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年是怎么

历史年是怎么

发布时间:2022-05-28 06:48:14

1. 公元前的历史年代表怎么看

其实很简单。
就把公元前看做是数学里的负数就行了,
同样的,公元之后的是越往右数值越大,
公元前越往前数值越小,代表的时间就越长远。
比如公元前235年就是公元前3世纪三十年代,他跟公元前223年想必,早了235-223=12年

2. 如何计算历史年代

纪、世纪、年代问题



历史学是一门以时、空为维度的科学。谈及任何历史事件、事物、人物等等,都要界定它的时间段落和空间范围。历史的空间范围这里不去说它。历史的时间段落则以年为本位度量单位。年也是社会生活的元单位。时间是运动的速度,空间是运动的范围。年便是地球环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比年小的时间单位有季、月、旬、周、日、时、分等。地球斜着身子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
转带来了季节的变化。月最初是月亮环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圆缺盈虚一次的周期。公历的月由此发展而来,但已有所不同。日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周又称星期,最初与月相变化有关,恰为月亮圆缺一次1//4。以上的年、季、月、周、日都以天体运动为基准。旬、时分、秒的发明是为了精细地划分时间段落和工作生活方便。时、分秒按照24进位和60进位嵌入日内,分秒不差。周
与年、月之间则不求除尽,让它周而复始。如一年有52周多。这方面的匹配协调问题已解决得比较圆满。

在史学界和社会生活方面,比年更大的度量单位有年代、世纪、千纪、万年等,其中前三者比较常用。但在它们与年的匹配协调中,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其原因在于它们并不是以天体运动或别的什么运动为基准,而是人为规定,约定俗成。于是可以这样约定,也可以那样俗成。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参予和认同。



现在通用的公历纪年已有一千几百年的历史。4世纪的希腊人、基督教史家攸西比乌斯(Eusebius,260-340)采用了统一的综合编年法。6世纪的西班牙神学家伊西多尔(Isidore,560-636)在攸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督纪年法,即现行的公历,它的起点是公元1年(A、D、I)。这个纪年及其起点也是主观规定,习惯成自然的,并没以运动或自然界的某一重大事件为基准。8世纪时英国教会史家比德(Bede,673-735)首先按公元纪年推算公元前的年数,依次定为公元前1年,公元前2年(……Ⅲ、Ⅱ、Ⅰ B、C)等等。比德的推算没有在公元前后之间定出一个公元零的[当时欧洲通用的罗马数字无零(0)的形式],为后来的分歧和争议埋下了病根。比德以后基督纪年法随基督教势力的扩展而得到越来越
广泛的使用,我国也在辛亥革命后改行公元纪年。

16世纪时,为了将纪年序列划分为比年大比千年小的年数段,采用了“世纪”一词来表示100年的年数段。最早的应用是教会史家编纂的教会史《马格德堡世纪》。基督教自来有千年王国、千的庆典的教义和说法。现代我国史学界引进后往往模仿世纪译成“千纪”,其中有代表性、影响最大的是三联书店出版的苏联科学院的鸿篇巨制《世界通史》十卷二十册。也有的学者把几千纪称为“第几千年纪”。我觉得那样就比前者多了两个字,没“几千纪”好。因为语言词汇的发展规律便是在准确丰富的基础上力求简扼。

20世纪又出现了“年代”一词,指十年这个时段。但“80年代”英语说eighties,“20世纪70年代”一般简写成1970s或1970’s,余类推。俄语则另有写法……至此便形成了十年为一年代
,十个年代为一世纪,十个世纪为一千纪的三年进位序列和比年大的三大时间度量单位。

从数学上讲,世纪的纪年有从0至99和从1至100两种算法。公元前的世纪既可以从公元前1年至前100年为前1世纪,前101年至前200年为前2世纪;也可以从公元前1年至前99年为前1世纪,前100年至前199年为前2世纪……

