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原因是什么

历史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5-11 04:11:50

❶ 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各指什么

历史原因就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客观环境造成的原因,
包括内因和外因,
(1)内因是历史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两者相互结合。如苏联解体的内因主要是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经济滑坡、政治动荡以及苏联长期以来政治、经济体制的僵化等;外因是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内因外因共同作用导致苏联解体。

(2)内因和外因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如东欧剧变的内因是东欧各国经济落后、政治民主化程度不高;外因包括苏联解体的内因和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在这里,苏联解体的内因演变为东欧剧变的外因。

(3)内外因分析法是培养历史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内外因的地位一定要符合哲学原理,否则,就不能应用这一方法正确分析问题。

❷ 历史什么是主要原因 什么是根本原因 什么是直接原因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❸ 什么叫做历史原因

原因:社会性质 (封建 ,半殖民地半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经济状况(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弊端)
如:落后的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原因
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历史原因是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重农抑商,闭关锁国遏制资本主义萌芽,使经济落后于西方

❹ 历史原因 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直接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
历史原因是指历史潮流发展的必然趋势与规律,历史原因一定,即使没有主要原因A,也会有主要原因B,即历史原因是主要原因的背后的必然规律
本人历史年级第一

❺ 历史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有什么区别

1、历史事件中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可以理解为:最直观的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例如:我打了你,于是你还手
间接原因可以理解为:潜在的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例如:我打了你,你之前就很讨厌我,于是报复我【例子不是很形象,还望能帮到你】
根本原因是指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源或者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最本质的原因,在影响历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带有必然性的东西,在历史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这种因素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反映着客观历史规律的要求。
与根本原因相对应的是直接原因,直接原因就是具体原因。直接原因是指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因素,是指对事物的发生发展起到最直接的推动,并直接促成其发生的原因,它往往是一种表面现象,事件发生的导火线通常就是直接原因。它在历史事物产生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是更加侧重于事物发展的偶然性因素。
间接原因主要是,促进事件的发生,也有可能是促进直接原因的发生,相对之间原因来说,间接原因持续时间比较长。

