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历史有哪些政权
差不多就是下面这样了:
朝代 起讫年代 都城 今地 开国皇帝
夏朝 约前2070-1600年 安邑 山西夏县 禹
商朝 约前1600-1046年 亳 河南商丘 汤
周 西周 约前1046-771年 镐京 陕西西安 周武王姬发
东周 前770-256年 洛邑 河南洛阳 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 前770-476年
战国 前475-221年
秦朝 前221-206年 咸阳 陕西咸阳 始皇帝嬴政
汉 西汉 前202-公元8年 长安 陕西西安 汉高祖刘邦
新朝 9-23年 王莽
东汉 25-220年 洛阳 河南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
魏 220-265年 洛阳 河南洛阳 魏文帝曹丕
蜀汉 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汉昭烈帝刘备
吴 222-280年 建业 江苏南京 吴大帝孙权
晋 西晋 265-316 洛阳 河南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 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 304-439
南朝
宋 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宋武帝刘裕
齐 479-502 建康 江苏南京 齐高帝萧道成
梁 502-557 建康 江苏南京 梁武帝萧衍
陈 557-589 建康 江苏南京 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
北 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魏道武帝拓跋珪
魏 洛阳 河南洛阳
东魏 534-550 邺 河北临漳 魏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 535-556 长安 陕西西安 魏文帝元宝炬
北齐 550-577 邺 河北临漳 齐文宣帝高洋
北周 557-581 长安 陕西西安 周孝闵帝宇文觉
隋朝 581-618 大兴 陕西西安 隋文帝杨坚
唐朝 618-907 长安 陕西西安 唐高祖李渊
五代十国 907-960
后梁 907-923 汴 河南开封 梁太祖朱晃
后唐 923-936 洛阳 河南洛阳 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 936-946 汴 河南开封 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 947-950 汴 河南开封 汉高祖刘暠
后周 951-960 汴 河南开封 周太祖郭威
宋
北宋 960-1127 开封 河南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 1127-1276 临安 浙江临安 宋高宗赵构
辽国 907-1125 皇都 辽宁 辽国 耶律阿保机
大理 937-1254 太和城 云南大理
西夏 1038-1227 兴庆府 宁夏银川 元昊
金 1115-1234 会宁 阿城(黑) 金太祖 完颜阿骨打
中都 北京
开封 河南开封(注:1206年元太祖建立蒙古帝国;1271年元世祖至元8年改国号“元”;1279年统一中国)
元朝 1206-1368 大都 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 1368-1644 北京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 1616-1911 北京 北京 皇太极(注:1616年清太祖建立后金;1636年清太宗于崇德元年改国号“清”;1644年定鼎中原)
中华民国 1912-1949 南京 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 首都 北京
㈡ 古代历史中的“政权”什么意思谢谢!
字面意思就是政治权力,从广义上讲就是一方势力,在势力范围内有管理该地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的权力,狭义上讲就是建立一个国家或者朝代
㈢ 历史的政权是什么意思
政权 :是一个国家的政体的统治体制,或者一个特定的行政管理当局;政权也可指一个社会的制度,或者一个社会的秩序;政权也指掌握国家主权的政治组织及其所掌握的政治权力,以维护对社会的统治和管理。国家政权,通常国际上称为国家行政管理当局,是国家的代表,它是一种拥有治理一个社会的权力的国家机构,在一定的领土内拥有外部和内部的主权。
㈣ 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三种政权形式形式是什么分析解释
人类社会经历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如果说整个人类历史到现在.
政权的组织形式不止只有三种
1在原始社会.不存在政权
2封建社会一般是君主专制.
3资本主义社会是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4社会主义社会,人民代表大会.
㈤ 中国近现代史中都有哪些政权,性质分别是什么
(1)清朝(1644年--1911年) (2)1911.10.10武昌起义,1912.1.1,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正式成立。(3)中华帝国:袁世凯,年号洪宪。(4)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
㈥ 历史上宋、辽、金、夏四个政权之间的地位是怎么样的
在传统的二十四史系统中,宋史与辽、金、元史是处于平等地位的。
但是在现在的中国历史体系中,宋、辽、金、元,无论历史或者政权,却并不处于平等的地位。
两宋史似乎是主流,是历史记述的主体。而辽、金、西夏、元史,其相关的政权则都似乎是边缘化的,不被列为正史。
两宋史似乎是主流,是历史记述的主体。而辽、金、西夏、元史,其相关的政权则都似乎是边缘化的,不被列为正史。
在现代史学中,一个流行而普遍的错觉就是认为辽金夏乃至蒙古,似乎都只是依附宋朝的异族落后小政权。
这种历史哲学不仅不符合客观史实,观念也是错误的。
宋、辽、金、夏、元,都是那个历史时期大中国土地上历史地位平等的割据政权。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中国历史中罕见的千年皇朝:辽朝。
辽朝建立于916年。当时北宋的建立者赵匡胤还没有出生。
辽、宋、金、元四个皇朝之中,立国时间最早的是辽朝,要是从阿保机称汗作为辽朝起点的话,那么辽朝有国907年!
