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湖南的历史是什么

湖南的历史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5-15 10:49:21

A. 湖南历史是什么

远在旧石器时代湖南境地就已有古人类活动,距今1.2万多年前人类即在此种植稻谷,距今5000年前湖南先民开始在此过定居生活。

湖南在原始社会时为三苗、百濮与扬越之地,据宁乡县、安乡县、津市、澧县、道县和平江县等地考古挖掘出土的文物证明,湖南境内在40万年前有旧石器时期的人类活动,早在一万多年前就有种植稻谷,早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湖南的先民就开始过定居生活。

相关信息:

湖南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的地带,地势呈三面环山、朝北开口的马蹄形地貌,由平原、盆地、丘陵地、山地、河湖构成,地跨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截至2021年5月,湖南省下辖14个地级行政区,其中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共有36个市辖区、19个县级市、60个县、7个自治县,合计122个县级区划。403个街道、1138个镇、309个乡、83个民族乡,合计1933个乡级区划。

B. 湖南历史的由来是什么

湖南省,省会长沙市,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长江的中游,因大部分区域是在洞庭湖的南边得名湖南,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全境而简称湘。

湖南省的东边是江西省,西边是重庆市和贵州省,南边是广东省和广西省,北边是湖北省,湖南省的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2%,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6918.38万人。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省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共14个地级行政区划;68个县(其中7个自治县)、18个县级市、36个市辖区、共122个县级行政区划。

省会长沙市,其他的地级行政区划是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邵阳市、岳阳市、常德市、张家界市、益阳市、郴州市、永州市、怀化市、娄底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C. 湖南有什么辉煌历史,出了哪些伟人

根据中国史书记载和考古发掘,从新晃、辰溪、澧县等地发现的旧石器遗址证明,距今5至10万年前,在湖南各处的河谷、坡地就有原始人群生息繁衍。从石门、澧县、湘乡、泸溪等县900多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证实,在8000-9000年以前,洞庭湖周围湘中、湘西等地的先民们,就进入了以原始农业和家畜饲养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

湖南在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至11世纪),经济生活有了进步,社会进入奴隶制时代,全省1500多处商周文化遗址的发掘比较系统地勾勒出祖先开拓荒野的进程。

在春秋、战国时(公元前770年至221年),湖南为楚国地,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从发掘的3000余座楚墓中,数以万计的铁器、钢剑、漆器、青铜器、琉璃品、丝织品、天平和法码、帛画、毛笔、竹筒等珍贵文物,说明本地社会已经进入封建地主制时期。

秦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21年),在湖南设置了长沙郡和黔中郡。

西汉时(公元前202年至公元8年)除置桂阳、武陵、零陵三郡外,还设立了长沙国。
在唐代(618年至907年),湖南地区分属于江南西道、山南东道和黔中道,到公元764年,在这里设置“湖南观察使”衙署,“湖南”名称由此而始,湖南经济也有了较快发展。湖南稻米每年转运国都长安,茶叶开始为重要经济作物,手工业中以烧瓷最为发达,品种繁多,装饰精美,尤以釉下彩绘,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创造。

在宋、元、明、清(前期)各朝代(960年至1840年),湖南经济、文化和社会又有了进一步发展。

在宋代(960年至1279年),苎麻和棉花的栽培及手工纺织,成为农村经济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宋史·食货志》中,就有关湖南金、银、铜、铅、锡等数百处矿冶的记载。文化事业空前活跃,长沙岳麓书院名列全国四大着名书院之一。还有衡阳石鼓书院等,也影响甚广。

经元(1271年至1368年)至明代(1368年至1644年),从《大明天下一统志》等志书的记载看,湖南从明代始已基本奠定了直到鸦片战争前夕社会生活的主要格局,即:城镇分布大体定型,城内城外已有比较严格的行政管理制度;农业和手工业的主要物产已与日后相差无几;洞庭湖周围各府县修筑起一道长达数里至数十里的堤防,基本保障了农田的生产,使这里成为中国有名的粮仓。这时,湖南谷米在国内粮食供应中已跃居第一,“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广为流传。

