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清朝历史看什么书

清朝历史看什么书

发布时间:2022-05-12 14:34:53

Ⅰ 了解中国清朝历史看哪些书比较好

喜欢轻松的,可以考虑一些历史通俗读物,比如《清朝那些事儿》这种明月体史书,内容虽有不羁,但基本都是正史内容,只是选材偏向于趣味

喜欢正式一些的,可以考虑阎崇年胡《清代皇帝列传》《正说清十二帝》;或者冯尔康主编的《清朝通史》

至于《清史稿》,推荐的人八成都没看过,如果你对哪个人物特别感兴趣,找出他的列传看看就好,全看没太大必要,除非你是要搞研究

另外的,一些历史小说也没必要排斥,人物性格夸张下而已

Ⅱ 要详细了解清朝历史需要看哪本书

《清朝野史大观(全3册)》分《清富遣闻》,《清朝史料》、《清人逸事》、《清朝艺苑》、《清代逮异》五辑,共十二卷,一百余万宇。史料丰赡,内容所及上至帝王后妃、天潢贵胄、悍将权臣、名媛佳丽、学士才子,下至讼师衙役、游侠术士、市井小民,乃至巫医、百工、倡优之属,构成了一幅有清一代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众生世相,真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具;而其中官场黑幕、杂事秘辛之类,又是一般正史所不屑载的。因而,此书实是史学研究者及治民俗学者不可不读的一部重要的笔记丛抄。
《清朝野史大观》于1915年由中华书局排印出版,撰者题名横香室主人,至今虽不满百年,然其生平、姓氏、里居已不可确考。自古以来流传于世的名篇佳作,其作者湮没无闻正不知凡几。大约国人一向不甚看重小说,而这类野史、稗官杂抄种种笔记,方志、家乘,专以搜奇猎艳为能事,当时便是一种市场行为,是供人茶余饭后作谈资的,自然不入于六经正途,编撰者亦不肯将其真实姓名刊布于世,有辱斯文。
既称“清朝野史”,其选编日期最早应当在清帝逊位以后,至排印之日不过两三年时间,丽此书引证有清一代各家笔记达一百五十余种,编为《清宫遗闻》、《清朝史料》、《清人逸事》、《清朝艺苑》、《清代述异》共五辑(原十二册),其搜罗之广、披阅之勤,非饱学硕儒,自然难当此任。自民初以来,此书即与《清陴类钞》、《大清见闻录》等同为一般读者所喜闻乐见的几种清人笔记,至今已布在人口,妇孺皆知。至于书中所载杂事秘辛、清宫旧闻,又是正史中无从稽考的,治民俗史学者大约只能从这类遗闻、旧钞中窥见一二。

Ⅲ 有哪些关于清朝正史的书能让人更直接的了解大清朝。

1、《清史十六讲》。《清史十六讲》是200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锺翰。本书主要是从王锺翰先生论着中选出十六篇代表性作品。

2、《清实录》,全称《大清历朝实录》,四千四百八十四卷,《清实录》系清代历朝的官修编年体史料汇编。

3,《清史稿》,《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

4,《清朝的皇帝》,《清朝的皇帝》是2008年6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高阳。

5,《正说清朝十二帝》,是200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阎崇年。

(3)清朝历史看什么书扩展阅读:

1、《清史十六讲》,王锺翰先生是着名的清史和满族史研究专家,很多文章发前人所未发,对清史满族史研究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清史十六讲》从王锺翰先生论着中选出十六篇代表性作品,大致包含了作者的主要研究方向:历史人物研究方面,如《论袁崇焕与皇太极》《柳如是与钱谦益降清问题》;满族史研究方面,如《释玛法》《释阿其那与塞斯黑》等;清代官制方面,如《清代官制简述》《谈军机处》等。

2,《清实录》是清代历朝官修史料的汇编,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及自然现象等众多方面,是研究清代历史必须凭借的重要文献。

由于历史的原因《清实录》存有多个版本,而且各版本在不同程度上有过明显被篡改的痕迹,对照各版本对同一事件不同的记述有助于研究人员进一步深入了解清代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后世当权者对待某些具体历史事件的真实态度。