不过公元前的事比较遥远,相对不太重要,分歧争议也不大,这里也就不去谈这两种划分法的利弊得失了。我想,公元前的世纪不妨可统一为公元前1年至前100年为前1世纪,公元前101年至前200年为前2世纪,余类推。如果硬要更精确,也可以把公元前200年、100年这样的年份称为公元前3、2世纪之交的一年,前2、1世纪之交的一年。需要注意的是,公元前某世纪上半叶、下半叶的时段恰与公元后相反。例如公元前12世纪上半叶指公元前1200年至前1149年,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指公元前50年至前1年。

在世界古代史中,公元前几千纪的初期、上半期、中期、下半期、晚期的廉洁比较普遍。公元前一千纪指公元前1年至前1000年,公元前二(两)千纪指公元前1001年至前2000年,余类推。当然也可以把前3000年、前2000年这样的年份作为两个千纪相交的一年。我想公元前20、19两个世纪似可视为公元前两千纪初期;公元前20-16五个世纪应统一视为公元前二千纪上半期;公元前17-13五个世纪似可视为公元前两千纪中期;公元前15-11五个世纪应统一视为前两千纪下半期;公元前12、11两个世纪似可视为公元前两千纪晚期。



公元后的事情离现实较近,纪年逐渐细致化。千纪虽在世界史中也有时用到,但总的说来用得较少。常用的是世纪和年代。世纪本有从1到100和从0到99两种计算法,它们各有利弊,各有道理。这主要是个约定俗成,习惯成自然的问题。加上无公元零年,事情就有点复杂。我想公元后的世纪就姑且定为从0到99为一个世纪。这样可避免1800年、1900年、2000年等年份无法纳入某个年代的麻烦。因为一个年份应属于某个年代,一个年代应属于某个世纪。年不应跨年代、跨世纪。如果把公元后的世纪定为从1到100,则2001年便是21世纪的开端,而1990-1999年又已统一为20世纪90年代,那样2000年便无年代可归属。把世纪定为从0到99还适应了许多人想早点跨入下个世纪下个千纪的愿望。因为21世纪还是公元三千纪的第一个世纪。当然这样一来公元1世纪便只能是从公元1年到99年。作为一个特例,公元1世纪便只有99年,留下了一点遗憾。以此类推,公元1800年至1899年为19世纪,1900年至1999年为20世纪,2000年至2099年为21世纪。21世纪和22世纪构成公元3千纪初期。

特别是要注意的是,在计算跨公元前后的时段问题时,要减去一年即没有的公元零年,不可疏忽。例如,1989年我国曾隆重纪念孔子诞辰2540周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1989+551=2540。但因无公元零年;得减去一年。所以本应在1990年纪念孔子诞辰2540周年。



本世纪以来生活节奏进一步加快,因而出现了“年代”。它指一个世纪的1/10,表示10年这个年数段。从数学上讲,年代的纪年也有从0到9和从1到10两种计算法。《辞海》1970年版“世纪”条说,亦有主张1971-1980年为20世纪70年代者;1989年版说亦有主张1981-1990年为20世纪80年代者。我觉得年代应统一为从0
到9。例如20世纪20年代指1920年至1929年,20世纪90年代指1990年至1999年。如此划分的原因在于,这样一来,“几”十年代中的每一年在十位上都有这个“几”,比较方便。例如1970-1979年为70年代,其中的每一年在十位上都有七。还有,这样外语也便于缩写,如将80年代简写为1980s等。如果年代从1到10,英、俄
语等未见得能缩写。因为那样的划分最后一年要进为1990。不过20年代以前的两个年代尚无统一名称或叫法(这也旁证了“年代”启用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先不必忙着去补称它们,本世纪初的两个十年却迫切需要定名。我认为,2010年至2019年应称为21世纪“二十年代”。这样与二十年代、三十年代的叫法吻合、协调。一十年代的每一年在十位上都有个“-”(10-19)。2000年至2009年的年代称谓要费斟酌一些。汉语和外语都可以说“某世纪第一个十年”(the first clecade of a certain century)。但这样说又不简扼,难以被全社会普遍接受并流行开来。当然外语的局面简写形式仍可为2000s或2000’ s,不进外语的简写与口说不求一致,前已述及。如操英语的民族现在也在The Zips
、The Naughts、The Zilches、The Oh-Ohs之间徘徊。汉语的书面形式和口头表述则应一致。我想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可称为零十年代、头十年代、初十年代、元十年代等。在上述几个选择中,我认为零十年代最为科学,具有前途。一因其中每一年在十位上都有零(00-09),二因它与一十年代、二十年代等匹配。三因
(在数轴上)1以前的(自然)数是0。当然,最初叫零十年代有点拗口,不大习惯。但在生活中零作为词素其使用已较为广泛,渐为人们接受了。例如零点等于午夜24点,现在人们更爱说零点正(整)、零点15分,而不大爱说24点正(整)、24点15分。气温表上的零度人们则只能说零度,并在此基础上说零上几度,零下几度。这样的话,本世纪初的第一、第二个十年也就可以简称
为20世纪零十年代、一十年代了。自然,如果群众更乐意接受头十年代、初十年代、元十年代的廉洁也未尝不可。不觉 有一个简写问题。二十年代、三十年代等的书面形式现在也可以并经常用阿拉伯数字简写为20年代、30年代等。以此类推 ,我们也可将一十年代、零十年代简写为10年代、00年代;但仍读作用中文书写的年代,而不读作零零年代、一零年代。

