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管仲与龅牙叔的故事
春秋时代,齐国着名的宰相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东方的霸主。管仲有一个从小就在一起的好朋友,叫鲍叔牙。鲍叔牙家比管仲家富有,他们曾经合伙做买卖,每次赚了钱。
管仲总是多分些,朋友都认为鲍叔牙糊涂,吃了大亏了。“鲍叔牙真糊涂!跟管仲两个人合伙做买卖,表面说是合伙,其实本钱都是鲍叔牙的;那么,赚了钱,管仲凭什么多分呢?
至少也应该一人得一半啊!”。而鲍叔牙却回答说:“你们不明白,管仲的家境不好,他有老母亲要奉养,多拿一些是应该的。”“这……”鲍叔牙的这番话,说得几位朋友无话可说。
管仲和鲍叔牙也曾经一同上战场;在打仗的时候,管仲总是躲在最后面,表现得一点都不勇敢,人们都对管仲很不满。鲍叔牙知道这件事之后。
就对人们说:“管仲不肯拼命的原因,是他的母亲年纪大了,只有管仲这么一个儿子,万一他有个三长两短,他的母亲就没人奉养了。”“啊!这……”这一番话,又使那些人无话可说。
后来管仲也曾经做了几次官,每次都因为表现不好,而被免职了,大家都耻笑他。而鲍叔牙知道这件事之后,就对人们说:“其实,管仲并不是不能干,只是运气不好。
这些小事不适合他来做,他的能力很强的,他可以做更大的事情。”后来,管仲辅佐公子纠又失败了,而鲍叔牙辅佐的公子小白却接掌了齐国的政权,公子小白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立刻请来鲍叔牙,告诉他说:“我们国家经过这么久的混乱,现在总算安定下来,为了使全国百姓以后能好好过日子,我要请您做宰相,帮助我治理国家。”
想不到,鲍叔牙竟然拒绝了。他对大王说:“感谢大王看重我,要我做宰相。只是,我的能力实在无法担当这么重大的责任。”“您不肯帮助我,我怎么能治理得好国家呢?”
“大王,我推荐一个人,他才是最适合的宰相人选。”“谁?”“管仲!”“管仲!这个人我恨不得杀了他,您还要我请他做宰相?”“大王,当时管仲要谋杀您,是为了公子纠的缘故。
他辅佐的是公子纠,当然希望公子纠能够做齐国的国君,而您是公子纠的竞争对手,所以他只好想办法除掉您,并不是他对您个人有什么仇恨啊!”“这……”
“大王您想不想使我们齐国强大起来,成为天下的霸主呢?”“当然想啊!”“那么您一定要忘掉过去不愉快的事,任用管仲;只有他才能够帮助您达到这个理想。”
“好吧!”于是,齐桓公接受了鲍叔牙的建议,以最隆重的礼仪,请管仲来做宰相。果然,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
将齐国治理成富足强大的国家。后来管仲曾对人说:“生我,养我的是父母,可是了解我,帮助我的,却是鲍叔牙呀!”
(1)什么叔讲历史扩展阅读:
管仲与龅牙叔其他故事:
各为其主
后来齐襄公的弟弟公子纠发现管仲是个人才,便要他当了自已的谋士,也就是参谋长一类的官吧。而鲍说牙呢,也偏偏被齐襄公的另一个弟弟公子小白看中,拜其为军师。
两个好朋友各自辅助一个公子,干的很卖力气。可是好景不长,昏庸的齐襄公总是疑心他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要篡夺他的王位。就让手下的人找机会干掉公子纠和公子小白。
这两个公子听到了风声,公子纠带着管仲就跑到了鲁国的姥姥家去了,公子小白也跟着学,他带着鲍叔牙也跑到了莒国的姥姥家避难去了。
公元前686年的冬天,暴虐的齐襄公被手下的将士杀死,立他的一个弟弟公孙无知为齐国君王,你听听这名子——公孙无知,肯定是个笨蛋吧!就这么一个人当了君王没几个月。
就也被手下大臣给杀掉了,齐国当时是一片混乱。流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和寄居在鲁国的公子纠得到消息后,都觉得自已继成王位的机会来了,急忙打点行装,要回国争夺王位。
人物介绍:
1、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颍上人(今安徽颍上),周穆王的后代。
是中国古代着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齐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管仲开始辅助公子纠。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管仲任齐相。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国强兵。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
2、鲍叔牙(公元前723年或公元前716年-前644年)姒姓, 鲍氏,名叔牙。颍上(今属 安徽)人。 春秋时期 齐国大夫。
早年辅助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协助公子小白夺得国君之位,并推荐管仲为相。 齐桓公三十年(公元前656年)。
参与“召陵之盟”使诸国尊齐王霸主。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鲍叔牙称相,并在不久后病逝。
