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发布时间:2022-05-15 22:12:19

⑴ 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做出"四个选择

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正是由于这“四个选择”实现了中国社会的三次历史性转变产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两大理论成果。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的成立,被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9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光辉历史。这部史诗,记载着中国共产党不懈的奋斗和探索,诉说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指导思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其先进性,最根本的是因为她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它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中国人民就在与众多思想和理论的比较中认识到,这是能够指导中国发展进步的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之所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总趋势。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得出的科学结论。《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席卷欧洲的1848年革命爆发。

马克思恩格斯极为关注这场斗争,认为这是可能为社会主义革命扫清道路和准备基础的革命。然而,无产阶级革命在欧洲并没有很快发生。

马克思恩格斯对此作了反思,认为“在这种普遍繁荣的情况下,即在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力正以在整个资产阶级关系范围内所能达到的速度蓬勃发展的时候,也就谈不到什么真正的革命。

(1)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扩展阅读:

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多方面的执政成就:

政治上,建立了各级人民民主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初新政权的建立过程看,新政权的建立一般经过三个步骤,先是建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安定新解放地区的局势。

第二步,协商产生临时性政权;第三步,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正式的政权。政权的参与者来自方方面面,受到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

经济上,恢复了被多年战乱破坏的国民经济。1949年国民党逃往台湾时,带走了大陆多年积累的黄金、白银、外汇和重要文物,留给共产党的完全是一副烂摊子。有人等着看共产党的笑话。这严重低估了共产党人的能力。

我们党内不光有经济行家,更重要的是能用正确的政策调动各方面群众的积极性。对农民,实行了土地制度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得了七亿亩土地;对工人,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国营经济,使他们感到政治和经济上都得到了解放。

对民族工商业者,不光不没收他们的资产,反而还通过加工订货等方式帮助他们恢复和发展生产。这些办法,使国民经济到1952年底就恢复到旧中国的最高水平,还迅速解决了国民党留下的严重通货膨胀问题。

外交上,荡涤了帝国主义的污泥浊水。新中国建立前夕,党中央还在西柏坡的时候,毛泽东就提出了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其中一条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国防上,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武装干预,战火迅速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美军还进入台湾海峡,直接干涉中国内政。

从1953年到1956年,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人民实现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保证了国家的经济安全,能为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对于实现共同富裕有着重要作用,起码使中国不会出现有的发展中国家的贫民窟现象。

改革开放使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农村也全面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有人认为改革否定了当年的改造。这完全是误解。当年改造建立起的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制度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改革是对原有基本制度的丰富和完善,绝不是要否定它。

新中国建立初期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也发挥着很大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使来自各方面的人大代表表达自己的诉求,实现真正的当家作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能使中国政治有稳定性连续性,避免多党制国家无法避免的政治恶斗,协商民主能更好地凝聚全社会的共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少数民族群众体会到各民族的平等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还领导人民为建设国家做出巨大努力,建立了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打下了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

实现了“两弹一星”等尖端科技的突破,奠定了中国真正的大国地位;中美关系接近导致整个西方世界同新中国关系改善,为后来的对外开放创造了前提条件;还培养了人才,积累了经验,至今还在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社会主义

⑵ 社会主义为什么是中国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

1、中国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同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演变的轨迹有关,也是中国民众民心向背和主动必然的选择,是中国人民在发展探索中通过实践证明后的必然选择;
2、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符合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是中国民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然选择,选择社会主义制度不是由少数人的意志来决定的,而是社会客观发展的历史必然取向;
3、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归结起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⑶ 论历史和人民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

历史和人民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是因为它有其自身的优越性;社会主要分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就中国的社会历程来看的话,中国花了几千年的时间,才找到属于自已的社会,这个代价是沉重的,这个代价使中国获得自由,获得富强,理所当然历史和人民会选择社会主义;历史和人民选择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⑷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资本主义制度尽管是一种剥削劳动人民的制度,但以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毕竟是一种历史进步,一些国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确实走向了富强。可是,为什么在近代中国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道路总是行不通?为什么不能通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去完成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为什么中国人民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其中深刻的原因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要从中国社会具体的历史条件来说明。从历史发展看,中国之所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至少有这样三点原因:
一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从19世纪下半期开始萌芽,但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始终没有发展为独立的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未完全断绝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系,在政治上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和力量,他们所具有的软弱性、动摇性,决定了没有彻底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能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来寻求生存和发展。中国没能发展成独立的完全的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状况并没有因国民党的执政而改变。国民党取得政权后,既没有兑现它所许诺的“平均地权”,也没实现它所声称的“发展民族工商业”,倒是依附于帝国主义、具有封建性的官僚资本和“四大家族”聚敛了大量财富,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对国民党政权的完全失望,使中国的普通民众和知识界坚定地站在了中国共产党一边。民主党派纷纷明确表态支持中国共产党改造旧中国、开辟新道路的政治、经济主张。甚至连主张第三条道路的知识分子也不反对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得到了工农大众的支持,得到了知识分子的赞同,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拥护。
二是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新特点促使中国人民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正处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中国要完成近代以来两大历史任务,实现自己的发展,必须摆脱帝国主义的束缚,必须同时代进步潮流相适应。毛泽东同志指出:“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它们的目的,就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保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状况。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决定了中国要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0世纪30年代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信仰恐慌,使得资本主义的吸引力不断下降。而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蒸蒸日上,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在经济危机打击下,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华经济掠夺,日本更是悍然发动侵华战争。民族危机促使人们寻找新的出路。社会主义苏联为中国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制度选择和新的社会样板。中国知识分子大多把苏联的成功归因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因此,走俄国人的路,成为许多先进分子的共识。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力迅速扩大,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三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决定了中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完成中国近代以来的两大历史任务,首要的是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从中国社会各个阶级、阶层的特性来看,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最大力量,但由于他们的经济和文化条件而带有分散性和某些落后性;民族资产阶级有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强烈愿望,但由于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和能力;工人阶级是中国最先进、最革命、最有组织性的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天然领导阶级。因此,中国的民主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理所当然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而没有其他哪个政治力量能够提出正确的纲领,团结一切进步力量,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问题,解决中国实现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问题。无产阶级作为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者,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后,必然要把这一革命引向社会主义方向。正如毛泽东同志说:在这两个阶段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这就决定了中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
由上述情况可知,中国没有走资本主义道路,而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不是由哪一个政党、哪一部分人的主观意愿所决定的,而是中国人民包括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其他社会阶层人士共同作出的选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⑸ 中国人民历史性地选择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因及其意义是什么

