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外国有历史故事有什么

外国有历史故事有什么

发布时间:2022-06-07 11:38:19

A. 外国历史故事

埃及的金字塔

00狮身人面像

00特洛伊木马

00“冒犯上帝的城市”巴比伦

00埃及艳后

00智慧的所罗门

00圣地耶路撒冷

00萨拉丁——阿拉伯人的英雄

00奥林匹亚赛会

00古城庞贝之谜

00佛祖释迦牟尼

00爱琴文明

00悲惨的角斗奴

00空中花园

00军营斯巴达

00“希腊的学校——雅典”

00七大奇迹

00亚历山大大帝

00罗马城的建立

00罗马竞技场

00白鹅的功勋

00恺撒大帝

00罗马帝国的灭亡

00耶稣的传说

00查理大帝

00十字军东征

00圣女贞德

00但丁和神曲

00横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

00梵蒂冈的诞生

00基督教会的首脑——教皇

00君士坦丁堡之战

00伟大的苏里曼大帝

00玛雅文明

00文艺复兴

00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00麦哲伦环球航行

00罪恶的奴隶贸易

00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00矮子巨人——拿破仑

00雾月政变

00滑铁卢战役

00太阳王——路易十四

00威廉大帝

00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

00美国国父华盛顿

00断头的国王

00“倒幕”运动与明治维新

00巴黎公社

00五月流血周

00攻克巴士底狱

00俄国革命的镜子——托尔斯泰

00色当战役

00出身德国的俄国女皇

00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00普加乔夫起义

00不修边幅的总统

00“达尔文的看家狗”

