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什么是历史发展趋势

什么是历史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2-05-16 09:59:11

Ⅰ 从夏商开始,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什么

一、主流趋势:
从夏商到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后来逐渐南移到南方,使南方成为了全国的经济重心。

二、简介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1.在先秦和秦汉时期,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开发较早,农业发达,经济重心在北方。
2.东汉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出现了南移的趋势
3.东晋南朝:趋向平衡。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从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4.隋唐五代:开始南移。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5.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6.两宋时期:最终完成。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还大力兴办漕运和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
7.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三、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
1.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
2.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
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Ⅱ 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统一。
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汉、满、蒙,回、藏,维吾尔、哈萨克、壮、苗、瑶、彝、黎、高山等等兄弟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分离的成, 自黑龙江流域至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东沙群岛,自新疆地区至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的神圣领土。几千年来,我国各族劳动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开辟了祖国的土地,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以自己的英勇斗争反抗共同的阶级敌人和外国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国家的统一。

Ⅲ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其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什么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说中国历史就是人类的发展史也不为过,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火药时代。各种政权体制。都出现在中国历史之中。中国的历史发展趋势可以说是中国各个民族融合。
如今中国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团结国家整体。儿古代中国主要是指以汉族人为主体的国家政权。战争促使民族大融合,如今中国各族人民对外称呼也是中国人,而不会说满族、回族、藏族等等。历史的发展历程趋势最终都是民族融合、文化融合、风俗习惯的融合。这种融合有时我们会称之为文化侵略。
中国文化影响着西方,西方文化同样影响着中国。在这种相互影响下,我们终将被统一。当然这种统一最终将建立在战争之后。战争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促进中国民族的融合,
可以说中国历史的发展如今也可看成世界历史的发展,我们时刻在创造历史。我们是其中的一部分。
以上仅仅代表个人观点,历史这东西,众说纷纭,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历史的评价,我们的后人也会对我们进行评价,我认为几千年前我们的先祖就认识到,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现实的翻版,如今任何事物,你都会在中国的历史中找到其缩影。
最简单的话来说历史的趋势就是 发展→繁荣→矛盾→战争→衰败→体制改变→发展

Ⅳ 我国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并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它既包括皇帝对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包括对地方及各级官吏及百姓的控制,从而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这对战国前的分封制来说是一大进步;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基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西汉建立后,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了王国问题的出现,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面临严峻的挑战。为解决王国问题,景帝在削藩的基础上,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武帝时,又颁布了推恩令及其他举措,解除了王国的威胁。武帝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终于找到了一种最适合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基本定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得以巩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加强过程中,不仅要伴随着克服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而且还要克服君权与相权的矛盾。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把原为丞相的权力分散于三省六部。这项新的措施,被唐朝沿袭并有所发展,从而使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隋唐以来的科举制也是与当时政治制度的发展相适应的。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的实行,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官僚队伍文化素质的提高,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接受赵普的建议,采取“杯酒释兵权”等举措,收回朝中大将和节度使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议,但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使北宋形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庞大的军队,导致了后来严重的社会危机。
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大统一。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既是元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成功的尝试,同时又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是对古代郡县制度的重大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朝建立后,为处理君臣关系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使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度走到了尽头;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地方势力进一步削弱。明朝还遍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士,这是专制主义加强的突出表现。清朝沿用明制,后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建立于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以保障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为维持统治,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镇压农民的反抗,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分散的个体小农,也需要依赖于政治上强大的力量,以稳定社会,抵御外敌和抗击大的灾害。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与中国封建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作为封建国家的管理体制,其承担着两方面的国家职能:一方面压迫、剥削、镇压人民,另一方面也起着组织公共事务的职能。
其历史作用是: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民族融合,使中国产生了高于同一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是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影响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由活泼发展。这种制度又往往取决于君主个人政治品质的优劣,因为皇帝个人因素对政局影响巨大,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外戚干政等)可以说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副产品。其消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越来越大,特别是明清以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禁锢了人们的头脑,造成了生产力的停滞。这也是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

Ⅳ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只能通过社会主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

社会历史发展的实现方式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Ⅵ 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但是分的时间明显多,统一的隋朝秦朝晋朝元朝都是短命的,合的王朝后期都是被操控的如周唐-
-

Ⅶ 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总趋势是国家统一的不断加强和巩固,统一是祖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是中华民族的人心所向

Ⅷ 历史趋势是什么意思

就是历史大的发展方向。例如政治方面就是从封建专制到民主共和,经济方面就是从封建地主私有私有到国家公有制。

Ⅸ 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趋势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
确立
巩固
完善
强化
加强
顶峰
集权
专制


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维护国家统一,有积极意义
加强专制,消极作用多
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从集权到专制

Ⅹ 历史发展的趋势由什么决定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决定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生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更高阶段。

(10)什么是历史发展趋势扩展阅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

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其次,这一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这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最后,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历史发展趋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