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中岳有什么历史

中岳有什么历史

发布时间:2022-06-08 19:27:54

A. 中岳庙有着怎样的历史

中岳庙在嵩山太室山南麓的黄盖峰下,始建于秦,汉武帝游嵩山时,敕建太室祠,北魏时易名中岳庙,庙址几经迁徙,到唐垂拱四年(688),武则天至嵩山封禅,改嵩山县为登封县,封嵩山为神岳,中岳神庙由此兴盛。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始建于现址。宋乾德二年(964)和大中祥符六年(1013),两次修葺增建,殿宇房舍达九百多间,并重塑神像,规模更为宏大。以后金、元、明、清均有修葺,但规模则每况愈下;不过,至今也还有建筑四百余间,气势也较雄伟。

B. 什么时候定嵩山为“中岳”以及关于嵩山的传说有什么

东周时周平王迁都到洛阳,定嵩山为“中岳”,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秦、汉之后,帝王祭祀嵩山连续不断。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率18万大军从长安出发东巡,到嵩山祭中岳。

汉武帝亲临太室山礼祭太室神祠,封太室山为嵩高山。后来,汉武帝再至中岳太室山,亲率群臣,礼登嵩顶。

据传,当武帝登山时,随从官员听到山间有呼“万岁”之声,又在山上建万岁亭,山下建万岁观,命名山峰为万岁峰,以应山呼之奇。

据说祭典完成后,汉武帝觉得意犹未尽,还想听听华夏先民的故事,就找大臣问话。这大臣小时候常听爷爷讲故事,于是活灵活现地给皇帝讲起了“启母石”的传说。

汉武帝一听,太感动了,大笔一挥,下旨为启母石建了一座庙。大臣也受了封赏,皆大欢喜。这个传说还与大禹有关。《汉书•武帝记》颜注引《淮南子》中的记载:

禹治水,通轘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那时候,洪水横流。为了使人民安居乐业,大禹治水跑遍了九州四野。在嵩山南面,西自龙门,东到禹县,有一条大河叫颍河,颍河一泛滥,两岸就变成一片汪洋,什么庄稼也不能生长。

大禹为了把洪水排出去,就在登封县西北的萼岭口一带,凿山治水。他打算把嵩山南面的洪水引进北面的洛河,然后再让它流到黄河里去。禹的妻子叫涂山娇,涂山是夏的邻邦,位于安徽寿县一带。夫妻俩一起到嵩山治水。

这一天,大禹来到萼岭口附近一看,这里山势险峻,凿通萼岭口工程很大。他为了很快开通河道,在凿山时,就变成一只巨大的黑熊。大禹每天忙着开山凿石,没工夫回家,也顾不上吃饭,就叫妻子涂山娇给他送饭。

大禹为了不让妻子知道自己变熊的事,就跟妻子约定:只要她听见敲鼓的声音就去给他送饭。涂山氏就按照他的嘱咐办事。每天,当她听到咚咚的鼓声时,就赶快撑着木筏子,把饭给大禹送到开山的工地上去。这样,夫妻两人虽说都很辛苦劳累,但心里很快活。

有一天,大禹在山坡上行走的时候一不留心,脚下踩动的几块石头从山上滚下来刚好掉在鼓面上,发出了咚咚的响声。大禹因为忙,走得急,也没在意,只管上山去了。

涂山娇一听到鼓声,心里纳闷,今天丈夫为什么吃饭早了呢?大概是特别累,饿得也快了吧!于是,她就赶紧把饭做好,急急忙忙撑着木筏子给大禹送饭去了。

谁知道,当她来到山坡前,左等右等,也不见大禹回来,就往山上爬去。她来到山上往下一看,只见有一头大黑熊,正在山下用力凿石推土,开挖河道。

它伸出两条巨臂,用力朝山岩上一推,只听轰隆一声响,山石塌下了一大片,倒在水里,溅起几丈高的浪花。大黑熊这才直起腰来,看看新开出来的山口,乐得眉开眼笑。

涂山娇一见,大吃一惊,心想:自己的丈夫大禹,怎么是一只大黑熊呀!平时自己为什么没有发现呢?一时间,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就提起饭篮赶快往家跑。一路上,她又羞又急又气。当她快到家门口时,心里一阵难过,往那里一站,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再说大禹,晌午时来到大鼓跟前,敲起鼓来。可是,他敲敲,等等,等等,敲敲,好久也不见妻子送饭来。他想,一定是出了事,就赶紧往家走。