3,《清史稿》编写的体例大致取法《明史》,但又有所创新。如本纪部分不仅逐年记载了皇帝的军国大事,而且在前代逊君还健在、无谥可称时,创了“宣统纪”的新格局;各志、表中除记录天文、选举、艺文、食货及皇子、封臣等各方面活动外,新修的交通志、邦交志及表中的军机大臣、理藩院,都是前史所未有的。

4,《清朝的皇帝》是高阳的作品,勾辑了爱新觉罗的祖先及太祖、太宗、世祖、圣祖、世宗、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德宗等清朝历代天子的相关史实。

5,《正说清朝十二帝》该书讲述了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页清朝在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为中华民族做出了的重大贡献,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失败与屈辱的辛酸记录。

叙述了二百多年间,从努尔哈赤到溥仪。无论是英明的康熙帝,还是短命的同治帝,都对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正说清朝十二帝,就是正说一个王朝的兴衰没落,正说一个时代的岁月变迁。

Ⅳ 想要了解中国清朝的历史,有哪些书籍推荐

推荐看一下清石稿,因为《清史稿》比起《史记》《汉书》来,好懂多了,它是不可替代的,至于你想省事,退而求其次,那就是看看民国时期,肖一山的《清史》,和近人戴逸的《简明清史》,都无不可,二十四史清史演义萧一山的清史。

Ⅳ 荐书:读懂清朝历史,你要看的书有哪些

首先我们看历史,一定要看权威一些的书籍,毕竟我们最近市面上的历史书许多都是戏说历史,不是很严谨,当然我们写自媒体历史的朋友追求趣味是很好的,不过如果看书的话,还是建议大家看一些比较权威人士写的历史书目。我推荐的这两本书籍主要是清末历史居多,故宫出版社的两本书,都很好看。
第一本书,稍微有些重口,叫《太监谈往录》。这本书是清末太监言信修明所写的,人称神仙张。这个人物很有意思,他不是从小入宫当太监的,而是在太监圈里算是很有文化的太监。如果严格说,信修明算是文人出身,读过十年书,到了23岁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以为了养家当了太监,后来此人写了本书很有名,名叫《老太监的回忆》,记录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宫里的秘闻,而我推荐的书是故宫出版社的编者整理出来的,丰富了许多内容,这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比如文章里有十分详细的关于慈禧太后的饮食起居,还有比如说太监是如何进宫的,什么流程,太监的业余生活是怎样的,包括宫廷礼仪都有。
另外一本书也非常好看,是我国着名的史学研究者秦国经先生所写,同样是故宫出版社出的。这本书叫做《逊清皇室秘闻》,很经典的一本书。秦老是我国着名的清史专家,他所写的书都很考究。这本书讲述的是小朝廷时期的清皇室的一些秘闻。我觉得看点的话,对于末代皇帝溥仪的一些记载是很有意思的。比如我从这本书看到溥仪不为人知的一些爱好,溥仪很时髦,喜欢名车,喜欢养外国狗,喜欢骑自行车。还有本书讲述了溥仪和一些名人,比如张作霖还有梁启超、康有为等人的联系,这都是很有研究的点。我们研究清史的朋友可以把这本书当作很好的素材,史料确实珍贵。
总之,清史确实是很有意思的一段历史,一方面离我们并不遥远,而另一方面确实很有看点,很多人物至今是史学界谈论的焦点,希望我推荐的这两本书能给大家带来很有意思的看点,最近我也会继续推荐一些我认为还不错的历史书目,加上自己的一些分析,给写历史和热爱历史的朋友带来一些启发吧~

Ⅵ 想具体了解清代历史看什么书最好

《清史稿》比起《史记》《汉书》来,好懂多了。它是不可替代的。至于你想省事,退而求其次,那就是看看民国时期,肖一山的《清史》,和近人戴逸的《简明清史》,都无不可。 二十四史清史演义萧一山的清史 戴逸的简明清史 这些都有白话文版本的,至于清十二帝,梦回大清这种纯粹的野史性质的书,没必要去深究。 清史演义 正说清朝12帝 .二月河的 雍正皇帝 康熙大帝 爝火五羊城 二月河新作《胡雪岩》光绪皇帝 干隆皇帝 干隆十二大贪案(历史反贪小说)他写的书不光是简简单单的呈现历史,故事,感情也十分的好,看着一点也不枯燥,高中的时候就是这么被感动过来的 .还有萧一山的《清朝通史》,孟森的《清史讲义》也不错,以及帝国的背影:解读大清王朝的另类历史》 《细说清朝十二帝》 《历史真相:透过细节看清朝》

