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京历史故事!!!
南京是一座具有247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着名古都,先后有十个朝代在此建都,建都时间累计达450年。根据最新考古证明,南京地区在30万年前就是人类聚居地,约在公元前6000-4000年,南京地区就出现了原始居民的部落。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命范蠡筑城于今中华门外,秦淮河畔长干里,为南京建城之始。公元前333年,战国时期楚国于今清凉山西麓石头山上置金陵邑,从此南京又称金陵。
公元229年,三国时期吴国迁都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隋后,东晋与南朝的宋、齐、梁、陈相继建都南京,史称“六朝”,六朝都城位于秦淮河北。经过三百年的建设,六朝时期南京人口达100多万,使古代南京从创业走向兴盛,成为当时江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作出重大的贡献。公元589年隋灭陈以后,隋文帝下令将建康的城邑和宫殿全部毁平,改作耕地,六朝繁华荡然无存,直至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定都,南京才迎来了又一次的城市繁荣。南唐建都金陵府城,摆脱了六朝建康都城的格局,将秦淮河一带繁华商业区和人烟稠密的居住区围进城内,形成近代南京城的南部框架,今中华路——洪武路大致为南唐都城中轴线。
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克南京,改称应天府。公元1366年,朱元璋在南京开始了长达21年的浩大的筑城工程,这就是至今尚大部留存的闻名世界的明南京城。这是南京建城史上的又一次辉煌,它奠定了近代南京城的格局。明南京城为四重城垣:宫城、皇城、都城、外廓,今御道街即皇城中轴线。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改应天府为南京,这是南京命名之始。公元1645年清王朝于南京设立江宁府。公元1853年至1864年,太平天国建都南京,称天京。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定都江宁,改江宁为南京府。同年4月,临时政府迁往北京。1927年中华民国复都南京,并进行了以城市干道网为主体的市政建设,形成了今日南京的基本框架,这期间,1937年日军侵占南京,南京遭受严重破坏。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南京城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
⑵ 南京的历史
南京历史悠久。50万年前,今东郊汤山葫芦洞一带已有被后世称为“南京人”的原始先民活动。3000多年前,沿江河一带已相当密集地分布着被后世称为“湖熟文化”的青铜器时代的居民聚落。公元前571年,楚国在今六合区境设棠邑,置棠邑大夫,是南京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地方建置。
1、公元前541年,吴国在今高淳区境建濑渚夷,因城池坚固,又名“固城”。公元前495年前后,吴国在今主城朝天宫一带开办冶铸铜器的手工作坊,称“冶城”。公元前473年,越灭吴,翌年筑城于秦淮河口,后世称“越城”,是为南京主城区建城之始。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大败越国,占其地建金陵邑,筑城于石头山(今市内清凉山),为南京主城区政区治所建置之始,南京自此得名“金陵”。
2、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改金陵邑为秣陵县。212年,孙权在楚国金陵邑故址石头山筑城,作为驻军和屯粮之所,称石头城;改秣陵为建业,寓意“建立帝王大业”。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后于229年10月迁都建业,是为南京建都之始。1368年,朱元璋在此(时称应天府)称帝建立大明王朝,实行南北两京制,于应天府置南京,是为南京地名之始。
3、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3日,废江宁县、上元县,置南京府。1927年4月18日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定南京为首都,改江宁县主城部分为南京市。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1952年9月,南京与苏南、苏北行政区合并成立江苏省,南京为省会。1990年,南京市为计划单列市,被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1993年,中央撤销省会城市计划单列。1994年2月,中央明确南京为副省级城市。
(2)南京有什么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历史上,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代于此立都,后又经南唐、明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建都,南京成为融南北风情于一体的全国性大城市,被誉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1842年,清政府在南京下关江面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与英国政府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宁条约》(《南京条约》)。1937年12月,侵华日军侵占南京,进行长达6个多星期的血腥大屠杀,被害军民30万人以上,牢记历史,勿忘耻辱。
⑶ 南京发生的历史重大事件有哪些
1853年3月29日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
