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引导孩子学历史
一、注重知识积累,培养学习兴趣
感兴趣才会主动接近、思考,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每一个学科、每一位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不厌学才能更好学。
第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好的、充满悬念的开头的历史课,必将激发学生的探知欲,进而使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入学习。这样一来,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两全其美。在讲新课前,教师可以设计启发性问题导入课程。如,对于“九・一八”事变这堂课,不妨以这样的情境设计导入课程:播放歌曲《松花江上》的录音:“家在松花江……有森林煤矿……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放完这首歌曲后,老师问学生歌曲反映的内容和历史事件,由学生回答导入“九・一八”事变这堂课。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更加积极的思考、提问和发言,课堂效率也就得到了有效提高。
第二,“读史使人明志”,结合时事热点培养学习兴趣。如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联系2009年的圆明园十二生肖文物高价拍卖事件,以及国宝流落海外的情况,引入当时的火烧圆明园事件,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
第三,以历史故事、事件、逸闻等为课堂兴奋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熟知历史背景、各类文献,这样才能充分挖掘教材背后的故事;其次,教师要广泛搜集教学素材,有意识地做好教学准备,如搜集影视、歌曲、文章等各类趣味素材,真正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乐于学习、愿意学习。
二、以学生为中心,实现角色转变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动态过程,教师不仅是教材知识的搬运者、教参的执行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要想搞好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以学生为中心,实现角色的转变,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紧紧围绕学习的内容,通过课堂讨论、分组探究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扩散性学习思维,同时,可以创设多样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动起来,让历史课活起来。如,以唱历史歌曲回顾历史,以参观名胜古迹走进历史,以演讲形式点评历史,以历史情景剧再现历史,以影视图片感受历史,以历史知识问答巩固历史。如抗日战争单元“西安事变”一课,在其发生前后,国内外各派势力是错综复杂的,各方态度也千差万别,这是这一堂课的学习难点。对此,不妨通过电影《西安事变》中的几个片断加以介绍,西安张、杨兵谏扣蒋,宋美龄、端纳为和平解决斡旋,何应钦兵围西安,周恩来西安调停……通过回顾这一历史,引导学生弄清进国内外各派势力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和目的,引导他们分组探讨当时蒋介石不能杀的时代背景,并以此延伸,进行一次课堂演讲或辩论,让学生真正融入历史、参与历史。
三、讲、练并用,采用有教无类教学理念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并具有贯通古今的通史知识结构、熟悉中外的全球史知识结构、超出史学范围的多学科的知识结构,这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一切课堂资源,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体会中国博大精深历史的风采。具体说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利用讲和练的手段,实施分类教学,引导学生进入主动者、创造者角色。对于差生,教师更要有耐心,要及时引导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如,提前预习,讲与本课堂有关的故事,自己整理一课的知识要点,一个单元的知识要点,并按线索理出头绪等。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将知识分类,如将有关的人物集中在一起,将有关的事件集中起来,前后联系,做到知识系统化,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② 如何引导孩子爱上历史
给孩子讲历史故事,也可以听听百家讲坛,看一些历史图画书。
③ 想让孩子们多学一些历史知识,家长应该怎么做
