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萧太后的墓被盗掘过4次,价值几十亿的寿衣为啥无人敢碰
在与南方的北宋王朝相对峙地北方辽朝之中,萧氏在政治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耶律氏自从建立辽朝以来,便有一个与萧氏家族联姻的传统,所以辽朝皇后多为萧氏家族的人物。一般史料上所记载的萧太后,就是指辽景宗耶律贤的妻子萧燕燕。
萧燕燕名萧绰(953—1009),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萧燕燕原本是萧氏家族中一位不仅温柔体贴、善解人意,而且极其精明能干的巾帼豪杰,嫁入皇室以后,更为她施展才华和实现抱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经过萧太后多年治理,辽朝不仅扭转了穆宗以来的“中衰”局面和圣宗初年不稳定的局势,而且开始步入全盛时期,为圣宗时期的进一步改革和辽朝的盛世奠定了基础。她死后,辽朝对她的功绩给予充分肯定,民间也广泛流传着有关她的美好传说。
综观萧太后摄政的所作所为,称得上是辽代有才略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恰如景爱先生在《历史上的萧太后》中所说:“她是一位古代少见的女政治家、女军事家。”
大家有没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贰’ 燕云台萧思温是谁杀的
萧思温临终前的画面相当辣眼睛,三方势力,三种反应,属耶律贤的盘算多:
1. 高勋和女里在旁边互相使眼色,以为大功告成,突然林中跑出另一波刺客,高勋一脸惊讶。
2. 萧思温身中数箭,一句话说不出,两个眼睛瞪的斗大,直勾勾看着耶律贤。
3. 耶律贤好像秒懂萧思温的意思,气定神闲的安抚他,一定照顾好燕燕和萧家。
第一,为了摆脱自己默许女里暗杀萧思温的嫌疑。
第二,让朝臣知道自己处于危险当中,大家都起来保护他。
第三,搅动皇族另外两系内斗,然后趁乱处决他们。
不得不说,论政治权谋,耶律贤这个人相当厉害。
‘叁’ 萧太后自小和姐姐感情深厚,为何后来却将姐姐给残忍处死
1、出生——身为萧家女,注定皇家缘平谷有一个地方,叫做太后村,最有名的是太后煎饼。平谷王辛庄镇太后村,旧称萧家院。据传辽代成村,因最早萧姓居于此,且四周群山环抱,形如宅院,故名。民国时因山中有兴隆寺,改称兴隆庄,日军侵华时期化名太后村,沿用至今。当地世代流传着萧太后生于萧家院龙潭泉边的故事。
民国九年(1920)《平谷县志》对萧家院的环境及萧太后身世传说有记载 :“邑西北二十里,山势高耸,四周环抱如城郭,唯东南山口近大道。山中地势平坦,东西宽一里许,南北半里许,相传旧有尼庵。西山角下有龙潭,水势渊深。有幼尼出行汲,忽内急而溺于潭侧,潭中龙因有人道之感,孕而生女,弃之山陬。邻村萧姓者怜而养之,长而韶秀聪慧。后入辽宫为后,主卒子幼,后即专政, 遂有萧太后之称。至今其地名萧家院。”
其实,萧太后是否真的出生在平谷,很难说,但是出生在北京是历史认可的。萧太后小名燕燕,是因为她的父亲萧思温娶了辽太宗的女儿燕国公主。萧思温被人称为历史上“靠女人”走上权利的“别样传奇”。
成为驸马爷后,其家族已与贵族高层(尤其是述律平)联系紧密。此时的萧思温初露锋芒,家世显赫,是辽太宗面前的红人,正是春风得意的时期。他先后担任了祗候郎君、林牙、左宣徽使等职。
人生可能诸多挫折,但萧太后就是勇于面对,不断努力和接受挑战,于是成为一个传奇的女人。她曾经错过,但既然嫁了,也全心全意,为景宗生了三子三女。但景宗去世,她可能无奈,但机会来临,她也不优柔寡断,既能够重拾旧爱,也保住江山。
57岁,在她终于放下一切,打算回到出生的地方——南京(现在的北京),打算安度晚年时,无奈,上天不眷顾,在南行的路上,因病去世在行宫。这多美丽的花儿凋谢了,留下了传奇的一生,留下了诸多的故事!
