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上怎么评价慈禧

历史上怎么评价慈禧

发布时间:2022-05-27 21:00:30

‘壹’ 请问:清朝慈禧太后是怎样的一个人

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的帝制时代中,少数长期当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称干练,尤其擅长操弄亲贵朝臣之间的权力平衡,以维系自身的绝对权威,清朝因为她的能力而续命数十年。

慈禧当权时期,清廷的中央集权以及中国主权面临来自内部及外国的种种威胁,她从捍卫清帝国权威及其本身权力的立场出发,所作之举措收效虽不尽成功,但放在历史脉络下做持平之论,多数允称合理。

慈禧的改革手段其实非常高明,百日维新改革速度过快,根本只是一场闹剧,不可能成功。在庚子年一场大祸之后,慈禧皇太后意识到时局已不容她坚持帝制传统,所谓的“祖宗成法”,乃容许清廷推展多种新政措施。

(1)历史上怎么评价慈禧扩展阅读

清朝女主主要就是慈禧,叶赫那拉·杏贞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死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历经咸丰、同治、光绪朝,控制晚清政权,掌权时间在清朝仅次于康熙与干隆,在中国史上排名第四。在同治、光绪两朝,她曾三次垂帘听政。

第—次执政是咸丰十一年至同治十二年,共计13年;第二次执政是同治十三年至光绪十五年,计15年;第三次执政是光绪二十四年至光绪三十四年,计l0年。统治期间发动政变两次,立皇储两次。

‘贰’ 历史上对慈喜的评价如何

慈禧,叶赫那拉氏,生于1835年。是着名的海西女真叶赫部的后裔,安徽宁池太广道惠征之女,本是满洲镶蓝旗人。咸丰元年大选秀女,叶赫那拉氏中选。二年五月九日入宫,时年十八岁,封为兰贵人。四年十一月封那拉氏为懿嫔。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未时,叶赫那拉氏生穆宗同治于储秀宫。第二天便晋封为懿妃。七年正月封为懿贵妃。1861年8月,咸丰帝病死热河,懿贵妃二十七岁,遗诏立载淳为皇太子,继承皇位。并任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政。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慈禧皇太后母家,着抬入镶黄旗满洲。同年11月,那拉氏与恭亲王奕欣发动政变,将八名“赞襄政务王大臣”分别革职或处死,改元同治,那拉氏实行垂帘听政,实际控制了国家大权。开始了她对清朝长达47年的统治,作为同治、光绪两朝的实际最高统治者,她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公元1908年10月22日,慈禧太后因疾病去世,卒年74岁。1909年11月15日,葬入清东陵的普陀峪定东陵内。