在鲍叔牙的协助下,在齐国顺利实行了他的 治国之道。鲍叔牙为政重教化,使齐国迅速由乱转治,由弱变强,齐桓公也成了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⑵ 求凯叔讲历史资源
链接:https://pan..com/s/1U6lDGvA7Ah0cHthctRNUgA提取码:vn57
凯叔二十四史,给孩子的少年版《二十四史》史学、文学、哲学、国学一次到位!从尧舜时代到明朝覆灭;10本书 700多个故事20多个朝代的起起落落;一次性梳理脉络清晰的中国古代史。秦始皇、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司马迁、诸葛亮、项羽、周瑜……时光流逝,却无法淹没这些闪耀而辉煌的帝王英雄。他们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又曾怎样照亮过历史的长空?《二十四史少年简读版》由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何孝荣倾力主编不仅仅是史书,更是一部有趣的小说集、故事书、人物传记。
⑶ 凯叔讲故事中的凯叔叫什么名字
凯叔讲故事中的凯叔叫王凯。
人物简介:王凯,1979年3月14日生于北京市海淀区。2001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播音系97级本科班毕业后一直从事配音工作。2004年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任主持人,其间演播大量小说。2005年开始任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财富故事会》栏目主持人,曾任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对手》(原《商道》)主持人。2009年9月初,由于马斌裸照事件,央视二套《第一时间》的《马斌读报》栏目改名为《读报时间》,主持人则换成了《财富故事会》的王凯。2013年3月14日,王凯通过新浪微博宣布了从央视辞职的消息。
主要作品:为近千部集电视剧和译制片的主要角色配音。王凯代表作包括《忠诚》《曹雪芹》《鬼谷子》《吕布与貂蝉》《张学良》《小人物大英雄》《两百年人》《洛奇》《真实的谎言》《沉默的羔羊》《忧伤星期日》《第五元素》《海底总动员》《特洛伊》《华纳巨星总动员》《超人 特工队》《亚瑟王》《国家宝藏》《星战前传3》《世界大战》《金刚》《超人归来》《汽车总动员》《神兵小将》《变形金刚》中的擎天柱等。其中,担任男主角的《忧伤星期日》获得飞天奖优秀译制片奖。
⑷ 哪个小姐姐有昌辉叔叔讲故事汤小团之东周列国卷的免费地址要钱的绕道,谢谢
链接:https://pan..com/s/1g4HwSb6OblEDGQJh6tWOXQ
⑸ 亲亲,要什么分享凯叔讲历史音频
链接: https://pan..com/s/1yYIPaYQQgCS5EA1SHS6XSw 提取码: 2ust
"凯叔讲故事"--中国儿童内容领域的知名品牌,致力通过打造"快乐、成长、穿越"的极致儿童内容,成为影响每一个中国人的童年品牌。创业六年来,"凯叔讲故事"累计播出19000个故事,仅"凯叔讲故事App"总播放量就达到60亿次以上,用户超3700多万,被推荐为"中国孩子的故事大全,亿万父母的育儿宝典"。
⑹ 爷爷奶奶讲历史
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故事关于解放,我不曾知道些什么,然而更多的旧故事,也都是从老一辈的爷爷奶奶那里所得知的。奶奶,也算得上是身边最亲的人了,虽然她现在已经离我们而去了,可是我记得她,那短短的头发,慈祥的眼睛,和蔼的微笑。爷爷,一副总是很庄严的模样,总是给我一中害怕的感觉,就像是看到了爸爸。 小时候,听到的最多的故事,就是爷爷奶奶给我讲的解放战争时期的事儿,虽然这些故事我听的耳朵都磨出了茧子,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使我最受启发的,还是这些我都“听烦了的故事”。 每当奶奶听我向她念起祖国的发展她总会感慨,说起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往事。奶奶说:“解放前的国家特别落后,到处都穷,还总是受敌人欺负。在战争时期整天提心吊胆,就怕敌人来‘找事儿’,弄得大家整天神经紧张。”奶奶总是一边叹气,一边说。 而爷爷呢,则经常给我讲解放军。“敌人总来欺负我们,我们总不能挨着吧,所以,解放军们出面了。这些解放军可都是国家的栋梁,他们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在战场上坚强、勇敢地与敌人殊死搏斗。那真是国家的好儿女,国家的骄傲啊!”每提到这,爷爷的脸上就会流露出笑容,但同时,也有一丝难过。我总会想:爷爷应该是在为那些既然方军叔叔感到惋惜吧。
