟。形态分类上都以刺毛、穗形、子粒颜色等稳定性状为主要依据。中国目前将粟划分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 4个生态型。中国粟品种有穗粒大、分蘖性弱等特点,表明其栽培进化的程度较高。从欧美引入的品种往往分蘖力强、穗小、刺毛长,适于饲用。
中国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进行粟的育种工作。新育成的良种抗病、抗倒伏能力有所提高,适应性也更为广泛。
形态和特性
粟茎秆圆柱形,高60~ 150厘米,基部数节可生出分蘖,少数品种上部的节能生出分枝。每节一叶,叶片条状披针形,长10~60厘米,有明显的中脉。须根系,茎基部的节还可生出气生根支持茎秆。穗状圆锥花序。穗的主轴生出侧枝,因第 1级侧枝的长短和分布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穗形。在第3级分枝顶部簇生小穗和刺毛(刚毛),这是粟种的特征。每个小穗具花 2朵,下面的一朵退化,上面的一朵结实。子粒为颖果,直径1~3毫米,千粒重2~4克。成熟后稃壳呈白、黄、红、杏黄、褐黄或黑色。包在内外稃中的子实俗称谷子,子粒去稃壳后称为小米,有黄、白、青等色。
粟以耐干旱和瘠薄着称,这与其叶片表皮细胞壁厚,内含大量硅素,叶脉密集,气孔多,根系致密,吸收力强等有关。蒸腾系数平均为257左右,低于玉米和高粱。发育前期需水最少,中期需水最多,以小花原基分化到花粉母细胞四分体时期对水分最敏感,灌浆期也需一定水分,以后则需水较少。喜温,但生育期短,故对积温要求并不太高,完成生长发育要求的积温在1600~3000℃之间。发芽适宜温度为15~25℃,最高30℃,茎叶生长适宜温度为22~25℃,子粒形成期适宜温度为20~22℃,低于20℃则延缓灌浆。粟是短日照作物,对光照反应很敏感,尤以生长点分化前后反应最为强烈。富于短光波的日间光和适当缩短日照可促进发育。
栽培 粟在春季或夏季播种,生育期60~150天。忌连作,否则易滋生谷莠子(野生种)和蔓延病害。种子细小,出苗后需及时间苗,以培育壮苗并保证适宜密度。在不同地区可分别采取精量播种、机械化簇生栽培及大粒化种子等办法解决间苗问题。中国重视中耕以促进根系发育和增加子粒饱满度。粟既耐瘠,又能较好地利用肥料。从拔节到穗分化,以及从抽穗到灌浆,是粟整个生育期间吸收肥料的两个高峰时期。主要病害有白发病、粒黑粉病、粟瘟病、粟锈病、粟病毒病等。主要害虫有粟芒蝇、粟灰螟、粟小缘蝽象和杂食性的粘虫、地下害虫等。与粟相似的谷莠子也是一种粟田有害杂草。

阅读全文

与历史粟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