3. 请问中国的历史年份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古代有自己的历法,并且沿用很久
根据各个年代发生的事件,或者是天象
就可以推算成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元纪年"

4. 我国的历史年代表是怎样的

中国历史朝代表
夏:约前2071-约前1600
商:约前1600-约前1046
周:西周:前11世纪-前771
东周:前770-前771
春秋:前770-前256
战国:前475-前221
秦:前221-前206
汉:西汉:前206-公元23
东汉:25-220
三国:魏:220-265
蜀:221-263
吴:222-280
晋:西晋:265-316
东晋:317-420
十六国:304-439
南北朝:南朝:宋:420-479
齐:479-502
梁:502-557
陈:557-589
北朝:北魏:386-534
东魏:534-550
北齐:550-557
西魏:535-557
北周:557-581
隋:581-618
唐:618-907
五代十国:后梁:907-923
后唐:923-936
后晋:936-946
后汉:947-950
后周:951-960
十国:902-979
宋:北宋:960-1127
南宋:1127-1279
辽:907-1125
西夏:1038-1227
金:1115-1234
元:1279-1368
明:1368-1644
清:1644-1911

<<中国历代纪年表>>
朝 代 / 起 迄 年 分 ( 公 元 ) / 备 注

黄帝轩辕氏 前2697~前2599

少昊金天氏 前2598~前2515

颛顼高阳氏 前2514~前2437

帝喾高辛氏 前2436~前2367

帝挚高辛氏 前2366~前2358

唐尧 前2357~前2258

虞舜 前2257~前2208

夏 前2207~前1766

商 前1765~前1122

周 前1121~前249 西周 前1121~前771 东周 前770~前249

秦 前248~前207

汉 前206~220 西汉 前206~8
新莽 9~23
更始帝 23~25
东汉 25~220 公元25年,光武帝建年号

三国
魏 220~265
蜀 221~263
吴 222~280

晋 265~420
西晋 265~316
东晋 317~420

五胡十六国
前赵 304~329 刘渊国号汉,刘曜改为赵,史称前赵
成汉/前蜀 304~347
后赵 319~350
前凉 324~376
前燕 337~370
前秦 351~394
后秦 384~417
后燕 384~409
西秦 385~431
后凉 386~403
南凉 397~414
南燕 398~410
西凉 400~420
北凉 401~439
夏 407~431
北燕 409~436

南北朝
宋 420~479
齐 479~502
梁 502~557
陈 557~589
北魏 386~534
东魏 534~550
西魏 535~556
北周 557~581
北齐 550~577

隋 581~618

唐 618~907

五代 后梁 907~923
后唐 923~936
后晋 936~946
后汉 947~950
后周 951~960

十国 吴 902~937
前蜀 907~925
吴越 907~978
楚 907~951
南汉 907~971
闽 909~945
南平/荆南 924~960
后蜀 934~965
南唐 937~975
北汉 951~979