00一份被篡改的电报

00国际航道——苏伊士运河

00约翰·布朗起义

00白衣天使
“缅因”号事件
00日俄旅顺战役
00萨拉热窝的枪声
00日德兰大海战

B. 求篇200来字的外国历史小故事,感激不尽

斯巴达克起义罗马共和时期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斯巴达克是色雷斯人,曾在罗马军队服役,逃走后又被俘,公元前73年被送到加普亚城的一个角斗士学校,成为角斗奴隶。因不堪奴隶主虐待,密谋起义,率领70多名角斗士逃往维苏威火山。公元前71年在加普里亚展开决战。在罗马的优势兵力下,起义军战败。斯巴达克英勇牺牲,6000多名起义奴隶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这次起义打击了罗马奴隶主的统治,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灭亡。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也叫“清教徒革命”。17世纪英国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17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专制王朝斯图亚特王朝的矛盾尖锐。封建专制制度已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1685年查理二世去世,詹姆士二世继位,企图恢复天主教,危及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国会中资产阶级、新贵族于 1688年发动政变(也称“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王朝,迎立詹姆斯二世之女玛丽及其夫荷兰执政威廉为英和女王国国王,最终在英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时代,通常把164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转变过程。这场革命最早发源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它既是生产技术的革新,也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逐步发展到采掘、冶金、机器制造等部门,到19世纪30年代末,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法、美、德、日、俄等国也在此后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为资本主义制度在19世纪最终战胜封建制度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它也使得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工业革命也使得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
拿破仑战争19世纪初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与欧洲反法联盟国家进行的一场国际战争。督政府统治法国期间,拿破仑受命远征意大利,取得对第一次反法联盟的重大胜利。雾月政变后,又赢得了对第二次反法联盟的胜利,1804年称帝后不久又取得了奥斯特利茨战役的辉煌胜利,击溃了第三次反法联盟。1806年和1807年,通过耶拿战役、弗里德兰战役打败了第四次反法联盟的重要成员国普鲁士和俄国。1809年,法国击退第五次反法联盟,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但最终惨败。1813年,拿破仑还未来得及喘息,以英、俄等国为主的第六次反法联盟组成,在1814年3月的莱比锡会战中大败拿破仑。1815年3月拿破仑只身率少数人在法国南部登陆,重返巴黎再登皇位。第七次反法联盟立即组成,双方大战于滑铁卢,拿破仑战败,被流放至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1814年反法联盟国家与法国在维也纳召开会议,法国作为战败国与反法联盟签订和约。拿破仑战争给法国人民和被占领民族带来很大灾难,但战争把法国革命思想传遍欧洲各地,极大地摧毁了欧洲封建制度。
巴黎公社革命1871年法国巴黎工人举行的夺取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具有历史首创精神的革命。法兰西第二帝国末期,社会主义思想在工人中传播很广。 3月18日巴黎工人起义,夺取了政权。梯也尔政府逃往凡尔赛。26日进行了巴黎公社委员会的选举,28日正式成立巴黎公社。5月21日,凡尔赛反革命军在普鲁士军队的帮助下,攻入巴黎。经过激烈的巷战,28日公社失败。巴黎公社在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留下了极宝贵的经验,它的革命原则是永存的。
美国独立战争也称“北美独立战争”。1775~1783年北美13个殖民地人民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独立的战争。1775年4月19日,波士顿郊区的来克星顿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5月10日,殖民地13个州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组织大陆军的决议,任命乔治·华盛顿为总司令。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1781年英军主力在约克镇被击溃,康华利率军投降,战争结束。1783年9月英美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在美洲出现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明治维新19世纪后半期日本明治政府推行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1868年1月,倒幕派推翻了德川幕府,把政权交还给明治天皇。在倒幕派人物的主持下,新政府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通过明治维新,日本废除了封建幕藩体制,摆脱了殖民地危机,建立起近代民族国家,保障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它是日本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点。但是也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使带有封建性、垄断性的国家资本和特权财阀资本得到迅速发展,导致日本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并很快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
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11月俄国无产阶级在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社会主义革命,因发生在俄历十月份,故称。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始。11月7日起义获得胜利。当晚,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宣布全部政权归苏维埃。8日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8日晚上组成了列宁为主席的第一届苏维埃政府—— 人民委员会。从1917年10月到1918年3月,全国各地相继建立起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是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创建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至1918年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为瓜分世界而进行的战争。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大战的导火线。7月23日奥匈向塞尔维亚提出最后通牒,并于7月28日向塞宣战。俄国为支持塞尔维亚于30日宣布总动员。8月1日及3日德军以此为借口先后向俄、法宣战。4日,英国对德宣战。6日奥匈对俄宣战。8月23日日本对德宣战。1918年3 至7月,德国在西线发动4次攻势全部受挫。8月,协约国全线反攻。9月29日保加利亚投降。10月31日土耳其退出战争。11月3日奥匈宣布投降。同时德国爆发革命,君主政体被推翻。11月11日,德国代表在法国贡比涅森林的雷通德车站,同协约国军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签署了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战争导致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的胜利,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解放运动的发展;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的欧洲各国却走向了衰落。
巴黎和会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和战败国在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会议操纵在美、英、法的政府首脑中。会议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协约国又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其分别签订了合约。《凡尔赛和约》连同这些条约,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由此建立了帝国主义战后的新秩序。1929年经济大危机迄今为止世界历史上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危机。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纽约股票市场一开盘就出现价格狂跌,并很快波及世界各地,被人们称为“黑色星期四”。这次危机涉及工、农、商、金融等各行各业,并一直持续到1933年,危机期间,农产品价格暴跌。危机期间,各国先后爆发金融危机,大批银行倒闭。在美国, 1929~1933年共有10500家银行破产,占全国银行的49%。这次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矛盾的集中爆发,它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引发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动荡。同时,这次经济危机也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它宣告了自由放任资本主义时代的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人民和反法西斯国家反对德意日轴心国的反法西斯战争。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6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同一年德意日结成轴心国集团。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由于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1938年至1939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5年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力量,促进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使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太平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以日本为一方,以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反法西斯盟国为一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联卫国战争1941~1945年,苏联人民为反对法西斯德国及其欧洲、亚洲盟国侵略而进行的正义战争。
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7日~8月2日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柏林郊外的波茨坦举行的国际会议。参加者有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斯大林、美国总统杜鲁门、英国首相丘吉尔。会议确定占领德国的政治原则是: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和肃清纳粹主义,逮捕并审判战犯;处理德国的经济原则是:消灭德国作战潜力,禁止军事生产,发展和平经济;苏美英向德国所提赔偿要求,将以德国境内的物资来满足;划定波兰的国界。会议还达成了对意、罗、保、匈、芬政策的协议。会议还签署了《波茨坦会议议定书》等文件。波茨坦会议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冷战二战后以苏、美为首的东、西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所进行的除直接战争之外的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的对抗争夺。“冷战”一词是美国政论家赫伯特·斯沃普最早提出的。冷战从丘吉尔富尔敦演说发出信号、杜鲁门主义出笼兴起到1990年11月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第二次首脑会议宣告结束,持续时间达40多年。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当代史就是一部冷战史。