清代自康熙3年(1664年)起,湖南行省正式辟置。雍正2年(公元1724年),将原专治苗疆军务的偏沅巡抚迁至长沙,改称湖南巡抚,成为全省最高军事、行政长官,下辖4道、9府、4州、5厅和77个县级单位。经过康、雍时期两次大规模的“改土归流”,阻碍社会进步的湘西土司制度被取消,湖南境域从此正式确定。粮食生产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上升,有大量谷米外运,但随着封建地主对土地的兼并日益加剧,人民生活日益贫困。手工业中除遍及农村的家庭纺织业外,矿冶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也更见重要。如新化锡矿山、常宁水口以及郴州的某些矿山,都聚集了上千的工人。根据清代湖南矿冶业产的目的、规模、组织形式及劳动者与雇主的关系,可以判断当时已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湖南社会的进步,清王朝残酷的压迫剥削,激起湖南人民不断的反抗。
蔡伦 (?-121)年
东汉造纸术发明家。湖南耒阳人。曾任中常侍、尚方令等职。元初元年〔公元114年〕封龙亭侯。发明了用树皮、麻头、破布及旧渔网为原料造纸,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后在民间推广,人称“蔡侯纸”。《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欧阳询(557-641)年
唐书法家。湖南长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勃海县男。工书法,学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一体,人称“欧体”。为唐初四大书家之一。碑刻有正书《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虞恭公碑》、《皇甫诞碑》,隶书《房彦谦碑》等。行书有《张翰》、《卜商》、《楚奠》等帖,编有《艺文类聚》。

周敦颐(1017-1073)年
北宋哲学家。湖南道县人。曾任大理寺丞、国子博士。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小溪旁,室名“濂溪书堂”,后人遂称为“濂溪先生”。他继承《易传》、《中庸》和道教思想,依托道士陈抟的《无极图》,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他提出的太极、理、气、性、命等,成为宋明理学的基本范畴。他本人成为理学创始人之一。着作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后人编为《周子全书》。

王夫之(1619-1692)年
明末清初思想家。湖南衡阳人。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人称“船山先生”。明亡后,曾举兵抗清,兵败。后辗转流亡,至顺治14年(公元1657年)回衡阳隐居,潜心读书着述,学术成就很大。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都有研究,尤精于哲学、经学、史学、文学等。重要着作有《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张子正蒙注》、《思问录内外篇》等。后人编有《船山遗书》。

曾国藩(1811-1872)年
清末大臣、湘军首领。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曾任内阁学士、两江总督等职。1853年为对抗太平天国,奉命在湖南办团练,1月在长沙编练陆师,9月至衡阳创立水师,后称为“湘军”。兵员由将官招募,所募兵勇,需取保具结。这种“兵为将有”的格局,使“湘军”具有强战斗力。曾国藩率湘军与太平军及捻军作战十余年。1864年派曾国荃部攻陷天京(今南京)。与李鸿章、左宗棠创办上海江南制造局、福建马尾船政局等军事工业。1870年查办天津“教案”,残民媚外,受到舆论谴责。有《曾文正公全集》。

齐白石(1864-1957)年
书画家。篆刻家。湖南湘潭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习绘画、诗文、书法、篆刻,以卖画、刻印为生。60岁后画风遽变,重视创作,融合了传统写意画与民间绘画的技法,形成独特艺术风格。擅画花鸟鱼虾,亦画人物山水。论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篆刻单刀直下,苍劲有力。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53年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曾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

谭嗣同(1865-1898)年
中国近代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湖南浏阳人。早年为新疆巡抚幕宾。中日甲午战后,愤中国积弱不振,在浏阳倡立学社。后遍游北京、上海、南京,吸收新学知识。1897年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等设立财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铁路等新政。次年又倡设南学会,办《湘报》,宣传维新救国之道。8月被征入京,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与戊戌变法。9月政变遇害,为史称“戊戌六君子”之一。有《谭嗣同全集》。

黄兴(1874-1916)年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湖南长沙人。1902年被湖广总督张之洞选派赴日留学,回国后和宋教仁等组织华兴会,被推为会长。1904年策划长沙起义,未成。次年在日本协助孙中山建立中国同盟会,任庶务长。1907年起先后参与或指挥了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今友谊关)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黄花岗起义等。武昌起义后,被推为革命军总司令,在汉口、汉阳对清军作战。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1913年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黄兴任江苏讨袁总司令,失败后流亡日本。1916年回上海后病逝。有《黄兴集》。

D. 湖南古代的时侯是什么国

湖南古代的时侯是长沙国。

长沙国,西汉时期湖南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诸侯封国;自公元前202年建立至公元7年废除,共存在209年;辖境承袭秦代长沙郡和黔中郡辖境,将秦长沙郡治所“湘县”(改名“临湘县”)作为国都, 汉朝开国功臣吴芮由衡山王改封为第一任长沙王。

最初将长沙王的封地(长沙、黔中)称为长沙国,长沙国下辖若干个县。最初也由长沙国藩王长沙王治国,拥有行政权、官吏任免权。

削藩集权后,长沙王的封地逐渐缩小到长沙一郡,与郡几无差异,长沙王“唯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而成为名义上的王,上至相,下至县令、长全部由朝廷任免。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汉高祖刘邦正式称帝建立西汉王朝后,西汉时期在行政区划管理上改秦朝的郡县制为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即“郡国制”。

