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世纪70、80年代有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1970年,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起义纪念碑前下跪。
·197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卫星成功。
·1970年10月,意大利恐怖组织“红色族”成立,它的出现与西欧青年中盛行的极左思潮有关。
·1971年4—5月,32万美国群众在华盛顿举行反对越战的大示威。
·1972年6月17日,“水门事件”被揭露。这一政治丑闻使尼克松在8月8日晚被迫辞去美国总统职务。
·1973年1月,越南战争结束。
·1973年8月8日,韩国民主人士金大中在日本抨击朴正熙集团的独裁统治,遭韩国中情局特工绑架,被押回汉城受审。世界舆论反响强烈。
·1974年8月,联合国召开第一次世界人口会议,从政治和发展角度审议人口问题。
·1976年7月20日,美国“海盗一号”不载人宇宙飞船在经过近11个月的5亿英里的飞行后,在火星软着陆成功。19分钟后,着陆成功的消息传回地球。 同年9月9日,毛泽东去世,10年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7月26日,世界第一个试管婴儿在美国诞生。同年,在中国改革开放开始。
·1979年12月24日,苏联入侵阿富汗。
·1979年伊朗革命:霍梅尼从巴黎返回德黑兰。
·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
·1981年,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医院医学中心诊断出首例爱滋病。
·1982年,南极上空臭氧洞扩大,威胁人类生存。
·1982年,非洲遇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干旱,殃及36个国家,受灾人口1.5亿,100万人死于饥荒。
·1982年4月,英阿马岛争夺战。
·1982年12月1日,美国克利夫兰医院的贾维克医生为克拉克进行首例心脏移植手术,手术后克拉克存活了111天17小时53分钟。
·1983年3月28日,美国总统里根发表电视讲话,声称为使美国不再生活在“核毁灭”的威胁下,将研制太空布置反弹道导弹系统,即“星球大战计划”。
·1983年9月1日,韩国客机被苏联导弹击落。
·1984年12月3日,位于印度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发生毒气泄露事故。
·1985年5月17日,戈尔巴乔夫公布严厉的禁酒决定,针对4000万酗酒者开展“反酗酒运动”。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失事。
·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大爆炸。
·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
·1987年7月11日,世界50亿人口日。联合国确定当天上午8时35分在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出生的婴儿马特伊·加伊帕尔为第50亿个出生的人。
·1988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轰然坍塌,德国结束分裂。
B. 20世纪80年代中国发生了什么事
1、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 自从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中国共产党已经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并且在各条战线的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拨乱反正的重大胜利,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二大以来,九年时间,我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3、1982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
4、1984年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 198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是当前我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 1980年中国发生过什么灾难
1980年夏季华北、东北大部和西北部分地 区出现了较严重的伏旱,全国受旱3.92亿亩,成灾1.87亿 亩;
D. 中国1980年都发生了什么大事啊.
1980年,深圳全面改革开放。
1980年,发大水。
1989年,我我出世了,世界应我而改变。
E.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发生的历史大事有哪些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发生的历史大事有:
1839年虎门销烟;
1840年鸦片战争及其之后的南京条约、厦门条约、虎门条约;
1851~1864年太平天国起义;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之后的一系列条约;
1884年援越战争,虽然胜利却签了中法新约;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及其之后的马关条约;
1899年义和团运动.三四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洋务运动;
1898年百日维新.
F. 求1980年至今发生的重要经济事件有哪些
首先1981-1990是一个经济周期 1981年中国GDP名义增长率 达到低谷为4.4%然后一直增长到84年的14.5%,最后在1990年到达低谷的3.3%。
80年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从1980年至1985年是中国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国民经济走上正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中国经济的转折点。
从1986年至1990年是中国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全面改革我国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六五”后期,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经济过热,成为“七五”开局的基础条件。经济过热局面成为整个“七五”期间不得不认真对付的难题。“七五”期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从1986年到1988年9月,特点是经济发展持续过热,不稳定因素增加,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6.7%,;后一阶段从1988年9月到1990年,为经济的治理整顿时期,宏观紧缩出现了市场疲软,速度明显趋缓,工业生产年均增长8.1%
