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孙策怎么死的
孙策死因如下:
据《江表传》载,许贡上表给汉帝,说孙策骁勇,应该召回京师,控制使用,免生后患。此表被孙策的密探获得,孙策便责备许贡,并下令将其杀死。许贡死后,其门客潜藏在民间,寻机为他报仇,在一次打猎中被暗算中毒箭。后毒迸发而死。
史书上是这么写他的死亡的:未发,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
创甚,请张昭等谓曰:“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呼权佩以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至夜卒,时年二十六。——《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
(1)历史上孙策是怎么死的扩展阅读:
在新一版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得知孙策死讯,孙权第一反应是连夜赶回都城,封锁消息,同时派人严密监视周瑜的动向。这一点,有点司马昭之心的意思了。
后来,孙权联络反战的张昭等人,迅速夺权,矫诏继位,等到事情已定,由张昭出面,劝说大乔带孙策的儿子远走他乡避开政治清算,同时派人通知周瑜。
周瑜回来,一切为时已晚,大局已定。即便周瑜一世英雄,也已经无力回天。周瑜回到都城,孙权第一句话是问:“他带回多少兵马?”属下回答是:“大军驻扎城外,周瑜一人入城!”
周瑜带兵返回,用意是为了提防什么,很是明显!不过,聪明的人不办糊涂的事,等到达都城之下,周瑜知道大局已定,也算识时务者为俊杰,独自进城,眼睁睁看着大乔母子被迫离核心圈子。
至此,一场精心图谋的政治行动完美画上句号。
❷ 三国演义里孙策怎么死的
在丹徒狩猎中为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不是被孙权所杀。
孙策为将,有智有勇,英姿勃发,其治军严整,军纪严明。但在征战中由于年轻气盛,难免出现处事不慎、好勇斗狠的弱点,这为其结怨和遇刺种下了祸根。
建安五年(200年)4月,正当孙策准备发兵北上之时,在丹徒狩猎中为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其弟孙权接掌孙策势力,并于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孙策,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的奠基者之一。
兴平二年(195年),孙策征得袁术许可,东渡长江,进攻樊能、于糜,又在当利口袭击张英。并以曲阿为据点,与扬州刺史刘繇进行决战,大败刘繇。
建安元年(196年),率兵进攻会稽王朗和吴郡严白虎。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僭越称帝后,孙策与袁术决裂;同年夏,被朝廷任命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建安三年(198年),朝廷任命孙策为讨逆将军,并封为吴侯。
建安元年(196年),孙策继续进攻江东各地,吴郡人严白虎等各率有一万多人,驻扎严守各自的地盘。吴景等想先击破严白虎等,然后再到会稽。孙策说:“严白虎等群盗,心无大志,凭此就能将其擒获。”于是率兵渡过浙江,直逼会稽。
会稽功曹虞翻劝太守王朗暂避孙策的锋芒,王朗不听,发在固陵(浙江萧山县西)阻击孙策。孙策几次发动进攻,均未能奏效。孙策的叔父孙静献策,建议声东击西,从查渎进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孙策依计。
于夜里一面到处点燃火把,迷惑、牵制正面之敌,一面分出兵马悄悄从查渎出击。王朗出于意外,大惊,派周昕率兵仓猝迎战,孙策斩杀周昕,长驱直入。王朗败溃,带虞翻乘船逃到东冶(今福建福州)。孙策派贺齐追击,王朗投降,于是会稽平定。
建安四年(199年),孙策击败庐江太守刘勋及刘表部将黄祖。建安五年(200年)初,在夺取豫章郡后统一江东;同年4月,孙策在丹徒狩猎时为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其弟孙权接掌孙策势力,并于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❸ 历史上孙策到底是怎么死的
被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
孙策(公元175年—200年),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孙坚长子,孙权长兄,东汉末年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孙吴的奠基者之一。《三国演义》称其武勇犹如霸王项羽,绰号“小霸王”。
孙坚死后,孙策被迫屈事袁术。195年,孙策率军横渡长江,占领曲阿后击败扬州刺史刘繇。此后连续打败会稽太守王朗和吴郡严白虎。
197年,曹操任命孙策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200年,孙策在狩猎中被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25岁。其弟孙权接掌孙策大业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孙策墓位于现在江苏省苏州市盘门外染丝厂内,当地人称之为孙将军坟。据宋人着《孙王墓记》记载,盗墓贼曾挖开孙策墓,墓地随后被废,变成了官窑。解放后发掘出土了楣石,虽经岁月剥蚀,仍可分辨出正面浮雕的龙、虎、人等形象。
(3)历史上孙策是怎么死的扩展阅读
轶事典故——江都谋划
孙策在举家迁到江都时,扬州名士张纮也正因为母亲去世守孝居住在江都。孙策几次拜见,和他研究天下大势。孙策先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目前汉祚衰微,天下纷乱,英雄豪杰,都拥兵自重,各图发展。没有人出于公心,扶危济乱。
先父曾与袁氏共破董卓,功业未成,不幸被黄祖所害。我虽年轻识浅,但却有心要干一番事业。
如今,我想到袁术那里去,请求他把先父当年的旧部交我统领,然后到丹阳(今安徽宣城)去依靠舅父吴景,收集流散兵士,东据吴郡(今江苏吴县)、会稽(今浙江绍兴),报仇雪耻,做臣服于朝廷的外藩。您以为如何?”