与西汉王朝的命运相始终,长沙国自前202年始封至公元7年废除,存在了200多年,又先后分为吴氏长沙国和刘氏长沙国两个时期。

(4)湖南的历史是什么扩展阅读:

湖南历史沿革:

远在旧石器时代湖南境地就已有古人类活动。距今1.2万多年前人类即在此种植稻谷,距今5000年前湖南先民开始在此过定居生活。

湖南在原始社会时为三苗、百濮与扬越(百越一支)之地,据宁乡县、安乡县、津市、澧县、道县和平江县等地考古挖掘出土的文物证明,湖南境内在40万年前有旧石器时期的人类活动,早在一万多年前就有种植稻谷,早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湖南的先民就开始过定居生活。

湖南在夏、商和西周时为荆州南境。

春秋、战国时代属于楚国苍梧,洞庭二郡。

秦始皇设黔中、长沙两郡;

西汉初期属于长沙国,汉武帝之后属荆州刺史辖区,辖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和长沙郡;

三国时属吴国荆州,置昭陵郡,为荆南五郡;

西晋时分属荆州和广州;东晋时分属荆州、湘州、江州;

南朝宋、齐、梁时分属湘州、郢州和小部分荆州,南朝陈时分属荆州、沅州;

隋高祖开皇九年(589年)平南陈,而统一中国后,在湖南设长沙、武陵、沅陵、澧阳、巴陵、衡山、桂阳、零陵等八郡;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时分属山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在衡州置湖南观察使,从此在中国行政区划史上开始“湖南”之名;

五代十国时期,马殷据湖南,建立楚国,国都为长沙。

宋朝分全国为路,路下设州、府、军、监,各辖若干县。湖南主要在荆湖南路。

元代实行行省制度。湖南属湖广行省,分14路3州:岳州路、常德路、澧州路、辰州路、沅州路、靖州路、天临路、衡州路、道州路、永州路、郴州路、宝庆路、武冈路、桂阳路、茶陵州、耒阳州、常宁州。

元朝政府还在今湘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土司制度,置有10多个长官司或蛮夷长官司,分别隶属思州军民安抚司、新添葛蛮安抚司和四川行省永顺等处军民安抚司管辖。

明朝行省设布政使司,后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省下为府(州),府下设县,实行省、府(州)、县三级制。湖南属湖广布政使司,辖地在今湖南境的有7府、2州、2司:岳州府、长沙府、常德府、衡州府、永州府、宝庆府、辰州府、郴州、靖州、永顺军民宣慰使司、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

清朝地方政权实行省、道、府(直隶厅、直隶州)、县(散厅、散州)四级制。康熙三年置湖广按察使司,湖广右布政使、偏沅巡抚均移驻长沙。湖广行省南北分治,湖南独立建省。长沙、衡州、永州、宝庆、辰州、常德、岳州7府,郴、靖2州由偏沅巡抚直接管辖。

清康熙三年(1664年)建立湖南省,下设长宝道、岳常澧道、辰沅永靖兵备道、衡永郴桂道四道,道下为府,直隶州(厅),府(州)下为县[10]。雍正元年(1723年)设湖南布政使司,雍正二年,偏沅巡抚易名湖南巡抚。

中华民国时,湖南废除府、厅、州,保留道、县两级。民国三年(1914年),湖南省设湘江道、衡阳道、武陵道、辰沅道四道,道下辖县。

民国五年(1916年),10月,省府裁撤武陵道 ,常德、岳阳、平江、临湘、华容、汉寿、沅江、澧县、安乡、临澧、南县11县划归湘江道,桃源、石门、慈利、大庸4县划归辰沅道。湖南省分为三道,湖南划分的三道一直延续到道制撤消。

民国十一年(1922年)道制撤消,仅存省、县两级。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普遍设立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湖南省划为九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湖南省调整为10个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湖南省调整为10个行政督察区,各区辖6-10县不等,并成立长沙市、衡阳市两省辖市。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国民政府退守台湾以前,湖南省有2市、10行政督察区、77县,湖南省政府驻长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49年设置长沙地级市、1956年设置株洲地级市,以及长沙、衡阳、郴县、常德、益阳、邵阳、永州7个直属专区,湘西行政区及所辖永顺、沅陵、会同3个专区 。

截止2017年9月12日,湖南省共计划分为14个地区(13地级市和1自治州),122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5个市辖区、17个县级市、63个县和7个自治县。

2018年6月1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撤销株洲县,设立株洲市渌口区。以原株洲县的行政区域为渌口区的行政区域,渌口区人民政府驻渌口镇学堂路1号。

E. 湖南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历史,它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秦设长沙郡

【秦设长沙郡】秦灭楚后,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以原楚国黔中郡的东南部分置长沙郡。为秦全国三十六郡之一。从此,长沙作为一个独立行政区划的名称出现,郡治在今长沙市区。?