C. 国外历史小故事

据巴黎的一家报纸透露,里根1980年当选为总统时,前任总统卡特离开白宫之际,曾赠给他三封信,并一再告诫他不要轻易拆开这些信,只有当他施政处于危难关头时,才可按序拆开,这些信将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好运。细心的前总统还给这些信加上了编码。

里根只把卡特的话当成了一个善意的玩笑,未加在意。他遵守了诺言,一直没动这些神秘的信件。1982年美国经济状况出现了严重的滑坡,国内局势紧张,出现了动荡的先兆。情急之中,里根猛然想起了前任的嘱咐,马上找出了卡特的那些信,并且拆开了第一封。第一封信里只有两个字:骂我!这时候的里根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了自己该怎么办。

接着里根就在各种场合责骂前任,明确表态美国经济不景气的现状全部都归罪于前些年政策的诸多失误,声称正是这些失误种下了祸根,导致了现今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多方面的困境。不过里根信心十足,说他有足够的能力挽回这些过失。

里根富有煽动性的演说让美国公众信服,国内局势很快安稳下来,经济形势慢慢好转。卡特的简短几个字使里根从容摆脱困境。里根的声望与日俱增。

时间进入1984年,这是里根执政的中期,也是关键时期。这时,美国政府被巨大的财政赤字困扰,举步维艰,国会中的责难之声不绝于耳,使百忙中的里根烦不胜烦无计可施。里根再一次处于危难关口,这时他又想起了卡特的那些信,他赶紧找出来打开第二封。第二封信和第一封一样简短,只有三个字:骂国会!

这一次里根已经有了经验,他明白卡特的嘱咐决不是空穴来风,这三个字大有深意。里根矛头一转,不再检讨施政的失误,而是直指国会,历数国会事事都来一手,阻挠他执行紧缩政策,以致出现这种赤字巨大的不堪局面。里根言之有理,美国国内对他的批评势头开始减缓,转而怪罪国会。卡特的第二封信就这样又一次在紧要关头使里根摆脱危机。

而最精彩的是第三封信。1986年11月,里根不经国会批准,暗地里向伊朗出售了一批先进武器,并将所得美元尽数用于支持尼加拉瓜的反政府武装。这件事影响深远,国内大哗,闹出了一场类似于“水门事件”的丑闻。里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局面。这一次他没有忘记卡特的第三封密信,但第三封信却给了他一个意料不到的答案。

第三封信这样写道:为下任准备三个信封!

D. 外国历史故事有哪些

法国拿破仑发动的雾月政变,俄国十月革命

E. 外国历史诚信故事大全

华盛顿与樱桃树
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华盛顿小时候不慎砍倒了一棵父亲很喜爱的樱桃树,华盛顿勇敢地承认了这件事并得到了父亲的谅解。

汽车维修店
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我今后常来!”
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

事其一: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我不买”。绅士回答说。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儿追上来说。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儿要求面见绅士。于是男孩儿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烂。“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绅士道。“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家里只要两个男孩的继母在招呼受到重伤的男孩儿。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父母都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故事其二;十七世纪的德国军队里面有一个王子对他的下属亲同手足,受到士兵和各级军官的深深爱戴。一次攻打某国家失败而归的路上,正值冬天的深夜。严寒、饥饿折磨着他以及一些部下,在极度寒冷和饥肠辘辘的状态下,王子慢慢的进入梦乡、、、、、、。睡梦中王子梦见阳光格外的灿烂与温暖,他醒来了,发现自己身上被许多件大衣覆盖,生命得以延续。四周再看,他的部下把大衣都覆盖在王子的身上,早已经全部冻死了。