慈禧是历史上着名的“奢侈”太后,生前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等宝物,死后其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高达亿两白银。她的陵墓超越了她的丈夫,是清东陵中最精美的。然而,令她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种精美令她死后陵墓被盗、灵魂不得安宁。1928年7月4日至7月10日遵化驻军军阀孙殿英部勾结守陵满员盗掘了干隆帝的裕陵地宫和慈禧陵地宫,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东陵第一起大盗案。慈禧饮食之奢侈、花样之繁多,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这也是晚清宫廷之中最大的一项消费内容之一。每天数百个品类的美味,花样繁多,一一端上御桌。清室专门为她一人准备膳食的寿膳房,就多达三百余人。加上1881年《中俄伊黎条约》、1895年《马关条约》、1901年《辛丑条约》等卖国条约的签署及对维新运动的激进派代表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戊戌六君子”的杀害、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等事件使慈禧成为几代人心目中败家亡国的女人、阴毒奸诈的妖后、中国落后的罪魁祸首。
但综合起来看慈禧执政的47年,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其一,派人留学、废除科举而创办新式学堂、办报等。当时,清王朝的一部分中央和地方官员主张学习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训练新军,购买枪炮、军舰,发展中国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尽管他们的改革没有触及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但是,在顽固派看来,却是“用夷变夏”,违背了祖宗成法和圣贤古训。所以,洋务运动一开始,就遭到顽固派的坚决反对。由于慈禧的支持,洋务运动才得以冲破重重阻力向前发展。洋务运动虽没有使中国富裕强大起来,但重要的是,洋务派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学习了西方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为以后中国资产阶级的活动(如康、梁的维新变法,孙中山的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二,慈禧知人善用,重用汉人,手下能人堪多,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骆秉章都是当时的能臣,她手下的袁大头的本事也堪比曹操。让这样一大批能人甘心受她的指挥,足见她的用人能力。在早年协助咸丰皇帝处理国事时,就确立了她正确的政治策略,成为咸丰年间政策方针的实际制定者,开创了同光中兴的基础。同光中兴实际上就是慈禧中兴。以当时内忧外患情形之下,实为中国数千年来之异彩。其三,废除科举,倡办新学。废除科举虽然也来自袁世凯和张之洞等洋务派重臣的呼吁,但也是受到保守派和全国人民普遍反对的,请注意,是受到全国人民普遍反对的,也是受到朝廷大多数反对的。袁世凯等人的声音其实微弱得很。是慈禧顶住压力,予以支持才得以实行的。统治中国社会1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一朝而废之,这于中国,实为一场巨大的文化革命。可以这样说,中国近代以来最大的文化革命就是废除科举。其四,慈禧太后下达的“禁缠足令”,开中国近代妇女解放之先河。将来如果有人要写《中国女权运动史》,那么第一章必须从这道“禁缠足令”说起,这是无可回避的。其五,英明决策,1851—1866年,镇压太平天国;1866-1867年,剿灭西捻军;1862-1873年平定陕甘回民起义;1876-1877年,收复除伊犁地区外的新疆全部领土。千秋功业,莫此为甚矣。以当时的情势能做出这个决策,并能够贯彻始终,算得上英明伟大。当时朝廷的两条路线(“海防”和“塞防”)斗争十分激烈,全靠太后定策庙堂,权谋善变,顶住了以李鸿章为首的部分权臣干扰和反对,挽救了大清。其六,智擒肃顺,内除权臣,维护了安定团结的稳定局面。擒肃顺意义重大,当中体现的大智大勇,艰难曲折,更是说明她的过人之处。其七,京剧能够成为国粹,全拜慈禧之赐。因为慈禧喜欢,原来处于社会底层的草台班子,才能够登庙堂之高,进入上流社会,并成为上流社会的热宠,得以脱胎换骨,化腐朽为神奇。京剧地位的抬升,也惠及其他剧种,社会上所有“唱戏的”虽然依然不脱贱藉,但是社会地位可是大大改善了。其八,翡翠原来在宝石中属于最低的一种,位居钻石、玉石、红宝石等之下,但是由于慈禧太后眼光独具,酷爱翡翠,人们才发现,原来这种宝石过去是养在深闺人未知,竟然是如此美丽高贵。于是翡翠的地位竟然超过玉石甚至钻石,成为第一等的宝石。而事实证明,慈禧太后的眼光是正确的。其九,颐和园,说到现存的东方园林,颐和园排名第一。这不但是中国的瑰宝,也是人类的瑰宝。而颐和园的兴建,完全来自慈禧的要求,并完全体现慈禧的审美观。
慈禧以十足的女人之身,充满热情地生活在宫中,她注意养颜美容,注重梳妆打扮,喜欢美食,爱好花草,亲自制作精致的化妆品,她也曾主张对洋人采取强硬态度;她坚决反对咸丰皇帝北逃热河;光绪26年,八国联军兵临城下,她也曾鼓励光绪皇帝大胆对联军宣战;她强调女人的独立精神,倡导女学,认为女人应该读书识字,女人应该有自己的生活空间,甚至为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昭雪……应该说,慈禧的一生是国家内外交困的一生,内忧外患不断,列强肆意瓜分,皇权江山不稳,国家动荡不安,新政萌芽滋生。同时,也是改朝换代的前奏,一个掌握皇权的女人,能够在这样动荡的岁月里执掌皇权达47年,无不彰显着她的坚韧与睿智,虽然受到了历史的鞭笞,但在她当权的47年中,她并没有让“江山颠覆”,应该说她的游刃有余是让那些男性皇帝都为之汗颜的。普天之下,莫非后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大清朝在历史的舞台上谢幕而消亡,是历史不可逆转的潮流在催生着一个新的纪元,并不完全是慈禧的责任。当然,她的一生充满遗憾,在她的身后,是一个风雨飘摇的衰落王朝。作为君临天下的女皇,她自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女人慈禧的最后遗言令人震惊:以后,不要再让女人参与国政。这不合本朝家法,必须严防!
她其貌不扬,却能勾住咸丰帝的心,并且统治中国长达两代皇帝,立过三个皇上。分割土地,对外来侵略者一再的妥协退让,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我也不否认慈禧的有得有失,没有她就没有孙中山的辛亥革命,就没有毛泽东的秋收起义。使中华民族抗日长达八年之久,她比武则天更心狠手辣,比桀纣更残暴,比秦始皇更让人心惊胆战,令中国成为当今世界上最腐朽,最无用的国家,到现在,她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令人唾弃的人,是她葬送了中国的半壁江山,我为有这样的太后而感到有无比的耻辱心,我永远也忘记不了那一段血耻的沧桑岁月。