一、社会主义最符合中国的现实需要。

在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指导下的中国革命,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特别代表着占人口大多数的工农大众的根本利益,故而,它能够尽可能地调动起中国社会的革命力量与积极因素。

二、社会主义提供了现代中国的转型目标。

中国的革命建国,以及后来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设定了一个坚定的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要走的现代化之路,其原初意图已包含着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之路有所超越。

不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建者并没有具体描绘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开放的。它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意味着人类可以过上更加美好的共同生活。而“中国”也是开放的。

三、社会主义也契合传统中国的文明理想

中国社会的最高理想,便是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形成一个亲睦协调、团结有情的和谐社会。在某种意义上,社会主义从来都是中国人的美好梦想;而源自西方的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被中国吸收借用,自然与此有关。

⑹ 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要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有其必然性决定的:
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统治者相互勾结,一步一步地把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寻找救国之路,先后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但最终都失败了。这充分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这是因为,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封建势力反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农民阶级及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准确地把握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的特殊国情,找到了一条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2)50年的巨变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50年来,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实现了国家独立,结束了任人宰割的历史;人民当家做了主人,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经济建设、人民生活、综合国力都上了一个大台阶;依法治国已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我们将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⑺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

1、近代中国遭受的侵略从一个正面告诉我们,腐朽落后的封建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在那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靠封建制度以及摇摇欲坠的清朝政府是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的;
2、辛亥革命的失败从另一个方面告诉我们,在中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实施也是不可行的;
3、中国共产党出现以后,经历了多年的战斗,使得中国人民走向了富强的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socialism)一词源于拉丁文。是一种经济社会学思想,主张或提倡整个社会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19世纪30至40年代,“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欧广为流传。马克思、恩格斯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作了科学解释,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过渡。

⑻ 为什么近代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有哪些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吸取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显着优势,又结合中国的国情、政情和党情,显示出了自己独特的优势,其中最大的优势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是因为在党的集中领导下,中国制度才能不断创造发展的奇迹。具体来说,是历史和人民自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体现了中国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并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前进的方向和服务的对象。

⑼ 为什么社会主义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原因如下:
一、正视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这一表述,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二、正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无比的优越性
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针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而产生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第一,社会主义的产生,彻底改变了人民群众受压迫受剥削的社会地位,无产阶级
和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保证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一切爱国人士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权力和他们的民主权利。
第二,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而主要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发展生产
力,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第三,社会主义提倡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不断扩大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平等,避免两极分化。
第四,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在对内剥削、对外掠夺的基础上,并用低价商品摧毁弱小国家的民族企业,用坚船利炮把它们变为自己的附属,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实行不等价交换。而我们的社会主义,主要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通过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

⑽ 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这一表述,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以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历史以其血的代价告诉我们,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一方面,封建主义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两、三千年,在中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备也最顽固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封建势力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封建势力还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势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毛泽东同志曾说:“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同时,也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它们的目的,就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并以其强大的经济势力排除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它们决不允许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的资产阶级也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更没有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有完全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才能得以生存、发展。因而,靠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中国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封建主义旧统治又延续不下去。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正当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感困惑的时候,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中国新的出路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选择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历史性的选择,是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是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当时的出路有三条:一是限制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二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互不相干,长期平行发展;三是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走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三条道路中,中国的近代历史已经表明,第一条道路走不通;第二条道路实际上也行不通,不是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战胜社会主义,二者之间没有调和的余地;惟有第三条道路,才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且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为中国人民选择这条道路奠定了基础。在政治上,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家政权,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巩固和加强了工农联盟。在经济上,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转化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实现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因此,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总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得出的必然结论。所以,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

阅读全文

与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