‘肆’ 萧太后死了多少年辽国没了
大辽国是萧太后去世14年后灭国的。辽国实际上共存在209年,辽灭亡后,阿保机第八世孙耶律大石又于1124年建立了西辽,存国90多年,1218年为元朝所灭。
萧绰(953年6月18日 —1009年12月29日 ),小字燕燕 ,契丹族,辽朝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在她摄政期间,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时期。
萧绰为后族重臣萧思温之女,保宁元年(公元969年)辽景宗耶律贤继位后,选为贵妃,五月册立为皇后。保宁三年(971年),生辽圣宗耶律隆绪。辽景宗在位期间,萧绰即参决军国大事。
(4)历史上的萧思温怎么死的扩展阅读:
萧太后的后世纪念
辽景宗和萧太后的合葬墓在今锦州北镇的医巫闾山下,名为乾陵。根据《辽史》记载的地理位置,乾陵应该就在龙岗村附近。
古墓的附近已经挖掘出了陪葬墓的墓志铭,“归葬于乾陵附祖宗之寝庙”、“葬于乾陵附孝贞皇太弟(耶律隆庆)之茔顺也!”而墓穴的下方,也就是村落之内,有两处高高隆起的墓穴,经确认是萧太后的两个孙子。
根据辽国祖制,后代的墓穴要在长辈墓穴的下方,根据这个规矩,辽景宗的墓地应该在龙岗山的顶端。据称,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痛恨辽人,所以合宋灭辽之后,将辽国皇室的陵墓通通挖掘,墓穴内的金银器物抢掠的抢掠,毁坏的毁坏,显陵和乾陵也不例外。
‘伍’ 辽国的萧太后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一个杰出的女政治家,军事家,足智多谋,文武全才。是一位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女人,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人。
一、萧太后简介
萧太后还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人,对待感情从不将就敷衍,也不委曲求全。萧太后在嫁辽景宗之前就与汉臣韩德让订有婚约,但是皇命不可违,二人虽彼此相爱,无奈被棒打鸳鸯。
辽景宗死后,萧太后就公开示爱韩德让,并且举行了隆重的喜宴,庆祝二人旧梦重圆。面对契丹贵族的议论纷纷、指指点点,甚至还抛出“非我异类”危言耸听的言论,萧太后不为所动,仍然对韩德让始终如一。萧太后下嫁韩德让之后,辽圣宗非但不反感,而且对韩德让非常尊敬。
1009年,萧太后将皇权交给了耶律隆绪,从此结束了她近四十年的摄政生涯。儿子担起了责任,萧太后一身轻松,于是她决定到南京(今北京)安享晚年。不幸的是途中染病,一个月后病死行宫,终年57岁,葬于乾陵。
中国历史上的后妃数不胜数,然而通观下来,只有萧太后,不但建功立业、彪炳史册,而且作为一个女人,她真正享有了完整的人生。
‘陆’ 辽萧太后的具体事例是怎样的
萧燕燕萧太后【953年五月初五~1009圣宗统和廿七年己酉十二月辛卯(十一日)】,名绰,小字燕燕。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历史上被称为“承天太后”,辽史上着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萧绰出身于辽代皇族着名四大别部之一的国舅别部,其父萧思温是辽朝的开国宰相萧敌鲁(述律皇后之兄)的侄子,萧思温历事辽太宗、辽世宗、辽穆宗、辽景宗四朝,身居险要,又有援立景宗之功,可谓权倾一时;其母燕国公主是辽太宗的长女,可见萧绰的出身是何等的显赫和尊贵了。
辽朝皇室耶律氏和萧氏世为婚姻,皇后多为萧氏。我们一般说的萧太后,是辽景宗耶律贤的妻子萧燕燕。萧燕燕名萧绰,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萧燕燕的形象对人们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她就是《杨家将》里面杀伐决断的萧太后。不过历史上的萧太后却不像小说所描写的那样是率领虎狼之师与北宋大战燕云十六州的母夜叉,而是一个清正贤良、深明大义,为辽朝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女功臣。