F. 外国历史故事(中英都要)

00邮票诞生的趣闻
1840年的某天。英国。一辆邮政马车驶进一个小村庄。那时是先交出昂贵的邮资,再取走邮件。有个姑娘兴奋地吻了一下未婚夫从伦敦寄来的信,却说:“对不起先生,请把信退回去吧,我没有那么多钱付邮资。”邮差不答应。有个名叫罗兰·希尔的青年慷慨解囊相助,可是那姑娘却婉言谢绝了。
罗兰·希尔开始十分怜悯她,但是后来发现上当了。原来,那姑娘预先和未婚夫约好,如果信封下面画个圆圈,表示他已找到工作,就不必花钱取这封信了。罗兰·希尔觉得应该堵塞邮政上的漏洞。他分析了当时的邮政制度,大胆向议会提出三条建议:一是大幅度降低邮资,二是按重量计费,三是邮资改为寄信人预付,他的建议很快受到政府的采纳。
罗兰·希尔进而又想:“寄信人预支了邮费,怎样在邮件上表示出付了邮费,并知道付了多少呢?做简单的记号?那还会给一些人造成可钻的空子,做复杂的记号?不同重量的邮件费用不同,千差万别,许许多多的记号又会带来混乱啊!”经过苦苦思索,他终于设计出能表示邮资的凭证——邮票。
1840年5月6日,英国首次正式发行邮票。邮票上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肖像,票面是黑色的。价值一便士,又称黑便士邮票。邮票一问世,很快为全世界所接受。
邮票给通讯事业带来极大的方便。但是,一开始时邮政人员身边必须备有裁纸小刀,好随时把几十枚连成整张的邮票裁开出售,寄信人有时买了大张的邮票,临到用时,也要自备小刀以便裁割。不但麻烦,还不易裁整齐。
18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亨利·阿察尔在某家小酒吧间喝酒时,看见旁边一个顾客写完一封信后,摆弄一大张邮票,因为没有小刀,他取下了别在西服领带上的一枚别针,在各枚邮票连接处刺了一行行小孔,很整齐地把邮票扯开了,亨利·阿察尔见了,眼前猛然迸发出一束灵感的火花。
不久邮票打孔机在亨利·阿察尔的实验室里制造出来了。它会给每一大张邮票中每枚邮票之间都打上一行行整齐的小孔。这样。要把每枚邮票扯开十分方便。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并且,这种打孔机推广到世界各国。
丘吉尔巧言善辩
英国首相温斯特·丘吉尔一次访问法国的一个大葡萄种植园,主人特意打开一瓶1870年生产的酒。饭后丘吉尔在贵宾留言簿上写道:“1870年对法国武器来说不是一个好年景,但是对法国酿酒业恰是极好的一年。”30年代,丘吉尔访问美国时,一位反对他的美国女议员对他说:“如果我是您的妻子,我会在您的咖啡里下毒药的。”丘吉尔狡黠地一笑,答道:“如果我是您的丈夫,我会喝下那杯咖啡的。”
一个英国妇女一次拦住丘吉尔问道:“丘吉尔先生,当您知道您每次发表政治演说,大厅里总是挤得水泄不通时,难道您不感到兴奋激动吗?”丘吉尔答道:“承蒙夸奖,不过,每当我产生这种感觉时,我总让自己记住一点:如果我不是在发表政治演说而是在受绞刑的话,恐怕观众将还会多一倍!”
有一次萧伯纳派人送两张戏票给丘吉尔,并附上短笺说:“亲爱的温斯顿爵士,奉上戏票2张,希望阁下能带一位朋友前来观看拙作《卖花女》的首场演出,假如阁下这样的人也会有朋友的话。”萧伯纳的幽默以尖刻着称, 所以他这样奚落丘吉尔并不为过。丘吉尔也不甘示弱,马上写回条予以还击:“亲爱的萧伯纳先生,蒙赐戏票2张,谢谢!我和我的朋友因有约在先,不便分身前来观赏《卖花女》的首场演出,但是我们一定会赶来观赏第二场的演出,假如你的戏也会有第二场的话。”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丘吉尔来到白宫,向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给予军事援助。他有一个癣好,就是口叼一支特大号的雪茄烟,泡在浴缸里休息。
有一天他正大腹便便地露出水面时,作为好朋友的罗斯福随便踱进浴室。丘吉尔见自己出了洋相,忙自我解嘲地说:“您瞧,大不列颠的首相,可是什么也没有对美国总统隐瞒啊!”两位不拘小节的大人物哈哈大笑起来。
丘吉尔参加保守党期间,一次,与他共事的保守党议员成廉·乔因森希克斯在议会上演说,看到丘吉尔在摇头表示不同意他的意见时,便说:“我想提醒尊敬的议员注意,我只是发表自己的意见。”
丘吉尔随即答道:“我也想提醒演讲者注意,我只是在摇我自己的头。”
丘吉尔在脱离保守党加入自由党时,一位反对丘吉尔的年轻妇女对他说:“丘吉尔先生,你有两点我很不喜欢。”
“那两点?夫人!”
“你执行的新政策和你嘴上的胡须。”
“请不要在意”,丘吉尔彬彬有礼地答道,“您可没有机会接触到其中任何一点,真的,夫人!”

