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成为一名历史教师
首先,你需要去考普通话证,历史老师的要求不高,一级乙等就行了,再就是去考教师资格证。拿到教室资格证后就可以多留意下有哪些学校在招老师,可以去应聘。有的需要笔试
㈡ 如何成为优秀历史老师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做好一名合格的教师,教好每一位学生,上好每一堂历史课,一直是我
努力的目标和方向,特别是现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贯彻,让我觉得自己肩头的担子很重,但我一直在努力的探索,一直在注意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看法.我个人认为,初中历史教学要做好以下几方面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高效。
一、做好师生双边活动中的提问.
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提问,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深入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课堂上的提问。但是,课堂提问要讲究艺术,没有启发性.无价值的提问,除了让外行看来课堂形式多样,课堂气氛活跃外,只会是浪费时间,对教学来讲毫无意义.
二、教具展示辅助教师讲授.
历史课程的内容特点是时间跨度大──上下几千年;空间范围广──纵横几万里;内容繁多──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如果忽略了向学生提供生动的直观机会,教师只是以语言等抽象的方式进行教学,会使学生生厌,是不利于历史教学的。历史课程内容的特点决定了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运用一定的直观手段,这不但会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形成正确的表象,还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收到理想的教学成效。但如果使用不当,结果会适得其反,让人感觉整堂课的教学华而不实.
三、趣味教学激起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知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积极性的内在动力,是“要学生学”变为“学生要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特别是初中历史教学,学生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如果再对历史课没有兴趣,教学中只是教师“剃头刀子一头热”,其课堂教学的状况和教学的效果就可想而知。所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如在讲述第14课<<伐无道
诛暴秦>>这一课时,我先给同学们讲大泽乡起义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再说如果同学们想知道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起义,他们起义的最终结果如何?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4课的内容,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四、教学中要注意激思启智.
英国教育家爱德华?德波诺认为:“教育就是教人思维”。课堂教学中抓住重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就需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和能力,就是课堂教学艺术。思维的艺术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一法为主、多法相助”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爱因斯坦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课堂教学中先提出尝试问题,就是为了激发学生思维。设疑求思、以疑促思、思则解疑。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大胆向教师提出问题,主动向教师质疑问难。
五、教学中要注意激活双边.
课堂教学中,方法要活,教法要得法,师生双边关系要活,充满“活”的课堂,这也是课堂教学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备的课要“活”且要上得“活”,充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张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又要注重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又要注重教师的主
导作用;既要生动活泼又要严格要求。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小结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不同的见解。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显得生动活泼。
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创造性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继续坚持历史教育现代化的方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掌握一定的教学艺术,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意识能力,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接受适应未来的现代化教育。
六、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
做一个好教师应该具有独特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教师应努力实践,积极探索独特的教学方法,设计好每一堂课,尽量兼顾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因人而易,创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过程的情况要把握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教学手段要做到与时俱进,努力掌握好现代信息技术。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好教师应能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挖掘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展孩子的个性。让每个孩子追求成功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目标,一名好教师一定会给孩子营造一个有诗意的课堂,使教学成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塑造学生完整健全的人格。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民主平等;知识是师生互动生成的;学生成绩的评价是全方位的、立体的、运动的。
要成为一名好教师还应不断地改革创新,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不断地完善自己,因为学习是无止境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七、关爱每一个学生。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灭一个学生。成长中的学生需要更多的关心、鼓励和激发。给学生一点阳光,他们就会灿烂,而对学生动辄斥之以“笨猪、蠢才,孺子不可教”等责骂之语,会严重刺伤学生稚嫩的心,使其在惶恐和不安中逐渐丧失信心,迷失自我,沦为后进生。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对处在困境中的学生进行关心、鼓励、帮助、引导,时常对他们报以“你真行,你真棒”的暗示,这犹如涓涓细流,流淌在学生心灵之间,让他们享受到教育的温暖,激发起求知的欲望。
八、教师要不断学习,强化基本功。
教师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能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个性,能以教书传知,育人感人。作为教师,平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兴趣,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入手,用自己的知识感染学生,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努力创设一种竞争向上的学习气氛,使教学过程逐渐成为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关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要做好以下三方面: (一),关于知识结构方面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首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完善的知识结构,这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这个知识结构应当包括三方面:一是要有贯通古今的通史知识结构;二是要有熟悉中外的全球史知识结构;
三是要具有超出史学范围的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在这几个月的教学过程中,我感觉自己迫切需要不断充电,意识到了自己的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储备还太少,特别是现在使用的新教材知识面宽,涉及的范围广,有许多问题自己也难以回答,越来越找不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应变方法.所以必须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学习的习惯,不断积累,保持开放的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生命才会成功,教学才会出色.”