想让孩子们多学一些历史知识,家长可以多给孩子买一些关于历史的趣味书籍,勾起孩子对历史的兴趣。多带孩子到一些历史景点去参观,给孩子讲解有关景点的历史故事。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很多事件都可以让我们学习到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我们这一代的任务,就是学好中国的历史,再将历史传给下一代,历史就这样代代流传下来。作为家长,要认识到传授孩子知识并不是老师和学校的责任,也是你们的责任。学习好历史,不仅仅是让孩子能够有好的学习成绩,而是让孩子能够成为一个知礼节,懂世故的人。我们要知道,历史对于一个国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吸取历史中的精华,抛弃糟粕,做好一个历史传承人应尽的义务。
④ 如何让孩子喜欢学习历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首先你需要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其实历史不是那么枯燥无味的学科,它不仅能丰富你的知识,更能让你以史为鉴 帮助你解决在现实中遇到的很多问题。
其次 可以将历史融入现实。比如在看电视 小说,或者在关注网络的同时自然而然的将它们与历史相结合,这样能培养探寻历史真相的能力,提高知识水平。在看到电视小说一类对某个喜爱人物的表现的同时,可以去看书 上网了解这个人真实的存在,同时了解与其相关的事件 人物。自己亲自查询而来的知识 会记得特别牢。
再次 如果你是学生 为了应对考试 当然要以课本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死记硬背,可以采取通读课本的方法,对整本书有个大体的印象概念。然后可以自己尝试着根据历史年表来梳理历史上发生的大事。对于小的知识点就要细心留意,刻意记忆。同时也可以在做题的过程中多翻书 查资料,不要偷懒。一次不会的题目 翻书确定答案,第二次就会了。
觉得学习历史是一件轻松有趣的事。希望你能学好历史 爱上历史。
⑤ 怎样让小孩子对记历史感兴趣
这个应该不难。首先你要做到自己去辅导孩子。 历史的年代是一步步的往后走的,讲的时候一定要生动,最主要抓住每一个时代的中心点。因为历史话题中有很多有趣的人和事。当做故事一样的讲给他听 尽量多讲那些有趣的故事,让他产生兴趣,不可以刻意的去让他记什么年代发生什么事。因为那样会打消他的积极兴。 只要做到把孩子的心态调整到历史书当做课外读物看你就算成功一大步了 要用心不能急。希望你的孩子成才
⑥ 如何让儿童对历史感兴趣,并爱学习历史请推荐好书。
建议买图说天下系列图书吧 ,这个系列的书新华书店都有卖的 ,因为是历史系列 ,而且是全彩的 ,应该会比较吸引人吧 。而且价格也很合理 。
⑦ 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
历史是小学科,很多同学不够重视,但中考还是占有一定分值的.如果教师总是枯燥无味地讲,学生学起来就会索然无味。通过教学实践,个人认为要让学生喜欢自己上的历史课,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上课要讲的重难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可以让学生觉得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同时教师也要有亲和力,这是每一个历史教师必须要做到的.
二,上课讲题不要就课论课,要多一些联系,历史本来就是可以谈古论今的。只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课堂自然变得生气勃勃,学生在课堂上自然会兴致盎然.
三,上课要幽默。教师平时可以看看笑话,积累一些幽默素材,那么根据平时上课的一些突发事件,用一些幽默语句或者笑话及时处理问题,可以减少学生上课开小差的几率,同时可以让课堂变得更有活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进而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四、给学生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也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因为有了多样的选择,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从“封闭式”学习环境下的消极等待转为主动进取。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的设问、互动性交流等措施,帮助学生扩大自身的知识来源,提高学生的合作水平及每个学习个体的自我适应能力,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环境中绽放自己的精彩。
五、教师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评价激励。适时合理的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竞争性、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发言积极的、学有进步的、及时完成作业的、解题思维独特的同学给予表扬。每一个老师必须明白:通过赏识教育可以克服学生自卑和怯懦,增强其自信心;通过赏识教育可以挖掘潜力,人尽其才。
总之,让所有的学生都喜欢上历史课并非易事,但我会继续努力争取不让每一个学生在历史课上掉队.
⑧ 如何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蕴涵了丰富的知识内涵。我非常喜欢学习历史,它让我知道了从古至今很多很多的事情,有时候当大家谈论有关历史的话题时,我感觉自己无所不知,同学们的问题都难不到我。你要问我为什么这么喜欢历史,答案只有一个:我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兴趣从何而来呢?