汉封长沙国

【汉封长沙国】汉高祖五年(前202),封吴芮为长沙王,建立长沙国,并改秦置湘县,作为长沙国的都城,始筑城垣。自此,有史可查的长沙古城,距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吴芮后,五传无嗣,汉景帝后元二年(前155)封庶子刘发为长沙王(谥定王),七传之后,王莽篡汉,国除。?

贾谊被贬于长沙

【贾谊被贬于长沙】汉文帝前元四年(前176),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居此三年,写有《吊屈原赋》和《?鸟赋》,开中国文学史上汉赋的先河。贾谊第一次记载了"长沙乃二万五千户耳"的户籍数,推知西汉时长沙已是一座约十来万人口的诸侯封国都城。?

张仲景任长沙太守

【张仲景任长沙太守】张仲景(约150~219),东汉末期着名医学家。名机,南阳人。早年曾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光武中兴后为长沙太守。当时伤寒(中医泛指一切外感发热性疾病)流行,染疾而死者十有八九。张在大堂之上为老百姓看病,后中医沿引在固定地点应诊为"坐堂"。张刻苦钻研古代医书,广泛收集各种有效方剂,并结合自己的医疗经验,撰成《伤寒杂病论》,为中医学范本。?

孙坚起兵讨董卓

【孙坚起兵讨董卓】三国鼎立形成前后,长沙是东吴孙氏发迹之地,孙坚任长沙太守时,董卓盗窃国柄,天下诸侯起兵征讨。孙坚率先起兵讨伐。?

始建岳麓书院

【始建岳麓书院】宋太祖开宝九年(976),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岳麓书院于岳麓山下。咸平四年(1001)获朝廷赐国子监经籍。大中祥符八年(1015),真宗召见山长周式,赐书并赐御题"岳麓书院"匾额,于是"书院之声称闻天下"。乾道元年(1165),湖南安抚使刘珙延请张?主执教事,乾道三年,朱熹自闽来湘,讲学岳麓书院,朱张会讲是岳麓书院史上一桩盛事。自元明至清,书院时有兴废。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岳麓书院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教学延续至今。?

辛弃疾创飞虎军

【辛弃疾创飞虎军】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力主抗战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在长沙建立了一支飞虎军。这是一支非常精壮的队伍,令金人畏惧。?

李芾抗元

【李芾抗元】宋末,湖南安抚使李芾守潭州抗元,他率领全城军民在蒙古铁骑的攻击下困守数月,弹尽粮绝,元兵登城。李芾杀全家老小19人后壮烈殉国。部属沈忠、杨震、颜应焱等战斗到最后自尽殉国。长沙居民举家殉国者不可胜数。?

何腾蛟抗清

【何腾蛟抗清】清军入关后,席卷中原。明将何腾蛟总督湖广、四川、云贵军务,驻节长沙。在民族矛盾激烈的情况下,他联合李自成的余部刘体仁、郝摇旗、李锦、李来亨、袁宗第等,云集湖南并肩抗击南下清兵。后何腾蛟兵败被俘,严词拒降,绝食七日后被杀。直至清顺治四年,长沙才归入清朝。李锦、李来亨等率部转入四川继续抗清。?

太平军攻长沙

【太平军攻长沙】清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领袖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石达开等率军攻打长沙,因长沙城垣高厚久攻未下。是年九月,西王萧朝贵在攻城中被清军炮弹击中,壮烈牺牲。?

辟长沙为通商口岸

【辟长沙为通商口岸】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根据《中日通商行船续约》第十款规定,开放长沙为通商口岸。由于清王朝极端腐朽,续约中竟未确定口岸范围,以致日、英、法等帝国主义势力蜂拥而入,从此帝国主义对长沙与整个湖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侵略进一步加深。?

"南学会"成立

【"南学会"成立】1898年2月21日,由谭嗣同、皮锡瑞、唐才常等人在长沙发起成立维新派政治团体"南学会"。谭嗣同、皮锡瑞任学会会长,长沙设总会,各县设分会。学会以"讲爱国之理,求救亡之法"为宗旨。每七天集会一次,主讲人有谭嗣同、皮锡瑞、黄遵宪、唐才常等,借以宣传新学和变法救亡主张。戊戌政变后解散。?