大禹回到家里后,里里外外找不着妻子的影子,只见家门口的山坡上,多了一块巨大的岩石,旁边还放着饭篮子。大禹这才明白:原来妻子早已经变成岩石了。

这时,大禹后悔不该把自己变熊的事儿瞒着妻子。他又想:妻子已经怀孕很久了。这一来,咋办呢?我没有儿子,谁继承我的治水大业呢?想到这里,他就急匆匆地走到巨石前面,大声喊道:“孩子他娘啊!你就这样离开我了吗?你要把儿子交给我呀!”

突然,轰隆一声响,这块巨大的岩石裂开了,跳出一个孩子。大禹急忙把儿子抱了起来。后来,大禹给他起名字叫“启”。所以,那块巨石就叫“启母石”。

涂山娇死后,其妹涂山姚嫁给了禹,并负责照顾启,后人就把涂山娇住过的山叫太室山,涂山姚住过的山叫少室山。后来,人们分别在太室山和少室山修建了启母庙和少姨庙纪念她们。

在离“启母石”不远的地方,还立着两根由大块方石头垒成的门柱,上边刻着打猎、农耕的浮雕画。这就是当时大禹的家门口,后人叫“启母阙”。

启母阙阙身用长方形石块垒砌而成,上面有长篇小篆铭文。阙的下部是东汉嘉平四年(252)中郎将堂溪典所书《请雨铭》。

启母阙阙身的四周雕刻有宴饮、车马出行、马戏、蹴鞠、驯象、斗鸡、猎兔、虎逐鹿,以及“大禹化熊”、“郭巨埋儿”等历史故事画像60余幅,其中的蹴鞠图,刻画有一个头挽高髻的女子,双足跳起,正在踢球,舞动的长袖轻盈飘扬,女子两旁各站立一人,击鼓伴奏,展现了汉代蹴鞠运动的真实场面。

除了古老的启母阙,还有嵩山太室山的太室阙、少室山的少室阙,它们一起被称为“中岳汉三阙”,具有悠久的历史。

C. 中岳庙的历史地位

中岳庙既是祭祀岳神的场所,又是重要的道教宫观。道教虽然兴起于东汉时代,其来源却是我国远古时代的巫术,后来继承了秦、汉以来的神仙方士之传统,历史渊源较长。中岳庙是道教在嵩山地区的最早基地,原是为了祀奉中岳神而设的。道家尊中岳庙为“第六小洞天”,他们认为这里是周朝的神仙王子晋的升仙之处。王子晋又名王子乔,传说是周灵王(公元前571~545年)的太子。他喜欢吹笙作凤凰鸣声,游于伊水和洛水之间。那时嵩山有一个道士叫浮丘公,接他上嵩山。几十年后,有人在山中见到他,他说,告诉大家,七月七日,在缑氏山头等我。那日,果然见他乘白鹤,盘旋数日后才离去。于是后人在缑氏山和嵩山的顶上都建立了神祠纪念他。嵩山峻极峰以东的白鹤观,背负三峰,左右皆绝壁,即为纪念王子晋而建。
据《道学传》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曾在嵩山修道九年。南北朝时,又有着名道士寇谦之在此改革“五斗米道”,创立“新天师道”。峻极门东侧的《中岳嵩高灵庙碑》就是当年刻立的,碑文记载寇谦之修中岳庙和传道的事迹,是关于这位名道最早的记录。此后,历代还有不少知名道士在这里主持过道场。峻极门东侧还有《五岳真形图碑》,这一高3米的碑石雕刻着象征五岳的图象,为明代万历年间所刻立。据道教经典《云笈七签》说,五岳真形图是道士入山辟邪的护身符,一切妖鬼虫虎都不能近。如今河南道教协会就设在中岳庙,每年农历三月和十月庙会 热闹非凡,这一习俗至今不衰。

