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顺昌火车站的历史沿革
顺昌火车站建于1956年。
❷ 武夷山到顺昌多久
不知道现在有没有直达车,以前顺昌-建阳再转车到武夷山至少5个小时
❸ 谁知道关于顺昌县的桥的历史
寂寞古桥
面对一座古桥,就如面对一虹飞架古今的历史。一次寻访古桥的经历,就是一次探寻历史的过程……
一
听不见来来往往车马的喧嚣,寻不见行色匆匆繁忙的脚步,曾经连接山里山外、人物通达的必经之所,如今却孤独守候在碧野田畴,衬托着夕阳西下的落寞。古桥失去了往日的骄傲。
在元坑通往曲村的公路边,一座长46米,面宽6米的木廊桥展现在我们眼前,阁式桥亭,重檐庑殿式屋顶,飞檐翘角,让我们感受到了鲜明的明清建筑特色。60根大圆柱把整座桥分为15间,每间进深3至4米,抬梁式屋架,颇显雄伟,如果不是今人修葺的石拱桥基、水泥桥面,给我们一些现代气息,我们会误以为自己行走在明清繁华的画卷里。桥梁上“大明万历癸丑岁癸亥月丁酉日午时建”等记载,验证了她四百余年的历史。登云古桥,你不再有熙熙攘攘的纷繁,不再担当迎来送往的重任,但是,当人们欣赏的目光在你身上留连,自豪的语言把你神话,他们知道厚重的历史就在你身上珍藏,他们知道你是不可多得的骄傲。
二
风雨剥蚀,现代文明的淡漠,使你支撑不起本应雄俊的身躯,在这暖阳融融的春日里摇摇欲倾。石阶缝隙里探头探脑的新绿,并不能恢复你的生机活力,只有古坝前徘徊的溪水,对你刚正的风骨依旧流淌着深深的眷念。
槎溪桥,带着一丝痛惜的心情,我来到你的身旁。这是一座以杉木为建材的长廊式古桥,始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全长40米,面宽5.1米,高4.25米,共11间,每间进深2至3米。桥中顶上建有阁式桥亭,单檐歇山式屋顶,楼高6.25米,看上去十分典雅;桥下建有用杉圆木垂直并排成梁木叠涩式桥墩,桥墩下部却用长条石和方枕石叠砌。桥面横竖叠涩四排杉圆木枕架,面上铺长条形石板。桥身两侧依次立着56根杉木圆柱,抬梁式屋架,盖泥质瓦,椽上铺望砖。槎溪古桥,如今虽然不再是村民遮风避雨、休憩歇脚、通行交往的必要之所,但是无论从科学角度还是从艺术角度,无不让人惊叹古代劳动人民的独具匠心。
沧海桑田,岁月如梭,这座处处闪烁着人民智慧和创造的古廊桥,如今已胜年不再,其木构桥墩、桥中亭及部分构件朽烂严重。静静站在桥上,抚摸你苍老的容颜,我心头有揪心的疼。五百多年的时光在你身上静静地流逝,留不住你的韶华娇容,也留不住你的青春梦想,但你仍以不屈的姿势,挽留人们的目光,为现代人敲响警钟。
三
人们创造了历史,有时却不珍惜历史。文昌桥,屡屡被人们在无尽惋惜中提起,却再也无法重现往日美好的容颜。文昌古桥,人们只能以或敬慕或怜爱的心情把你留在记忆里:全县规模最长的廊桥建筑,四廊式屋形结构,全长129米,隔间48间,恰似一道彩虹横跨两岸,与附近的关帝庙、文昌阁、天后宫三座古建瑰宝,交相辉映,蔚为壮观。但是,这几座百年历史的古建筑均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毁于人患。就连始建于明正德十年(1515)的文昌古桥也难逃劫难� 1978年因农具厂乱倒废铁碴而再遭焚毁之祸。
火灾?人患?烧毁的不只是一座桥梁,而是对悠久历史的尊重,是对传统艺术的尊重。追思往昔,每一处历史遗迹,都演绎着一个故事,见证一段历史,一处历史遗迹的消失,就预示着历史记忆的消失。登云桥、槎溪桥、文昌桥,以各自400多年的风雨经历和坎坷命运,告诫人们:尊重历史!保护历史!发扬历史!
