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历史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发布时间:2022-05-12 00:27:59

A. 为什么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一、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1、马克思主义具有其他“主义”所没有的真理力量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中国发展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它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而且指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使命,这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世界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求自身解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满足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双重诉求。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的双重诉求,也成为中国人民检验一切“主义”的试金石。

3、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正当中国人民在苦闷中摸索、在黑暗里奋斗的时候,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了。十月革命给左右碰壁的中国先进分子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二、选择共产党的原因:

1、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诞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此之前,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侮。虽然,有的阶级和政党做出了反抗的努力,但都没能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肩负起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任。经过28年的艰苦斗争,建立新中国,使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

2、坚定地捍卫国家民族利益。

1922年,党的二大就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大革命时期,喊出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1931年九一八事变第三天,党中央就通电全国,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3、真诚地解决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民生问题。

在大革命后期,就试图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打土豪,分田地”。

B.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的原因是: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纷纷建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斗争中实现的,不断扩大和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阵地,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2、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已达200万人。五四运动中,他们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了巨大威力,实现了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五四运动以后,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表明中国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党条件日趋成熟。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五四运动后,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深入工人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从1920年起,他们开始着手建党活动。在中国最早筹建无产阶级政党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小组在上海成立。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成立中国共产党奠定了基础。

4、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从各方面给予的实际帮助,从外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历史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1、思想基础

十月革命胜利后,一批先进分子“以俄为师”,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3、组织基础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第一个早期共产党组织是陈独秀在上海建立的。

4、外部条件

共产国际的帮助。

C. 考研政治答题思路:中国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

一、历史决定了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走向富强
二、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创造历史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在带领并依靠人民不断
开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新局面的伟大进程中,确立并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和执政
地位
三、中国共产党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始终接受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与选择

总的来说,党的性质、宗旨,坚定了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党为领导核
心。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但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长期执政是所有政党追求的目标,共产党也不例外.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已经在适应执政环境,加强执政能力方面,做出了相当的努力,而且取得了一定的经验。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和战略高度,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鲜明地提出来,自觉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与时俱进的先进的政党。
由此可见,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D.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

因为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成为近代以来我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中国共产党诞生在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下,对两大历史任务有着最深的体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历史,使中国真正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4)历史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扩展阅读: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因此也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近百年历史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就能有力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就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形成强大合力。

面对新的风险考验,我们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道路不偏、旗帜不改、颜色不变,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未来将继续证明这一选择的正确性。

E. 论述历史和人民为什么要选择中国共产党

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三个伟大历史贡献,具体如下:

1、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2、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最根本的变革: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跨越式的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和谐,推进了社会主义的建设;

3、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

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着改善,综合国力显着增强,国际地位显着提高。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5)历史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

政治上,建立了各级人民民主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初新政权的建立过程看,新政权的建立一般经过三个步骤,先是建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安定新解放地区的局势。

第二步,协商产生临时性政权;第三步,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正式的政权。政权的参与者来自方方面面,受到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

经济上,恢复了被多年战乱破坏的国民经济。1949年国民党逃往台湾时,带走了大陆多年积累的黄金、白银、外汇和重要文物,留给共产党的完全是一副烂摊子。

这严重低估了共产党人的能力。我们党内不光有经济行家,更重要的是能用正确的政策调动各方面群众的积极性。

对农民,实行了土地制度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得了七亿亩土地;对工人,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国营经济,使他们感到政治和经济上都得到了解放;对民族工商业者,不光不没收他们的资产,反而还通过加工订货等方式帮助他们恢复和发展生产。

这些办法,使国民经济到1952年底就恢复到旧中国的最高水平,还迅速解决了国民党留下的严重通货膨胀问题。

外交上,荡涤了帝国主义的污泥浊水。新中国建立前夕,党中央还在西柏坡的时候,毛泽东就提出了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其中一条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他形象地把旧中国比作一间屋子,过去什么人都进来踩上两脚,藏污纳垢,应该彻底打扫干净,然后再请客。

所谓打扫,就是不承认旧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因为帝国主义侵略而失去的国家民族权益尽可能收回。在这之后,外国帝国主义曾经在中国享有的不正当权益尽数消除,曾经失去的国家主权和民族权益迅速回到中国人手中。

F. 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

官方说法是这样的:
洋务运动、太平天国、义和团、戊戍变法、辛亥革命……屈辱的岁月,悲壮的抗争,证实了: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未能是中国革命走上成功的道路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因为:1.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谋求强盛,
2.中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极力反对中国搞资本主义。
历史选择:
辛亥革命已经是我国资产阶级最有成果的运动了。但这又能怎样?革命后,袁世凯复辟,国民党分裂、瘫痪,“资本主义”慢慢偏离美好的初衷。直到国共合作,国民党才重现一丝生机,提出“节制资本”,防止中国被少数资本家垄断。

孙中山考虑:不该走西方资本主义的老路,否则必将还有一次流血的社会主义革命。(明眼人在这时已经发现,我们终究必须用社会主义来救国。)然而,掌握全国政权后,国民党背叛国共合作,并继续背叛孙中山的初衷。当然,这么做没有好下场——实践证明了:国民党不能让我国独立、摆脱帝国主义统治。(国民党自己的生存还要靠帝国主义扶植。)这样,我国就只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怎么能变成资本主义社会呢?