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告成立
1937年12月~1938年1月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南京大屠杀
1949年4月23日 南京解放
⑷ 中国古代史在南京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有什么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元顺帝统治时期,爆发了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参加了红巾军,他南征北战。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府为京师(顺天府即南京),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1383年南京设京师观象台1439年造浑天仪置北京(1900年被八国联军德国劫走.1921年要回,置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代表在静海寺议和,在下关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称天京。
1864年,清军攻入天京,太平天国灭亡。
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月,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孙中山退职。
1913年,黄兴在南京响应孙中山先生讨伐袁世凯,即二次革命。
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开始其对中国长达22年的独裁统治。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屠杀30万南京平民。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由陪都重庆迁回南京。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蒋家王朝覆灭,“十朝都会”南京由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地处“吴头楚尾”,为吴国置冶城于此。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令越相范蠡修筑“越城”于秦淮河畔。
公元前306年,楚威王筑城于石头山,置金陵邑。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改金陵为秣陵。
汉初秣陵相继为楚王韩信、吴王刘濞之封地。前128年,汉武帝封其子刘缠为秣陵侯。
【六朝古都】 南京的天际线
211年,孙权自京口迁秣陵,改名建业。229年,孙权称吴大帝,自武昌还都建业。
280年,西晋灭吴,改建业为建邺。后因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改名建康。
317年,司马睿即位,是为晋元帝,东晋正式建立,定都建康。
420年,刘裕代晋称帝,宋立国,都建康。
479年,萧道成代宋称帝,齐立国,都建康。
502年,萧衍代齐称帝,梁立国,都建康。
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陈立国,都建康。
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故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今南京图书馆保留有六朝建康城遗址。六朝建康城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
【金陵情怀】 公元589年,隋灭陈。隋文帝以石头城为蒋州,隋炀帝时改为丹阳郡。 此后隋、唐两朝统治者将扬州治所自金陵迁至广陵,曾一度取消南京州一级的建制。唐初,杜伏威、辅公祏义军占据丹阳郡,归顺唐廷,唐改丹阳为归化。杜伏威辅公祏起兵反抗,建立宋政权。唐平江南,置升州。五代杨吴立国,修缮金陵,以为西都。937年,徐知诰(李昪)代吴,南唐立国,定都金陵,改金陵府为江宁府。
【陪都建康】 975年,北宋灭南唐,以江宁府为升州。1018年,宋真宗以赵祯为升王,不久立为皇太子,改升州为江宁府。1127年,宋高宗即位,改江宁府为建康府,作为东都。不久金兵南下,高宗南逃,以杭州为行在。1138年,宋高宗再次南逃杭州,正式建都,改杭州为临安府。建康府为陪都。
1275年,元兵南下,以建康府为建康。1329年,改建康为集庆。
【开明之城】 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作为根据地,朱元璋自称吴国公。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故定国号为明,是为明太祖。以应天府为南京,以为首都,以开封为北京,以为留都。1378年,罢北京,改南京为京师。1403年,明成祖升北平为北京,以为留都。1420年底,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1644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
【天国风云】 1645年,清兵克南京。改南直隶为江南省,应天府为江宁府。1649年,清设两江总督于江宁。1853年,太平军攻克江宁,改江宁为天京,以为都城。在今总统府一带修太平天国天王府。1864年,清兵克天京,太平天国亡。 越过玄武湖眺望南京城[局部]
【博爱之都】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南京为中国首都。 1927年,北伐军克南京。不久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37年9月19日,日军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下令对南京等实行“无差别级”轰炸。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城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血腥屠杀。在暴行最猖獗的6个星期里,共杀害我30多万同胞,强奸2万以上的妇女,史称“南京大屠杀”。