创办时务学堂

【创办时务学堂】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在湖南长沙创办的新式学校。由谭嗣同等发起,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的赞助,于1897年10月在长沙创办。熊希龄任提调(校长),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欧榘甲、韩文举、唐才常等任分教习。1898年春,全堂师生达200余人。教学内容包括经、史、诸子和西方的政治法律与自然科学。戊戌政变后改为求是书院。?

华兴会成立

【华兴会成立】1904年2月15日在长沙成立。黄兴为会长,宋教仁、刘揆一为副会长。以"驱除鞑虏、复兴中华"为宗旨,以"雄踞一省与各省纷起"、进而推翻清政府为战略方针。设立"华兴公司"作为总机关,设黄汉会以联络军界,设同仇会以联络会党,扩大革命力量。次年与兴中会联合,在日本东京建立中国同盟会。?

长沙抢米风潮

【长沙抢米风潮】1909年湖南发生水灾、虫灾,粮食歉收。官僚、地主、投机商人、外国洋行乘机囤积居奇,或把粮食偷运出境,致使粮米短缺,米价陡涨。1910年4月12日长沙民众捣毁抬价的碓坊,要求平粜。湖南巡抚下令镇压,逮捕领头捣毁米店的木匠刘永福。13日民众数千人包围鳌山庙巡警局,要求释放刘永福,并徒手与清军搏斗。两日间群众聚集万余人,捣毁米店100余家,火焚抚署、税关、大清银行,并将外国领事住宅、洋行、邮局、教堂等尽行捣毁。18日英、美、法、德各国派军舰配合清军镇压,民众被捕数百人,伤亡无数。清政府罢免巡抚岑春萱,出示平粜,风潮始告平息。?

湖南光复

【湖南光复】武昌起义后,湖南革命党人首先响应。1911年10月22日焦达峰、陈作新等率新军革命士兵和会党举义,占领长沙城,巡抚余诚格逃遁。当晚,湖南军政府成立,焦、陈二人为正副都督。10月23日以原谘议局为主组成都督参议院,由谭延?任议长。10月31日谭唆使新军管事梅馨发动政变,杀害焦、陈二人,自立为都督,篡夺了湖南军政府的领导大权。?

驱张运动

【驱张运动】1918年张敬尧任湖南督军,对人民实行残暴统治。1919年9月,毛泽东等联络湖南教育界和新闻界人士,发动了驱张运动。同年12月又领导新民学会和湖南学生联合会组织长沙学生、教员万余人举行总罢课,并派代表团分赴北京、上海、衡阳等地扩大驱张宣传。同时利用驻在衡阳的直系军阀吴佩孚和湘军与张敬尧之间的矛盾,对其施加压力。1920年6月张敬尧退出湖南,驱张运动以胜利而告结束。?

新民学会成立

【新民学会成立】1918年4月,毛泽东、蔡和森等在长沙成立新民学会,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宗旨,讨论时事,研究俄国革命的经验,寻求改造中国的道路和方法。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是湖南反帝反封建的核心组织。在1919年五四运动、1919年9月至1920年6月湖南的驱张运动、1920年9月至12月湖南的自治运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及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起了重要作用。至1920年底会员发展到70余人。1921年初,许多会员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共产主义小组,学会停止活动。?

马日事变

【马日事变】1927年5月21日,国民党何键所部第35军第33团团长许克祥在长沙发动叛乱,袭击湖南省工会、农会及各革命组织,捕杀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100余人。21日电报代日韵目是"马"字,故这一事件称"马日事变"。?

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1927年八七会议后,毛泽东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回到湖南,组织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8月18日,在长沙市沈家大屋召开改组后的中共湖南省委第一次会议,讨论制定秋收起义计划,成立秋收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9月初,组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卢德铭任总指挥,毛泽东任前敌委员会书记。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工农革命军分别从修水、安源、铜鼓等地向长沙进击。由于革命已处于低潮,敌强我弱,起义军的某些指挥员缺乏经验,致使起义军遭受严重挫折。毛泽东当机立断,在文家市召集了前敌委员会,决定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部队向罗霄山脉中段进军。29日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的三湾村,进行了改编。10月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

【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1930年8月在浏阳永和由红军第一、第三两军团组成,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亦称"中央红军"或"红一方面军"。经过长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同红军第15军团会师。11月第15军团编入第一方面军建制。抗日战争开始后,第一方面军编为八路军115师。?

