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口述历史如何整理呢,有什么套路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怎样组织语言呢,求解答,特别是关于一个地区的
需要明确的是,口述历史是近几年走入大众视野的。所以早已存在的一些书籍并不具有参考价值。
不知道你说的口述历史的整理,是不是指把采访视频或录音转化为文字的过程。口述历史整理最重要的是真实性。第一,尽量对录音进行完整的文字转写;第二;校对口述历史文本,与文献资料相互佐证,并添加注释;第三,根据主题进行整合,但对内容不要大改。可以把受访者谈到的相同主题整合为一个体系,如经济方面的、教育方面的。
此外,地区口述史的工作已有相关成果,可购买书籍进行参考。
希望可以帮到你,谢谢采纳!
㈡ 什么是口述历史类电视节目啊
口述历史以亲历者的亲见、亲闻、亲感受为基准,为已然消逝的历史提供了大量详实的资料,为人类的集体记忆作了有力的强调与补充。口述历史的史学研究方法和电视艺术的立体化传播手段巧妙结合,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口述历史的传播视角。 口述历史中的“童年叙事”彰显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戏剧张力。
㈢ 国外口述历史纪录片开始于什么时候
口述史学这个术语最初是由美国人乔·古尔德于1942年提出来的,之后被美国现代口述史学的奠基人、哥伦比亚大学的阿兰·内文斯教授加以运用并推广。
所谓口述历史,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传统的笔录、录音、录影等现代技术手段,记录历史事件当事人或者目击者的回忆而保存的口述凭证。口述史并不是象有的人所理解的那样,就是一人说,一人记。而是一种将记录、发掘和认识历史相结合的史学形式。即通过调查访问,用录音设备收集当事人或知情者的口头资料,然后与文字档案核实,整理成文字稿。——常识文化篇。
㈣ 什么是口述史
口述史亦称口碑史学。口述史在国际上是一门专门学科,即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或由此形成的一种历史研究方法学科分支。
㈤ 做口述历史时应当注意些什么
作者:Eliza Xia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56427313/answer/149043070
来源:知乎
着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口述历史”(oral history)作为历史的体裁与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与传统书面文献最大的不同在于透过记录人的声音来收集过去的口说历史,采访者透过引导,让仍然活着的人回忆、叙说所经历的事情,并将之记录[1]。
很多时候,在选择口述史受访对象时,都会倾向选择事件中心人物,而这件事本身对经历者来说,可能意义非常,或者是一次创伤经历。而创伤研究证明,经历过创伤的人可能出现的应激症状之一是记忆侵扰(intrusion):“(正常的记忆)……本质上是叙述一个故事的活动……不只是通过行动向外反应;也要通过对自己说的话、通过将事件有组织地对别人和对自己的陈述,和通过将此陈述置于个人生命史的适当章节,以内向反应……所以严格地说,一个人如果仍将发生的事停留在固着意念,并不能说他拥有‘记忆’……充其量为了方便起见,姑且称它为‘创伤记忆’”[2]经历者会反复重现创伤场景(reenactment),但无法将之叙述成前后连贯的情节故事。创伤会全面影响一个人,甚至掌控他的内心世界,失去自我感(sense of self)和人与人之间安全感[3]。他们需要经历哀悼和重建的过程,才能够慢慢从创伤中恢复过来。这个过程有些很短,有些则穷尽一生而未能完结。
如果创伤经历者没有得到适当的疗愈,他不能够清晰回忆当时场景,并进行逻辑清晰的叙述。这也就是很多口述记录被证实缺乏史料价值的原因:当创伤还在,无法回忆过往,他的讲述或零碎片段无法成为可利用史料,或需借助其他知识的拼凑,以至被证实没有参考价值。
口述历史是从个人记忆到语言的过程。这个过程常常决定性影响了口述历史资料采集的质量,因此目前学界都已公认采访人需要接受必要的口述史训练,且需要大量经验的累积。于此同此,采访的过程往往也对访谈双方产生深刻影响。在访谈过程中,受访人常常需要将不常道予人的过往悉数说出,个中拨动的心绪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而采访人也常常因为访谈互动而对个人生命产生反思。
在后现代语境下,从记忆到被叙述出来的语言的过程充满了权力互动、故事与身份的重构。个人由所处的文化处境中的权力和知识塑造,通过言说及与主流话语的竞逐、互动,将自己的经验编织成“故事”,以此赋予意义并确认自己的“身份”[4]。受访的过程对叙述者来说,也是“主体”被重构的一个过程。在口述历史实践中,由于常涉及对个人及家国影响重大的话题,不可忽略其衍生影响,尤需注意的是二次创伤的发生[5]。
鉴于创伤疗愈是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专业领域,这里不作详细展开,但值得注意的是,疗愈的过程与记忆的叙述直接相关。创伤治疗的目标是承认经历并促成个人或集体的重生,在这个过程中,受害的个人甚至群体需要逐步找回记忆,并整理,使之成为新的生命故事当中的一部分[6]。因此,创伤的疗愈与口述记录某种程度上并不冲突,甚至可以同步进行。其关键在于,怎样在安全的环境下一步步促成创伤的疗愈,并与此同时找回记忆形成叙述,再整理为口述材料。
㈥ 口述历史是第一手资料吗
算。
口述历史 是一种搜集历史的途径,该类历史资料源自人的记忆,由历史学家、学者、记者、学生等,访问曾经亲身活于历史现场的见证人,让学者文字笔录、有声录音、影像录影等。 之后,作为日后学术分析,在这些原始记录中,抽取有关的史料,再与其他历史文献比对,让历史更加全面补充、更加接近具体的历史事件真实。
口述历史亦称口碑史学。口述史在国际上是一门专门学科,即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或由此形成的一种历史研究方法学科分支。口述史尤为强调“三亲”,即口述者要亲历、亲见、亲闻。
第一手资料(firsthand data)也叫原始资料;第一手资料是指自己直接经过搜集整理和直接经验所得;第一手资料指:文献资料(指原创的)和实物资料、口述资料;第一手资料就是持资料的人是最先接触该资料的,而且具有高度保密性;第一手资料具有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优点;第一手资料的特点是证据直接,准确性、科学性强。
㈦ 什么是口访实录什么又是口述历史具体的定义是怎么样的
按照我自己知道的,口访实录就相当于主持人或记者,传记作者去采访知道见证历史的人,所记述下来的当然就是实录咯,
口述历史
也是差不多的,让
见证人
口述,然后旁边有人记录.
㈧ 口述历史怎么做怎么样
首先,你得有人脉,人家愿意接受你的采访。“晓松奇谈”你知道吧,前几次访问张治中女儿,一般老百姓愿意接近你?让你采访?自己你得有个名头。
可以,做个低端的,比如采访抗战老兵。
㈨ 为什么要做口述历史
因为这是保存历史的一种重要途径,有关的解释如下;
1、口述作品涉及的人和事,多数是过去人们了解较少的,带有一定的“揭秘”性质,当事人生动的口述叙述,既满足了人们的探秘心理,也有助于人们了解历史的真相;
2、非常注重对历史细节的回顾与描述,历史的丰富性和鲜活性得到了彰显,从而将枯燥的历史还原成有血有肉的历史;
3、口述史作品语言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符合一般民众的阅读兴趣,具有很强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