G. 外国古代历史故事(2个)一个约300字

铁钉误国
国王理查三世和公爵亨利准备拼死一战,这场战争将决定谁统治英国。战争进行的当天早上,理查派一个马夫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
“快点给它钉掌.”马夫对铁匠说,“国王希望骑着它打头阵。”
“你得等等。”铁匠回答,“我前几天给国王全军的马都钉了掌,现在我得找点儿铁片来。”
“我等不及了。”马夫不耐烦地叫道。铁匠从一根铁条上弄下四个马掌,把它们砸平,整形后,钉在马蹄上,可是缺了一颗钉子。在马夫的催促下,铁匠只好将马掌挂在蹄子下。
两军交锋了,理查国王就在军队阵中。正在他冲锋的时候,还没走到一半,那只挂着的马掌掉了,战马跌倒在地,理查也被掀翻在地上。他还没有抓住缰绳,惊恐的马就跳起来逃走了。理查环顾四周,他的士兵纷纷后退,亨利的士兵包围了上来。
他在空中挥舞宝剑,“马!”他喊道,“一匹马,我的国家倾覆就因为这一匹马!”

居里夫人辨车痕
清晨,法国着名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1867-1934年)骑自行车上街。这时,刚下过雨,空气清新沁人。街上非常宁静,很少有行人。突然,她发现在路旁躺着一个正在流血的警察,腹部被人刺伤、生命危在旦夕。居里夫人忙解下脖子上的围巾,捂住警察的伤口,警察痛苦地呻吟着,断断续续地告诉居里夫人:五六分钟前,他查问一个青年,那青年突然拔刀朝他刺去,接着骑上警察的自行车逃走了。警察说着,用手朝犯人逃跑的方向指了指,就咽气了。

有一些人路过,居里夫人就请他门帮忙照料一下,自己向警察所指的方向追去。但没跑多远,前面出现了岔道。兇手往哪边跑的呢?她朝两边望去,左边和右边的路,都是不太陡的上坡路。在离开岔口四十米的地方,两边的路都铺了一层黄沙。她先观察了一下右边的路,在松软的黄沙层上清晰地有着自行车车胎的痕迹。她想:“兇手好像是从这条路逃走的。”但她马上发现在左边路上的黄沙层上,同样留有车胎的痕迹,她仔细地分析了两边车胎的痕迹:右边路上的车胎痕迹,是前后轮深浅大致相同;而左边路上前轮的车胎痕迹,要比后轮的浅。她想了想,马上明白了。