❹ 宋代的顺昌城是哪里
顺昌县汉时隶属于建安郡。三国吴以后是将乐县的永顺场,曾叫将水场,以后改名将水镇。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场为县,定名顺昌县,因当时境内有顺阳乡和顺阳溪(即今仁寿乡和仁寿溪)而得名。五代后晋开运三年(946年)属剑州,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属南剑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属南剑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属延平府,一直延续到清末。全县面积1985平方千米,人口24.17万,其中畲族6700多人。
顺昌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闽北上游富屯溪和金溪汇合处,鹰厦铁路和316国道穿境而过。辖9镇5乡, 面积1985平方公里,人口24万左右。顺昌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郭岩山为最高峰,海拔1383米,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闽江流域两大溪金溪和富屯溪在城关汇合后向东流去,境内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13条,总流域面积1.35万平方千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0.7万千瓦,可开发资源13.7万千瓦。装机容量7.26万千瓦,年发电量达2.93亿度。鹰厦铁路穿县而过,316国道贯通全境,交通十分便利。
❺ 【历史】顺昌之战金国的指挥官是谁
金兀术
中国南宋绍兴十年(金天眷三年,1140),南宋军民为阻击金军进攻,在顺昌(今安徽阜阳)进行的城邑守卫战。
绍兴九年,宋、金达成以黄河为界的和议。次年五月,金熙宗和都元帅完颜宗弼,以
顺昌之战
收回河南、陕西之地为借口,撕毁和约,兵分四路出山东、陕西及汴(宋东京,今开封)、洛(今洛阳)两京,大举攻宋。宗弼亲率主力10余万,夺取东京后,挥师南下。南宋新任东京副留守刘锜北上赴任,五月十五行至顺昌,闻金军前锋已进至陈州(今河南淮阳),距顺昌约300里。顺昌地处淮北颍水下游,为金军南下必经之地。刘锜为屏蔽江淮,决定以所率“八字军”等约两万人与知府陈规共同坚守顺昌。战前,刘锜凿沉船只,激励将士决心守城;广派斥候察明金军动向;发动民众环城修筑土围,用以护城屯兵;同时加固城池,增设障碍,准备迎战金军。
二十五日,金军游骑进抵顺昌城郊,刘锜设伏擒获金军千户两人,得知金将韩常和翟将军部屯驻距城30里的白龙涡。刘锜乘其不备,派兵千余人夜袭其营,斩获甚众。二十九日,金军三路都统和韩、翟两军 3万余众,渡颍水迫近城下。刘锜使用疑兵计,大开城门,金军不知虚实,不敢冒进。刘锜乘其犹豫之际,以强弓劲弩齐射,继以步兵持长枪、大斧猛冲。金军不支,向颍水溃退,多落水中溺死。六月初二,金军移驻城东拐李村,刘锜利用金军骑兵不善夜战的弱点,派骁将阎充率锐卒500夜袭金营,大败金军。
宗弼得悉前锋军连遭重创,亲率精兵10余万由东京驰援,进抵颍水北岸,人马蔽野。刘锜部将中有人恐寡不敌众,建议退守江南。刘锜召集诸将晓以利害,激励将士背城死战。并派曹成等二人去金营行间,诡称刘锜是太平边帅之子,只图逸乐,不懂战守。宗弼信以为真,将攻城的鹅车、炮具留下,率龙虎大王、三路都统、韩、翟将军人马,合围顺昌。宗弼见城垣简陋,声言可以用靴尖踢倒,遂遣精骑攻东西两门,自率亲兵4000,往来为援。兵皆铁盔重铠号“铁浮图”。时值盛夏,金军不惯炎热。早晨天气凉爽,金军猛攻,刘锜坚守不战;午后天气酷热,金兵力疲气衰,刘锜派数百人出西门佯攻,继以5000精兵潜出南门,攻击金军侧翼,大败金军(一说刘锜还在颍水上游及草中置毒,金军人马食水草后致病)。宗弼不甘失败,移驻城西,企图久围顺昌。时连日大雨,刘锜又频频派兵夜袭,十二日,宗弼乃率部退回东京,顺昌围解。
此战,刘锜以顺昌城为防御要点,利用金军不惯炎热、不习夜战的弱点,以攻为守,以长击短,重创金军主力,粉碎了金军的进攻,成为南宋抗金战争中,以少胜多、以步制骑的着名战例。
❻ 顺昌是在福建的哪个地方啊
顺昌县位于福建西北部,闽江上游富屯溪、金溪汇合处,分别与延平区、建阳、建瓯、邵武、沙县、将乐接壤。顺昌县名始自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至今已一千多年历史。全县总面积1985平方公里,辖有9镇5乡,总人口24万人。