张纮推托:“我识见简陋,况且又服丧在身,对您的事,实在难以帮忙。”
孙策进一步请求:“您的大名,名闻遐迩。四方之人,无不向往仰慕。我的这些打算,成与不成,由您一言而决。您一定要对我直言相告。如果我志向得伸,大仇得报,决不会忘记您的教诲之恩。”
张纮见孙策言辞慷慨,神色间流露着忠义豪壮之气,深受感动,建议孙策南渡,并答应带好友支持他。孙策说:“我与你互不违背诺言,不背叛彼此,这样我就可以依言而行了,老母和幼弟就托付于你,这样我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❹ 孙策是怎么死的呢
孙策是被刺客刺杀,重伤不治死亡的。不过在这里有两个说法,三国演义里,孙策发现那些百姓在拜一个老神仙,名叫于吉,就连自己的母亲都信丰他,孙策作为江东的小霸王,岂能忍受,所以当众将这个老神仙斩杀也因此得罪了人,后来,这位老神仙的弟子趁着孙策出游,对其暗害,其实这个时候孙策的病还可以治,但其母亲对他责怪,让他内心无法接受,再加上早年征战,留下了一些旧疾,这才不治身亡。结语:打天下的时候孙策勇猛刚劲,而且独具慧眼,重用了周瑜等人,如果他不死的话,完全有机会出兵中原,这样一来曹操就又多了一个大题,甚至整个三国的历史都可能改写。
❺ 三国孙策之死 孙策怎么死的
孙策是因为遇刺身亡。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垒相持,孙策暗中盘算袭击许昌,迎取汉献帝,便秘密整顿军队、部署将领。同年四月四日 ,孙策在丹徒山中打猎。
这时忽然碰到三个人,这三人是被孙策所杀的吴郡太守许贡的许贡的小儿子与门客,孙策问:“你们是什么人?”三人回答说:“我们是韩当的士兵,在这里射鹿。”
孙策说:“韩当的士兵我全部认识,从没见过你们”。说完向其中一个射箭,那个人随着弓弦的声音而倒下。余下二人非常恐慌当即弯弓搭箭,向孙策射来。孙策面颊中箭。这时,后面的扈从骑兵寻找到孙策,将刺客全部杀死。
孙策伤势甚重,自知不久于人世,就请张昭等人,托以后事:“中原正在大乱之中,凭我们吴、越的兵众,三江的险固,足以观其虎斗成败。
到夜间孙策便去世了,时年二十六岁。孙权登基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为孙策立庙于建业朱雀桥南,后来派太子孙和前去亲祭。
孙策(175年—200年5月5日 ),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
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孙吴的奠基者之一。《三国演义》称其武勇犹如霸王项羽,绰号“小霸王”。
建安五年(200年)4月,正当孙策准备发兵北上之时,在丹徒狩猎中为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其弟孙权接掌孙策势力,并于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❻ 孙策真正死因
孙策累积仇怨,在丹徒山中打猎时遇刺中箭,不久身亡。孙策(175一200),中国东汉末军阀,三国时吴国的奠基者。孙权之兄。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少居江淮间,颇有声望。兴平元年(194),至寿春从袁术,不得志。
孙策喜欢单身出行游猎,虞翻劝谏说:“容易出府,微服出行,侍卫来不足戒严门路,官兵们通常为这事烦恼。做君主假使不庄重就无法展请愿风,因而说龙形成鱼的样子,被叫豫且的渔夫捉住,白蛇专断出游,被刘邦杀了,期盼您稍微注意。”孙策认为他说得对,不过没有采纳。
孙策虽然与曹操结下了同盟关系,不过暗地打算乘官渡之战北上袭击许都,迎接汉帝,先走到丹徒后攻打广陵太守陈登,准备在粮草筹集完备后出发。陈登是陈瑀的堂兄之子,在孙策西征刘勋、黄祖的时候。
❼ 历史上的孙策到底是怎么死的他真的是被许贡的门人杀死的吗
提到孙策,大家都知道他是着名的江东小霸王。在东汉末年,孙策雄据江东之地,但孙策英年早逝也给人留下了遗憾,不经有人猜想如果孙策没有死,东吴是否能够平定天下?那么历史上的孙策究竟是怎么死的?《三国演义》所描述,他是被许贡的门人射中面部,因为又因为见到了于吉鬼魂作怪,伤口迸裂而死,那么历史上孙策的死因究竟是什么?我们要从《三国志》中找寻答案。
可以说,孙策的死是,因为他自身性格上的原因,对于政敌赶尽杀绝,情绪容易波动,但也真正是因为这样最后导致了他的去世。因此,我们应该要从事件中学习,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不断总结进步,调整自己,改变自己生活中的一个个坏毛病,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❽ 孙策是怎么死的
被刺客所杀。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垒相持,孙策暗中盘算袭击许昌,迎取汉献帝,便秘密整顿军队、部署将领。
同年四月四日,孙策在丹徒山中打猎。他骑的是一匹快马,扈从骑兵被远远的甩在后面。这时忽然碰到三个人,这三人是被孙策所杀的吴郡太守许贡的小儿子与门客,孙策问:“你们是什么人?”