长沙大火

【长沙大火】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占领长沙,11月攻陷岳阳。长沙距岳阳130公里,日机不断轰炸长沙,长沙城内谣言四起。负责维护长沙治安的长沙警备司令酆悌、警备第二团团长徐昆、长沙警察局长文重孚,执行蒋介石"焦土抗战"的指示,于11月12日夜间,命令军警纵火烧城。至14日大火熄灭。长沙城内房屋2/3被毁,财产损失巨大,居民被烧死2万余人。大火之后,日军并未立即进犯长沙,国民党政府为了平息民愤,推卸责任,只好将酆悌、徐昆、文重孚三人枪决。当时的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也为此受到处分。?

F. 湖南的历史

湖南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有人类活动,古为苗人、越人和楚人的生活地区。西周时期为楚国南部。唐广德二年(764年)首置湖南观察使,至此中国行政区划上开始出现湖南之名。
湖南省现行行政区域在周朝为荆州南境,春秋战国时期纳入楚国版图。秦统一中国后, 实行郡县制,湖南地区设置有黔中郡、长沙郡。
西汉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与封国并行。湖南境内设有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和 长沙国。王莽新朝曾废长沙国改立长沙郡,桂阳郡改南平郡,武陵郡改建平郡,零陵郡改 九嶷郡。东汉时恢复原郡名,但长沙不再立国而保留长沙郡。
三国时期,湖南地区为蜀汉和东吴角逐之所,零陵、武陵郡属蜀,长沙、桂阳郡属吴。 后零陵、武陵郡归入东吴版图,并增置南郡、临贺郡、衡阳郡、湘东郡、天门郡、昭陵郡 6郡。
西晋时,湖南分属荆州、广州。东晋偏安江左,湖南分属荆州、湘州和江州。 南朝宋、齐和梁前期,湖南分属湘州、郢州和荆州。陈朝时湖南分属荆州、沅州、湘 州。
隋朝裁并州、县,改州、郡、县三级制为郡县二级制。湖南省境设8郡:长沙郡、武 陵郡、沅陵郡、澧阳郡、巴陵郡、衡山郡、桂阳郡、零陵郡。
唐初改郡为州,武德四年置潭州总管府,管辖潭州、衡州、永州、郴州、连州、南梁 州、南云州、南营州8州。武德七年改总管府为都督府,统辖潭州、衡州、永州、郴州、 连州、邵州和道州。太宗朝始设道,道下设州(或郡),州下为县。湖南分属山东南道、江 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广德二年又置湖南观察使,湖南之名自此始。
五代十国时期,马殷据有湖南,立楚国,国都为长沙府。楚分其所辖地为28州1监, 在湖南境有13州1监:潭州、岳州、郴州、朗州、辰州、溪州、邵州、锦州、澧州、叙 州、衡州、永州、道州和桂阳监。
宋朝分全国为路,路下设州、府、军、监,各辖若干县。湖南分属荆湖南路和荆湖北 路。
元代实行行省制度。湖南属湖广行省,分14路3州:岳州路、常德路、澧州路、辰 州路、沅州路、靖州路、天临路、衡州路、道州路、永州路、郴州路、宝庆路、武冈路、 桂阳路、茶陵州、耒阳州、常宁州。元朝政府还在今湘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土司制度, 置有10多个长官司或蛮夷长官司,分别隶属思州军民安抚司、新添葛蛮安抚司和四川行 省永顺等处军民安抚司管辖。
明朝行省设布政使司,后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省下为府(州),府下设县,实行省、府 (州)、县三级制。湖南属湖广布政使司,辖地在今湖南境的有7府、2州、2司:岳州府、 长沙府、常德府、衡州府、永州府、宝庆府、辰州府、郴州、靖州、永顺军民宣慰使司、 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
清朝地方政权实行省、道、府(直隶厅、直隶州)、县(散厅、散州)四级制。康熙三年 置湖广按察使司,湖广右布政使、偏沅巡抚均移驻长沙。湖广行省南北分治,湖南独立建 省。长沙、衡州、永州、宝庆、辰州、常德、岳州7府,郴、靖2州由偏沅巡抚直接管辖。 雍正二年,偏沅巡抚易名湖南巡抚。至此,现行的湖南省行政区域作为独立的地方一级政 权组织才基本确立下来。
清代湖南总计分4道、9府、4直隶州、5直隶厅(不辖县)。直隶州、直隶厅直接隶 属道与省,而不由府管辖。县以外设有散厅、散州,受府节制,相当县一级。湖南有散州 3个,散厅1个。作为基本行政单位的县和散州、散厅,包括不辖县的直隶厅和直隶州在 内,共有77个单位。
中华民国成立后,湖南的行政设置几经变化。民国3年(1914),分全省为湘江、 衡阳、辰沅、武陵4道,其辖区与清代长宝道、衡永郴桂道、辰沅永靖道和岳常澧道基本 相同,共75县。