顺昌地灵人杰,它不仅是历史名人廖刚和李默的故乡,而且是宋代理学家扬时的祖居地。顺昌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是闽北革命根据地组成部分和主要的游击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彭德怀等同志曾到过顺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顺昌物产富饶,被誉为"林海粮仓"。全县有林地面积228.3万亩,其中竹山面积55.3万亩,林木蓄积量1205万立方米,毛竹立株数7450万根,森林覆盖率77%,是福建重点林区和毛竹生产加工基地县,全国十个"中国竹子之乡"之一。耕地面积19.1万亩,年产粮食9.88万吨,是省商品粮基地县。顺昌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有色金属、非金属25个矿种,127个矿点,主要有石灰石、花岗岩、高岭土、铅锌矿、蛇纹石、萤石等,其中石灰石储量最大,达2.77亿吨,是省水泥和萤石精粉生产基地。
顺昌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交通网络健全,鹰厦铁路、316国道贯通全境,水运可直达福州。距省会福州244公里,距武夷山机场175公里。电力装机容量7.26万千瓦,年发电量3亿千瓦时。电讯事业发展迅速。金融服务机构齐全,休闲、娱乐设施配套。 顺昌旅游资源、人文景观丰富。华阳山风景区景色秀美、茂林葱郁,峭壁峻峰,以险、奇、秀把洞、岩、山、水融为一体。谟武文苑中的一园、二厅、三馆、五榜、十室,是融汇古代文化,现代文明和多种教化功能的集大成殿堂。《谟武村卷》的出版被誉为"开全省民间文学集成村卷之先河"。
顺昌积极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富县、项目兴县、流通活县"的发展战略,大力弘扬"团结、拼搏、实干、争先"的顺昌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加快发展步伐。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积极稳妥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学为手段。形成粮、林、果、竹、食用菌、烟叶、蔬菜、水产品养殖八大支柱产业并进的发展态势。2000年特种水产养殖2929亩,产量3294吨,分别比上年增长80.8%、58.6%。大力实施“突出工业”、“突破工业”战略,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工业门类的日益齐全,形成了建材、化工、森工、造纸、电力、冶金、食品等工业体系和竹木、水泥、化工、电力、啤酒等为主要支柱的工业格局。
顺昌人民热忱欢迎海内外客商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凡到顺昌兴业的境外投资者,除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规定的有关优惠政策外,同时享受本县优惠政策。
❼ 顺昌县的历史沿革
唐贞观三年(629)拆将乐县东南两乡置将水场。垂拱三年(687)分南乡将水口为蠲科镇。景福二年(893)改为将水镇,后又改为永顺场,隶属建州。
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将永顺场升为县。因“县有顺阳乡,水有顺阳溪”而名顺昌。清嘉庆版《延平府志》则称“以其初顺服,故名,取顺而昌之意”。
五代十国的闽天德元年(943),王延政在建州称帝,国号殷,顺昌县为其所辖。天德三年(945)八月,十国的南唐灭闽,顺昌县为南唐所辖。南唐保大六年(948)置剑州(州治在今南平市),顺昌县属之。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剑州改称南剑州,顺昌县属福建路南剑州。
元至元十五年(1278),置福建行中书省,南剑州升为南剑路。延祐元年(1314),南剑路改称延平路,顺昌县仍属之。
明洪武元年(1368),延平路改为延平府,顺昌县仍属其所辖。
清代,顺昌仍属延平府所辖。民国2年(1913),废府、州改道,顺昌县属建安道(道治在今南平市)。
民国16年,废道改省、县两级制,顺昌县直属福建省。