辽朝是中国历史中罕见的千年皇朝。而两宋享国则仅仅319年。
辽朝建立后,最初的国号是契丹。
在辽太宗耶律德光在位期间,938年因为获得了幽云十六州等地,改国号为辽。
不过,在契丹族内部仍称契丹,而在汉族地区使用辽朝的国号。
947年,耶律德光攻占开封,在开封城举行了登基仪式,宣布自己为全天下的皇帝,国号为辽。不过,耶律德光很快就被中原民众赶走了。这是辽朝向中原地区发展的顶峰。
983年,辽朝又把国号改为契丹。
从1056年之后,一直到亡国,辽朝所使用的国号仍是大辽。北京被立为都城,是从辽朝开始的。
辽朝的五大京城:
辽王朝共有五个京城,包括中都大兴府,北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东京辽阳府和南京开封府。
金朝取代辽朝后,也效仿建立了五京制。
辽朝不是一个游牧蛮族建立的落后政权。辽、宋关系的尴尬在于辽朝远远地强大于宋朝,辽的土地幅员、国力及经济力量均大大超过宋朝。
辽、金时期,中国土地上的强势主体是辽朝,而不是宋朝。辽朝控制了北方贸易的丝绸之路,因此当时的中亚、西亚、欧洲都把契丹当做中国,不知有宋,何论南宋。
【附注】
二十五史,魏书,北齐书,北周书,北史,辽史,金史,元史,清史八部都是异族皇朝史,约为二十五史的三分之一。
在北朝,汉人原是鲜卑匈奴人的奴隶,后来依靠联姻混血,加盟皇族,然后篡位当了皇帝就是隋。唐是隋的亲戚,所以隋唐皇室都有鲜卑的血脉。
㈦ 历史政权和历史政策一样吗
政权是政权,政策是制度,肯定不一样的。
㈧ 历史中政权和朝代有区别吗如果有,有什么区别
朝代是指具有合法性、持续统治一段时期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政权。中国历史上建立过的政权数不胜数,但并不是每个政权都能取得合法性并持续下去。比如农民起义通常会建立政权,但是这个政权却没有合法性以及能够持续下去的固定的机构、管辖区和律法,一般是匆忙建立,迅速败亡。在合法性和可持续性上来说,合法性更重要一些,也就是传统所谓的“正统”。“正统”的含义不是最广大人民的认可,而是统治区域内统治集团的认可。比如大部分农民起义可以获得普通民众的广泛支持,却无法获得合法性,主要就是未能争取到主要统治集团的支持。还有西汉末年的纷争,王莽篡汉,明显的篡权夺位,却具有正统性,因为他获得了统治集团的认可。至于后期由于排挤刘氏和乱政而渐渐丧失统治集团中的支持而慢慢丧失合法性。更始帝与刘秀都是由起义军拥立,二者的区别是,一个被义军把持,没有掌控统治集团;另一个远上河北,拉拢豪强,渐渐培养出与统治集团的和谐关系,夺取“正统”。最后一个因素,影响力。以后金与清的对比而言,后金只是辽东地方一个具有攻击性的政权,整体国立在东亚地区或者说中华文化圈不具有重要的意义。改元为清之初,也只具有政权的意义,直到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清军入关,成为正统,才发挥巨大的影响力,从而被列入朝代。而宋时期的辽、金等边疆民族政权之所以能被认可为朝代,原因也是其在各自统治区域和时间内具有一定的统治力,对整个中华文化圈的影响力巨大。最能说明政权与朝代关系的范例是两晋南北朝时期。晋东渡以后,北方混战,五胡十六国轮换更替,政权如雨后春笋,也有如前秦者,曾强悍无比,攻击力强大,然后世却无人将其与东晋并列为“朝”。究其原因,无非是正统性、持续性、影响力无法兼得。五胡十六国多为异族,无正统可言,偶有实力强悍这也均如昙花一现;而东晋虽处守势,却既有士大夫统治集团的认可,又有持续下去的王室世系和在江南地区无可争议的统治力,所以依然是“朝”。再反观北方,北魏鲜卑击败所有强敌,淮河以北再无人能出其右,具有了超凡的统治力和影响力,迅速封建化汉化,拉拢汉族士大夫集团,获得士族认可为北方“正统”,并建立起稳定发展的政权。同时具有了正统、延续性和影响力的北魏遂成为与南方并立的北朝,其后的东西魏、北齐周因未发生大的变革也纷纷延续了其北朝的称号。直至隋文帝篡政统一中国,均无人质疑北朝之正统是否逊于南朝,概始于北魏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