总的来说了就是2个5年计划。经济有了一波质的飞跃,后来由于产业结构出现了问题,实施了宏观调控。
1991-1999年,从91年-93年中国经济经过调整,一顿狂飙。分别为8.6% 13.6% 13.4%。软后逐渐回落到99年的7.1%。
其间又是相对于两个五年的计划。分别是八五、九五计划。
从1991年至1995年是中国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统计资料显示,在中国执行的8个五年计划中,“八五”计划是中国历次五年计划中增长最快、波动最小的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加快,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八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8900亿元,年均增长l7.9%。
八五”计划设想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形成了总体开放的格局。这是关键所在。
1996-1999。
"九五"前两年,即1996和1997年,受"八五"后期物价大幅度上涨的惯性影响,市场物价继续保持上涨态势,各级政府为抑制通货膨胀,控制物价的过快增长,采取了一系列价格调控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1998和1999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则分别比上年下降0.8%和1.4%,年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出现过的新情况。由于长期积累下来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在新的买方市场条件下充分暴露,加之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增幅大幅度下降,导致国外需求萎缩,市场商品价格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总水平连续两年下降。
-----------------------------分割一下---------------------------------
2000-2007年
为什么要把“九五”最后一年的,划在这个经济周期里,因为,2000年是一个小转折,经过了97开始亚洲金融危机。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4%,扭转了自1998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的局面。由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启动消费市场、扩大内需的政策效果继续显现,国内需求不足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受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的影响,国家相应地调整了国内原油基准价和成品油价格,带动了以石油为原料的加工产品价格回升,市场价格总水平出现反弹势头。
01-05年,“十五”期间,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中国外有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内有错综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矛盾。受美、日等国经济衰退的影响,全球经济一路下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股市低迷,汇市不稳。从2001年的“9·11”事件,到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不断,再加上海啸、油价上涨、美元汇率持续走低等天灾人祸,给本已疲软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到2003年,中国经济结束了连续5年的反通缩,开始进入了新的经济增长期。然而,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当年严重的旱涝灾害,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市场销售增幅明显回落、旅游业受到严重打击、交通运输量明显下降、出口订单减少、农产品销售受阻等等。2003年二季度GDP增长率从一季度的9.9%掉到了6.7%。
但“十五期间”,基本来看解决三农问题,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竞争力增强。
直到07年,次债的正在到来(其实06年就暴露初问题了),加上中国楼市股市的泡沫严重,迎来了08的又一个转折,但我相信这次不会出现大问题,至少中国是的。中国经济一直是向好的。
。美国的布什政府的放松购房要求的刺激购房的政策,只是一个小小的导火线。这次次债危机,也至少一个更严重问题的表现。
这个更严重的问题,指的是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增加了富人的收入,而中产阶级相对被挤压削弱。在医疗价格持续上涨的今天,一个年收入六万美元的三四口人的家庭,如果雇主不提供医疗保险,他们就买不起一年一万二美元到一万三美元的家庭保险。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有4700万的人没有医疗保险。在银行贷款条件松懈,中产阶级的经济实力被严重挤压,无法偿付贷款的条件下,就爆发了这次危机。只有增强中产阶级的经济实力才是解决这场危机的治本之路。说白了,赚的少花的多,能不出问题么。
G. 1980年美国圣海伦斯发生了什么
1980年美国圣海伦斯火山爆发1980年5月18日,一场令人毛骨悚然的灾难爆发在美国华盛顿州,这场灾难却与那个春天的凌晨无关,罪恶缘于数百万年前。地壳内部产生的熔岩是造成圣海伦斯火山爆发的根源。火山爆发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其悲惨之状,令人目不忍睹。
在数百万年以前,由于原始物质互相撞击而形成的强大内压力的作用,在地壳内部产生了熔岩。在漫长的时间内,熔岩物质慢慢地向地表移动。大量炽热的熔岩、火山灰和气体突破地表后,便不断流出或大爆发,火山喷出的物质堆积在地面上,数千年后,便形成了新山。
在太平洋西北部的许多火山中,一般认为圣海伦斯是最美丽的。由于她年幼和有着相对近代的活动历史,包括123年前的一次大爆发。因此,科学家们认为,这座火山本世纪内再爆发的可能性极大。
1980年3月的事件开始证明他们的预见是正确的。
3月20日,圣海伦斯火山开始震动,第二周,震动加剧。
3月27日,山顶上喷出一个新的火山口。水汽和火山灰冲到了7000英尺的高空。圣海伦斯山在一夜之间成了富有科学吸引力的地点,成了重大的新闻主题。全国各地的地质学家和记者蜂拥而至。