民国23年7月,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制,顺昌属第九行政督察区(区设在今邵武市)。
民国24年10月,顺昌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区设在今南平市)管辖。
建国后,福建省划分为8个专区2个市,顺昌县属第二专区(专员公署驻南平),顺昌县属南平专区。1970年专员公署迁到建阳,改称建阳地区行署,顺昌县仍属之。
❽ 福建顺昌有什么风俗习惯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对于这样的风俗习惯,我们要给予保留和尊重。
❾ 顺昌有什么名人
廖刚:顺昌(今属福建)人,北宋崇宁进士,官至工部尚书。知无不言,反对奸臣当政,着有《高峰文集》。其有四子,皆为将帅,父子五人年俸皆二千石谷以上
❿ 南平的历史简介
南平位于福建省北部,地处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福建、浙江、江西三省结合部,是福建的“北大门”。为闽江的发源地,建溪、富屯溪、沙溪在南平城汇合始称闽江。幅员面积2.63万平方公里,是福建省面积最大的行政区域,辖邵武、武夷山、建瓯、建阳四市和顺昌、浦城、光泽、松溪、政和五县及延平区,总人口305万人。境内山峦起伏,河谷纵横,水系发达,属典型的中低山丘陵构造侵蚀地貌。是山水森林城市,闽江上游的生态屏障,近代诗人郭沫若吟咏南平为“山围八面绿,水绕 二江青”。
早在3000多年前,古越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开疆拓土,繁衍生息,是中国大陆南方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有 1800多年的建城史,秦汉时期是闽越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汉年间,福建设5县,南平占3县;明清时期,福建置8府,南平据3府。文化积淀深厚,古越文化、闽越文化、茶文化、蛇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历代曾出过李纲、杨荣等17位宰相和一批着名历史人物。南宋理学创立者朱熹曾在闽北“琴书四十载”,素有“闽邦邹鲁”和“道南理窟”之称。
汉建安初(196-205)境内始置汉兴(浦城)、南平、建安(建瓯)、建平(建阳)4县,属会稽郡。三国吴永安三年(260)置建安郡,治所建安(今建瓯)。晋元康元年(291)属江州。南朝陈永定初(约557)属闽州,后属丰州。隋开皇九年(589)废郡为县,属泉州(州治今福州),大业三年(607)属建安郡(郡治今福州)。唐武德元年(618)以原建安郡地置建州,天宝元年(742)复置建安郡,乾元元年(758)改为建州,属江南东道。五代闽龙启二年(934)属闽;天德三年(945)改建州为永安军,旋改忠义军;南唐保大四年(946)置剑州,州治剑(浦今南平)。宋开宝八年(975)改忠义军为建州,太平兴国四年(979)改剑州为南剑州,五年(980)置邵武军,治所邵武,端拱元年(988)改建州为建宁军,绍兴三十二年(1162)改建宁军为建宁府,属福建路。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邵武军为邵武路,十五年(1278)改建宁府为建宁路,改南剑州为南剑路,大德六年(1302)南剑路改为延平路,均属江浙行中书省福建道宣慰使司(至正十六年即1356年为福建省)管辖。明代境内并置建宁、延平、邵武3府。清亦同。清末为延建邵道(驻南平),领3府。延平府领南平、顺昌、将乐、沙县、尤溪、永安6县和上洋厅,建宁府领建安、瓯宁、建阳、崇安、浦城、政和、松溪7县,邵武府领邵武、光泽、泰宁、建宁4县。1913年废府制,为北路道(驻南平,领16县)。1914年为建安道。1925年废道,直属福建省。1933年11月为“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延建(闽上)省,1934年境内为第三、第九、第十行政督察区,1935年改为第二、第三行政督察区。1940年改水吉特区为县。
