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 夏朝 商朝 西周 春秋
b.商朝
商朝开始有可考文字甲骨文,所以商朝之后的历史都称之为“信史”。
② 我国有文字可考证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对于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大多数人认为是3500年,这个推断是根据司马迁的《史记》来的。因为《史记》对于夏朝有记载,但是考古界一直没有挖掘夏朝的文物。所以中国文明从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开始算起。
到了20世纪60年代,就打破了文明史的世纪,根据文物专家的开采和挖掘,最后得到证实,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是八千年。
贾湖遗址发掘,再现了八千年前人类生活的景象,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被镌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贾湖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第一个具有确定时期记载的文化遗存,是“人类从愚昧迈向文明的第一道门槛”。
③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东
B
试题分析: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商朝。商朝人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这种文字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们称其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据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④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什么朝
商朝。
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从约公元前1600年至约前1046年,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
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商朝是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
(4)我国有什么可考历史扩展阅读: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篇《殷本纪》,详细记载了商王朝的世系和历史。过去史学界许多人对这些记载将信将疑,因为没有当时的文字记载和留存的实物资料可作印证。
本世纪初,罗振玉在他搜集的甲骨中,发现了刻有商王朝先公、先王的名字,证实了这些甲骨的出土地小屯就是《史记》中所说的“洹水南,殷墟上”的殷墟所在地。
此后,学者王国维对甲骨卜辞中所见的商代诸先王、先公,对照《史记》记载作了详细的考证,证实了《史记》中《殷本纪》的可信性。
殷墟是商朝第10代王盘庚于公元前1318年,把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附近)迁到殷(小屯村一带),从此历经至8代12王,在此建都达273年之久。这些研究成果,把中国有考据可信的历史提早了一千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商朝
⑤ 题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答案是什么
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的发现,说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历史学家普遍认为,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公元前16世纪.
⑥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或者记事在龟甲或是兽骨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今天的汉字也与甲骨文有渊源关系。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⑦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源于哪个朝代
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源于商朝开始,甲骨文记录的是商朝的历史。
二、扩展知识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属于上古汉语(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其形体结构已有独立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2500多字。
甲骨文,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中国安阳市殷墟。但甲骨文并非商代特有,早在商朝之前就已经存在。考古研究发现殷商甲骨文极有可能源自8500年前河南裴李岗文化遗址的贾湖契刻符号,并且有过渡文字——斗门镇花园村甲骨文。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⑧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源于哪个朝代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源于商朝。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其形体结构已有独立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以现有考古资料发现,甲骨文并非商代特有,早在商朝之前就有经存在。
⑨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它的标志是什么
1.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至今约共出土了16万片以上,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当时社会情况,
2.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3今天的汉字是以它发展来的.
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至今约共出土了16万片以上,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当时社会情况,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是以它发展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至今约共出土了16万片以上,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当时社会情况,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是以它发展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至今约共出土了16万片以上,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当时社会情况,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是以它发展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至今约共出土了16万片以上,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当时社会情况,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是以它发展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至今约共出土了16万片以上,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当时社会情况,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是以它发展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至今约共出土了16万片以上,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当时社会情况,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是以它发展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至今约共出土了16万片以上,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当时社会情况,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是以它发展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至今约共出土了16万片以上,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当时社会情况,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是以它发展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⑩ 我国可考的历史究竟有多久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若从黄帝时代算起,约有4700年。举世公认,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两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中华文明是两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中国历史自黄帝时代算起则约有5000年。有历史学者认为,在人类文明史中,“历史时代”的定义是指从有文字时起算,在那之前则称为“史前时代”;历史中传说伏羲做八卦,黄帝时代仓颉造文字;近代考古发现了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约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南方古猿在450万年前生活在中国江南一带。考古证据显示224万年至 周25万年前,中国就有直立人居住,目前考古发现的有小矮子、元谋人、蓝田人、南京直立人、北京直立人等。这些都是目前所知较早的原始人类踪迹。 中国史前时代的各种文化是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以直立猿人为主的旧石器时代早中期(距今约50至40多万年前),接着进入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以山顶洞人为代表,距今约在20至10余万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代表性文化是裴李岗文化,这一时期属于母系氏族社会,社会尚无明显分层。紧接着是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这一时期,社会性质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逐渐加深,同时生产力水平有了显着提高。而以龙山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约出现在4900年至4100年前间,目前考古工作已经在长江、黄河流域发现了数个属于这一时期的城址群,如中原城址群、江汉城址群、海岱城址群等。这或许表明在龙山时代,社会的组织形态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根据现在的考古学研究,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呈现多元并立的情形:约7000年到5000年前在河南省、河北省南部、甘肃省南部和山西省南部出现的仰韶文化便具备使用红陶、彩陶以及食用粟和畜养家畜的特质。而大约在同一时间,尚有在浙江省东边出现的河姆渡文化、浙江省北边出现的良渚文化、山东省的大汶口文化。而之后发现的如二里头遗址和三星堆遗址则为青铜器时代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