三人回答说:“我们是韩当的士兵,在这里射鹿。”孙策说:“韩当的士兵我全部认识,从没见过你们”。
说完向其中一个射箭,那个人随着弓弦的声音而倒下。余下二人非常恐慌当即弯弓搭箭,向孙策射来。孙策面颊中箭。这时,后面的扈从骑兵寻找到孙策,将刺客全部杀死。
孙策伤势甚重,自知不久于人世,就请张昭等人,托以后事:“中原正在大乱之中,凭我们吴、越的兵众,三江的险固,足以观其虎斗成败。你们要好好辅佐我弟弟!”
又招呼孙权,将印绶交予他,对他说:“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但举贤任能,使其各尽其心,用以保守江东,我不如你。”到夜间孙策便去世了,时年二十六岁。
(8)历史上孙策是怎么死的扩展阅读:
孙策占据江东的历程:
父亲孙坚死后,孙策无奈之下投靠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的袁术,孙坚北上讨伐董卓的时候,攻下了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主动把南阳让给袁术,袁术自己在南阳过奢华的生活,坐吃山空。
然后又被曹操打败,才逃到了寿春。但无论如何,他应当是要感激孙坚的,等孙坚死后,袁术却是把他的部队全部据为己有。
孙策几次恳求袁术把孙坚以前的全部人马借给他,袁术没有答应。他已看出孙策这个人野心不小,很难控制。
袁术心中一直有做皇帝的梦,但能控制的地方太少,就想扩大地盘。孙策无可奈何,只好先帮着袁术跑腿。但他辛辛苦苦总是得不到回报。
袁术曾答应孙策做九江郡太守,等到正式任命的时候,却让给了自己的亲信陈纪。过了不久,他又信誓旦旦地对孙策说:上次是我错用了陈纪,现在你去攻打庐江(今安徽西南部),打下来太守就是你的了。
庐江的太守叫陆康,孙策也恨他,因为孙策以前拜访他的时候,陆康看不起孙策,只让手下人接待。
孙策怀着无限希望进攻庐江,打了两年才打了下来,但袁术又让亲信刘勋去做太守。孙策一次又一次被耍,一次比一次失望。
但袁术心里也喜欢他流露出的英雄气。他看到孙策,常叹息说:如果我生的儿子像孙策一样,我就算死了也没有怨恨了。
在孙策苦闷难以倾诉,找不到出路时,一个谋士劝他,北方的能人太多,想找个地盘不容易,不如到江东去创业。江东就是现在的皖南、皖东、苏南、浙江、江西东北部等地区,也就是我们现在称的江南。孙策走投无路之下,听取了他的建议。
孙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开空头支票,对袁术说:我帮你先去攻打江东,回头帮助你平定天下。
条件是袁术归还以前孙坚的军队。令孙策吃惊讶的是,袁术这次同意了。一共给了孙策1000多人,马10多匹,包括孙坚的旧部名将程普、黄盖、韩当、吕范等人。自愿跟着孙策走的又有几百人。孙策就这样带着这一小批人马向袁术告别。
孙策从寿春出发,由于他为人爽朗,武艺高强,名声远播,一下子吸引了大量的百姓前来投军。
到历阳(安徽和县)时,部队已经壮大到五六千人。他就从这里渡江,因为这里江面较窄。江东面是采石矶,历来是军事要塞,征讨江东的必经之路。
当时江东地区名义上都是东汉天子的地盘,但实际上整个天下已被黄巾军冲得七零八落,都是地方军阀割据一方,能站稳脚跟的大多狡猾强悍、杀气腾腾,根本看不起孙策。
然而让所有人跌破眼镜的是,孙策顺利攻下采石矶后,转战江东,整个过程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风卷残云般打下了包括现在苏南、浙江、江西、安徽等广大区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孙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孙策曾从袁术手中借兵征战江东 一路势如破竹
❾ 孙策真正的死因是什么
孙策的死因说法不一,有以下两种主流说法:1、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四月,孙策出去打猎。他骑着上等精骏宝马,驰驱逐鹿,跟从的人赶不上。正当他快如疾风地奔驰时,突然从草丛中跃出三人,弯弓搭箭,向他射来。孙策仓猝间,不及躲避,面颊中箭。这时,后面的扈从骑兵已经赶到,将三个人杀死。原来,孙策曾杀死吴郡太守许贡。据《江表传》载,许贡上表给汉帝,说孙策骁勇,应该召回京师,控制使用,免生后患。此表被孙策的密探获得,孙策便责备许贡,并下令将其绞死。许贡死后,其门客潜藏在民间,寻机为他报仇,这次终于得手。孙策中箭,创痛甚剧。自知不久于人世,便请来张昭等人,托以后事。他说:“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 接着,叫来孙权,给他佩上印绶,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当天夜里,孙策去世,时年二十六岁。