宋 960~1279
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

辽 907~1125
辽建国于公元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
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

金 5~1234

元 1206~1367
铁木真于公元1206年建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1279年灭南宋

西夏 1032~1227

明 1368~1644 公元1644年桂王被杀

清 1616~1911
清建国于公元1616年,初称后金,1636年始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

5. 中国的历史年表的口诀是什么

常见口诀有四种:

第一种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第二种
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
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氐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于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隋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国。

第三种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四种
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辽夏金元明清。

6. 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年份是怎么统一的

采用公元纪年体系,使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年份统一,公元227年,在采用公元纪年的国家也是公元22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法、纪年采用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西元纪年,但仍然并用我国传统农历,这是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协商决定的。会上一致认为,应采用现代世界大多数国家公用的纪年制度,即用西元为新中国的纪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西元。

(6)历史年是怎么扩展阅读:

公元纪年体系起源

现行西历即格里历,又译国瑞历、额我略历、格列高利历、格里高利历,称西元。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里利乌斯改革儒略历制定的历法,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颁行。“公元”产生于公元6世纪。当时,为了扩大教会的统治势力,僧侣们几乎把任何事情都附会在基督教上。

公元525年,一个叫狄奥尼西的僧侣,为了预先推算七年后“复活节”的日期,提出了耶稣出生于古罗马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284年的说法,主张以耶稣出生之年作为起算点的纪年方法,这个主张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公元532年,教会把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的284年作为公元元年,并将此纪年法在教会中使用。

7. 如何计算历史年份

从数学上讲,从那一年开始到那一年结束,就是从被提到的那一开始年就是实数1, 而不是0。再者,以年作单位,那也就是个虚数,只要是这一年发生的事情,都可认为谁都有份儿。所以1644年,即可算做明朝的也可算做清朝的。也就是个约数,就是四舍五入的问题。
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历史课本里的记载,那也只能是个约数,这是个折中的方案,因为中国的学术派很多,对于普及历史知识的出版社来说也只有这个方案最好。
如果是那一自由的学派观点,她基本观点也许会是明朝是多少多少年几个月这么长久,而清朝又是多少多少年几个月这么长久,这样来定这下这个事情。

8. 中国历史悠久,中国历史年代表是什么

其实不用什么表,你记住一首诗就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楚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这首概括了有明确历史记载所有历史朝代。
《中国历史年表》:是按年排列的、记载中国历史事件的表格。它对了解历史起着重要的作用。该表记述了中国历史从原始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部落或朝代的变迁。

原始社会
五帝
(仅仅是部落联盟首领,非真正的帝王)
约前2528年-前2029年(约500年)
黄帝
颛顼
帝喾



奴隶社会
夏朝 前2070年-前1600年(470年) 禹 偃师二里头

商朝 前1600年-前1046年(554年) 汤
商丘
洛阳
郑州
安阳

西周王朝 前1046年-前771年(275年) 周武王(姬发)
西安
洛阳

东周王朝 春秋 前770年 -前221年(549年)
前770年 -前476年(295年)
周平王(姬宜臼) 洛阳

封建社会
战国 前475年 -前221年(254年)

秦朝
前221年-前207年(15年)

秦始皇嬴政
咸阳、西安

西楚王朝 前206年-前202年(5年)
西楚霸王项羽
徐州

西汉王朝 前202—公元8年11月(210年) 汉高祖刘邦
西安

新朝
公元8年12月-23年10月(16年)
建兴帝王莽 西安

玄汉王朝 23年10月-25年(2年) 更始帝刘玄 西安
东汉王朝 25年-220年(195年) 光武帝刘秀
洛阳

三国 魏 220年-280年(60年) 220年-265年(45年) 魏文帝曹丕 洛阳
蜀 221年-263年(42年) 汉昭烈帝刘备 成都
吴 222年-280年(58年) 吴大帝孙权 南京
晋朝 西晋 265—420年 265年-316年(51年) 晋武帝司马炎
洛阳
西安