江首长曾经入木三分地剖析历史: 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中国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个八十年。在前八十年中,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饥寒交迫。在后八十年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空前团结和组织起来,冲破重重难关,革命斗争不断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显着提高。 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由其先进性决定的,是在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的,是人民经过鉴别做出的正确选择,具有客观必然性。 共产党的纲领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194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

刘少奇说:“他(蒋介石)那里有三万万人,但没有人拥护他,还反对他。我们有一亿五千万人,群众自动参军参战,人力、物力、财力是无穷的……蒋介石靠美国,我们是靠老百姓。”果然,在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三大战役中,支前民工达886万,出动担架36万多副,大小车100万余辆。

G. 结合历史事实,说明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原因是什么

近代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吞并的危险。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农民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派)等都解决不了民族危亡问题,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直到中国共产党产生,才真正出现了民族解放的曙光。没有中国共产党,中国就没有真正独立、自由和统一的希望。

“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这是孙中山在19世纪末面对中国现状发出的悲怆而无奈的感慨。

不堪回首,拥有5000年文明史、长期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华民族,到了近代,陷入政治腐败、军备废驰、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任人宰割的境地,遭到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是所有中国人梦寐以求、矢志不渝的愿望。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规定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也决定着中国各政治力量的历史地位:哪种政治力量能够带领人民实现这两大任务,它就能够成为引领中国历史发展前进方向的领导力量,否则,即便是一时站在历史舞台的中心,也必然如过眼烟云般地退场。
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里,对外受帝国主义的欺负,没有民族独立;对内受反动势力的压迫,没有民主权利,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处于这样重重压迫之下的中国人民必须拿起枪杆子,建立和掌握自己的武装力量,义无反顾地进行革命的武装斗争,舍此别无他途。
历史是公平的。在近代以来的中国政治舞台上,历史对各阶级及其政治势力都给予了表现机会。封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先后在历史舞台上粉墨登场,各社会阶层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从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到抗击列强的义和团运动,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乃至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辛亥革命,风起云涌,“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但由于找不到正确的救国道路,这些斗争都失败了。

这些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这些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虽然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革命高潮,但农民终究是农民,他们不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者,他们要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制造和维护绝对平均主义的经济秩序,是一种不切实际的乌托邦。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阶级,既没有力量引发像西方那样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没有力量彻底冲破封建生产关系的大网。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社会改良、改造方案,终究只是“补苴罅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所面临的问题。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虽说推翻了清王朝,“起共和而终帝制”,然而由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软弱性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也无法完成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

中国共产党诞生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不是偶然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势力,革命任务艰巨而又复杂,迫切需要一个用先进思想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来领导,这是近代中国历史得出的结论。

俄国十月革命使正在探索民族出路的中国人看到了“沉沉深夜”中的光明前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最先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以科学理论为行动指南的,有严密组织纪律性的,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先进政党的指导。一个全新的政治力量的出现,给中华民族带来新的希望、新的生机。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90年来,党领导人民做了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三件大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由此实现了“三大历史性转变”: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这“三件大事”和“三大历史性转变”,是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命运、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从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为界,中华民族的历史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不断沉沦,国家景况一天一天坏下去,在此之后,中华民族复兴浪潮不断高涨,国家景况一天一天好起来;90年前,中国人民面对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灾难深重的旧中国,90年后,中国人民拥有的是一个生机勃勃、走向繁荣昌盛的伟大社会主义祖国。这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适应了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时代大势;党为之奋斗的纲领、目标,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不是上天赐予的,不是自封的,而是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H. 怎样理解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1911年10月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它旨在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这不是阴谋,这是阳谋。中华民族错过了很多机会,中华民族还有很多机会。”想必这就是我们今天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最深远的重大意义。

回顾历史是为了展望未来。此时此刻我们更加感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要想把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的积弱积贫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文明、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是绝对办不到的。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紧紧团结和依靠人民建设好自己的国家,才能抵御各种风险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历史为什么要选择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同志在《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中指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这个“新”字包含太多的东西,但归根到底是四个方面:一是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有了一个全国统一的无产阶级新型政党。二是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三是党的成立就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中心任务。四是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景,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迈进指明了方向。

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人为何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最终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笔者看来,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值得追问。

对中国几千年辉煌历史的深入研究。回首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中国共产党自觉承担起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人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面对苏东剧变、世界金融危机、严重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中国共产党都能及时作出一系列正确的决策和部署,化解风险,克服困难,确保了社会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

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深切透悟。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到自己的旗帜上。在探索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始终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建设,坚决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绝对化和庸俗化,致力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使党的理论和实践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把握。党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中国共产党诞生那天起,就始终坚持与人民群众紧紧地站在一起。共产党深知,人民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说,什么时候坚持了群众路线,党的事业就发展,什么时候背离了群众路线,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善于听取各方面意见,联络各方,团结各方,海纳百川,是我们党的高明之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极是:“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对自身前途命运的深谋远虑。党成立之时,只有7个共产主义小组、53名党员。仅仅是民国初期中国政坛上100多个政党中的一个。其不断成长壮大,既来源于它始终不渝对先进的追求和保持的奋斗,更来源于把自身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法宝来珍视。居安思危,决不懈怠,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永葆党的青春与活力,是党在新形势下深思熟虑之后作出的科学判断。这既是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提出的具体要求。

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但共产党人必须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要保持长期执政,就得不断抓住新机遇,不断创造新优势,不断开创新局面,不断取得新成就,不断赢得新胜利,这样才能应对长期执政的考验与挑战,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建设好自己的国家,才能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6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