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历史上张仪是怎么死的
秦惠王死后,因为即位的秦武王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张仪出逃魏国,并出任魏相,一年后去世。
⑵ 《芈月传》张仪怎么死的
在剧中没有具体说明,就说张仪在秦国辞官以后回到了魏国没过多久就病死了。
在电视剧《芈月传》中,张仪的死十分的简单,由庸芮一句话带过,连最后的一个镜头都没给。张仪之死约为《芈月传》64——65集。当时庸芮前来劝说芈月回秦国,芈月问及张仪的情况,庸芮回到张仪回到魏国后不久就病死了,芈月百感交集。
历史上的张仪
张仪是战国时期着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早年入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之后,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得到秦惠王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死后,秦武王继位。张仪失去宠信,出逃魏国,担任相国。
公元前309年,张仪去世。
⑶ 秦国宰相张仪之死 张仪是怎么死的
秦国宰相,一代纵横家张仪,最后是怎么死的?张仪,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县)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张仪曾与苏秦一起,师从于鬼谷子先生,学习权谋纵横之术,饱读诗书,满腹韬略,连苏秦都自叹才能在张仪之下。张仪学业期满,回到魏国,因为家境贫寒,求事于魏惠王不得,远去楚国,投奔在楚相国昭阳门下。后因被人冤枉,一怒之下离开魏国,投奔秦国。
魏惠王在此后果然放弃公孙衍的合纵政策,而接受了张仪的联合秦、韩以对付齐、楚的政策。次年,魏太子和韩太子入秦朝见,张仪也被魏王任命为相。为了使魏国进一步臣服于秦国,张仪于公元前322年辞掉秦国相位,前往魏国。魏王因其大名,立即用他为相。张仪当上魏相国以后,便寻机为秦国拉拢魏王。张仪在魏国担任了四年相国,于公元前318年又回到秦国,秦惠文王仍然启用他为相。公元前316年,张仪与司马错带兵入蜀,灭蜀为郡,接着又攻灭苴国和巴国。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秦惠王卒,其子秦武王即位,武王素与张仪有隙。武王元年(前310年),张仪离开秦国,前往魏国,是年五月卒于魏。
⑷ 张仪是怎么死的 揭秘秦国宰相张仪之死
秦相张仪是怎么死的。他是因为和秦国新君政见不合,被宗室排挤,离开了秦国在魏国陏陏而终
⑸ 秦国丞相张仪生平简介 历史上的张仪怎么死的
张仪(前378年-前309年),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张仪曾与苏秦同师从于鬼谷子先生,学习权谋纵横之术,饱读诗书,满腹韬略,连苏秦都自叹才能在张仪之下。张仪曾两次为秦相,前后共11年,亦曾两次为魏国国相,第一次4年,第二次仅一年余即卒于任上,死后葬开封市东郊宴台河村。
张仪外连衡而斗诸侯”,与秦国的耕战政策相配合,运用雄辩的口才,诡谲的谋略,纵横捭阖,游说诸侯,建立了诸多功绩,在秦国的政治、外交和军事上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风云多变的险恶环境中,主要凭借外交手段,采用连横策略,“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使秦国的国威大张,在诸侯国中产生了巨大的威慑作用。孟子的弟子景春称赞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张仪使用军事和外交手段,使得秦国“东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这为秦国的霸业和将来的统一起了积极的作用。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秦惠王卒,子秦武王即位。
张仪素为秦武王不满,离秦赴魏,秦武王二年(前309年)卒于魏。
卒于魏,具体无载。
⑹ 历史上张仪结局有多惨
张仪最终病死,其本来是魏国的皇族后代,但是最终张仪却成为了秦国的丞相,为秦国励精图治,然而在秦惠王死后秦武王并不喜欢张仪的学说,张仪于是逃离秦国,一年后因心病于魏国病逝。
张仪又四处奔走,将各国的合纵破坏,改为各自和秦国交好的连横。然而,在张仪成功游说诸国,准备回到秦国的途中,秦惠王去世了,新登基的秦武王听从大臣们对张仪"无信,左右卖国以取容。秦必复用之,恐为天下笑。"的评论,不愿重用他。
张仪害怕重蹈商鞅的覆辙,只好回到祖国魏国,并于一年后去世。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张仪:"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从衡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
夫张仪之行事甚于苏秦,然世恶苏秦者,以其先死。而仪,振暴其短以扶其说,成其衡道。要之,此两人真倾危之士哉!"他认为张仪所作所为超过苏秦,实在称得上是阴险狡诈。
张仪的生平简介
张仪(?-公元前309年),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人。战国时期着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早年入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之后,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得到秦惠文王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死后,秦武王继位。张仪失去宠信,出逃魏国,担任相国。公元前309年,张仪去世。
⑺ 张仪历史上是怎么死的
张仪(?-前309年),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着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
秦惠王死后,因为即位的秦武王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张仪出逃魏国,并出任魏相,一年后去世。
⑻ 芈月传张仪结局死了吗历史上张仪是怎么死的
芈月传张仪结局死了,历史上的也是病死的。张仪和庸芮两人在关门外送别了芈月母子,送别之景堪称凄凉。而后就在也没有播放张仪的画面。后来是在燕国,黄歇与芈月的一次交谈中,黄歇说出张仪告老还乡去了魏国。
张仪去了魏国,大王果然攻打它,这是大王使国内疲惫困乏而向外攻打与自己建立邦交的国家,广泛地树立敌人,祸患殃及自身,却让张仪得到秦国的信任。张仪出任魏国相国一年以后,于秦武王二年死在了魏国。
张仪是魏国人 。当初曾和苏秦一起师事鬼谷子先生,学习游说之术,苏秦自认为才学比不上张仪。张仪和苏秦完成学业之后,就去游说诸侯。
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秦惠王死后,因为即位的秦武王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张仪出逃魏国,并出任魏相,一年后去世。
⑼ 张仪怎么死的
张仪是病死的。
早年入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之后,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得到秦惠文王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死后,秦武王继位。张仪失去宠信,出逃魏国,担任相国。公元前309年,张仪病逝。
人物争议
苏秦张仪年辈问题:两千多年来,苏秦和张仪一直被说成是战国合纵连横斗争中的对手,苏秦大搞合纵,而张仪坚持连横。
但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基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却表明:苏秦的年辈比张仪晚,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张仪死于公元前310年,苏秦的主要活动均在张仪身死之后。张仪在秦国任相时,苏秦还没踏入政坛。不同于《史记》与《资治通鉴》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