东晋 317年-420年(103年) 晋元帝司马睿
南京

五胡十六国
前赵(汉赵)
成汉
前凉
后赵
前燕
前秦
后秦
后燕
西秦
后凉
南凉
南燕
西凉
胡夏
北燕
北凉
*冉魏
*西燕
*西蜀(后蜀)
304年-439年(135年) (多政权存在) (多政权存在)

南北朝 南朝·宋 420年—589年(169年) 420年-479年(59年) 刘裕 南京
南朝·齐 479年-502年(23年) 萧道成 南京
南朝·梁 502年-557年(55年) 萧衍 南京
南朝·陈 557年-589年(32年) 陈霸先 南京
北朝·北魏 386年-534年(148年) 拓跋珪
大同
洛阳

北朝·东魏 534年-550年(16年) 元善见 安阳
北朝·西魏 535年-557年(22年) 元宝炬 西安
北朝·北齐 550年-577年(27年) 高洋 安阳
北朝·北周
557年-581年(24年)
宇文觉 西安

隋朝
581年-619年(38年)
隋文帝(杨坚)
西安
洛阳

唐朝前期
(武周)
唐朝中后期

618年-690年(72年)
690年-705年(15年)
705年-907年(202年)

唐高祖(李渊)
神圣皇帝(武则天)
唐中宗(李显)

西安
洛阳

五代十国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前蜀
后蜀
杨吴
南唐
吴越
闽国
马楚
南汉
南平
北汉
891年-979年(89年)
(多政权存在)
开封
洛阳

宋朝 北宋 960年-1279年(320年) 960年-1127年(167年) 宋太祖(赵匡胤) 开封
南宋 1127年-1279年(152年) 宋高宗(赵构)
杭州

辽朝
(西辽)

916 年-1125年(210年)
1124年-1218年(94年)

耶律阿保机
耶律大石

上京

西夏王朝 1038年-1227年(190年) 李元昊 兴庆
金朝 1115年-1234年(120年) 完颜阿骨打
中都
开封

大理国 前大理
后大理 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316年) 地方政权 段思平 云南大理

(大蒙古国)

(北元)

1206年-1271年(66年)
1271年-1368年(98年)
1368年—1402年(35年)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元昭宗

大都


(南明)

1368年-1644年(277年)
1644年-1662年(19年)

明太祖朱元璋
(明安宗朱由崧)

南京
北京

(后金)
清前期

1616年-1636年(21年)
1636年-1840年(205年)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赫图阿拉
北京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末 1840年-1912年(73年) 北京

中华民国 1912年-1949年(38年)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北京
南京
重庆

社会主义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至今 毛泽东
北京

朝代歌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9. 中国历史年代表口诀是什么

口诀:

民族史,五千年,炎黄帝,是祖先,尧舜禹,古圣贤,夏商周,三代延,春秋戟,战国剑,秦统一 行郡县,大汉朝,国盛兴,三国分,魏晋胜。

南北朝,又纷争,隋之后,唐鼎盛。五代史,宋辽金,民族融,元明清。到晚清,国耻叠,鸦片战,金瓯缺,马关耻,辛丑约,列强凶,喝我血。众奋起,反宰割,国兴亡,人有责。

孙中山,倡共和,废帝制,载史册。五四潮,反帝封,南湖船,领航程。抗日寇,众联合,终胜利,功显赫。毛泽东,世敬仰,新中国,立东方。邓小平,勇开创,施改革,行开放。

中国朝代顺序表:

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

(9)历史年是怎么扩展阅读

中国历史年代划分:

中国朝代与世界其他地区不同,“朝”与“朝代”的区别在于”朝”是当时就有的观念,如孔子说过“丈于朝”,中文所谓的“ 朝 ”字具有今日含义。在政治上用来引用当政者政权的意思, 有“今朝一家政权治天下 ” 的观念。

因此“朝”类似现在所说的“国家统治政权”(即国家行政管理的政府),而并非等同于现代定义的“国家”(国在中国古代从部落联盟的氏族土地,商周朝指“诸侯国”,是一种地方政权管理单位)。

