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魏忠贤是明朝着名大太监,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魏忠贤虽然被人捧成了“九千九百岁爷爷”,但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焉。他真正掌权,也不过是天启四年到七年的事情;天启七年时朱由校驾崩,魏忠贤也在三个月后迅速败亡。
魏忠贤上路了,但是刚出京,就接到了皇帝要追查他的报告。当晚,魏忠贤和他的随从太监一起,在客栈里上了吊。比较有意思的是,十七年以后,崇祯自己也和魏忠贤用上了同样的死法。
② 魏忠贤到底是真太监还是假太监 魏忠贤最后怎么死的
魏忠贤是太监,但是有传闻说其利用自己的关系让自己净身时未净全身,保留下来的一颗睾丸,所以有人也认为他是假太监。至于谣传是真是假,因为记录中没有明确答案,所以也不能认定。而魏忠贤之所以会死,是因为魏忠贤谋害忠良被人弹劾,其在至凤阳看坟途中被崇祯得知他豢养死士,继而畏罪上吊身亡。
魏忠贤本以为就此回乡就可高枕无忧,但是有人在崇祯面前揭发了他豢养死士的事情,其心可诛,继而引得崇祯大怒。在缉拿魏忠贤的士兵还未到之前,魏忠贤自知这次活罪难逃,便先一步上吊自杀。在朝廷叱咤风雨的大太监魏忠贤,以此落下了帷幕。
③ 谁杀了魏忠贤
自杀的。
天启七年(1627)秋八月,朱由校驾崩,信王朱由检即位。朱由检素来熟知魏忠贤的罪恶,自己深加戒备,魏忠贤的党羽开始恐惧了。
杨所修、杨维垣先攻击崔呈秀以试探朱由检心意,主事陆澄原、钱元悫,员外郎史躬盛于是纷纷论奏魏忠贤。但朱由检隐而不发。
于是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一与皇帝并列,二蔑视皇后,三搬弄兵权,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王封爵,六目无圣人,七滥加爵赏,八掩盖边功,九剥削百姓,十交通关节。
奏疏呈上后,朱由检召见魏忠贤,让内官读给他听。魏忠贤非常恐惧,急忙用重宝贿赂信邸的太监徐应元,求他解救。徐应元是魏忠贤从前的赌友。朱由检知道这事,便斥责徐应元。
十一月,便将魏忠贤发往凤阳安置,魏忠贤在去凤阳的途中,仍豢养一批亡命之徒,朱由检闻悉后大怒,命锦衣卫前去逮捕,押回北京审判。
李永贞得知消息,连忙派人密报魏忠贤。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行到阜城时,听到后一项命令,便与同伙李朝钦在阜城南关客氏旅店痛饮至四更,最后一起上吊自杀。
(3)历史上魏忠贤怎么死的扩展阅读:
明熹宗临死前曾专门叮嘱崇祯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朱由校在生命最后时刻对魏忠贤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固然掺杂着个人私情。
但最主要的是他认识到了魏忠贤在处理“大事”方面的清醒和果决,尤其是在维护大局、知人善任、赏罚分明的关键问题上。
平心而论,魏忠贤为巩固个人权势,未免有党同伐异、残忍歹毒的罪恶一面,但从他曾经力排众议、大胆起用辽阳战败后遭受谗言的熊廷弼。
抛开私怨、违心推荐赵南星、孙承宗等一批能臣直臣等诸多方面,可以看出,他还是心系大明江山的。魏忠贤主政期间,国内形势良好,辽东局势平稳,这还是应该被认同和肯定的。
崇祯即位的时候,海内难民揭竿四起、关外清兵虎视眈眈,在这种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朝廷迫切需要一位富有处理军国大事经验,以及善于把握动荡时局的“能人”来独当一面。
虽然无法扭转国势日衰、积重难返的败亡趋势,但也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坍塌崩溃。但崇祯为了整饬内政和平息民愤,更是为了独掌大权,借着朝廷文武大臣的“倒魏”怒潮,以迅雷之势,一举肃清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四日,也就是他煤山上吊自杀殉国前的第五天,崇祯在大势已去、大厦将倾的绝望中,在听到太监曹化淳说的那句“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的话之后,终于领会到天启皇帝临终前,强调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深意所在。