Ⅶ 关于清朝历史的书

1、《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记载了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全书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以纪传为中心。

所记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下至1912年清朝灭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

《清史稿》自1914年设立清史馆起,编修工作历时十四年,先后参加编写的有柯劭忞等一百多人。至1927年,主编赵尔巽见全稿已初步成形,担心时局多变及自己时日无多,遂决定以《清史稿》之名将各卷刊印出版,以示其为未定本。

赵尔巽在《发刊缀言》中指出,本书是“作为史稿披露”的“急救之章”,并非视为成书“。但因尚无依中国传统正史体例编写的清朝史书,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丰富,其价值仍不可忽视。

2、《清史讲义》

《清史讲义》是2010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孟森。该书是孟森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

孟森先生利用《清实录》和Ⅸ清史稿》,又兼采清廷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以乾嘉学派扎实细密的功夫考订清之先世源流,揭示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代历史的诸多核心问题。

本书主要分为《开国》、《巩固国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转危为安》五章,对清朝前期二百年之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简要叙述,为研习清史者之入门必读书。

3、《清实录》

《清实录》,全称《大清历朝实录》,四千四百八十四卷,《清实录》系清代历朝的官修编年体史料汇编。主要是选录各时期上谕和奏疏,皇帝的起居、婚丧、祭祀,巡幸等活动亦多载入,已编成的十二朝实录,篇幅不等,若十种之间相差颇为悬殊。

各朝实录记事细目多寡不均,但主要类别大多相同,举凡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及自然现象等众多方面的内容皆风罗包纳,篇幅较《明实录》多一千四百余卷,字数多一倍半,可称钜帙。

4、《大清十二帝》

《大清十二帝》是2007年4月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思平。《大清十二帝》选取在清朝近300年历史中出现的全部12位帝王来切入历史。

他们有的具有开创之功,有的具有守成之力,有的经历了民族大发展的高峰,有的奋起于国家危亡的低谷,有的消沉在无奈悲歌中,有的堕落在盛世赞歌里,有的具有雄才大略,有的平庸无能。在中华民族走过千年兴盛、百年屈辱历史后的今天,研究这些帝王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清代通史》

《清代通史》,萧一山所编,记史从干隆述至同治期。作者称“本书参考书籍,不下六七百种”,“所述为清国史,亦即清代之中国史,而非清朝史或清室史也”,以史事叙述为主,还收录了一定数量的历史传说,卷首有清代外交条约章表。

本书作者将文化置于重要的地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学术思想也占有相当大的篇幅。

Ⅷ 有哪些关于清朝历史的书值得推荐

1、《细说清朝》

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对俄和战、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戊戌政变、八国联军侵华等历史事件,以及康熙、雍正、干隆、吴三桂、洪秀全、和珅、李鸿章、康有为、慈禧等历史人物。

全书既有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历史,又有颇具见识的评点,还阐释了顺治出家、雍正暴亡、干隆身世等历史之谜。本丛书所采用的“细说体”既不像正史的艰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编乱造,是别具风采的史学着作。

2、《正说清朝十二帝》

该书讲述了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页清朝在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为中华民族做出了的重大贡献,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失败与屈辱的辛酸记录。

叙述了二百多年间,从努尔哈赤到溥仪。无论是英明的康熙帝,还是短命的同治帝,都对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正说清朝十二帝,就是正说一个王朝的兴衰没落,正说一个时代的岁月变迁。

3、《正说清朝三百年》

本书14个专题,旨在反映清王朝的主要方面及其发展。“帝王”部分不仅仅反映各帝性格、功过,更企图通过叙述各朝大事,勾勒清王朝的兴起与衰亡的轨迹。

“后宫”、“皇宫和皇家园林”、“王室”、“政治”、“官吏”、“法制”、“外交”、“军事”、“经济”、“教育”、“科举”、“文化” 这些专题既横向展示清朝主要方面又纵向性地逐阶段地反映这些方面的发展。“灭亡”专题则专门叙述其灭亡过程。

