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在历史上包拯是怎么死的

在历史上包拯是怎么死的

发布时间:2022-05-27 03:13:00

① 在正史上的北宋名臣包拯是什么原因导致死亡的

影视剧《包青天》把包拯铁面无私的形象诠释的淋漓尽致,尤其是他那黑面月牙深入人心,而且还有日断阳夜断阴的本事,身边还有两位得力的助手公孙策、展昭。他手持尚方宝剑威风凛凛,堂前有各种刑具,比如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等,都是用来惩治不法之徒,影视剧中包拯判过很多冤案,他是贪官、邪恶之人的克星,老百姓得以依靠的父母官。

其实正史上的包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厉害,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也是不存在的刑具,而且尚方宝剑皇帝也不可能轻易给他,就连公孙策、展昭都是小说家杜撰出来的人物。


包拯之死

史料记载包拯是于嘉祐七年(1062年)五月突然病逝,享年六十四岁。近来包拯的墓志铭被公开,让大家对包拯的死产生了怀疑。

墓志铭上有这样一句话:“嘉佑七年五月己未,方视事,疾作为归。上遣使赐良药,辛未,遂以不起闻。”也就是说包拯临死前服下皇帝赐的药不久去世,而且从包拯发病到死只有短短的13天。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院对包拯的遗骨进行研究发现钙、铁、汞元素的含量超过了我们现代人,古代的毒药主要有砒霜(砷)和朱砂(汞),朱砂除了制毒,还有防腐的作用,也就是说当时有可能为了保存尸体,在包拯的棺木中放入朱砂,也有可能包拯生前服用过含汞的食物和药。不过大家还是支持包拯属于寿终正寝。

但是包拯13天内突然死亡,又服用了皇帝赐的药,遗骨中又检测出汞元素超标,加上他生前得罪了那么多的权贵,被人下毒害死也是有可能的。

② 包拯是怎么死的

包拯是病死的。嘉祐七年(1062年)五月,包拯在枢密院视事时,突然得病,同月二十四日,包拯病逝,终年六十四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孝肃”。
包拯以廉洁着称,他执法严峻,不畏权贵,而对于有才干有政绩者,包拯则能秉公力荐。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任地方官时,包拯也善于体察民情,兴利除弊,因而颇有政绩。

③ 历史里面的包拯到底是怎么死的

包拯于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 病殁 于开封,谥号孝肃,妻子董氏把生前奏议底稿交付至门生张田辑录成《孝肃包公奏议》即《包拯集》传世,次年归葬合肥并由宋枢密副使吴奎立下墓志铭(现存安徽省博物馆),墓地曾于1199年由淮西路官员重修,但于文革时期1973年3月因当时革命委员会征地被强行“迁坟”破坏,而另一相关古迹“包公井”原址亦抢救未果,于1986年成为在合肥四中的一幢五层楼宿舍。

④ 宋朝的包拯是怎么死的

包拯病逝,终年六十四岁。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4)在历史上包拯是怎么死的扩展阅读

个人着作

包拯有奏议十五卷, 今存《包孝肃公奏议》(《包拯集》)十卷,收入《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第427册,历朝都有翻刻本出版行世,深受后世研究者的重视。

《包孝肃公奏议》几乎囊括了包拯一生中所有的奏折、陈表和各种各样的建议、意见,全面呈现了包拯的政治主张和他的阅世态度,尤其他关于反对增加农民负担和精兵简政的建议,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及现实意义。

参考资料

网络-包拯

⑤ 包公是怎么死的

病死。

嘉祐七年(1062年)五月,包拯在枢密院视事时,突然得病。 同月二十四日(7月3日),包拯病逝,终年六十四岁。仁宗亲临吊唁,并为其辍朝一日 。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5)在历史上包拯是怎么死的扩展阅读

包拯的家乡合肥建有包公祠

包拯病逝于北宋嘉祐七年(1062年)的开封,次年由开封护丧归葬在今合肥市东郊大兴集。1973年,合肥文物部门对包公及其家族墓地进行清理,从包公墓葬中出土了包公遗骨及其墓志,同时还出土了包夫人董氏及他们的两个儿子、儿媳及长孙的遗骨。

1985年,开始动工修建包公墓园。墓园共有包氏家族的六个墓冢,按宋制修建。全称叫包孝肃公墓园,整座墓园面积1200平方米,位于合肥城中南的一段护城河上,人们为了纪念他,这段河也叫包河。在合肥以包河为中心命名的一个区也叫包河区,还有合肥的包河大道。

在包拯的出生地合肥肥东有以包公取名的包公镇。

包河内建有包公祠,它建于“明弘治年间。到嘉靖时,得以重修,改名“包孝肃公祠”。包公祠的迎面正厅是包公享堂。堂中的包拯端坐塑像,造型生动逼真,双目炯炯,慑人魂魄。塑像旁是一副对联:“一水绕荒祠,此地真无关节到;停车肃遗像,几人得并姓名尊。”

