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是历史选择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是历史选择

发布时间:2022-05-12 02:53:15

Ⅰ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的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充分证明了这样的道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
历史的主体是人民,历史的选择最终要通过人民的选择来实现。人民群众之所以信任、选择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是能够满足人民需要的。在旧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的要求,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毛泽东说:“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适应人民的需要,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希望国家繁荣昌盛,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党适应这种需要,领导人民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而奋斗,并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广阔前景,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拥护和选择的结果。

Ⅱ 为什么中共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比这个更好的选择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大家走向新的生活。

Ⅲ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的原因是: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纷纷建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斗争中实现的,不断扩大和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阵地,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2、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已达200万人。五四运动中,他们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了巨大威力,实现了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五四运动以后,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表明中国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党条件日趋成熟。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五四运动后,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深入工人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从1920年起,他们开始着手建党活动。在中国最早筹建无产阶级政党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小组在上海成立。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成立中国共产党奠定了基础。

4、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从各方面给予的实际帮助,从外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是历史选择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1、思想基础

十月革命胜利后,一批先进分子“以俄为师”,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3、组织基础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第一个早期共产党组织是陈独秀在上海建立的。

4、外部条件

共产国际的帮助。

Ⅳ 论述历史和人民为什么要选择中国共产党

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三个伟大历史贡献,具体如下:

1、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2、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最根本的变革: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跨越式的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和谐,推进了社会主义的建设;

3、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

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着改善,综合国力显着增强,国际地位显着提高。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4)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是历史选择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

政治上,建立了各级人民民主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初新政权的建立过程看,新政权的建立一般经过三个步骤,先是建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安定新解放地区的局势。

第二步,协商产生临时性政权;第三步,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正式的政权。政权的参与者来自方方面面,受到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

经济上,恢复了被多年战乱破坏的国民经济。1949年国民党逃往台湾时,带走了大陆多年积累的黄金、白银、外汇和重要文物,留给共产党的完全是一副烂摊子。

这严重低估了共产党人的能力。我们党内不光有经济行家,更重要的是能用正确的政策调动各方面群众的积极性。

对农民,实行了土地制度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得了七亿亩土地;对工人,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国营经济,使他们感到政治和经济上都得到了解放;对民族工商业者,不光不没收他们的资产,反而还通过加工订货等方式帮助他们恢复和发展生产。

这些办法,使国民经济到1952年底就恢复到旧中国的最高水平,还迅速解决了国民党留下的严重通货膨胀问题。

外交上,荡涤了帝国主义的污泥浊水。新中国建立前夕,党中央还在西柏坡的时候,毛泽东就提出了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其中一条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他形象地把旧中国比作一间屋子,过去什么人都进来踩上两脚,藏污纳垢,应该彻底打扫干净,然后再请客。

所谓打扫,就是不承认旧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因为帝国主义侵略而失去的国家民族权益尽可能收回。在这之后,外国帝国主义曾经在中国享有的不正当权益尽数消除,曾经失去的国家主权和民族权益迅速回到中国人手中。

Ⅳ 结合中国近代史说一说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着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的利益。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我们党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视人民为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把党作为人民实现其根本利益的工具,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我们党始终把保障人民的国家主人地位、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与人民同心同德、水乳交融,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是任何敌对势力都无法离间的。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必然选择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矢志不渝地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近百年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历程,可谓荆棘遍布,遇到的艰难险阻是中外历史上少有的,但我们党事不避难敢担当,永葆斗争精神,审时度势、科学决策,以“踏平坎坷成大道。

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去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作出了巨大牺牲,上百万共产党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奋斗赞歌。

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我们党胜不骄败不馁,不断追求新的更大目标,领导全国人民夺取了全国政权却只视为“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基本实现小康目标后又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

党的十九大把原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提前15年,马不停蹄、只争朝夕地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懈奋进,走完了发达国家用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才走完的路。我们党这种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全国各族人民,全国各族人民由衷地把我们党当作自己的“主心骨”。