以后几周,水汽继续喷发,火山继续震动。后来,就像不能定期拿出新节目来表演的明星一样,圣海伦斯火山的魅力渐渐消失了。记者回去了,在山麓的树林中撤出来的伐木工又逐渐回去干活了。
5月17日上午8点30分,火山正在爆发,火山爆发引起的剧烈震动,把数英里内的高大的常青树掀了起来,折断了数棵,一堆堆码在地上,就像是成捆出售的木材一样。
山上隆起的部位,随着数以百万吨计的石头和冰块的消失,出现了一个火山口。圣海伦斯山的两千或两千多英尺的顶峰不复存在了。
漂砾和石头向北飞去。山顶的一部分在喷发后变成了小石子和尘土。它们冲到9至11英里的高空,开始像石油燃烧时冒出的滚滚浓烟,随着气体和火山灰越喷越高时,浓烟便扩散开去,成了蘑菇云。
在火山上空,一阵西南风把火山灰刮到了北部和东部,构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灾害。星期日这天,数千平方英里上空,阴霾蔽日。火山灰散落在果园里,压弯了华盛顿州农业中心地带脆弱的麦杆,数以千计的人蒙受了损失。
这座山本身,产生了科学家称之为火山的最强烈的毁灭性力量,产生了一种“流动的火山细屑物”——一堵俯冲而下的由热气、热水和火山灰混合而成的高墙。它奔腾呼啸而来,横扫和埋葬一切挡道的东西,倾入斯皮雷特湖纯净的水中。
滚热的泥浆和气体倾入托特尔河的河叉,使河谷加宽了。泥浆进入河中,水位即刻上涨,于是又出现了一堵毁灭性的“墙”,使许多树木、公路、桥梁和房屋从地图上消失了。两岸上被冲毁的树木,互相碰撞着冲向考利兹河和多伦比利亚河,造成了1英里长的木材梗塞。
浮在水上的泥浆接踵而来,考利兹河水顿时变得像巧克力牛奶一样混浊。泥土沉积后,便成了洪水的根源。托特尔河下游的考利兹河流经洛克堡的地方,由于淤泥太多,河床增高了15英尺,在朗维尤下游的河床增高了8英尺。
但是,事情并不是到此就完结了。大量的泥土和岩屑从考利兹河流进了多伦比亚河,堵塞了两英里长的航道。
圣海伦斯火山爆发后,地质学家戴维·约翰斯顿的名字被列入了许多失踪人员的名单里。一位直升飞机驾驶员在科德沃特二号营地上空飞行了解情况后回来汇报说,在那里,地上堆积的火山灰足有四、五英尺厚,到处是树木碎片、卵石和直径几英尺的大冰块。
在约翰斯顿的科德沃特二号营地以北数英里外,是科德沃特一号营地,是一个摄影观察哨。温哥华报纸《哥伦比亚人》的摄影记者里德·布莱克本的工作营地。他是根据一份同调查局和全国地理学会签订的合同到这里来的。火山爆发以后,就再也没有听到过他的消息。飞行员说,科德沃特一号营地在火山第一次喷发时就遭到了破坏。布莱克本的尸体是在4天后才发现的。
另一个没有音讯的是波特兰的鲍勃·凯斯沃特。他是通用电器公司的地质学家,在斯皮雷特湖畔有一座木屋,他是被准许留在湖边的两个人之一。
另一位被允许留在湖边的人叫哈里·杜鲁门。这位83岁的老人,由于顽固拒绝离开他居住54年的房屋,成了这一带尽人皆知的人物。泥浆和石块随着气流扩散到了斯皮雷特湖畔,落入了湖里,哈里·杜鲁门以及他的屋子,16只猫及自动钢琴全被埋葬得无影无踪。
圣海伦斯火山第一次爆发喷出的火山灰和泥浆混合成乌云,在轰隆声中向北卷去。
圣海伦斯山令人捉摸不透。
在两个月前,在每个活着的人的心目中,在斯波雷特湖对面闪闪发亮、高耸入云的圣海伦斯山还是太平洋西北美丽而慈祥的大自然的象征。
1980年5月18日(星期六)早晨,天晴气朗,四周一片宁静。但是,那是一种假象。顷刻间一场浩劫自天而降。自那以后,对于那场天灾的目击者和数以千计的身受其害的人来说,这座山再也不会是美丽而慈祥的大自然的象征了。
在展现了极大的魅力,一夜成名之后,产生了被科学界称之为火山最强烈的毁灭性力量,一堵俯冲而下的由热气、热水和火山灰混合而成的高墙——“流动的火山细屑物”。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并吞噬了几位地质学家和摄影记者。
这场灾难,尽管人们已先有预见,但是造成的灾难仍是很大。科学在抵御这场灾难中显示了很大的力量。人们在受害的同时,也加强了抵御同类灾难的力量,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力量显得渺小而微弱,科学与智慧是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一把利剑。
H. 1980年到1998年的中国历史!
1980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组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稿)》讨论的通知。并随通知发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0年10月供党内高级干部讨论稿)》。要求15日以前发到各省、市、自治区。
中央办公厅组织的这次讨论开始时预定参加的人数是4000人,实际参加的人数比原定的要多。这次大讨论从10月中旬先后开始,持续了一个多月,到11月下旬结束。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决议》共分8个部分:
(1)建国以前二十八年历史的回顾;
(2)建国三十二年历史的基本估计;
(3)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
(4)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5)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6)伟大的历史转折;
(7)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
(8)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其中关于“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部分,集中表述了党的指导思想。
(8)历史1980发生了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党进行了指导思想和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工作,对“文化大革命”进行否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十七年的一些历史问题重新评价,党内和党外有些同志就对社会主义和我们党产生了一些疑惑,
对毛泽东的一生功绩和思想的正确性也有种种不正确的想法。所以,如何看待建国以后党的历史,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如何评价毛泽东思想,成为当时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大问题。《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起草的。
I. 1980年有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
公元1980年被普遍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的开端,也是中国农历庚申年(猴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1年。从1980年开始以后出生的人们被中国大陆成为“八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