D. 中岳嵩山文明全国,为何它是两座山

嵩山,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崇山”,西周时成称为 “岳山”,以嵩山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登封市西北面,西邻古都洛阳,东临郑州 。

嵩山总面积约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共72峰,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

崇福宫前身太乙观建于汉武帝元封元年,原为万岁观,距今有两千年历史。宋真宗时道教盛极,把太乙观提升为崇福宫,它不但是名儒云集之地,也是历代着名道学方士栖身传教之所。

如北魏寇谦之,唐朝刘道合、宋朝董道绅,金代邱长春等,都在道教史上留有盛名,均在崇福宫主持过道场。

嵩山道教建筑、石阙等有很高的价值。中岳庙中岳大殿增修于宋真大中祥符六年,历代均有重修。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高大雄伟、十分壮观,是中岳最大的殿宇,也是中原地区最大的古建筑。另有东汉建的太室阙、启母阙、少室阙。其上都雕刻各种图画,或刻记歌功颂德的铭文。

E. 中岳庙的历史沿革

中岳庙的前身为太室祠,始建于秦(公元前221-207年),为祭祀太室山神的场所。
西汉时期,汉武帝对于建设全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因时代的局限,到了晚年,热衷于神仙方士之说,渴望自己能够同传说中的轩辕皇帝一样,成为神仙。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游览和礼祭嵩山,在登上太室山时发生了奇迹:随从的官员在山上听到好像有呼“万岁”的声音,其实,这是方士们为博得汉武帝欢心,投其所好而设的一个骗局。但晚年好大喜功,贪恋长寿的汉武帝听后十分高兴,于是下令叫祠官增建太室神祠,禁止砍伐山上的树木,以山下之百产封给神祠作为供奉之用,使中岳庙地位更加巩固。同时,太室山也被封为“嵩高山”,简称“嵩山”,正式与中国原有的四岳并列,称为“中岳”。
北魏时,祠址经过了三次迁移后,定名为中岳庙,从此由道教管理。
唐代,中岳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武则天于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登嵩山封中岳时,加封中岳神,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武氏对中岳庙的“情”有独钟,使它的声望日益兴盛,八方传播。
唐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仿照汉武帝加增太室祠的故事,对中岳庙大加整饰,扩建殿宇,是中岳庙的鼎盛时期,为之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宋太祖金妆神像,岳神的冠戴衣着沿袭至今。以后又绘饰壁画,遍植松柏,不断为之增添光彩。
元末由于战乱庙宇倒塌严重。明清两朝对中岳庙又多次整修,特别是干隆时按照北京清故宫的建造方法,对中岳庙作了一次大规模的全面整修。又设宜道会司,以掌管全县的道教事务。从此,中岳庙飞甍映日,杰阁联云,梁画栋,金碧辉煌,整个庙宇的布局制式都与故宫相似。
干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十月初一,清高宗(即干隆)至中岳庙致祭,当夜御制《谒岳庙》诗二首,其一为:“正正堂堂地,巍巍焕焕京。到来瞻气象,果足庆平生。惬我长年愿,陈兹祈岁情。忽闻鸾鹤韵,疑有列仙迎。”中岳庙“得宠”于历代帝王,由此可见一斑。
庙内主要建筑,从南向北,由低至高,顺次为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峻极坊、大殿、寝殿、御书楼,前后共11重。最北以黄盖亭为终端,站在亭内可俯瞰中岳庙全景,远眺苍翠群山。中轴线两侧建有太尉宫、火神宫、祖师宫、神州宫、小楼宫等。殿宇、楼阁、廊庑等共400余间,气势恢宏。庙内古柏参天,碑碣林立,珍存着许多文物瑰宝。
2001年,中岳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F. 介绍中岳嵩山