一、历史故事激发浓厚兴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时间最长最重要的老师。在我刚进入懵懂时代,听到最多的是父母讲述的历史故事,什么“孟母三迁”、“精忠报国”、“缇萦救父”、“桃园三结义”、“空城计”、“草船借箭”等等。这些历史故事不仅教会我许多做人的道理,也引发了我对历史的极大兴趣。
二、课外书籍开阔视野。上学后我就养成了阅读历史书籍的习惯,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与课文有关的课外书籍,这不仅可以扩充知识面,而且所学的知识更不会忘记,同时还增强了我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春秋战国的争霸与纷争时,充分利用了当地文化的优势。齐国古都临淄历史久远,名人名胜灿若繁星,特别是以古人名字和典故命名的道路,如:桓公路、晏婴路、太公路、管仲路、闻韶路、稷下路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名胜古迹:管仲博物馆、太公湖、封神宫、殉马坑、战车博物馆等。此外还有很多的历史成语、历史典故及历史故事,什么管鲍之交、围魏救赵、破釜沉舟、卧薪尝胆等。这样既记住了知识点,还扩大了知识面。从此之后,每学一篇课文,我都联系当地历史,和同学一起找与本课有关的历史成语、典故、故事,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扩大知识面。
三、旅游能够陶冶情操。大家知道历史课本上的知识是平面的,记忆也是容易淡忘的。如果有条件我们去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感受一下,就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如果我们说到红军长征,会想起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但如果真的去四川看大渡河,去贵州看遵义,去革命圣地延安去参观毛主席曾住过的窑洞,感同身受,会更加激发我们学习这段历史的兴趣。
四、游戏蕴涵极大魅力。现在是信息化的社会,许多孩子喜欢甚至迷恋游戏,把孩子和游戏隔绝已经成为不可能,我们的家长有的谈游戏色变,其实大可不必,当然我们玩游戏时不要沉迷其中,要善于在游戏中学习相关的知识。有许多游戏包含大量的历史知识和信息,如《三国》、《大话西游》等。我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了解了有关东汉末年的历史背景,了解了曹操的雄才大略,了解了诸葛孔明的智慧和才能,了解到历史潮流的不可阻挡。这个过程是我们动快乐学习的过程,因为游戏深深吸引了我们,浓厚的兴趣会让人留连忘返。
五、交流沟通带来乐趣。人们之间需要沟通,我们学生也不例外。在沟通的过程中,如果你有深厚的历史功底,历史典故、成语信手拈来,就可以使彼此的沟通轻松自然,给对方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比如我们说到一个人怎么样愿意做某事,就可以用“周瑜打黄盖”这样的典故,说一件事,条件基本到位就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些典故都会大大改善沟通的效果,从而督促我们学习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
六、历史地图启迪探索。一幅幅历史地图,就是一条条历史长河,它蕴涵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看到那些山川、河流,我就想探究它们的历史变迁;看到一个一个的地名,我就想了解它们古今的变化;如:西汉的都城长安指今天陕西西安;东汉的东京是洛阳,北宋的东京就是今天的开封等等。这些都让我有了浓厚的兴趣。
七、歌谣口诀开启记忆。历史这门学科的主要特点是: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地点、时间、意义等比较多,学生容易混淆,难记、易忘,而发生的事件距离现实生活又很遥远,学习起来确实存在很大的难度,而一些历史口诀或者歌谣却能帮助我们简化记忆。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一八五六年,英法起祸端。美俄为帮凶,二次鸦片战。沙俄割领土,东北和西北,一百五十万。广西太平军,领袖洪秀全。南京建都城,改名为天京。反清抗洋兵,慈溪毙华尔,千古美名扬。这样的方法有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该多向老师、同学请教类似的历史口诀或者歌谣,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自己的历史学习成绩,
总之,历史的学习是一个综合工程,需要我们的勤奋,需要我们的智慧,让我们珍惜学习历史的机会,努力吸收沉淀历史营养,站在历史的肩膀上开拓美好未来。
⑨ 怎样就可以让孩子爱上阅读这件事该如何引导
想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家长也应该以身作则,平时要养成坚持阅读的习惯,这样孩子才会对书籍感兴趣。孩子的年龄比较小,所以是没有办法自主阅读的,这个时候家长可以选择抽出一些时间陪伴孩子一起读书,选择孩子比较喜欢的方式去讲一些故事,时间久了之后,孩子也会慢慢的爱上阅读。在陪伴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也应该持之以恒,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觉得没有效果就选择放弃的话,也是不会有所收获的。平时在周末的时候也可以选择带孩子去图书馆,这个地方是非常适合增长知识的,也能够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资源。
如果孩子能够看完一篇文章,这个时候家长就应该让孩子复述一下内容,这样也能够了解到孩子有没有认真的去观看书中的故事。这种方法也可以锻炼孩子的记忆力。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段选择合适的书籍,家长也可以选择陪伴在孩子身边,给孩子看一些历史书籍,在好奇心的促使下孩子也是会主动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