包河传说是包拯小时候经常在这条河边玩耍,人们在包河里种藕养鱼,包河里的藕,脆嫩无丝(私);包河里的鲫鱼,背呈黑色(铁),象征包拯一生的“铁面无私”。

包河有一个沙洲,名“香花墩”,传说是包拯少年时读书的地方。位于包公祠东边,有一口水井,井沿是黑褐色的青石,石壁内侧,是一道道被井绳勒得极深的纹道。

⑥ 现实历史上北宋的包拯是怎么死的

  1. 包拯最后是因病去世。

  2. 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后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人亦称“包龙图”,卒赠礼部尚书,谥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3.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包黑炭”。

⑦ 包青天包拯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死时多大

历史记载是包拯在枢密院视事时,突然得病。同月二十四日(7月3日),包拯病逝,终年六十四岁。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7)在历史上包拯是怎么死的扩展阅读

包拯平生整治吏治、注重生产、巩固国防、举贤任能、为民请命,颇有政绩,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包拯之名,成为清廉的象征。

欧阳修:拯性好刚,天姿峭直,然素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着在朝廷。但其学问不深,思虑不熟,而处之乖当,其人亦可惜也!

张田:仁宗皇帝临御天下四十年,不自有其圣神明智之资,善容正人延谠议,使其谋行忠入,有补于国,卒大任以股肱者,惟孝肃包公止尔。

⑧ 包公是怎么死的

包拯是病死的,包拯有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1059年,担任三司使的张方平由于买了当地土豪的财产,被包拯上奏将他弹劾免官,后来由宋祁接任三司使。包拯又弹劾宋祁,宋祁被罢免以后,就由包拯以枢密直学士之职暂时担任三司使。
对此,欧阳修说:包拯弹劾两任三司使的处罚已经很重了,可是包拯又贪图肥缺来担任三司使,是不是太过分了。包拯听说了以后就待在家里,不去担任三司使,宋仁宗知道了以后不允许包拯这么做。
1061年三月,包拯升任给事中,正式担任三司使,而后宋仁宗又把包拯升为拜枢密副使。调任礼部侍郎,但是包拯拒不接受。

1062年五月,包拯在枢密院工作的时候,突然得病。 到了7月3日,包拯病情严重去世,终年六十四岁。

⑨ 历史上包拯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包拯生前无畏弹劾权臣,在他的弹劾之下,30多名官员被免职,有些人认为包拯从发病到去世才一个多星期,可能是他生前得罪太多的权臣,别人报复他。

对于包拯的死一直是个谜团,直到1973年包拯墓被发现后,包拯之死谜团被解开,他的结局也迎刃而解了,那么包拯到底怎么死的,结局又如何呢?


但是有的史学家认为防腐剂里也含砷,古人可能用来防止尸体腐烂,还有种可能是包拯生前吃过含砷的食物。那你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⑩ 包拯是怎么死的

包拯是因病去世的。

嘉祐七年(1062年)五月,包拯在枢密院视事时,突然得病。同年农历五月二十四日(7月3日),病殁于开封。宋仁宗赵祯加封包公为东海郡开国侯,赠官礼部尚书,谥孝肃。

妻子董氏把包拯生前奏议底稿交付至门生张田辑录成《孝肃包公奏议》(即《包拯集》)传世,次年归葬合肥,墓志铭由同为枢密副使的骑都尉、濮阳县开国子吴奎撰写、朝奉郎、上骑都尉杨南仲书写以及甥将仕郎、守温州里安县令文勋篆盖(现存安徽省博物馆)。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 ,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10)在历史上包拯是怎么死的扩展阅读

人物贡献:

包拯对于有才干有政绩者秉公力荐,如杨邠、王鼎、王绰三人皆为范仲淹提拔的人才,曾分别担任江南东路转运使、提点刑狱和转运判官,因任内严惩贪赃枉法的官吏而有“江东三虎”之称。后受守旧权臣的忌恶,被降任知州,不得再任转运使等“监司”官。

包拯虽由守旧派人物王拱辰荐为御史,却不为政派所囿,极力主张复用三人,终于使杨邠、王鼎、王绰先后又被起用为荆湖南路转运使、河北路提点刑狱、江西路提点刑狱。

包拯在社会享有盛誉,因而人们广泛传诵他的事迹,并加以理想化和艺术化,衍生出许多轶闻传说。南宋时有以包拯为主题的故事和戏曲,元杂剧中更有大量的包公戏如《陈州粜米》。

包拯是以龙图阁直学士(后世讹为大学士)职名任权知开封府,包拯世称包龙图。有小说《三侠五义》(评书界叫《龙图公案》)流行,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阅读全文

与在历史上包拯是怎么死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