历史
嵩山属伏牛山系,史书对伏羲和黄帝在伏牛山作为活动的中心,有许多记载。《孟子》中说:“禹避舜之子于阳城”;“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箕阴即阳城,在嵩山南麓,《大记》云:“伯益旧政,就国于箕山之阴,是箕山为益封国也”。今舜墓嵩山之马峪川,启母墓在嵩阳书院之左,许由、巢父墓均在箕山之颠。“尧舜遗风”,“尧天舜日”之语流传至今。《庄子》云:“尧让天下,许由遂逃箕山,洗耳于颖水”。现在还有“挂瓢崖”“洗耳泉”,据说许由在山泉之下正在为牛饮水之际,大尧与之商谈禅天下,许由听说此事,马上把饮牛喝水的瓢挂在山崖上,把自己的耳朵用此水洗了洗,以示去其污秽之言,逃入深山林去了。这个事情,嵩山脚下童叟皆知。
据古书《竹书纪年》和《世本》记载舜十五年命禹主祭嵩山,舜禅位禹后,“禹居阳城”。历代历史学家都认为阳城即今嵩山附近的阳城(在今告成镇西三里)。夏代自禹至桀,共传十七王、十四世,历四百三十二年,王都自阳城数迁,但均在嵩山周围。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故事至今在嵩山广为流传。

