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上最大最厚的书是什么书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日前,一部由1050块石头刻成、总重65吨的石刻《红楼梦》在长沙黎明艺术雕刻公司面世。这部《红楼梦》不仅成了真正的“石头记”,还将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厚、最重的“石书”。
据了解,这部“石头记”全部用黑色镜面花岗石刻成,共用石板1050块,耗材100吨,除去废料仍重65吨。每块石板高110厘米,宽60厘米,厚2厘米,每块刻字约1000余。“书本”相叠高达21米,囊括了《红楼梦》的全部内容,包括所有的插图。字体用准圆体刻就,工整端正,一丝不苟,与一般的碑文大小差不多,观赏者不用费力就可读到内容。
百万余字的石刻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用手工是难以实现的。长沙黎明艺术雕刻公司投资百万,从1999年开始采用现代高科技进行石刻,用了3年时间才最终完成。该公司负责人张贻明说,把《红楼梦》全集石刻的确是一个创举。目前,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全文本,完全可以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另外,从石刻历史上来说,一次完成百万字的石刻也是空前的。
张贻明说,《红楼梦》成书至今二百多年来,从手抄本到活字印刷,再到现代印刷,各种版本均得以广泛流传。艺术家们用微雕、石刻、木雕等多种形式刻制《红楼梦》文本的不少,但用大字体刻到花岗石上的还不多。该公司正加紧安装,力争使这部石刻艺术品在4月20日与观众见面。张贻明透露,他的长远目标是全部完成我国四大名着的石刻,将其安装在他规划中的“中华五千年艺术精品雕刻园林”内。
㈡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丛书是哪一部
《四库全书》是干隆皇帝在“文字狱”的背景下,为限制思想的自由性,巩固统治而下令编着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由纪晓岚主持编撰。自干隆三十七年(1772)开始修书,至干隆四十三年全部完成,前后共历时7年。
《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记述,《四库全书》中共收录了古籍3503种,多达79337卷,编撰完成的丛书装订成36000余册,其中保存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在《四库全书》的编修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它的底本主要有内府本(政府藏书﹐包括武英殿等内廷各处藏书)、赞撰本(清初至干隆时奉旨编纂的书﹐包括帝王的着作)、各省采进本(各省督抚征集来的图书)、私人进献本(各省藏书家自动或奉旨进呈的书)、通行本(采自社会上流行的书)。编修《四库全书》的人们先是找人将这些文献藏本的内容进行应抄、应刻、应存的分类。“应抄”之书即为合格作品,可以收入《四库全书》中;“应刻”之书即为最好的作品,不仅可以抄入《四库全书》,还将另行刻印;“应存”之书即为不合格的作品,仅在《四库全书总目》中留有其名,但不抄入《四库全书》中。被选定为“应抄”、“应刻”的作品,还要进行同书异本的差异比较,择其优者作为底本。而一旦成为底本,又将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如飞签(分校官改正错字、书写初审意见的纸条,这种纸条往往贴于卷内,送呈纂修官复审。纂修官认可者,可用朱笔径改原文,否则不作改动。)、眉批一类的加工。
收录内容选定后,就是找人进行底本抄写。而在抄写人员的选择方式上曾有过数次改革。在最初时是由推荐保举的。后因这种选择方式存在行贿受贿的弊端,进而改成了考查选取。在考查中,四库官会根据应征者字迹端正与否,择其优者而录取。之后又因为考查法存在着诸多的不便,于是改为在乡试落第的生徒中进行挑选,择其试卷字迹匀净者予以录用。在《四库全书》的整个抄录过程中,先后一共选出了3826人担任抄写工作。为了修书的进度,对于每人每天要完成的数量也做了规定:单人每天至少要抄写1000字,每年抄写33万字,5年期满,抄写200万字者,列为一等;抄写165万字者,列为二等。并根据各自归属的等级分别授予州同、州判、县丞、主簿等四项官职。在抄写的要求上,也严格规定。凡是字体不工整者,记过一次,并罚其多写1万字。由于四库官在《四库全书》的抄写上赏罚分明、措施得力,才促使整个修书的工作进展顺利。
《四库全书》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校订,在校订工作中,四库馆制定了《功过处分条例》,并要求严格执行。每本书都要经过分校和复校两个订校过程。在分校和复校后,还要由总裁抽阅,最后才能装潢进呈。这就保证了《四库全书》的质量,将错误降至最低。
《四库全书》的编纂,在古籍整理方法和辑佚﹑校勘﹑目录学等方面,都给后世学术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收录的内容,为后世研究古典文化提供了可靠的典籍依据。但同时我们应当看到,由于《四库全书》是官修丛书,所以其在内容选择上剔除了对统治者不利的书籍和言论内容,这就使其成为了推行文化专制政策的产物。
㈢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类书
《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明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文献大成》。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网络全书。 《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借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着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全书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全书正文22877卷,凡例和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字。书中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宋元以后的佚文秘典,下迄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达8000余种,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网络全书。 解缙(1369-1415年),字大绅,江西吉水人。明着名作家。 姚广孝(1335~1418),法名道衍,字斯道,自号逃虚子。苏州人。元末明初政治家、高僧。 王景(约公元30年-85年左右),字仲通,乐浪郡诌邯(今朝鲜平壤西北)人。东汉时期着名的水利工程专家。 邹辑(1337-1412)字景彰,号常斋,元末明初松阳县人,着名作家。
㈣ 中国历史编辑规模最大的类书是哪一本
《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明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文献大成》。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网络全书。
㈤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网络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但《永乐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长陵外,永乐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不列颠网络全书》在“网络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网络全书”。
㈥ 《 》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
《永乐大典》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
《四库全书》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所谓类书,就是采摭群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随类相从而加以编排,以便于寻检、征引的一种工具书。
丛书,或称丛刊、丛刻、汇刻书、套书,是把各种单独的着作汇集起来,给它冠以总名的一套书。其形式分为综合性的和专门性的两种。
㈦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丛书是哪部着作呢
中国最大的系列代码四库网络全书,它的编纂和时期,最庞大的古代系列几乎是以前的一个系列,在政治、军事、艺术、天文学、历史、地理、农学、文献学等学科中都很有价值,根据《四库网络全书》的综合目录,专门编纂《四库全书》的四库全书厅应运而生。
起草流程、顺序、小顺序和案例。《四库收入网络全书》的所有古籍都要写下来,这本书分为四大类,每一类的第一类都要按一般顺序呈现,“对它的起源和积极发展略作描述,以改进程序”;每个分部的子类都有一个前言来划分条目;在小类下,仍然有分子级,这是非常不方便的。
㈧ 世界上最大的一本书是什么书
美国于1976年出版的版面2.75米×3.07米、重252公斤的“超级书”为世界图书之最。其实不然,世界上最大的书应是佛教经典着作《大藏经》的一部刻本,保存在缅甸曼德勒市的马哈拉卡马拉金字塔下。这部书共有730“页”,占地13英亩,每一页都是1.5米高、2吨多重、上面刻满了字的大理石板。
㈨ 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从书是什么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其次是明朝的永乐大典)。清干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编纂,历时9年成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干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涵盖了古代中国的几乎所有学术领域。 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44类,其中也包括了《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周易》、《周礼》、《礼记》、《诗经》、《孝经》、《尚书》、《春秋》、《尔雅注疏》、《说文解字》、《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国语》、《水经注》、《战国策》、《本草纲目》、《茶经》等其他经典着作,还有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以及来华欧洲传教士的一些着作,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㈩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 )。
正确答案:B
解析: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网络全书为明朝《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在当时被称作“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