4、《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全书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以纪传为中心。所记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下至1912年清朝灭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

5、《太监谈往录》

《太监谈往录》系多名晚清太监回忆录的合集,包括《宫廷琐记》(信修明着)、《清官太监回忆录》(马德清等述、周春晖记)和《太监往谈录》(耿进喜述、朱家浯记)3个部分。

内容多为身之亲历、目之亲睹和耳之亲闻,从各自不同的视角,记录了作者的太监生活及相关的宫廷见闻。

虽然他们在清官的服役时间、服务对象不尽相同,文化程度、思维定式各有局限,所述内容或多或少与事实存在误差,但由于都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在很多具体问题上却可以弥补史料之阙。将一个个零碎的细节连缀起来,呈现给读者的便是一段鲜活细腻、有血有肉的历史。

Ⅸ 最近想研究清朝的历史,请问应该看什么书

1、《清实录》

《清实录》是中国现存历代实录中最完整的一部。它是官修清朝历代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纪。《清实录》告成后,精写五部,其中四部为满、蒙、汉三体文本,另外一部为满、汉两体文本,藏于盛京宫殿。

2、《清朝兴亡史》

《清朝兴亡史》是一部多卷本历史学着作,对清代很多重要问题阐发了言之有理、持之有据的见解,并对一些重要问题的现有学术观点进行了商榷。

着作以严谨的态度、详实的考据、客观的笔触,全面记录了清朝自开国、兴盛至衰落的历史。着作多方面、多角度地对清朝的历史进行了总结,既包括清朝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详细论述,也对重要历史人物的功过进行纪要、评说。

同时对当今史学界的一些错误观点予以反驳、纠正,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也为规范现代清史教学及课题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贵、严谨的资料。

3、《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

全书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以纪传为中心。所记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下至1912年清朝灭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

《清史稿》编修工作历时十余年,至1927年,主编赵尔巽见全稿已初步成形,担心时局多变及自己时日无多,遂决定以《清史稿》之名将各卷刊印出版,以示其为未定本。

因尚无依中国传统正史体例编写的清朝史书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丰富,其价值仍不可忽视。

4、《满文老档 》

《满文老档 》是清代皇太极时期以满文撰写的官修史书(档册)。记载天命纪元前九年至天命十一年(1607~1626)、天聪元年至六年(1627~1632)和崇德元年(1636)共27年史事。

后金汗皇太极于天聪三年(1629)四月设文馆,命儒臣分为两直,翻译典籍,记注政事。巴克希库尔缠等奉命用老满文纂修史书,遂以为制。

天聪六年改用有圈点满文(新满文)修撰,岁岁相继,至崇德年间蔚为巨帙。原本37册,用明代旧公文纸或高丽笺书写,各册长短不齐,厚薄各异。

干隆六年(1741)内阁大学士鄂尔泰、徐元梦奉命将无圈点字档册中难以辨识的无圈点老满文捡出,附注新满文,按十二字头序列编成《无圈点字书》一部,存于内阁。

5、《星源集庆》

《星源集庆》为《爱新觉罗宗谱》嘉庆二十二年(1817)以后记载皇室本支世系的汉文本谱牒。

清制,每年例修十六房皇室宗支满文男女横格谱牒一份,送大内收存。

嘉庆二十二年奉旨着玉牒馆按照每年宗人府所进十六房满文男女横格谱牒式样,增修清仁宗本支及十六房皇帝宗支汉文男女横格谱牒各一份。

玉牒馆当即遵旨修毕呈进大内,并奏明今后每年于封印时从内领出旧本,将应加添改之处,于另缮之新本内添改毕,再于明年开印后,仍行送入大内收存。而以前每年例修之满文横格谱牒,则不再另行缮写。

嘉庆二十二年封印时,玉牒馆从大内领出了新修汉字横格谱牒,准备添改另缮,发现在其卷帙签上有仁宗御笔“星源吉庆” 四字,以后遂以此四字作为新修文宗以后历朝皇帝本支及十六房汉字男女玉牒的名称。

阅读全文

与清朝历史看什么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6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