名胜
“日出蒿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一曲悠扬的《牧羊曲》依然让人心如潮水。少林寺的秀丽景色早已从这首优美的歌里栩栩如生地萦绕心怀。有着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的嵩山,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市西北,主体由太室山、少室山东西两座大山组成。
嵩山被誉为我国历史发展的博物馆,儒、释、道三教荟集,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其中有中国六最:禅宗祖庭——少林寺;现存规模最大的塔林——少林寺塔林;现存最古老的塔——北魏嵩岳寺塔;现存最古老的阙——汉三阙;树龄最高的柏树——汉封“将军柏”;现存最古老的观星台——告城元代观星台。此外,太室山黄峰盖下的中岳庙始建于秦,唐宋时极盛,是河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寺庙建筑群;嵩阳书院气宇恢宏 、古朴高雅,宋时与睢阳、岳麓和白鹿洞书院称四大书院;加上苍翠清幽的法王寺,回环险绝的轩辕关、慧可断臂求法的立雪亭等等,皆为中国人文风物的瑰宝。
有哪个地方能在禅宗上有如此众多的汇集,只有嵩山!!看一看幽静神秘的佛门胜地,感受那里的清净脱俗,也许会成为每个喜欢旅游者的一个美好的愿望!
位与少林寺西三百米处的山脚下。“塔”即和尚的坟莹。寺僧们圆寂后,根据其生前在佛教界的修养,学问,地位和威望等,修造大小不一的墓塔,安葬骨灰(尸骨)于其中,并刻石纪念,表其功德。
塔林中现有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砖石墓塔二百四十余座。是国内最大的塔群。因其朝代不同,塔的形式多样,制式不一,在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上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在法王寺山坡上,高十五层,约四十五米,周长二十八米,壁厚两米多。塔为空心建筑,从地层仰望,可直视塔顶,四周遗有砖洞痕迹,可知原来在每层的犄角处,还装设有檐角木梁,这不但可以平衡塔身的重心,而且还可以作为上塔的梯阶,以攀缘上下。塔身外部的密檐层层迭迭,迭出塔身最宽者达90厘米,使整个塔身显得更为雄伟壮观。现除小部分受风雨侵蚀剥损外,基本完整坚固。
传说
上古时候,干坤是由玉皇大帝定的。他叫天下雨,天就得下雨,他叫地生金,地就得生金。玉皇大帝咋有这么大本事哩? 传说,他有五个保驾天将。这五个天将,每人都有一仆法宝。每一件法宝,又有七十二能:不但能劈云拨雾,遣风调雨,发水生火,镇魔伏妖,还有很多很多的用处。
玉皇大帝有个女儿,名叫天灵,才貌双全,文武皆通。玉皇大帝早打算为她选个女婿了,他看保驾的五个天将,才貌都很好,可是选谁呢?一时又拿不定主意。
有一天,天府巡官急步走进天宫,向玉皇大帝禀报,说东方出了水兽,西方出了风妖,南方出了火魔,北方出了冷怪,闹得天下大乱,黎民不得安宁,求玉帝快快发兵除害。
玉皇大帝听罢,急忙把天将招到教场比武选将。谁的本领高,就派谁去降魔;谁能降住魔,就选谁当驸马。天将们来到教场,经过一番比试,玉帝平日心爱的五个天将中,有四个选上了。
玉皇大帝传下圣旨,命一个到东方去镇水兽,一个到西方去挡风妖,一个到南方降火魔,一个到北方伏冷怪。四员天将领旨,分别带领天兵离开天宫。
五个天将中,唯有一个名叫山高的没有选上。为什么呢? 这个山高身体有些单薄,武功虽然也行,但不及其他四将。可是这位山高天将怀有满腹文才,能书善画,智足谋广。他看到其他四位天将下凡去了,便来到灵霄宝殿,向玉皇大帝施礼说:“陛下!下界东西南北四方,都有人把守了,陛下就不怕中原出事吗 ? 倘若中原出了大事,东西南北四方把守再严,也是枉然啊! 比如,一个人,残手废脚尚能活下去,若是心脏坏了,可就都完啦!"
玉皇大帝听他一说,觉得与语言不多,道理很是。可是派谁挂帅去镇守中原呢,玉皇大帝发了愁。山高一看,时机已到,便说:"末将情愿去镇守中原。”
玉皇大帝知道他武艺不及那四个天将,迟迟没有说话。山高猜知玉皇大帝的心思,就当面立下“军令状”玉皇大帝这才勉强传旨,让山高天将下凡。
玉皇人帝带着随从来到南天门,拨开云头向东看去 ;只见一员天将把斩兽宝剑挥了三挥,突然出现了一座大山立于海岸。张牙舞爪的水兽来到山跟前,“砰”地一声,撞得粉身碎骨,翻下海去。玉皇大帝看罢,哈哈大笑,封这架山为“东岳泰山”。他又拨开云头,向西望去,见一员天将把捆妖绳抡了三抡,突然出观一座大山站在那里。风妖呼呼来到它身边,撞得头破身软,败下阵去。玉皇大帝看着拍手大笑,封这架山为 “西岳华山”。
接着,他拨开云头看南方,见一员天将把劈魔锏挠了三挠,突然出现一座大山站在那里。火魔扑来,浑身发抖,掉头就逃。玉皇大帝高兴地封这架山为“南岳衡山”。他又转过头来看北方,见一员天将,用长矛刺了三刺,突然出现一座大山。冷怪嗖嗖飞来,看见大山毛骨悚然,缩身不敢动弹了。玉皇大帝便封这架山为“北岳恒山”。
最后,玉皇大帝拨开云头俯视中原,只见山高天将一手拿着天书,一手拿着镇世宝刀,把书和刀一上一下,端了三端,突然出现一座大山。又上下端了三端,山又分为两支。接着,两架山脊,慢慢出现七十二峰,有的象老翁,有的象白鹤,有的象青童,有的象玉女……山上山下,好似一卷美画,展现开来。
玉皇大帝越看越高兴,可到封山的时候,他却发了愁,封什么呢 ? 一个贴身随从悄悄地说:“陛下,你看山高天将,长得与山一样俊美啊!”玉皇大帝一机灵,“山”与“高”合在一起不是“嵩”字吗 ? 于是封为“中岳嵩山”。
封罢山,玉皇大帝想起招驸马之事。他见这五员天将个个武艺高强,但细品起来,属山高天将文武双全,就选定了山高天将。可怎么说呢? 这么一犹疑,世上已过了几千年,天宫
巡官看透了大帝心思,忙禀报说:“陛下,把这事交给当代天女去办如何?”
玉皇大帝问:“武则天吗?”
巡官说:“是武则天。”
此后,没隔多久,武则天梦中接到玉皇大帝沼书,命她到嵩山去封岳神。武则天遵玉皇大帝之命,来到中岳嵩山,在峻极峰上建起“登封坛”,举行礼祭嵩山大典。祭后封山高天将为“天中王”,-封玉皇大帝之女为“天灵妃”。
现在;中岳庙峻极殿的后边,有座"寝殿"。寝殿的东西两厢,放着两张绣花雕刻顶子床,东边床上躺着个檀香木雕刻像,西边床上躺着个泥塑彩色像,两个像均为天中王像。两个床头处的椅子上,各坐着一个彩色泥塑贵妃像,这两个像均为天灵妃像。天中王的善男信女,便称他们为“睡爷爷”、“坐奶奶”。
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嵩山之名源于《诗经》:“嵩高维岳,峻极于天”,遂简称为“嵩山”。东周时因其地处“天地之中”而被尊为中岳。嵩山海拔1494米,北临黄河、洛水,南临颖水、箕山,东西绵延起伏60多公里,是黄河与淮河的分水岭。
嵩山紧临九朝古都洛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古洛阳通向东南广阔平原的咽喉。轩辕关是秦汉八大关之一,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盛世时,嵩山是帝王游赏、文士登临的胜地;乱世时,嵩山则是兵家出入、强手云集的所在。嵩山主体由太室山、少室山东西两座大山组成。传说大禹的两个妻子分别居住在这两座山内。
嵩山又是佛教胜地,这里有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建成于公元495年(宋建武二年),当时印度僧人跋陀来中国传教,在魏孝帝主持下建起该寺。由于该寺地处少室山之阴的幽谷密林之中,故而得名。公元527年印度僧人菩提达摩在此首创禅宗,同时这里也是少林拳法的创造地,是中华武术的发源地之一。
嵩山被誉为我国历史发展的博物馆,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一大渊薮。