Ⅵ 中国共产党诞生为什么是历史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4月,俄共(布)西伯利亚局派维经斯基等一行来华,了解中国情况,考察能否在上海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他们先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后由李大钊介绍到上海会见陈独秀,共同商谈讨论了建党问题,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从5月开始,陈独秀邀约李汉俊、李达、俞秀松等人多次商谈建党的问题。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接着,在湖南、湖北、山东、广东等地相继建立了党的早期组织,同时在法国和日本也由留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组成了党的早期组织。这些组织当时叫法不一,有的叫共产党,有的则称共产党小组或支部,由于它们性质相同,因此,后来统称它们为各地共产主义小组。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以后,开展了多方面的革命活动。为了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建党思想,1920年9月,上海发起组把《新青年》杂志(从八卷一号开始)改为党的公开刊物;同年11月,又创办了《共产党》月刊,在全国主要城市秘密发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刊。新青年出版社还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着作,以及多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小册子。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又创办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在上海有《劳动界》,北京有《劳动音》和《工人月刊》,济南有《济南劳动月刊》,广州有《劳动者》等,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教育。在此基础上,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积极深入工人群众,举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会组织。各地还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发展了一批团员,青年团成为党的有力助手和后备军。 1921年3月,在俄共远东局和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支持下,召开了各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会议,发表了关于党的宗旨和原则的宣言,并制定了临时性的纲领,确立了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计划,表明了党组织对社会主义青年团、工会、行会、文化教育团体和军队的态度。这次会议为党的成立作了必要的准备。维经斯基回国不久,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等到上海。他们建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上海党的发起组在李达的主持下进行了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并向各地党的组织写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选派两名代表出席大会。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7月23日全部到达上海。 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纲领规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废除资本所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工人运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工会和工人运动的研究与领导。大会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李达负责宣传。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了。 由于党的“一大”召开于7月,而在战争年代档案资料难寻,具体开幕日期无法查证,因此,1941年6月在党成立2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发文正式规定,7月1日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1]

Ⅶ 为什么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一、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1、马克思主义具有其他“主义”所没有的真理力量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中国发展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它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而且指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使命,这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世界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求自身解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满足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双重诉求。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的双重诉求,也成为中国人民检验一切“主义”的试金石。

3、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正当中国人民在苦闷中摸索、在黑暗里奋斗的时候,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了。十月革命给左右碰壁的中国先进分子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二、选择共产党的原因:

1、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诞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此之前,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侮。虽然,有的阶级和政党做出了反抗的努力,但都没能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肩负起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任。经过28年的艰苦斗争,建立新中国,使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

2、坚定地捍卫国家民族利益。

1922年,党的二大就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大革命时期,喊出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1931年九一八事变第三天,党中央就通电全国,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3、真诚地解决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民生问题。

在大革命后期,就试图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打土豪,分田地”。

Ⅷ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选择

洋务运动、太平天国、义和团、戊戍变法、辛亥革命……屈辱的岁月,悲壮的抗争,证实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因为:1.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谋求强盛,2.中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极力反对中国搞资本主义。

辛亥革命已经是我国资产阶级最有成果的运动了。但这又能怎样?革命后,袁世凯复辟,国民党分裂、瘫痪,“资本主义”慢慢偏离美好的初衷。直到国共合作,国民党才重现一丝生机,提出“节制资本”,防止中国被少数资本家垄断。孙中山考虑:不该走西方资本主义的老路,否则必将还有一次流血的社会主义革命。(明眼人在这时已经发现,我们终究必须用社会主义来救国。)然而,掌握全国政权后,国民党背叛国共合作,并继续背叛孙中山的初衷。当然,这么做没有好下场——实践证明了:国民党不能让我国独立、摆脱帝国主义统治。(国民党自己的生存还要靠帝国主义扶植。)这样,我国就只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怎么能变成资本主义社会呢?

江首长曾经入木三分地剖析历史:
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中国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个八十年。在前八十年中,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饥寒交迫。在后八十年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空前团结和组织起来,冲破重重难关,革命斗争不断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显着提高。

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由其先进性决定的,是在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的,是人民经过鉴别做出的正确选择,具有客观必然性。

共产党的纲领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194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刘少奇说:“他(蒋介石)那里有三万万人,但没有人拥护他,还反对他。我们有一亿五千万人,群众自动参军参战,人力、物力、财力是无穷的……蒋介石靠美国,我们是靠老百姓。”果然,在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三大战役中,支前民工达886万,出动担架36万多副,大小车100万余辆。在群众的推动下,共产党摧毁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

全国政协委员喻权域同志告诉我们:“当年的中央苏维埃地区制定的临时宪法和劳动法、妇女法、婚姻法,今天来看都是高度尊重人权的。当时就宣布了男女平等,各民族的平等,就宣布了8小时工作制,取消特权,政权由民主选举产生。到了抗日战争的时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各根据地都制定了保障人权的法律法规,叫《人权保障条例》,那里尊重人权、保护人权的法律定得很细。有一次加拿大的学者到中国与我们一起参加一个人权讨论会,我把我们中央苏区和抗日战争时期制定的有关人权的法令拿给他们看,他们大吃一惊。他们说,当年那个人权法律,在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赶得上。”
总之:●历史是必然的、不能假设的,共产党执政顺应了我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群众把共产党请上了执政位置,而不是共产党自己硬要执政、压迫群众。

阅读全文

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是历史选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6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