民国5年(1916),裁常德道,所辖县常德、岳阳、平江、临湘、华容、汉寿、沅 江、澧县、安乡、临澧、南县划归湘江道,桃源、石门、慈利、大庸划归辰沅道。全省存 3道,仍有75县。
民国11年(1922),撤销道制,仅存省、县二级。
民国24年(1935),在沅陵设立湘西绥靖区,将指定绥靖范围的19县划为慈石 庸、沅泸辰溆、永保龙桑、芷黔麻晃、乾凤古绥5个行政督察区。民国25年(1936), 正式设立专员公署。将澧县、临澧、靖县、会同、绥宁和通道6县划入,与原19县组成 4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公署分别设在沅陵、慈利、乾城和黔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是由省政府派出机构,代行省政府职权。
民国26年(1937)12月,全省普遍设立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以专员兼任驻在地 县长。全省划为9区:第一区辖浏阳、平江、临湘、岳阳、醴陵、湘阴、长沙、湘潭、宁 乡、益阳等10县,专员驻浏阳;第二区辖常德、华容、南县、安乡、沅江、汉寿、澧县、 临澧、石门、慈利、桃源等11县,专员驻常德;第三区辖沅陵、大庸、桑植、溆浦、永 顺、泸溪、辰溪等7县,专员驻沅陵;第四区辖乾城、龙山、保靖、古丈、永绥、凤凰、 麻阳等7县,专员驻乾城;第五区辖衡阳、常宁、衡山、耒阳、攸县、茶陵、安仁、酃县 等8县,专员驻衡阳;第六区辖邵阳、湘乡、安化、新化、武冈、新宁、城步等7县,专 员驻邵阳;第七区辖黔阳、绥宁、会同、芷江、靖县、通道、晃县等7县,专员驻黔阳; 第八区辖郴县、桂东、汝城、永兴、资兴、宜章、桂阳、嘉禾、临武、蓝山等10县,专 员驻郴县;第九区辖零陵、祁阳、新田、宁远、江华、道县、东安、永明等8县,专员驻 零陵。 民国29年(1940)4月,又将全省划为十个行政督察区。曾一度增置阳明县( 后改为阳明特别区),但不久即撤销。先后还增设2省辖市(长沙、衡阳)、2县(怀化、 隆回)。至1949年8月5日湖南和平解放前,全省共有2个直辖市、10个行政督察 区,77个县。具体情况如下:
省辖市:长沙市(民国22年设,省会),衡阳市(民国32年设)。 第一行政督察区,治岳阳,辖8县:岳阳县、长沙县、湘阴县、临湘县、浏阳县、平 江县、湘潭县、醴陵县;第二行政督察区,治耒阳,辖8县:耒阳县、衡阳县、衡山县、 攸县、茶陵县、常宁县、安仁县、酃县;第三行政督察区,治郴县,辖10县:郴县、桂 阳县、永兴县、宜章县、资兴县、临武县、汝城县、桂东县、蓝山县、嘉禾县;第四行政 督察区,治常德,辖9县:常德县、澧县、桃源县、石门县、华容县、南县、慈利县、安 乡县、临澧县;第五行政督察区,治益阳,辖6县:益阳县、湘乡县、安化县、汉寿县、 宁乡县、沅江县;第六行政督察区,治邵阳,辖6县:邵阳县、新化县、武冈县、新宁县、 城步县、隆回县;第七行政督察区,治零陵,辖8县:零陵县、祁阳县、宁远县、道县、 东安县、永明县、江华县、新田县;第八行政督察区,治永顺,辖6县:永顺县、龙山县、 大庸县、保靖县、桑植县、古丈县;第九行政督察区,治沅陵,辖8县:沅陵县、溆浦县、 辰溪县、凤凰县、乾城县、永绥县、泸溪县、麻阳县;第十行政督察区,治洪江,辖8县: 会同县、芷江县、绥宁县、黔阳县、晃县、靖县、通道县、怀化县。
此外,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湖南省境的平江、浏阳、醴陵、岳阳、临湘、湘阴、长沙、酃县、茶陵、攸县、郴县、 宜章、永兴、耒阳、资兴、桂东、汝城、安仁、桑植、永顺、龙山、大庸、石门、慈利、 华容等25县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或者成为游击区,并成立县苏维埃政府,建立区苏维埃 政府170多个,乡苏维埃政府或革命委员会910多个,成为湖南最早的基层工农政权。 省一级苏区政府,有1930年7月30日成立湖南省苏维埃政府;1930年10月成 立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1931年7月,成立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后改为湘鄂赣省工 农兵苏维埃政府);1931年10月成立湘赣省苏维埃政府;1934年11月成立湘 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以上均行使省级革命政权的职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民 政权的先声。