这时,有个刑警也骑着自行车赶来了。居里夫人说:“杀人兇手是从右边这条路逃跑的。因为通常骑自行车的人,他的身体重量是在后轮上,所以在平坦的路上或下坡时,前轮车胎的痕迹浅,后轮车胎的痕迹深。在上坡时,由于骑车的人必须朝前弯着腰,使重心落到把手上,前轮和后轮车胎的痕迹就大致相同了。现在这两条路都是上坡,那凶犯车轮的痕迹应该前后的深浅差不多,而右边路上的痕迹正是这样,所以兇手是打右边逃走的。左坡路上是下坡的痕迹,不可能是凶犯的。

刑警点点头,急急追去,果然追到了那个凶犯。

H. 求外国历史故事

南北战争:Civil War,U.S. 1861年4月~1865年4月,美国南方与北方之间进行的战争。又称美国内战。北方领导战争的是资产阶级。在南方,坚持战争的只是种植场奴隶主,他们进行战争的目的是把奴隶制度扩大到全国, 而北方资产阶级的目的在于打败南方,以便恢复全国的统一。 19世纪中叶,北部自由劳动制度与南部奴隶制度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南部奴隶制度成为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南北之间的斗争在西部土地的争夺中表现得最为激烈。19世纪上半叶在美国领土向西扩张的过程中,在西部接连成立新的州。但是每当新州成立之际,就发生在该州内容许或禁止奴隶制存在的斗争。北方资产阶级和农民主张在新州内禁止奴隶制度,要求把新州确定为自由州。南方奴隶主则力图把奴隶制扩大到西部,主张把新州确定为蓄奴州,奴隶主利用其在美国国会及政府中的统治地位,连续取得胜利,激起北方广大人民的愤慨。1854年在北方成立了美国共和党。同年,南方奴隶主企图用武力把奴隶制扩张到堪萨斯州,于是在堪萨斯州爆发了西部农民与来自自由州的移民反对南方奴隶主的武装斗争,斗争持续到1856年,揭开内战的序幕。1857年奴隶主又企图把奴隶制扩展到美国全部领土上去。从而导致约翰·布朗起义。第一阶段 1860年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美国民主党遭到惨败,这就成为南方奴隶主脱离联邦和发动叛乱的信号。南部蓄奴州南卡罗来纳州首先脱离联邦,接着佐治亚州、亚拉巴马、佛罗里达、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和得克萨斯诸州相继脱离, 并于1861年2月宣布成立“南部同盟”,另立以杰斐逊·戴维斯为总统的政府。1861年4月12日叛乱政府军开始炮轰在南卡罗来纳的联邦萨姆特要塞,14日被攻陷。林肯政府于4月15日发布讨伐令,内战爆发 。不久,弗吉尼亚、北卡罗来纳、田纳西、阿肯色4州退出联邦参加南部联盟。 战争初期北方实力大大超过南方,北方有2234万人口,南方只有910万,而且其中有380多万是黑奴。北方有发达的工业,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和丰富的粮食,而南方几乎没有工业,铁路也很少。但南方有充分的军事准备,拥有装备及训练都较精良的军队。而且,内战前夕J.布坎南总统曾设法把大量武器和金钱输送到南方去。林肯政府在内战初期进行战争的目的是恢复南北的统一,担心触动奴隶制度会把一些边境奴隶州推向南方叛乱者一方,从而失掉边境诸州这个重要的战略地区。由于北方政府不肯宣布解放奴隶。因此,在内战第一阶段,北方在军事上连遭失败。在1861年7月马纳萨斯和1862年夏的半岛战役中,北军损失惨重。北军虽然在西线取得一系列辉煌战果,从南军手中夺取了几个重要战略据点,但是这些战果都被东线的惨败所抵消。 在北方军事上屡次失败的情况下,共和党内部的激进派及社会上的废权主义者提出解放奴隶和武装黑人的主张。林肯也意识到解放奴隶的必要性。第二阶段 1862年9月22日,林肯发表预备性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假如在1863年1月1日以前南方叛乱者不放下武器,叛乱诸州的奴隶将从那一天起获得自由。消息传到南方后,成千上万的奴隶逃往北方。英国工人阶级也展开了支持北方的运动,迫使英国政府放弃了原来的干涉计划。 林肯政府还实行一系列革命措施和政策:1862~1863年实行武装黑人的政策。