幡然醒悟的同时,无力回天的崇祯在精神上彻底崩溃了。收葬魏忠贤遗骸,既是他对魏忠贤价值和功绩的重新肯定,也是对自己17年执政生涯的全盘否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魏忠贤
④ 魏忠贤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魏忠贤是畏罪自杀的。明熹宗时期,魏忠贤弄权朝野,明熹宗死后,魏忠贤失去了靠山。即位的崇祯皇帝早就看不惯魏忠贤擅权独断,他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除掉魏忠贤,魏忠贤知道崇祯皇帝容不下他,最终以自杀的方式谢罪。
⑤ 魏忠贤的死,真实原因是什么
朱由检登上帝位之后知道魏忠贤的罪恶,而且这个时候东林党人就上书弹劾魏忠贤,魏忠贤也知道自己难逃一死,所以就畏罪自杀了。其实在朱由检登上帝位,魏忠贤会死也是众人都知道的。所有人都非常的痛恨他,魏忠贤还活着的时候一直都在打击东林党人,直到死都不忘提醒崇祯,如果要挽救大明就一定要消灭东林党人。因为东林党人其实是迂腐的一群人,如果靠这些人,大明必然会亡国。他在死前没有求饶而是进谏,就说明他其实还是有格局的。
而且他们把那些损害他们利益的政策全部都废除,例如工商税、海税等等,而且还主张于后金议和,这也让后金有了喘息的机会。他们的政策导致农民起义,而这些人又无法平息内乱,所以导致国内的形势也越来越严重,越来越糟糕。因此魏忠贤死后明朝就陷入了深渊,很快就走到了灭亡之路。
⑥ 明朝魏忠贤是怎样死的
人生终途
天启七年(1627)八月,熹宗病死,他的弟弟、信王朱由检即位,他就是崇祯皇帝。无疑,魏忠贤也想要控制崇祯皇帝。据说,他曾进献国色四人,带有香丸一粒,名“迷魂香”。他要把崇祯皇帝变成痴皇帝,但没有得逞。 崇祯皇帝初即位,小心谨慎,无所举动。九月,他采取了第一个措施,把客氏赶出皇宫。十月,弹劾魏忠贤和魏党的奏疏突然出现。十一月,魏忠贤被免去司礼监和东厂的职务,滴发凤阳守祖陵。这是一个试探性的决定,没有引起大的骚乱。于是,崇祯皇帝命锦衣卫擒拿魏忠贤治罪。 魏忠贤行至途中,接到密报。当夜,他听到外边有人唱道:“随行的是寒月影,呛喝的是马声嘶。似这般荒凉也,真个不如死。”想到昔日的荣华富贵,魏忠贤也感到真个不如死,于是他上吊自杀了。
⑦ 魏忠贤是怎么死的
魏忠贤死因: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最后上吊自杀。
1627年,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登基以后,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状:一并帝;二蔑后;三弄兵;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封;六无圣;七滥爵;八掩边功;九伤民财;十通关节。朱由检召魏忠贤至殿上,命一宦官当众宣读钱嘉征奏疏,忠贤面如土色,以重金托一位皇帝身边的老侍徐应元求情。
同年十一月一日,诏忠贤至凤阳看坟,魏忠贤在凤阳途中,仍豢养一批亡命之徒,崇祯闻悉后大怒,命锦衣卫前去逮捕,押回京师审判。李永贞得知消息,连忙派人密报魏忠贤。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在阜城南关尤氏旅店与同伙李朝钦痛饮至四更,最后上吊自杀。
魏忠贤一生经历:
魏忠贤年少时家境贫穷,混迹于街头,不识字,但却懂得射箭与骑马,喜欢赌博,迷恋酒色。明神宗在位时期,魏忠贤为赌债所逼且思见太监在游乐场所出手阔绰,遂自阉入宫做宦官,因早与宫中太监熟识通融,谣传因此未净全身,仍有一粒睾丸。
在宫中,魏忠贤结交太子宫太监王安,得其佑庇。后又结识皇长孙朱由校奶妈客氏,与之对食。对皇长孙,则极尽谄媚事,引诱其宴游,甚得其欢心。1620年,朱由校即位,是为明熹宗。魏忠贤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
明熹宗因为喜欢做木工,因此朝廷大事,几乎都贵魏忠贤打理。魏忠贤与皇帝乳母客氏沆瀣一气、狼狈为奸,极受宠信,人称“九千岁”(意谓在号称千岁的亲王之上,近于号称万岁的皇帝),有些人干脆叫他“九千九百岁”。
⑧ 历史上的魏忠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绣春刀2:修罗战场》的热映,让魏忠贤和东林党多被讨论。历史上的魏忠贤确如电影里所表现得那样有城府吗?
