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什么是历史的基础

什么是历史的基础

发布时间:2022-05-11 08:22:59

历史学基础是指些什么

上篇 中国史(上古一1 991年)[1] 第一章中国古代史(上) [3] 第一节中国历史的开端[3] 第二节夏商西周[7] 第三节春秋战国[22] 第四节秦汉[36] 第五节魏晋南北朝[63] 第二章中国古代史(下) [88] 第一节隋唐五代[88] 第二节宋(辽、西夏、金)元[108] 第三节明清(前期)[132] 第三章中国近代史 第一节晚清时期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173] 第二节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186] 第三节晚清政局的变化与清政府的自救改革[191] 第四节 晚清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的新变化[198] 第五节戊戌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203] 第六节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217] 第七节南京政府成立与苏维埃革命的兴起[227] 第八节抗日战争[233] 第九节国内和平谈判与全面内战的演进[245] 第十节民国时期的科学与文化[249] 第四章中国现代史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年)[253] 第二节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年)[259] 第三节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267] 第四节拨乱反正(1976--1978年)[273] 第五节改革开放的进程(1978--1992年)[278] 下篇世界史(上古一1991年)[287] 第一章世界上古史 [289] 第一节史前人类[289] 第二节古代西亚诸文明[291] 第三节古代埃及文明[300] 第四节古代印度文明[308] 第五节古代希腊文明[317] 第六节古代罗马文明[331] 第二章世界中古史 [343] 第一节古典文明向中古文明的过渡[343] 第二节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353] 第三节欧洲基督教文明[363] 第四节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379] 第五节古代美洲文明[392) 第三章世界近代史 [394] 第一节16世纪的欧洲[394] 第二节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402] 第三节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439] 第四节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446] 第五节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化[454] 第六节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464] 第四章世界现代史 [475] 第一节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75] 第二节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479] 第三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485] 第四节第二次世界大战[507] 第五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514] 第六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524] 第七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537]

Ⅱ 历史学的基础是什么的

历史学是人类对自己的历史材料进行筛选和组合的知识形式。历史学,是个静态时间中的动态空间概念。历史学是由历史、科学、哲学、人性学及其时间空间五部分有机组合而成。

Ⅲ 历史研究是一切什么的基础

比较研究的基本功能在于辩同异,从异中见同,从同中见异。世界历史于诸多国别史基础上发展而成,或者说是由扬弃诸“小一”(国别史)而成的“大一”(世界史)。不过这个“大一”并非抽象的明一,而是由诸“小一”有机地构成的一。因此,世界历史研究的关键之点就在于明一、多之关系。比较研究的辨同异正是世界历史研究中的明一、多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历史的比较研究,不论在国外还是国内,现在都是一个比较热门的研究取向。世界历史(World History)或者全球史(Global History),现在也是一个日益为人们重视的研究领域。其实,比较研究作为一种方法,几乎和历史学一样的古老;而世界历史的写作,也在很早的时期就是历史学家的一种高尚的理想了。希罗多德(Herodotus)所写的《历史》虽然以希腊波斯战争为主题,但是它也涉及了当时他所知世界的历史。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虽然以当时的中国通史为基本,但是也涉及了当时他所知的世界;而且,以后的中国历代的
《史记》的作法。当然,这些都不是世界史,而只是一种史家注意周围世界的倾向;真正叙述全世界历史的书的出现,在时代上则要晚得多。因为在世界范围的联系出现以前,要求写真正的世界史,那实际是不可能的。而且,如果按严格的要求来说,即使晚近某些以“世界史”为题的书也未必真能算得上是世界史。这一篇小文的目的,就是要谈谈历史的比较研究和严格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的关系。
比较研究(Comparative study)就是对于不同对象进行的互为参照的研究,在一般情况下多用来说明对同时并列的诸对象的研究。“比较”一词,英文作Comparison,法文作Comparaison,德文作Komparation,皆来自拉丁文Comparo,这个字由com和paro组成,前者意为“共同,后者意为“并立”、“平列”等,原有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结”、“结合”的意思,引申而为“比较”、“对照”的意思。在中国文字里,情况也很相似。“比”字在甲骨文和金文里与“从”字不分,都是两个“人”字并列,所以“比”字原意本是“并列”;《说文解字》把“比”字和“从”字分开(只是两个“人”的方向与“从”字相反),解释说“比,相次比也。”这也就是并列的意思。而“较”字却是“对照”的意思,例如,《老子》第二章:“长短相形”,王弼本作“长短相较”。“形”与“较”(与“校”相通)在这里都是对照、参校的意思。所以,在中国语言里,“比较”也是由并列而引出对照、比较的意思来的。
“比较”这个词虽然产生于同时并列的事物之间,但是它一旦作为一种方法用于历史的研究上,就在原有的同时比较之外,又加上了历时性比较的方面。比较研究的基本功能不外乎明同异。横向的共时性(Synchronic)的比较说明不同的国家、民族、社会集团等等之间在同一历史时期中的同异,纵向的历时性(diachronic)的比较说明同一个国家、民族、社会集团等等在不同历史时期中的同异。前者说明历史的时代特点,后者说明历史的发展趋势。历史的比较研究,从总体来说,就包括这两种取向。