G. 中岳嵩山有哪些历史价值

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境内,地处中原,故称中岳,分太室、少室二山,各36峰,主峰海拔1492米,雄伟挺拔,称为峻极峰。嵩山以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胜古迹繁多,居五岳之冠,全山有72峰,峰多寺也多,有“上有七十二峰,下有七十二寺”之说。在嵩山可以领略中华八千年历史进程。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三皇五帝、夏都阳城在这里都有遗址。禅宗祖庭少林寺,道教圣地中岳庙,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鼎足而立,奥妙神秘的少林武术,风格独特的现代建筑则更具魅力。凡是研究过嵩山,到过嵩山的人,无不为它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所倾倒,因为它是华夏文化的摇篮,是炎黄子孙的渊源。

H. 五岳的历史

五岳,又作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分别为东岳山东的泰山、西岳陕西的华山、中岳河南的嵩山、北岳山西的恒山、南岳湖南的衡山。

五岳之赫赫威名,早在周公所着的《周礼》中便已有所提及。传说中自尧舜禹时期,帝王便以封禅为毕生荣耀。而秦始皇则为首位真正举行封禅大典的皇帝,而封禅的地点,则为五岳中的东岳——泰山。

汉武帝之后中国历代皇帝都对五岳不断加封:唐代把五岳封为王,宋代加封为帝,元代继续加封为帝,到了明代更被加封为神。五岳,在中国民族的文化发展历程中,始终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8)中岳有什么历史扩展阅读