‘叁’ 历史上慈禧太后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对慈溪的总体评价:

众说纷纭

反正她对中国危害挺大的,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和强大。

但是对于一个历史人物,我们总要从两面去看待,因为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肆’ 如何评价慈禧太后

近代战争里,国人对她的评价都是不好的,有原因是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是,利用传教士,向大多数国人灌输慈禧是个老妖婆的形象,为自己侵华战争做解释说是为了解救中国人民,因为这个说法根深蒂固,加之我们民族一直有着很强的民族感,大家都灌以她卖国贼的称谓!真正的历史上的确是割地求和,但毕竟能够从根本意义上解救国人的没多少人,你让一个女人去背负四万万人口的沉默罪名,确实是过份了!

‘伍’ 历史上真实的慈禧是什么样的

慈禧作为封建王朝的一介女流,通过手腕与权谋,在清末实际掌权近半个世纪,其对内采取血腥的镇压与诛杀以巩固政权的牢固,对外采取屈辱的“量中华之物力”以讨侵略者之欢心,成为了不折不扣的丧权辱国代表,永远钉在了历史的罪人行列!

1861年8月22日咸丰皇帝病死于承德避暑山庄,彼时的大清,东南太平天国、西北捻军乱成一团糟,中枢朝廷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步步紧逼,试图以臣权凌驾于君权至上,彻底抛开两宫太后,独享同治皇帝。年轻的慈禧,本来是与权力无缘的,但她聪明地利用自己的身份(同治的生母),以孤儿寡母的可怜形象,取得了绝大部分对君权畏惧的朝臣们的支持,同时极其高明地联合了被投闲置散的恭亲王奕?,最终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垂帘听政”。

自此之后,慈禧成为了大清接近50余年的实际掌权人,开始了清末的“老佛爷”时代。很多人谈及慈禧,都无不咬牙切齿,但大家其实都是站在中国近代史的立场上看待慈禧的统治,倘若换一个角度,站在晚清的立场上来看,慈禧太后的施政方针,其实没有什么大问题。为什么这么讲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大清是一个什么政府?一个封建专制的帝制政府,如此这样一个政府,你是没有办法迫其改头换面的。因为任何政府都具有其独特的政治风格,其施政理念经过长时间的施行,其政府形象在人民心中早已根深蒂固,突然改变,不说动摇统治基础,就是广大受苦群众也不会相信呀。慈禧随着执政经验的不断累积,其执政能力也开始提高,她支持同治到光绪接近30年的洋务运动,安抚各地督抚,使得大清帝国没有提前走到四分五裂的地步,于当时日益衰落的清政府而言,确实取到了“续命”的效果。老太太是一个旧时代的掌权人,她深知大清帝国立足的根本是什么,民主、共和、平等,以及所谓的立宪,其实一直都是清政府最大的敌人。

‘陆’ 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她年轻时的模样应该是怎样的

一个曾经辉煌的王朝,在她的手里被掌控了60多年;两个少年天子,被她玩弄于股掌之间,形同虚设。嗜权如命的慈禧,何以能够在男人统治的世界里纵横捭阖,掌控大清王朝近半个世纪?

慈禧太后没有高贵的血统,没有显赫的门第,但她有美色。她是凭借着在一场名为“选秀”的选美“大赛”胜出后,被选入宫的。

‘柒’ 慈禧太后有没有温柔的一面历史上的慈禧是怎样的

一提到慈禧,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奢侈无度”,“狠辣无比”,“阴险狡诈”,反正在历来的清宫戏中,慈禧一直都是以这个形象出现,从未变更过。其实她还有自己温和的另一面。

清朝的时候,很多人接触过慈禧太后,其中还有不少是外国人,在他们眼中,慈禧并非是西方社会传说的“巫婆”,反而是一个谦和有礼的贵妇人。为何人们对于慈禧的印象会有如此反差呢?我们可以从这些人的回忆中,还原一个不一样的慈禧。

历史讲究盖棺定论,但小编要说的是:慈禧太后阴狠毒辣的形象已经固定,清廷百年基业也曾毁于她手,这个历史事实是谁也推不翻的。可是我们也应能看到,在上述真实的回忆录中,慈禧又像是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这更让慈禧的本来面目变得扑朔迷离。

对于影视剧和回忆录对其截然相反的两种描写态度来看,真实的历史应该是多面性的,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慈禧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还需要睿智的读者自己去理性判断!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上怎么评价慈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