(二)、关于教学语言方面
历史教学以其学科的特点,对教师的语言也有相应的要求:一是既要生动、具体,又要准确、无误;二是既要通俗易懂,又要有时代性;三是既要有文采,又不失质朴风格;四是既要逻辑严谨,又要有节奏感。但要达到上述要求,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语言的培养和训练。
(三)、关于板书、板画方面
板书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设计板书的过程,既是一种教学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又是教师对教材分析、把握、浓缩和转化的过程。关于板书的要求、形式等,这里不作阐述。只想说明的是关于板书的书写时间问题,这是个易被忽略的问题。恰当的书写时间是在教师说完某一知识后,再掉转头去板书,而非边说边写。板画,主要是指自绘地图,这是历史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我觉得我在这方面做的不够,自己不会画,只好使用地图册或是书上的地图,不过,以后我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的.
做一名好教师应该成为我们每位教师终生为之追求的奋斗目标,只有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坚持不懈,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才能真正实现做一名好教师的崇高目标。
㈢ 当历史老师要什么条件
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若是要当一名有抱负的历史老师,善于独立思考是必须的。我的历史老师经常讲:“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许多历史,非穷究其因不能得解,毕业于哪个院校倒不那么重要了。譬如人教教材,先讲清政府腐朽,再讲太平天国,再讲辛亥革命,最后共产党革命终于成功。看似是时间顺序,其实为共产党的正当性与必然性铺路。清政府地主阶级剥削,太平天国农民有局限,中华民国资产阶级腐败,这“历史的重任”自然落到我党头上。这种看透教材,独立思考的功力必须具备
㈣ 历史学家和历史老师有什么区别
历史学家是历史知识的研究者发现者,而历史老师只是历史知识的传递者。
㈤ 历史老师这个工作怎么样
说实话,任何老师都不好当。更不要说历史老师了,学生们都认为这是一门副科,没有必要学,所以上课的纪律也很难保证,而年轻的老师他们又不怕,因为他们是老道的学生。所以我建议如果你没有极强的耐心和实力最好另寻出路,唉!当老师难呀!
当然老师这职业待遇福利好,前景不错~
㈥ 当历史老师有前途吗
当历史老师当然有前途了。不过很多职业都很有前途,可也不是人人都做得好。
再者,如果你历史知识广博、见解独到,幽默风趣,何愁不能一边教学成果丰硕,同时在如今火爆的知识付费大潮中分一杯羹呢?