因此,成千上万黑人报名参加北方军队,其中主要是南方逃亡奴隶;1862年5月颁布的《宅地法》规定:一切忠于联邦的成年人,只要交付10美元的登记费,就可以在西部领取64.74公顷土地,在土地上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所有者。林肯政府严厉镇压反革命分子,清洗军队中南方代理人。1863年开始实行征兵法,以代替募兵制,从而,增强北方的兵力。同时,林肯调整了军事领导机构,实行统一指挥,任命有卓越军事才能的U.S.格兰特为全军统帅。 1863年,北方在军事上出现转机。同年7月1日葛底斯堡大捷,歼灭南军2.8万人 ,成为内战的转折点。战场上的主动权转到北方军队手中。1864年,北方最高统帅采用新的战略方针:在东,西两线同时展开强大攻势。在东线以消耗敌人的力量为主要目标;在西线用强大兵力深入敌方腹地,切断“南部同盟”的东北部与西南部的联系。1864年9月,W.T.谢尔曼将军麾下的北军一举攻下亚特兰大,两个月后开始着名的“向海洋进军”,在进军中彻底摧毁了敌人的各种军事设施,使南方经济陷于瘫痪。在东线,格兰特将军统率北军把敌军驱逼到叛乱“首都”里士满附近。1865年初,奴隶纷纷逃亡,种植场经济濒于瓦解。北方海军实行的海上封锁,几乎断绝了南方与欧洲的贸易。同时,在南方内部也出现反对派,许多小农加入联邦派从事反战活动。南方逃兵与日俱增。粮食及日用品匮乏。1865年4月9日,R.E.李的部队陷入北方军队的重围之中,被迫向格兰特请降。美国内战终止。美国恢复统一。内战的意义 内战期间,双方战费消耗150亿美元。联邦军伤亡63万人,南军伤亡48万人。战争显示了近代工业的威力,双方都大量装备了新式线膛武器,促进了散开队形、野战工事和步兵近迫作业的运用和发展。铁路和电报发挥了重大作用,并在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装甲舰、地雷、水雷和潜水艇。 北方在战争中的胜利,确立了北方大资产阶级在全国的统治地位。内战消灭了奴隶制,从而为美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宅地法》的实施 ,加速了西部的开发,促进农业资本主义发展中美国式道路的胜利。因而19世纪末美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农业资本主义大国。黑人在内战后的重建时期仍受到多方面的歧视和种植场主的剥削,但在政治上取得公民权及选举权,从奴隶枷锁下解放出来。因此,美国内战在美国历史发展中是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的。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虽然伤亡人数超过60万,但它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较好的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I. 来篇外国历史小故事,最好2分钟能讲完,不胜感激,最好有结尾总结的,急,满意10q币

在1944.9.19为了从德国人的手里夺回贝尔格莱德,5个红军决定要偷袭这座桥,5个人中 2个轻伤,2个重伤,第5个已经死掉了.死者叫契克拉耶夫.
德国人着急了,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几次的短短间歇。
连长得到命令,要他在第2天拂晓攻占那座桥。因此他说,这时候不必去搬回契克拉耶夫的尸体,等到明天攻下桥后再埋葬他吧。
在战斗场所的旁边的一堆瓦砾的地窖里住着一个老妇人:玛丽.育乞西。
老人看见了5个年轻人的动作,也看见了德国人的炮火对准了5个人。她想招呼他们去他那里,但是没有成功。最后他受了伤,耳朵也聋了(被震得)。
在他醒来的时候,她看见5隔红军只剩下一个。老人喊了很久但是红军都没有动。她知道他死了。
老人像告诉别人有人死在这里,可是周围都没有人。
最后她很艰难的慢慢走去,用手掌将一个大的炮弹坑里的水舀了将死者埋了。
她还将她几十年来一直舍不得用的结婚蜡烛拿来给烈士烧了。
最后在别的红军来找这位战士的尸体是酒只看到了2只蜡烛在风中摇曳。

阅读全文

与外国有历史故事有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