G. 湖南的历史发展过程

明太祖平定江南,传檄中原,一举克服中华。湖南人重新获得人格平等,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上来。但是在南方军阀混战中,湖南仍旧受到过一次严重伤害,人口再次锐减。洪武朝对全国的人口分布进行了一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整。客观地说,湖南在异族入侵中受到的伤害并不是最严重的,在此之前,仅仅受到宋末战争的破坏,这种破坏可能比不上四川、广东甚至是湖北,最严重的破坏在中原,河南一带是北宋的政治经济中心,一度人口致密,富甲天下,宋金战争之后,女真人的威胁使河南人大半南逃,中原遍地都是残垣断壁,不过即使这样,河南仍旧可以成为金王朝的统治中心,结果蒙金战争中由于河南的汉人支持女真人,蒙古人最后不但血洗中原,还将中原良田辟为牧场,使中原的生态受到万劫不复的破坏,开封一带第一次受到了沙漠化的威胁,河南的凋敝可想而知。说了这么多,就是让大家知道明初大移民的历史背景:当务之急一是要充实中原,二是要巩固边疆。虽然湖南的人口稀少,也成了人口输出省。同时从江西涌入大量人口,很大程度改变了湖南的人口构成,湖南原住民目前仅见于湘中娄底一带,湘东的移民混合体构成了湖南文化的主体,这样形成了新湘语区和旧湘语区。在湘西、湘北、湘南,为了抵御蛮族的入侵,由大量的军户构筑成一个个军事堡垒,这些军户的来源更加复杂,他们一般都操比较标准的官话或新形成的西南官话。 明代的湖南人口仍然较少,经济文化事业有所发展,出了李东阳、王夫之一些文化名人,但仍旧是一个思想闭塞、文化落后的地方,明代的湖南基本上形成了与今天相似的地方文化特色。由于天下承平长达两百多年,明末的湖南成为全国的商品粮输出地之一,老百姓生活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准,和东南沿海、运河沿线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地区相比,经济水平还相差甚远。在湘西,军户们逐渐蚕食了苗人的土地,并割断了他们的内部联系。在湘西的西边,更是屠杀了一个省的土司和苗人,设立了一个新的汉人省份。 厄运再次到来,由于内战导致国门失守,建州铁骑长驱直入奔袭李自成的部队,并顺利渡江攻克南都。何腾蛟总督率众督守湖南,李自成和张献忠的余部亦先后进入湖南合同官军参加抗战。湖南的战事不算最激烈,但何腾蛟死得最惨烈。随着湖南的全境沦陷,湘潭、长沙均被屠城,醴陵、湘乡、武冈、宝庆等地已是千里无人烟。唯有湘南山区和澧州一带受到的破坏较少。西南少数民族大部分站在明朝一边参与了抵抗运动,和汉族人民结成了血的感情。 满清定鼎北京以后,迁出部分湘南人、鄂西人和客家人充实四川,又迁部分江左流民进入湘中。到康熙年间,湖南人口飞快增长,遂从湖广省析出单独为一省,省会长沙。清代内陆人口剧增是在东南沿海日益凋敝的情势下实现的,人口剧增的省份不独湖南,更有湖北、四川、河南等。清代的湖南,形成了拥清和反清两大政治势力,拥清的大多是新的移民城市和八旗重点驻防城市,反清的主要是原住汉民。土着人普遍参加了天地会、哥老会,湖南一直是哥老会活跃的地区。太平天国的军队没有攻克长沙,但是给相当部分的湖南人警醒,一则让大家看到光复的希望,二则使大家产生了对孔教的怀疑,三则让湖南人进一步了解岭南大地正在发生什么。这三点都对后来的湖南人产生深刻的影响——普天之下激烈反清的革命人士,湖南至少占了三分之一,激烈的反孔分子也出在其中……尽管是湖南人扑灭了天平天国,但是首先站出来批判曾国藩的也是湖南人,如谭嗣同等。真正激荡湖南人思想的是太平天国战士,而不是曾国藩。君不见后来湖南出来的新旧两代革命家、学问家无不把矛头都对准曾国藩,认为他是湖南人之耻,汉族人败类。客观评价,曾国藩还是有功劳的,他的眼界比朝廷里的那些八旗寄生败类自然宽阔得多,所做的实绩也不须我多说。

阅读全文

与湖南的历史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