Ⅳ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是什么

人类社会的一般总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社会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发展的决定性要素。

Ⅳ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是什么

人类社会的一般总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发展的决定性要素。

社会历史是由客观规律决定,它的大趋势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说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它决定着社会历史发展的走向,任何英雄人物都只所乘势而行,而不能违势而动,不然都会身败名裂。

客观性

社会发展是整个社会的向前运动过程,包括两个方面:

①纵向,指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运动和发展过程。

②横向,指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中一个社会各方面整体地运动和发展过程。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社会改革是同一社会形态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革命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环节。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Ⅵ 什么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

生产力狭义指再生生产力,即人类创造新财富的能力。从横向来看,生产力分为个人生产力、企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

从纵向来看,生产力分为短期生产力、长期生产力;从层次来看,生产力分为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的功能,组成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社会文化制度体制环境——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就是组成生产力系统的要素之间的关系。

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如果对称,生产力发展速度就快;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如果不对称,生产力发展速度就慢。生产力系统结构的对称程度决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所以生产力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资源再生的结果,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生产力发展是增长向发展转化的中间环节。

(6)什么是历史的基础扩展阅读: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表现在动物的采集或狩猎,劳动产出了采集或狩猎所得来的劳动成果,使动物生存了下来,锻炼了动物的身体和协作能力,这些都是原始社会时期的动物劳动具备所价值产出的能力。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二十一世纪的劳动行为,是不是生产力的表现和具不具备生产力本身的意义,在于人类的劳动所产出的能不能体现出人类存在的本身意义和价值。就其生产力,也就在劳动产出价值的能力之内。

未来社会的生产力,依然脱离不了劳动产出价值的能力的范畴。而其他动物多数保持着原始社会的形态,只有像蚂蚁之类的动物的生产力达到人类的古代水平,蚂蚁们已经学会了耕种和养殖。

Ⅶ 决定历史的基础

A.历史决定逻辑,逻辑再现历史
A对,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历史的东西决定着逻辑的东西,历史是逻辑的客观基础,逻辑是历史的理论概括.历史唯物主义也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逻辑思想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自然由社会存在决定.
B错,理由参看A,应该是历史决定逻辑.这样的设题也可以看出A、B必有一个对.
C错,谁是谁的基础要看谁决定谁,历史决定逻辑,自然是历史是逻辑的基础.
D错,写反了,历史决定逻辑,那就应该是没有历史就没有逻辑才对.

Ⅷ 什么是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

物质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

人类的实践活动有多种形式,首要和基本的形式是物质生产活动。因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方式规定了社会的性质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物质生产是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关键性因素。



物质生产要素:

1、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主要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的活动。它是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

2、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主要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场所、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3、劳动对象,即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它分成两类:一类是未经人加工可直接纳入生产过程的自然物,如原始森林的树木、地下埋藏的煤层和矿石等;另一类是经过人的劳动加工过的物质资料,如棉花、钢铁等原材料。

Ⅸ 历史的基础是什么求解答!

我从小就喜欢的历史,上学时历史一般单科都能考班里前几名。我感觉历史的基础在于平时对课外读物的积累,平时看的历史书多读过的事多。老师不用讲你自己也知道个大概。还有就老师平时上课让你们记得那些重点了。想学好历史很容易,死记硬背。能够清楚的分析事,懂道理。
如果你是想学历史的基础。你直接看看http://wenku..com/link?url=Ih1PP___RSH8sq4nVdRTrvSzufeVgV3cna或许会对你有些帮助

Ⅹ 历史教学的基础与核心是什么历史教学的方法语数论是什么历史教学的灵魂

摘要 它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和人文功能。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历史的基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