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为什么历史课本

为什么历史课本

发布时间:2022-05-12 08:39:11

A. 为什么历史课本讲元朝的历史讲的那么少

多方面原因
1 客观原因 元朝历史比较短暂;
战乱频繁 所以留下的历史文献比较少 还有蒙古汗国的疆域很大很大 中国地区不过是他的一个汗国而已 所以部分中心并不在中国 所以资料会相对少一些
还有他是属于一个落后的民族统治先进的民族 并且在征服后并没有什么建树 所以在历史上 只把他的经历当做借鉴 并不仔细研究
2主观原因 中国近代发生地关于蒙古地区的事件 蒙古国原属于中国 但是现在自己是个独立的国家在世界上 关于元到底是中国的改朝换代还是被其他种族吞并 还有争论
中国教科书讲历史 的目的 是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做准备 但是作为落后民族在一定时期以武力征服先进民族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释有少许出入

B. 为什么历史教科书中,往往对宋朝的实力做出弱化呢

历史教科书中往往对宋朝的实力做出弱化,这主要是因为宋朝的历史轨迹与史书编写的主线并不是特别的搭,而且宋朝发生的一些大事件并没有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所以对于宋朝也就延续了一些史学家的观点,将它弱化呈现了。

历史教科书只有那么几百页,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到古代制度及文化的发展轨迹,历史的发展趋势,而宋朝并没有这些关键的大事件,也没有对历史的发展做出什么关键的转折点,所以教科书当中对宋朝的描述就少了一些。

C. 为什么历史课本只提苟且偏安的南宋,不提威震中亚的西辽呢

宋朝建立于公元960年,灭亡于公元1279年,享国祚320年。如果不算夏商周的话,宋朝的国祚仅次于汉朝位列第二。然而两汉比起两宋,就显得不那么一脉相承了,因为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并非西汉皇室的嫡系后裔,而是汉景帝门下旁支所出。相比之下,南宋的第一位皇帝赵构就是北宋徽宗的亲儿子,钦宗的亲弟弟。

只要搞明白以上两点,就可以理解中国史书对西辽的漠视,以及对同样偏安一隅的南宋的重视。这不仅仅是汉族史观所导致的,更是中国人对正统的理解,以及西辽对中原缺乏影响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D. 为什么历史教材好多不合史实,我认为这些不存在争议,而且也和价值观导向没关系啊,比如戊戌变法

我不知道是否正确理解了您的意思。但是,对于历史问题的见仁见智,是一直存在的,以前有过盖棺定论,也有过成者为王败者寇,也有过不以成败论英雄,实际上历史问题还有一个长期导致的结果和短期导致的结果。以戊戌变法为例,既有帝党后党之争,也有保守官僚与激进官僚理念之争,还有当时的国内环境与国际环境之争,以及国内文化对占优势的欧洲文化产生的应激反应,等等诸如此类。放在比较短的时间轴上看,戊戌变法是一个必然产生的且被国人希望的自强维新变革,后来风起云涌的辛亥革命乃至建国大业都是这个路子下来的,所以现在的历史教材偏向自强维新的说法;但是,随着历史的沉淀,很多综合的因素慢慢被发觉以及冷静客观对待:比如康有为当时的动机,谭嗣同在当时官场、为人的评价,以及帝师翁同和的目的,还有慈禧太后的全盘考虑。这些确实是更有丰富或者还原了历史真相。但是,直至今日,中国的历史,还是没有脱离孔子编春秋的笔法,太过于追求简化定义,非黑即白,这一点,确实令人遗憾。

E. 为什么中国历史课本都是基础知识

,欧盟北约华约,南斯拉夫(涉嫌政治),苏 联解体(如此大事件我居然从网上才知道的,悲哀)多种原因包括很多西方国家,纳 粹集中营,三大法 西斯 这些在历史书中都有提到,例如再高中历史必修 1必修2中都有较详细的介绍,我不认为历史书上的都是基础知识,学历史,你应该对这些知识进行连接的思考。另外,学习历史的真正境界,不只是了解那些历史事件,而是从历史事件中得出规律,例如 【全球通史】这本书,

F. 为什么历史课本只提苟且偏安的南宋,不提威震中亚的西辽

主要是西辽的主要疆域并不在中原地区,按照中国古代史的发展阶段来讲,西辽也是一带而过的,和其它域外国家或者政权一样的。何况历史上西辽与中原王朝基本上很少有交集和往来,在古代史的对外关系和民族融合中也没有多大的作用。

G. 为什么现在的历史课本写得那么烂

我国的历史教育课本只写一些没有争议且已经定论而下的历史结论,对于有极大争议性的历史记载要么一笔带过,要么不写。
谢谢采纳。

H. 为什么现在历史教科书不讲玄武门之变了

主要还是中学历史教材篇幅太短,但中国历史又太长了。

举个例子,七年级历史下册讲唐朝历史,但薄薄一本插图教材一百来页,要从隋朝讲到清末,一千三百年的历史。即便是中国历史上最高光的唐朝的篇幅,也没有多少。
有多少人不知道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又坚持了一百多年,经历了几次中兴。可是这种知识点实在是重要性太差了,书里自然也就没有。玄武门这事,说大可大,说小也小。但这段的课程就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加起来估计不超过八页,这种事相对来说,就小的很了。

I. 为什么中学的历史课本上都是有关战争的,而没有李时珍等等生活历史

战争是推动历史车轮的主要动力,每当战争结束后人们会更加珍惜和平。而李时珍等生活老师正是以和平的社会环境为条件才能发展,初中时期正是了解历史的大致整体时期。等你大学或者是读研,就可以去研究历史人物了。

当然你也可以把它当成爱好,在平时也可以自己上网查找有关历史内容。

J. 为什么历史课本没有于谦

没有很正常,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里面有太多值得学习的人了,但课本只有很少的页数,不足以写下每位英雄,你了解他是因为你喜欢他,大多数人还是不认识他的。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 ,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明代大臣、民族英雄。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传世。《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历史课本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6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