想起当今生活在一步步像前迈动着,回忆着旧时代,享受着新解放。但是,我认为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那些解放军,是他们为他们的子孙后代打拼出了一片天地,是他们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们平常的点点滴滴都是他们留给我们的.他们是伟大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那么好的生活。所以,作为新中国的希望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献上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祖国做贡献,更好的把解放精神传承下去。
⑺ 洪涛叔叔,除了讲三国和诸葛亮的故事还有别的三国吗
比如说是易中天品,三国也可以去看一看,我觉得挺有意思的,虽然不一定是一定很客观,但是我觉得多多少少能够刷新我们对于三国时期的认识,我觉得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对三国演义的印象太过于深刻,会误导一个人。
⑻ 四个太史的名字分别是:伯、仲、叔、季。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特殊含义,请问是什么
伯(孟)、仲、叔、季
一家有兄弟数人,在给他们起名字的时候,有意用上“伯(孟)、仲、叔、季”等字,以示长幼有序;这种习惯作法,如果从西周初年算起,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伯”是排行老大,“仲”是老二。《说文·人部》:“伯,长也。”“仲,中也。”举孔子为例:孔子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名孟皮,字伯尼;孔子名丘,字仲尼。历代封建统治者把孔子“抬到吓人的高度”,孔子的名字是不准随便提及的;近代孔子声价大跌,客气点称他一声“孔二先生”,不客气就干脆叫他做“孔老二”了。
“伯仲”两字连用,表示相差不多,难分高下,成语有“不相伯仲、伯仲之间”。
排行老大也有不用“伯”字而用“孟”字的。有人解释说“嫡长为伯,庶长为孟”,意思是说,古代贵族一夫多妻,如果长子是正妻所生用“伯”字,非正妻所生则用“孟”字,不过事实上似乎并不完全如此。
《说文·又部》:“叔,拾也。”“叔”字的本义是拾取,字形以手拾豆会意;表示排行次序是假借用法,后来假借义通行,而本义反倒废弃不用了。“叔”通常是排行老三,但也可以是兄弟中较小的,如周武王灭商后,孤竹君的两个儿子逃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长子叫伯夷,次子叫叔齐,就是一例。
《说文·子部》:“季,少称也。”段注:“叔季皆谓少者,而季又少于叔。”“季”是兄弟中最小的,可以是排行老四,但不一定是老四。汉高祖刘邦排行老三,因为他最小,所以又以刘季为字;他在当了皇帝以后,曾经得意洋洋地对父亲说:“今某业之所就,孰与仲多。”意思是要同他的二哥刘仲比个我高你低。
兄弟讲排行,姊妹也讲排行;古代待嫁女子通常是在姓氏之前加“伯(孟)、仲、叔、季”等字,如伯姬、叔姬之类。文学故事人物孟姜女,相传为秦始皇时人,以哭夫崩城而闻名,她姓姜,“孟”表示她排行老大,照现今的习惯说法就是姜家大小姐。
⑼ 保林叔叔讲故事 西游记是哪个出版社
摘要 应该好像是在上海书局出版,1925年 后来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京华出版社都有出版
⑽ 我想找一篇外国小故事,名字好象是<约汉叔叔>大概是讲上课老师让同学讲故事,并说出寓意
老师给一班五年级学生布置一道家庭作业:请父母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回到班上再转述给同学们听,并总结故事的寓意。
第二天,老师抽查班上的孩子们。
一个学生说:“我爸爸给我讲了他买鸡蛋的事,他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回家时一个急刹车,篮子飞了,鸡蛋全打了。”老师问:“寓意是什么呢?”学生说:“别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
另一个学生说:“我妈妈给我讲了她在农场养鸡的事,她把12个鸡蛋人工孵化,但是最后只有10个鸡蛋孵化出小鸡,寓意是在鸡蛋孵化之前,没有人断定最后能得到多少小鸡。”
这时候有个小孩主动举起了手,老师鼓励他说:“查理·布朗,你来说。”
查理·布朗站了起来:“我爸爸给我讲了约翰叔叔的故事。约翰叔
叔当过轰炸机驾驶员,有一次飞机被击中了,他得跳伞逃命,当时他有
一瓶威士忌、一挺机枪和一把军刀。为了减轻负担,约翰叔叔先把威士忌喝光才跳伞,结果刚好落在200个敌人中间。他用机枪扫倒了150人,子弹打光了,又用刀砍死了40人,军刀卷了刃,最后赤手空拳歼灭了10个敌人,终于保住了性命。”
课堂上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血腥惨烈的故事吓呆了,过了好一会,老师结结巴巴地说:“这……这个故事有……有什么寓意?”
小查理·布朗满不在乎的耸了耸肩说:“我爸爸要我记住,在约翰叔叔喝醉酒的时候,可千万别去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