1949年5月至1950年2月各县相继解放,为第一、第二专区,1950年3月第一专区改建瓯专区(9月改建阳专区),第二专区改南平专区。1956年建阳专区并入南平专区,划入闽清、三明2县,增设南平市,撤销水吉县,共辖南平市和南平、顺昌、建阳、建瓯、沙县、邵武、浦城、崇安、光泽、松溪、政和、建宁、将乐、古田、尤溪、泰宁、屏南、闽清、三明19县。1959年划出闽清、松溪、政和3县,1960年南平县并入南平市,三明县划归三明市,松溪、政和县合并为松政县,1962年撤销松政县恢复松溪、政和县。1963年划出古田、屏南2县,1964年增设建西县,1970年划出尤溪、沙县、将乐、泰宁、建宁5县,增入松溪、政和合并的松政县,撤销建西县,南平专区迁驻建阳,改为南平地区,1971年改为建阳地区,1975年松政县复为松溪、政和2县,1983年邵武撤县设市,1988年建阳地区迁驻南平,改名南平地区,1989年撤崇安县设省辖县级武夷山市。1992年建瓯撤县设市。1994年建阳撤县设市,同时撤销南平地区,设省辖地级南平市,原南平市改为延平区。
南平风光奇秀,景色怡人,是旅游休闲度假理想之所。境内北有中国大陆四个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之一的武夷山,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生态景观交相辉映,以“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蜚声海内外,融国家级风景区、自然保护区于一体。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蛇的王国”、“鸟的天堂”、“昆虫的世界”、“角怪的故乡”,为亚热带动植物“模式标本”的产地,号称“世界生物之窗”。南有三溪聚汇、环抱南平城的延平湖,是福建水口水电站的重点库区,库区水面达12万亩。全市有大小旅游景点150多处,其中国家级、省级以上景点占三分之一。
是福建省连接中国大陆东南的重点林区,素称“南方林海”、“中国竹乡”。山地面积3167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946万亩,森林覆盖率74.7%,活立木总蓄积量1.33亿立方米,为福建省的三分之一;竹林面积524万亩,占中国大陆的十分之一、福建省的五分之二。境内有1江3溪176条支流,水域面积165.15万亩,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387.37万千瓦,居福建省首位。已发现的矿种有75种,主要有铌钽、铅锌、硫铁、石墨、水晶、水泥灰岩、铜、钨等矿,已探明储量41种,其中19种储量居福建首位,钽铌矿、萤石矿储量居全国前列,有很高的工业开采价值。
南平作为福建连接华东、华南地区的重要通道,东南沿海连接内陆的交通枢纽,具有便捷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全市内河通航里程200多公里,境内闽江及其支流水运航道畅通,500吨级轮船可直航福州马尾港, 连接海运。陆路有两条国道(205、316国道)、八条省道、三条铁路(鹰厦线、外福线和横南线),以及正在建设的京福高速公路南平段,已形成6个出省通道。空运有武夷山机场,加上南平、武夷山各设一个口岸,基本实现了沿海口岸功能内移。以移动通讯网、互联网、广播电视宽带信息网为标志的信息高速公路基本建成。
南平农业在福建颇具特色和优势,全市耕地面积318万亩,其中水田209万亩。有7个国家级、8个省级商品粮基地县,每年提供商品粮5亿公斤以上,粮食净调出量占福建省的三分之二,被誉为“福建粮仓”;茶园面积稳定在40多万亩,为福建省第一大产茶区;畜牧业以乳牛为重点,存 栏乳牛3万多头,鲜奶产量占福建省的二分之一以上。全市工业基础雄厚,拥有造纸、森工、针纺、化工、机械、建材、电力等重点行业和PU革基布、南孚电池、太阳牌电缆等名牌产品,是福建省老工业基地。南平造纸厂是中国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基地。“九五”期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平均递增7.2%;财政总收入平均递增 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递增9.4%;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递增8.4%。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254.64亿元,增长11.5%;财政总收入19.18亿元,增长11.74%。
未来的南平将发挥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绿、旅、新”产业,建设成为用高新科技武装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