【故都重生】 1949年4月23—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成立南京市人民政府。 1949年后,南京先为中央直辖市。1952年恢复江苏省,南京降为省辖市并作为江苏省省会至今。1990年南京被确定为国家计划单列市,1994年省会城市取消计划单列,国务院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确定南京市行政级别为副省级。
⑸ 谁知与南京有关的历史文化故事和典故
楚王庙的传说
百里传砖造城墙
南京四方城石龟的古老传说
澡堂的传说
⑹ 南京城市街衢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历史文化故事
南京的城市街衢很有特色,也注重历史积淀。早在东晋建康之时,这里住着两大家显族。一家姓王即东晋着名宰相王导的宅邸;另一家姓谢,即东晋名将谢安的宅邸。他们的宅舍建筑占了一整条街,即乌衣巷,位于秦淮河边。秦淮河上有桥,名朱雀桥。这里驻都城卫戍部队,军人都穿黑衣。后来东晋覆亡,家族败落。所以唐代诗人刘禹锡作了一首吊古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是一种候鸟,冬天到南洋群岛去过冬,次年春分(3月20日)前后飞回长江流域,哪家燕子仍回哪家筑巢消夏。但王谢两家到了唐代已不见踪影,所以燕子只好就地择百姓家居住。如今乌衣巷尚能依稀找到旧迹,就是在南京白鹭洲公园西夫子庙文德桥南一处。
明代的南京注重风水,这里有个街坊,叫石猫坊,又叫百猫坊,位于今升州路南彩霞街菜场。这里有座牌坊,为明代虢国公俞通海所立。相传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与他一起打天下的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渊三兄弟因战绩赫赫而均封侯、公。俞通海死后,被追封为虢国公,谥忠烈,并为他的后代造了一座国公府。但俞氏生前有结冤者,他们在明太祖面前告俞宅有“王气”,朱元璋本人也信风水,于是就叫刘伯温去破“王气”。刘在俞家门前立一座牌坊,牌坊上刻一百只猫,所以叫“百猫坊”;又因为用白石所刻,因此又叫白猫坊或石猫坊。坊前还要挖一口井,在宅后又设堵门桩。宅东设钓鱼台,宅西设赶鱼巷,据说这就是破“王气”的“八卦阵”。如今这里的小路尚有某些遗迹。那座石猫坊现存四柱及横额,雕刻的石猫尚在。
⑺ 六朝古都的南京,在历史上都发生过什么大事件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其实发生过很多的大事件。
近代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就是在南京签订的,这也是在近代发生的第一件大事,这件事对当时的中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当时因为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外国人为了能够打开国门,于是偷偷地将鸦片运进中国,中国清政府也因此衰败,虽然有虎门销烟的事件,但是后来直接导致了鸦片战争,因为清政府一味地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武器比不上洋人,清政府自然落败,在1842年的时候,清政府被迫与洋人在南京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而当时的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也是中国消极的开始。
而明成祖朱棣发动的叛变也是在南京这个地方,南京就好像被下了魔咒一样,逃脱不了被灭亡的命运,可能朱棣后来也是为了避免被人谴责,后来才会被首都迁到北京吧。
⑻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故事(短一点)
历史故事:
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 ,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
1937年11月8日蒋中正下令全线撤退,四天后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上海被日本占领后,日军趁势分三路急向南京进犯。
中国方面就此开始准备在上海以西仅300余公里的首都南京的保卫作战,由于下达撤退命令过于仓促,后方国防工事交接发生失误,随着日军轰炸机的大范围轰炸,撤退演变为大溃败,使北路日军主力一路顺利到达南京。
(8)南京有什么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南京大屠杀的警示
1、国家要统一,不能分裂。日本人对中国的入侵,是瞄准中国当时处于军阀混战四分五裂的情况下,可以乘虚而入,于是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中国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团结统一,分裂国家是数典忘祖,重蹈覆辙的先兆。
2、国家要繁荣,不要贫穷。只有综合国力强盛,才不被人欺负,日本侵华就是在旧中国积贫积弱的情况下进行的,今天我们的经济迅速发展,无论在国防外交还是科技创新领域,中国正成为世界舞台的重要角色,我们一定要维护好、发展好,最终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3、国家要和平,不要战争。这段惨痛历史,就是为明天的和平发展敲响警钟,警醒世人的是对一切违反现代文明的暴力侵略、种族屠杀和恐怖事件的正义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