2、民间传说《吴历》记载,孙策在中箭后受伤后,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这个样子,还能建功立业吗?”奋起虎威,推几大吼,伤口都裂开了。当夜死去。《搜神记》则说孙策死于于吉为祟:孙策杀死于吉,此后,每一独坐,都感到于吉好像就在左右,心中恼火。这次调治箭伤刚有起色,引镜自照,又见于吉立在镜中,回头看,不见于吉,如是再三。孙策摔破镜子,奋力大吼,伤口崩裂而死。
❿ 正史上孙策是怎么死的
孙策在丹徒狩猎时为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
孙策(175年—200年5月5日),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的奠基者之一。
兴平二年(195年),孙策征得袁术许可,东渡长江,进攻樊能、于糜,又在当利口袭击张英。并以曲阿为据点,与扬州刺史刘繇进行决战,大败刘繇。建安元年(196年),率兵进攻会稽王朗和吴郡严白虎。
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僭越称帝后,孙策与袁术决裂;同年夏,被朝廷任命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建安三年(198年),朝廷任命孙策为讨逆将军,并封为吴侯。建安四年(199年),孙策击败庐江太守刘勋及刘表部将黄祖。
建安五年(200年)初,在夺取豫章郡后统一江东;同年4月,孙策在丹徒狩猎时为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其弟孙权接掌孙策势力,并于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10)历史上孙策是怎么死的扩展阅读
初平四年(193年),二十一岁的孙策在周瑜、程普和黄盖等人的支持下,从历阳渡江,孙策辗转作战,战无不胜,没有人能抵挡住他的攻势,百姓听到孙策将要到达,全都失魂落魄;各地官员弃城出逃,躲到深山之中。
及至孙策到来,军队奉有命令,不敢进行掳掠,民间的一只鸡、一条狗、一棵蔬菜,都不能触动。于是民心大为欢悦,争先用牛肉和美酒去慰劳孙策的军队。
孙策相貌英俊,言谈幽默,性格豁达,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善于使用人才。因此,无论士大夫还是一般百姓,凡是见过他的人,都为他尽心尽力,乐意为他效死。
孙策进攻刘繇设在牛渚的营地,获得了存在那里的全部粮草与武器。当时,彭城国相薛礼、下邳国相丹阳人笮融都拥戴刘繇为盟主,薛礼驻守秣陵城,笮融驻军秣陵县南,都被孙策击破。孙策又攻破刘繇驻在梅陵的一支部队,转而进攻湖孰、江乘,全都攻克。于是到曲阿进击刘繇。
刘繇的同郡人太史慈这时从东莱来看望刘繇,正赶上孙策进攻曲阿。有人劝刘繇可任用太史慈为大将,刘繇说:“我如果任用太史慈,许劭不会笑话我吗!”他只派太史慈去侦察敌军动静。有一次,太史慈只带一个骑兵外出,在神亭与孙策突然相遇,当时跟随孙策的有十三名骑士,都是辽西人韩当、零陵人黄盖等当年追随孙坚的旧将。
太史慈便向前出战,正与孙策相对,孙策一枪刺中太史慈的马,夺得太史慈脖子后面插的手戟,而太史慈也夺得孙策的头盔。正在此时,两家的骑兵各自同时赶来,于是双方散开。
刘繇与孙策交战,兵败,逃往丹徒。孙策进入曲阿,慰劳赏赐将士,发布宽大命令,通知各县:“凡是刘繇、笮融等人的乡亲故友和部下,前来自首归降的,一概不咎既往。
愿意去当兵的,一家只出一人,免除全家的赋役负担;不愿再当兵的,也不勉强。”不过十天,应募者从四面涌来,得到二万余名兵士,一千余匹战马。孙策的声威震动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