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材料一中说三民主义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的指导思想
1911年的辛亥革命
② 三民主义是指什么
三民主义的内容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遗产。
三民主义的内容
1三民主义
1,民族主义,反对满清专治和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
2,民权主义,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而防止欧美现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政权)以管理政府,政府则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治权)以治理国家。其核心观念强调直接民权与权能区分,亦即政府拥有治权,人民则拥有政权。
3,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二为节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民生计)。
2意义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推翻满清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了全国革命的到来,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它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和理论上的互动以及孙中山所主张的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的初步的开拓性尝试,使这一理论本身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发生了直接影响。
③ 名词解释:北伐革命,辛亥革命,护法运动,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没有新旧之分。共产主义也没有新旧之分。社会主义更没有新旧之分。但社会主义有朝鲜式社会主义,可以世袭。有毛式社会主义,和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 名词解释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三民主义 工农武装割据
1840
⑤ 辛亥革命是三民主义还是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兴中会成立时提出的(当时是四字纲领),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是国民党一大时提出的,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袁窃取革命果实后,孙中山领导了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但都失败了。
⑥ 推翻了清朝统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的领导人是谁其指导思想是什么
推翻了清朝统治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该事件的领导人是孙中山,其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建立民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⑦ 名词解释 公车上书 三民主义 西安事变
历史上所说的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三民主义(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由民族主义(Principles of Nationalism)、民权主义(Principles of Democracy)和民生主义(Principles of People's Livelihood)构成,简称“三民主义”。是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它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遗产。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⑧ 如何看待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个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