“朝代”则是后人方便划分历史的称呼, “朝代” 理论也都不是近代学者发明的,也是古代官方为了区分某政权的历史时期所定的既有划分法则。

最明显的就是“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个“朝代”很明显不是只一个“朝”,而是由多个不同政权,如晋朝、五胡十六国 、南北朝等“子朝代”组成,而南北朝又分南朝与北朝,南朝的宋、齐、梁、陈则各别都是以“朝”为划分标准。

10. 历史年代表

中国历史年代表∶

1、原始社会

五帝∶炎帝、黄帝、尧、舜、禹

约前2528年-前2029年(约500年)

2、先秦时期

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470年)

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554年)

周朝∶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275年),东周∶前770年 -前221年(549年)

春秋∶前770年 -前476年(295年)

战国∶前475年 -前221年(254年)

3、秦汉时期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16年)

西楚王朝∶前206年-前202年(5年)

汉朝∶

西汉∶前202—公元8年11月(210年),东汉∶25年-220年(195年)

新朝∶公元8年12月-23年10月(16年)

玄汉王朝∶23年10月-25年(2年)

4、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220年-280年(60年)包含魏,蜀,吴;

魏∶220年-265年(45年)

蜀∶221年-263年(42年)

吴∶222年-280年(58年)

晋朝(266年-420年)包含西晋,东晋;

西晋∶265年-316年(51年)

东晋∶317年-420年(103年)

南北朝(420年—589年)

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135年)

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

南朝·宋∶420年-479年(59年)

南朝·齐∶479年-502年(23年)

南朝·梁∶502年-557年(55年)

南朝·陈∶557年-589年(32年)

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北朝·北魏∶386年-534年(148年)

北朝·东魏 ∶534年-550年(16年)

北朝·西魏∶535年-557年(22年)

北朝·北齐∶550年-577年(27年)

北朝·北周∶ 557年-581年(24年)

5、隋唐时期

隋朝∶581年-619年(38年)

唐朝(618年—907年)包含唐朝前期,武周,唐朝中后期

唐朝前期∶618年-690年(72年)

武周∶690年-705年(15年)

唐朝中后期∶705年-907年(202年)

6、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891年-979年(89年)包含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前蜀,后蜀,杨吴,南唐,吴越,闽国,马楚,南汉,南平,北汉;

7、宋元时期

宋∶960年-1279年(320年)含北宋,南宋;

北宋∶960年-1127年(167年)

南宋∶1127年-1279年(152年)

大蒙古国∶1206年-1271年(66年)

元∶271年-1368年(98年)

北元∶1368年—1402年(35年)

8、辽金夏

辽朝∶916 年-1125年(210年)

西辽∶1124年-1218年(94年)

西夏王朝∶1038年-1227年(190年)

金朝 ∶1115年-1234年(120年)

大理国包含前大理,后大理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316年)。

9、明清时期

明∶1368年-1644年(277年)

南明∶1644年-1662年(19年)

后金∶1616年-1636年(21年)

清前期∶1636年-1840年(205年)

10、近代时期

晚清∶1840年-1912年(73年)

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

中华民国∶1912年-1949年(38年)

11、新中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至今)

(10)历史年是怎么扩展阅读∶

中国历史经历了几个社会形态∶

一、原始社会

人类蒙昧时代∶公元前100世纪以前

旧石器时代∶ 约公元前100世纪-公元前41世纪

华夏文明初始时代之三皇(部落联盟首领)传说时期∶公元前41世纪到公元前26世纪

华夏文明初始时代之五帝(部落联盟首领)传说时期∶约前26世纪-前2070年

二、奴隶社会

1、萌芽阶段∶前2070年-前1559年

2、发展阶段∶前1559年-前1046年

3、衰落阶段∶前1046年--前221年

三、封建社会

1、萌芽发展阶段∶前841年--前221年

2、大一统时期∶前221年--316年

3、大分裂时期∶420年--581年

4、民族大融合时期∶581年-907年

5、民族分裂时期∶916年--1271年

6、封建没落时期∶1271--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封建崩溃时期∶1840-1912年

2、封建终结时期∶1912-1949年

五、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

初级阶段∶1988年-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历史年表

阅读全文

与历史年是怎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