辽景宗继位时,面对混乱的局面,的确想励精图治,大干一番事业,但自幼身体一直不好,军国大事除了依靠蕃汉大臣之外,更重要的是依靠她的皇后萧绰(萧燕燕)。他曾对大臣说:在书写皇后的言论时也应称“朕”或“与”,这可作为一条法令。这说明萧燕燕可代行皇帝职权。
� 乾亨四年(982)九月,辽景宗驾崩,辽圣宗即位,萧燕燕被尊为皇太后,摄政。当时萧燕燕才三十岁,圣宗才十二岁,在大臣耶律斜轸和韩德让的辅佐下。太后和圣宗的地位才得以巩固下来。
�统和元年(983)年六月,辽圣宗率群臣给萧燕燕上尊号为“承天皇太后”。萧燕燕以承天皇太后的身份总摄军国大政,就此便开始了辽代历史上着名的“承天后摄政”时期。
� 萧燕燕虚心诚恳,用人不疑,这一直为后世政治家所效法。她有男子一般的气魄,执法严明,毫不软弱,甚至“亲御戎车,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把北宋部队杀得尸横遍野,生擒名将杨业,几年后又逼宋真宗确立卖国条约“澶渊之盟”,开创了宋辽和平发展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意义重大。
� 萧燕燕年轻时曾许配给汉臣韩德让,但还没有来得及结婚,就被皇帝选为妃子。辽景宗死后,萧燕燕看中韩德让的政治与军事才能,于是决定改嫁给韩德让。当时契丹族的风俗是允许的。她私自对韩德让说:“我曾经许嫁于你,愿谐旧好。国王也就是你的儿子。”萧燕燕又秘密派人鸠杀韩德让的妻子李氏。从此之后,韩德让就无所避讳不间断地出入于萧燕燕的帐幕之中,过着事实上的夫妻生活。辽圣宗对韩德让也以父事之。韩德让忠心辅佐承天太后与辽圣宗,政绩卓着。
� 萧燕燕在摄政期间,励精图治,选用汉人,开科取士,消除番汉不平等待遇,劝农桑,薄赋徭,内政修明,军备严整,纲纪确立,上下和睦,与宋讲和,坐收岁币之力,经济文化高度发展,使辽朝达到鼎盛时期。
统和二十四年(1006)十月,辽圣宗率群臣给萧燕燕上尊号为“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法道洪仁圣武开统承天皇太后”。统合二十七年十一月,萧燕燕把权力交给辽圣宗,不再摄政。同年十二月,萧燕燕因病崩于行宫,享年五十七岁。�
萧太后的军事阅历十分丰富,《辽史》的编纂者认为“澶渊之役”是她军事生涯中最光彩的一页。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南十县为名,萧太后和辽圣宗发兵南下。辽军避实击虚,绕过宋军固守的城邑,长驱直进。十一月,破德清军(近河南清丰)、通利军(今河南浚县),抵达黄河之滨的重镇澶州(今河南濮阳),威胁宋朝的都城东京开封。一时北宋帝国朝野震动。有的大臣主张迁都升州(今江苏南京),有的大臣主张迁都益州(今四川成都),丞相寇准则力请宋真宗亲征。在寇准一再催促下,宋真宗亲自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宋军士气为之一振。于是出现两军对峙的局面。最终双方合议休战,宋王朝每年向辽输绢20万匹,银10万两。
萧太后能够“亲御戎车,指麾三军”,率领数十万大军攻城野战,是历史上少见的女中豪杰。
‘柒’ 萧太后的真名是什么﹖
萧太后一般指萧绰。
在历史上,萧太后的真名是萧绰,也叫萧燕燕。他的父亲萧思温是辽太宗的女儿燕国公主的驸马,也是辽国的宰相。萧绰从小就很聪明,他的父亲决定这个女儿将来必定会成大器。辽景宗时期,萧燕燕入宫,被封为皇妃。不到两个月,她被任命为皇后,开始了她不寻常的生活。
萧太后是历史上杰出的女政治家。辽景宗常年生病。朝政的事务无论大小都由萧绰处理。景宗也很放心。他从不问萧绰是否做了决定。萧燕燕生下太子耶律隆绪,景帝驾崩后,年仅12岁的耶律隆绪就当上了皇帝,但他是少主而且年龄又小,萧燕燕被任命为辅佐政治。
萧绰上台后,对旧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进一步将辽国从奴隶制国家转变为封建国家,改善了契丹族与汉族之间的关系。整顿朝廷纪律,严惩贪官,修改新法规,使人民生活良好,辽国蒸蒸日上。
萧太后也是历史上杰出的女性军事家。在大辽和宋军的对抗中,萧绰作为一个国家的太后,轻装上阵。凭借她的军事才能,她平息了内乱,抵抗了宋军,活捉了宋军领袖杨业。并砍下他的头来鼓舞军队的士气。之后与北宋作战。
