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历史)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承担者和生产力体现者的劳动群众,创造了人们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的物质前提。劳动群众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和传播生产经验,不断地改进和发明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当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知识分子在推动生产力进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日益突出。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一切科学理论,一切有价值的文学艺术,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人民群众还直接参与创造了社会精神财富,并从中产生了不少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他们在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或精神生产过程中起到了突出的重要作用。
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改造并创造着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变革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又不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实现和完成。社会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更替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同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是一致的。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要求改变生产关系、社会关系,人民群众的人心向背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但人民群众又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一定历史阶段所达到的生产力水平,是该时期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物质前提,不同的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在生产过程以至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创造作用。政治条件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也具有直接的影响,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中,人民群众的政治地位和政治权利不同,他们创造作用的发挥也就不相同。这些条件也是制约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重要因素。落后的文化会削弱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而先进的文化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来自东北大学马理论考研每日精讲“论述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以上供参考。
Ⅱ 怎样理解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供给全世界以衣食等等社会物质生活资料,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以其实践活动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而且以其千百万创造者的伟大的力量和智慧,为人类社会提供不可胜计的精神财富的成品。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经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都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自觉的革命斗争,劳动人民是革命斗争的主力军。总之,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青年学生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措施:
第一,既要认真读书,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今的社会活动空间更加广泛,社会生活的内容日益丰富,一个人要生存和发展,要对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身价值,就必须把读书和实践密切结合起来。
第二,要虚心向工农群众学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工农群众作为实践的主体,长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我们只有虚心向群众学习,吸取人民群众的经验和智慧,才能不断拓展、深化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才能运用自己所学书本知识在工农群众的实践中发挥聪明才智,造福人民,推动社会进步。
第三,要自觉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做贡献,使自己更快地成长和成熟起来。
第四,要在“情、理、行”三方面来一个彻底的转变。即对人民群众要有思想感情,对人民群众的事业有热爱感,对工农群众有亲近感,对群众疾苦有同情感;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最高标准;要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做工农的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为工农服务。
Ⅲ 人民群众为什么是历史的创造者呢
原因: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从质上说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的劳动群众,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和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灯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前提。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在唯物史观看来,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但是,群众的创造活动也不是随心所欲的。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历史,总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下,在既定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进行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群众创造历史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
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劳动者,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统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创造者原理。
Ⅳ 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主要是生产方式的演变和发展史,同时也包括由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精神演变史。
因而 讲谁创造历史,就是谁创造了生产方式,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发展。
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创造历史就是创造生产力和生产,创造精神财富。说人民群众对创造历史起决定作用,主要指对创造生产方式起决定作用,同时对创造精神财富起创造作用。
1、人民群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首先,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要素——劳动者。劳动者是最活跃、最主要的生产力,他们 是 生产资料的发动者、使用者、控制者、推动者。其次,人民群众能不断地创造和改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变了,整个生产力会变、生产力变了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这里说的人民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应当也包括管理者。再次,由于作为劳动者的人民群众使用工具,从而生产出供人们吃、喝、住、穿、用的物质生活资料,有了这些物质生活资料人们才能从事政治、科学和其他精神活动。总之,人民群众既是生产力中的要素,又是劳动工具和物质生活资料的创造者。生产工具是历史的基因,创造了工具也就是创造了历史。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说物质财富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大家比较容易接受,说精神财富也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有些人可能会摇头。他们说精神财富不是知识分子,思想家、科学家们创造的吗,怎么成了人民群众?我们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其含义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理解:首先,人民群众的生产经验和生活是精神产品的源泉。精神财富中的科学是在总结生产经验基础上产生的。科学家是科学知识理论的直接发现者 ,但其源泉仍在群众的生产经验中。中国古代的《本草纲目》、《民齐要术》、《农政全书》等都是在总结生产、生活经验中形成 的。精神财富中的文学艺术也是以群众的生活为源泉的,所以,文学家、艺术家要经常到群众中去采风、充电。其次,知识分子、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本身也属于人民群众范畴。说人民群众创造精神财富包含他们在内。再次,普通劳动群众直接创造精神财富。毕升、李时珍、瓦特(发明蒸气机)、法拉弟(电磁学家)、狄慈根、罗蒙诺索夫、高尔基等,都来自社会下层,有的就是体力劳动者。基于以上三点我们说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法学界近年来对民间法开始关注,民间法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就是人民群众在自己的生产和交往中自生自发的产生的
3、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社会发展可分为量变时期和质变时期。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主要表现的是人民群众在社 会量变时期的作用,在社会质变时期,人民群众的作用表现在能使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使社会发生质变。
Ⅳ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供给全世界以衣食等等社会物质生活资料,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不仅以其实践活动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而且以其千
百万创造者的伟大的力量和智慧,为人类社会提供不可胜计的精神财富的成品.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经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
都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自觉的革命斗争,劳动人民是革命斗争的主力军.
总之,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Ⅵ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从量上说,人民群众是指居民中的多数;从质上说,人民群众是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人民群众的这一创造作用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原理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因为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群众,乃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科学、文化、艺术的唯一源泉;其次,劳动群众为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再次,劳动知识分子在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既是社会革命的决定力量,又是社会改革的决定力量。社会革命、社会改革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不可能自发地起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这一社会变革的主体才能实现其作用。
总而言之,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同时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制约性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不可能离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些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政治条件、精神条件。
①经济条件的制约。广义的经济条件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同,人们创造历史的作用不同,生产关系制约着人们的历史活动。
②政治条件的制约。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大不相同。在阶级对抗的条件下,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极大地被抑制。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有了全新的意义。
③精神条件的制约。人民群众掌握科学文化水平的程度,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程度成正比
Ⅶ 结合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谈谈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要性...
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但其中最稳定的主要部分就是以产生物资的劳动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