魏忠贤起初并不像能在宫中飞黄腾达的人物。魏忠贤二十二岁因为走投无路,自阉入宫,动机不过是为了吃一口饱饭。进宫之后,一连十几年都默默无闻。说到心机,人们对他的评价是"憨"。由于能力平庸不思进取,在宫中混了十几年之后,他才做了东宫一个才人的伙食管理员。
就像当初魏忠贤获得权力的轻而易举一样,命运停止在他身上的试验也是那样突如其来。谁也没想到,天启七年,年仅二十三岁的皇帝突然得了重病。这年五月,他开始腰疼,发烧,以后又浑身浮肿,已经呈现出大限将至的迹象。从症状上判断,他得的大概是急性肾炎。三个月后,天启帝去世。由于无子,由弟弟朱由检继承帝位。
魏忠贤一心一意地沉浸在悲痛之中,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正悄悄聚集在自己的头顶。新皇帝崇祯即位两个月之后,他示意臣下弹劾魏忠贤,长期以来聚集的反魏能量一泄而出,弹劾魏氏的奏折铺天盖地,得知皇帝要取他性命后,魏忠贤不得已只能上吊而死。从头到尾,他不过是一个忠顺的奴仆而已。
⑨ 魏忠贤怎么死的
被崇祯皇帝赐死。 魏忠贤能胡作非为,仰仗的是荒嬉度日、懒于政事、稀里糊涂的天启皇帝的撑腰。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秋8月,熹宗病死,信王朱由检入继帝位,改元崇祯,即为思宗。朱由检一向熟知魏忠贤的罪恶,同时东林党人也纷纷上书弹劾,于是,下令把魏忠贤发配凤阳.后又派人逮捕治罪。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畏罪自杀,结束了他罪大恶极的一生。
天启七年(1627年)思宗朱由检登位以后,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状:一并帝;二蔑后;三弄兵;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封;六无圣;七滥爵;八掩边功;九伤民财;十通关节。思宗下令清查“阉党逆案”。一共清查出首逆同谋六人,交结近侍十九人,交结近侍次等十一人,逆孽军犯三十五人,谄附拥戴军犯十五人,交结近侍又次等一百二十八人,祠颂四十四人,共计二百五十八人,再加上漏网之鱼五十七人,共计三百一十五人。十一月魏忠贤遭到弹劾,被流放凤阳,魏忠贤在凤阳途中,仍豢养一批亡命之徒,崇祯大怒,命锦衣卫前去逮捕,押回京中审判。李永贞得知消息,连忙派人密报魏忠贤。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在阜城南关尤氏旅店与同伙李朝钦痛饮至四更,最后上吊自杀,尸体被挖出后,任人千刀万剐。而崇祯在李自成攻进北京前夕,不知何故突然想起魏忠贤之功绩,遂在太监曹化淳建议下,收葬其遗骸于魏当年选定的墓地香山碧云寺。康熙年间御史张瑗巡视北京西城时发现魏忠贤墓依然“峻宇缭墙,覆压数里,郁葱绵亘,金碧辉煌”,据此进言称帝京周围不应“留此秽恶之迹”,于是到康熙四十年终被夷平。
⑩ 明末大太监魏忠贤怎么死的
崇祯元年十一月,崇祯皇帝将魏忠贤发配到了凤阳去看守皇陵。谁知道魏忠贤还自己养了一群死士,崇祯皇帝知道之后震怒,到了已经容不下魏忠贤的地步,于是下令将魏忠贤捉回来处死。魏忠贤知道自己这一次已经必死无疑了,于是就在半路上吊自尽了。魏忠贤死了之后,崇祯皇帝还下令将魏忠贤的尸体肢解,戳骨扬灰。没有遗体,有没有骨灰,魏忠贤自然没有什么墓地了。再加上魏忠贤作恶多端,更加没有人会为了他建墓了。
而我们今天还能看到的西山碧云寺是魏忠贤在世的时候,自己为自己建的。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会死的连尸骨无存,也就自然没有葬在这里。后来魏忠贤的爪牙为他在这里建了一个衣冠冢,但是这个衣冠冢到了清朝康熙年间的时候就被人给毁了,也是魏忠贤自己作恶多端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