东岳泰山巍峨陡峻,气势磅礴,被尊为五岳之首,号称“天下第一山”,被视为崇高、神圣的象征,故有“五岳独尊”之说。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千载流传。 “重于泰山”、“有眼不识泰山”、“泰山北斗”――泰山其实已经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积淀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北岳恒山则山势陡峭,沟谷深邃。深山藏宝,如着名的“悬空寺”便隐匿其中。相传四千年前舜帝巡狩至此,因见其山势雄伟,遂封为北岳。秦时“奉天下名山十二”,泰山之次便是恒山。

横卧中原腹地的嵩山,三皇五帝都曾在此生息繁衍,炎黄祖源,三代都地。嵩阳书院乃儒家文化圣地;少林寺是禅宗祖庭,少林武术驰名中外。

太室如龙眠,少室似凤舞,三十六峰雄浑奇秀,更有奇特的地质地貌,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层汇聚一处,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质“五世同堂”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西岳华山,五帝时称“太华”,夏商时称“西岳”,雅称“华岳”。据清代着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华夏”、“中华”皆藉华山而得名。“自古华山一条路”,险居五岳之首。五岳之中,唯独衡山雄踞南方。《述异记》称南岳系盘古左臂变成的。

南岳称为衡山,因它位处星度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度应玑衡”,像衡器一样,可以称量天地的轻重,能够“铨德钧物”,所以定名叫“衡山”。又因轸星旁有一小星,曰“长沙星”,这颗星主管人间寿命。而衡山古属长沙。借名伸义,所以衡山有“寿岳”之称。

后人祝寿,时常称颂为“寿比南山”,其来源就是从这儿借喻的。南岳衡山地临湘水之滨,林木苍郁,景色幽秀,享有“五岳独秀”的美名。

I. 五岳中的中岳是什么

五岳中的中岳是嵩山。

嵩山,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崇山”,西周时成称为 “岳山”,以嵩山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登封市西北部,西邻古都洛阳,东临古都郑州,属伏牛山系。介于东经112°56′07″~113°11′32″,北纬34°23′31″~34°35′53″。

嵩山总面积约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共72峰,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主峰峻极峰位于太室山,高1491.7米;最高峰连天峰位于少室山,高1512米。

(9)中岳有什么历史扩展阅读:

嵩山的地质构造,以其岩龄古老,构造复杂,地层发育完整,出露良好,经过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保留着形态各异的构造形迹而闻名中外。

嵩山的发展与形成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五个地质年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运动的产物。

嵩山的地质构造以褶皱为主,总体成近东西走向的一系列背斜向斜穹窿构造组成。断裂以北西南东为主,把嵩山一分为三。

J. 五岳中的中岳是指哪座山

五岳中的中岳是指嵩山。

嵩山是我国着名的“五岳”之一—“中岳”,人文景观众多,计有十寺、五庙、五宫、 三观、四庵、四洞、三坛及宝塔270余座,是历史上佛、儒、道三教荟萃之地。

嵩山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北古陆南缘,在公园范围内,连续完整地出露35亿年以来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地层层序清楚,构造形迹典型,被地质界称为“五代同堂”,实际上是一部完整的地球历史石头书。

嵩山主峰地区的玉寨山、峻极峰、五指岭、尖山等,多为石英岩组成,加之构造运动所致,使诸峰在400m标高上拔地而起,立壁千仞,险峻清秀,奇峰异谷遍布全区,形成独特的地形、地貌。

(10)中岳有什么历史扩展阅读

五岳概况:

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岳衡山(海拔1300.2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恒山(海拔2016.1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中岳嵩山(海拔1491.71米,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

五岳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封禅的理论估计起源于东周春秋战国时代。而第一个举行大规模封禅仪式的是秦始皇。秦始皇亲自祭祀的地方只有泰山一处。到了唐代和武周武皇武则天,封禅活动在中原中岳嵩山。经过封建帝王的封禅历史,五岳的地位更高了。

阅读全文

与中岳有什么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