❻ 问一下,历史上的重要原因、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怎么分啊

希望对你有帮助一、根本原因
在同一历史事物的若干原因中,起着决定作用并带有必然性的因素是根本原因。我们可以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阶级本质、内因等方面去分析。
第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原理分析。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引起社会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例1、 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 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 "七月王朝"极端腐败,激起人民强烈愤怒
C、 革命前的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使人民生活状况极度恶化
D、 人民觉悟不断提高,要求建立"民主的生活共和国"
这是1995年全国高考题,我们只要运用唯物史观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理论,就可知应选A项,它在各种原因中起决定作用,具有必然性。
例2、 在原始社会,、人们过着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共同劳动、共同分配的平等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A、 当时没有私有财产
B、 当时生产力低下,没有剩余产品可供分配
C、 人们没有剥削他人的思想
D、 当时没有产生阶级
该题涉及的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始公有制是一种以低下生产力为基础的公有制,北京人、半坡氏族、河母渡氏族的社会生活内容就是此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反映。故应选择B项。
据此,世界史上的尼德兰、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俄国1861年革命,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日本的明治维新等,其根本原因无一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了,而原有的旧制度或统治体系阻碍其发展,即经济基础发生变化(质变或量变),就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换言之,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二、从阶级本质分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人物或其所在的团体、阶级、政党对于历史事件不仅有深刻的影响,延缓或加速历史进程,而且起决定性作用。
例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1994年高考题)
A、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B、拜上帝教不合中国国情
C、 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例4、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政治主张不适合中国国情 B、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
C、袁世凯出卖了维新派 D、维新派的局限性
同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法运动这些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失败的根本原因都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第三、从影响历史事件的主要矛盾了分析。每一历史事件都是现象和本质的同一体,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历史事物的本质或主要矛盾来把握其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例5、"府院之争"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 B、总统与总理之间的矛盾
C、军阀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夺中国的矛盾
此题答案选择D项。C项是错误选项,A、B项都是属于表面现象,我们必须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分析出本质或主要矛盾是美日争夺中国的矛盾,这一矛盾通过黎元洪与段祺瑞关于参战问题的斗争而表现出来。
例6、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 清朝的统治腐朽 B、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农民阶级反抗精神强烈
试题中还常出现"最主要原因"的分析,它与根本原因并没有实质上的不同,只是根据不同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原因进行定性而已,根本原因是从原因的性质上说明其重要性,最主要原因是从原因地位重要性来确定的。因此,可参照以上三个角度来分析解答。
二、主要原因
同时存在的若干原因中,定有主次之分,主要原因就是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原因。相比较而言,历史的内因、根本原因、必然原因一般都是主要原因。故此类题解答可参照前文。
例7、从尼德兰革命到法国大革命历时两个多世纪,而此后仅半个世纪资本主义就初步形成为一个世界体系。这主要是因为(2000年高考题)
A、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得到广泛传播 B、维也纳体系激化了各国社会矛盾
C、革命使资本主义力量迅速壮大 D、殖民统治遍及世界各大洲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政治方面,世界各国革命和改革广泛开展;国际关系方面,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对亚、非和拉美的殖民征服;经济方面,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等。究竟哪一个起决定作用呢?这道题较好的体现了评价历时事件的生产力标准。工业革命使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经济力量迅速增强,导致其它方面相应变化。
例8、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主要是因为(1999年高考题)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
C、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三、直接原因
它是指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是导致事件发生的近期原因。导火线也是直接原因。
例9、1841年2月英军再次进攻虎门,守军抵抗失败,炮台陷落,其直接原因是
A、 葛云飞中炮牺牲 B、琦善拒发援兵
C、弈山缺乏作战决心 D、牛鉴临阵逃走
这是1992年高考题。解题关键是要认真思考题中的"直接原因",题中四个选项都是失败原因,而导致虎门失守的近期原因是琦善拒不发援兵这一史实,故应选答案B项。
例10、1939年国民政府政策重点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是(1999年高考题)
A、 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接连失利B、汪精卫集团叛国导致国民党分裂
C、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政策D、美英的注意力集中于欧洲战场 答案:C
四、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在历史事物的诸原因中与某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阶层、阶级、团体、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那一方面的因素称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则是在意识之外,不依赖主观的存在。
例1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主观原因是
A、 封建势力强大 B、帝国主义的干涉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中共中央右倾投降错误 答案: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它的失败应是针对无产阶级而言的,对国民党反动派来说是背叛,这种背叛是不以中共的意志为转移的,故此题应选答案D。
例12、"百日维新"失败的客观原因是(1990年上海高考题 答案C)
A、 袁世凯的告密 B、光绪帝的囚禁
C、顽固派的强大 D、帝国主义的破坏
我们在对历史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时经常用这种分析方法。例如,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时,都从主客观原因两方面总结。同样,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以及后来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重大事件失败的原因都可以从主客观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❼ 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各指什么

我认为历史原因是客观原因,是无法改变的原因.
而现实原因就是一些可控制,可改变的正在发展的时间的原因.

❽ 三国鼎立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三国能形成鼎立的局面,历来有很多学者分析过其中的原因,概括起开无非就是地理因素、经济因素和政治条件,三个条件都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


第三就是政治原因了。三国都知道笼络人心的重要性,曹魏在取得北方后开始极力拉拢北方的贵族集团,而东吴和蜀汉也同样是如此。这就导致了南北方都有贵族集团支持,就像这三个政权在当地都扎根了,想要拔掉不是那么容易。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很重要的一个时期,虽然很混乱但是相对于以后的魏晋南北朝和五胡乱华都要稳定不少,这一时期,北方的经济重心第一次开始向南迁。

❾ 答历史题时,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分别是指什么

历史原因是指因历史遗留下来的情况造成的原因,不是当代造成的,现实原因是现时生活中造成的原因.

❿ 历史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怎么区分

历史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区分如下:
1、主要原因是指在引起结果发生的诸因素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
示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英德矛盾。
2、次要原因是指在引起结果发生的诸因素中起非主导和非决定作用的因素。

主要原因也可理解为在引发事件发生的诸多原因中的最重要的那一个,对事件的发展变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次要原因是相对于主要原因而言的。

阅读全文

与历史原因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