成功永远不止一种模式,成功也可以是多方位的。希望你找准自己的定位,开创属于你的未来。
公众号:原子世界观
㈦ 如何能做历史老师
1、教师资格证肯定是要考的
2、你的本科是理科,教历史,还得有过硬的历史功底。
3、教师资格证考: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普通话二级乙等或以上。
4、考研考历史:历史学考研是全国统考,考:思想政治100分满分、英语100分满分、历史学300分。
5、历史学比较好的学校:北大、人大、南开、北师大、武大等,历史学考名校难度不是特别大。
6、读完历史学研究生你就不会想去初高中教历史了,最差也得一个一般大学,中学历史=思想政治教育,其类容思路不会是你读完研还愿意去理会的。
7、回答完毕,大家都不容易,还望给分。有问题还可以补充,本人可继续回答
㈧ 历史老师和历史学家有什么区别
一、人文学者,作家 [如:易中天,鲁迅,毛泽东,王立群,姚淦铭等]
人文学家研究历史的依据:
1、史书
2、文化
基本是从几本文学史书上研究,比如《三国志》《资治通鉴》《史记》等等,鲁迅和毛泽东评点过很多历史人物,以什么依据来评点?当然是这些史书,加上自己的文学叙述,人性分析,在加自己的主观意向。王立群老师为什么叫“读”,易老师为什么叫“品”因为他都能在以文学的角度说人物,说故事,讲史书,顺便加上自己一点主观观点,文学家加主观观点天经地义,文学家是干什么的?写文章的,写文章什么目地?就是说出自己的主观观点!猜测人物的内心活动是人文学家的拿手好戏,鲁迅,易老师都是善于描绘人物内心的活动,但是这在历史学家的研究中是禁区。
王立群读史记,针对的是《史记》这本历史文学着作,但是不是针对的这段历史!易中天品三国,针对的是三国很多本的史书和野史,也不是针对的三国历史!人文学家重在品,重在读,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人性,易老师是在历史大众化,历史文学化,历史娱乐化,历史传播化!
二、历史学家 [如:阎崇年,吕思勉]
历史学家研究历史和人文学家有本质区别。
历史学家学术研究主要依据是:
1、实地考查
2、文物研究
3、考古挖掘
4、史料记载(与人文学家的史料有所区别,下面在详细说)
举个明显的例子,百家讲坛阎崇年老师就是清史学家,他讲的袁崇焕是多次到袁重焕的战斗地点,以及他的家乡实地考察过的,他还去历史博物馆以及当地考验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历史地点。
《品三国》中多次提到的吕思勉先生,也是多次远出,去历史名胜考查,文物收集,挖掘整理。
历史学家轻意不下主观结论,比如谁善谁恶,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注重接近于第一历史,很少的设及到人物的内心活动,比如《三国志》《资治通鉴》这些史书,没有一本书有记载某个人内心活动的(表现出来的除外),所以历史学家严谨不感轻意猜测一种说法,不感猜测人物内心,不轻意说出自己的主观观点。所以研究成果一般很死板,不生动,传播性差,只是学术界讨论而以。另外说说第四点,史料记载,历史学家与人文学家史料上有什么区别呢?有区别!但是不大,举个例子,百家讲坛姚淦铭教授所讲的《老子》引用全出自流传以久,经过人文学家编辑整理顺过的,一般特点是,无通假字,无错别字,无读不通顺的地方。但是历史学家研究时,用的《老子》一般为马王堆二号墓穴四号坑80年代出土的较为接进老子时代原书的版本,为的是使研究接近与第一历史,接近老子的本意,不加一点现代人修饰的版本,该版本特点,大量通假字,大量错别字,大量读不通顺的地方,大量缺词少句由于流传丢失的地方!
㈨ 当中学历史老师得具备什么条件
一、历史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史德。
二、历史教师要充分认识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要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
三、历史教师要具有扎实、系统、广博的历史专业基础知识
四、历史教师要有一定的政治理论的修养。
五、历史教师要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六、历史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㈩ 当历史老师和历史爱好者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
当历史老师,最主要的一点是在保证学生可以得分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做到客观公正,而历史爱好者就可以不需要做到客观公正,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和想法来。历史老师,实际上并不是说历史老师就一定会爱好历史,他先是老师,而后才是教授历史学科的老师。作为一位老师,他需要传授给学生相关的知识,他最为主要的任务是教书育人。
而历史老师是万万不可以这样去做的,他们只能依照历史课本来教授学生,好一些的历史老师,可能会根据相关知识给学生延伸一下。但是还是那句话,不能将个人情感带到课堂上,强行灌输给学生自己的喜恶,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