审时度势,与北宋讲和,达成““澶渊之盟”,维持辽宋原有领土,互不侵犯干涉。宋每年向辽提供三十万金帛,结束了多年的战乱,进入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稳定的时期。
(7)历史上的萧思温怎么死的扩展阅读:
萧太后之死的真正原因是,晚年她从辽景帝统治时期开始掌管政务,统治政治舞台40年,最终将皇权归还给辽圣宗。
她准备去皇宫供养自己的生活,但在路上却感冒了。她病得很重,最终死去,结束了她辉煌的一生。当时,萧太后的死在那个时代已经属于寿终正寝了。毕竟她一辈子在国家大事上打拼,身心俱疲,创造了很多传奇,最终回到了净土。
网络-萧绰
‘捌’ 怎么评价辽朝萧太后 历史上真实的辽国萧太后
萧太后与武则天、慈禧一样是历史上着名的人物之一。萧太后在历史上被称为“承天太后”,辽史上着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萧太后名叫萧绰,小名萧燕燕,是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辽圣宗的生母。辽景宗时期,萧皇后的的政治、军事才能已崭露头角。
而真实的萧太后并没有与汉官韩德让有君臣之恋,是有人制造了他们的绯闻以丑化萧太后,这些都在景爱先生的《历史上的萧太后》中加以考证澄清。
辽国萧太后历史评价
因为其铁腕的政治手段及争议的残杀政敌事件,历史上对萧绰的评价一直两极化。
元版《辽史》的评价很简单,书中说:“后明达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宋人的《契丹国志》便有了人身攻击,叶隆礼在《景宗萧皇后传》里指责道:“(萧后)好华仪而性无检束。”“后天性忮忍,阴毒嗜杀,神机智略,善驭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
‘玖’ 《杨家将》中的辽国萧太后在历史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萧太后名字萧绰,小字燕燕,是辽景宗的妻子,辽圣宗的母亲。她是契丹贵族妇女中涌现出来的杰出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颇具影响的着名历史人物,号称承天太后。
还有,更为霸气的是她对待自己的爱情婚姻的,且先不说她跟韩德让两人是真心相爱还是利益互换的关系,仅仅是她为了得到韩德让这个人所施展的手段,能不称得上霸气吗?
想想,拥有这种铁手腕的人,我想除了用霸气两个字来形容之外,想不到其他的了。
‘拾’ 萧太后死了多少年辽国没了
116年,萧太后1009年去世,1125年辽朝灭亡。
1、萧太后去世
萧太后本名萧绰,在统和二十七年的十一月初一(1009年11月20日)为耶律隆绪举行了契丹传统的“柴册礼”,将皇权交还给耶律隆绪,结束了她在辽景宗、辽圣宗年间四十年有余的摄政生涯。
萧绰出发去南京安享晚年,十二月初五(12月23日),萧绰病重。十二月初八(12月26日),耶律隆绪宣布大赦天下以为萧绰祈福。
统和二十七年十二月十一日(1009年12月29日),萧绰逝于行宫,终年五十七岁。
2、辽朝灭亡
保大五年二月二十日(1125年3月26日),辽天祚帝在应州被为金人完颜娄室等所俘,八月被解送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区白城子),被金太宗降为海滨王,辽朝灭亡。
萧太后摄政经历:
乾亨四年(982年),耶律贤去世,耶律隆绪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萧绰开始27年的临朝摄政生涯。
统和元年(983年),耶律隆绪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承天皇太后”。
萧绰主政期间,重用耶律斜轸、耶律休哥及韩德让,在统和四年(986年)击退宋朝军队对辽南京析津府(今北京)的进攻。
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萧绰以索要关南地为名与耶律隆绪共同亲征伐宋,同宋朝达成了澶渊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