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十二生肖到现在有多少年历史

十二生肖到现在有多少年历史

发布时间:2022-06-09 01:36:49

‘壹’ 十二生肖都是哪年

分别是:鼠年、牛年、虎年、兔年、龙年、蛇年、马年、羊年、猴年、鸡年、狗年、猪年。

1、鼠年

鼠是中国传统十二生肖之首。更是一种文化习俗。属鼠的年份依次为:2044年、2032年、2020年、2008年、1996年、1984年等,2020年农历庚子鼠年因为有一个“闰四月”,这一年共有384天。判断方法是,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是4的年份,都是鼠年。比方说,2008÷12=商167,同时余数是4。那么,2008年就是鼠年。

2、牛年

牛年是中国历法中计算年份的方式,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是5的年份都是牛年。牛是中国的12生肖之一,排名第二。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是6的年份都是虎年。比如说,2010÷12=商167,同时余数是6。那么,2010年是虎年。

3、虎年

虎年是根据中国传统历法来确定的,生肖中的“虎”对应着十二地支中的寅,虎年即寅年,每十二年作为一个轮回。比如公历2010年基本对应的是虎年,即庚寅年。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是6的年份都是虎年。比如,2010÷12=商167,同时余数是6。那么,2010年是虎年。

4、兔年

兔年是根据中国传统历法来确定的,生肖中的“兔”对应着十二地支中的卯,兔年即卯年,每十二年作为一个轮回。比如公历2011年基本对应的是兔年,即辛卯年。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是7的年份都是兔年。例如, 2011÷12=商167,同时余数是7,那么,2011年是兔年。

5、龙年

龙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五,与十二地支配属“辰” 一天十二时辰中的“辰时”--上午七时至九时又称“龙时”。公元除以12余数是8的年份年号,都是龙年。龙与十二地支配属"辰” 一天十二时辰中的“辰时”--上午七时至九时又称"龙时”。

6、蛇年

癸巳年。地支的第六位,属蛇。蛇是十二生肖属相之一,排位第六,在龙之后,马之前。 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是9的年份,都是蛇年。比如说,2013÷12=商为167,同时余数是9,那么,2013年就是蛇年。

7、马年

马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七,与十二地支配属“午” 一天十二时辰中的“午时”生肖年属于干支历,不等同于公历年,却大致对应某个公历年(公元数字年)。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为10者便是对应马年,比如说,2014÷12=商167,同时余数为10。所以,2014年大致对应马年。

8、羊年

羊在十二生肖中居第八位,与十二地支配属“未”。五行属土,为阴土,属土生肖包括:牛、龙、羊、狗。未羊的公历年份有1991年、2003年、2015年、2027年、2039年、2051年、2063年等,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是11的年份,都是羊年。比如说2003÷12=商为166,同时余数是91,那么,2003年就是羊年。

9、猴年

猴是中国十二生肖排行第九的动物,对应地支为“申”。我国农历采用干支纪年,逢壬申年、甲申年、丙申年、戊申年、庚申年,民间俗称猴年,猴年对应的公历年份是1992、2004、2016、2028、2040。以公元纪年年号判定猴年的方法是:公元年号÷12=某个商,同时无余数。例如:2016÷12=商168,所以2016年是猴年。

10、鸡年

鸡年起算自二十四节气之立春,因为生肖年依附于干支纪年,而干支纪年又是干支历的纪年方法。历代官方历书(即黄历)皆如此。而鸡又是第10个生肖所以鸡对应的是酉。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是1的年份,都是鸡年。比如说,2017÷12=商为168,同时余数是1。那么,2017年就是鸡年。

11、狗年

狗年是指中国的十二生肖年份之一。来源出自十二生肖当中排名十一的动物——狗。狗年,中国十二生肖年份之一,狗在十二地支中以‘戌’为代表,在一年中戌月是九月,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是2的年份是狗年,比方说,2018÷12=168,余2。商是168,余数是2。所以2018年是狗年。

12、猪年

猪年,是中国历法里面十二生肖年份之一。农历己亥猪年从2019年2月5日开始,到2020年1月24日结束,也是一个平年,共有354天。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是3的年份,都是猪年。判断方法是,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是3的年份,都是猪年,比方说2007÷12=商167,同时余数是3。所以2007年是猪年。

‘贰’ 12生肖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12生肖从什么先秦时期开始有的。

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

十二生肖的年成:

古人认为生肖年能反映农事年景。 “牛马年好耕田”、“肥猪年吃饱饭” 形容风调雨顺,而“金羊水猴饥荒岁”,“鸡狗年去讨饭”、“恶虎年灾连连”,预示歉收。现代气象学家潘铁夫也统计出分析生肖年份和气象灾害的概率关系。但实际上,自然灾害不存在绝对的周期规律。

旧时黄历印有“几牛耕田“,”几龙治水“,”几人分丙”、“几日得辛”之类。宋代《鸡肋编》,“历日中治水龙数,乃自元日之后,逢辰为支,即是。得寅、卯在六日,为丰年之兆。”寅卯在六日为丰兆,那辰日则在八日或七日,即“八龙治水”或“七龙治水”是降雨适中的年份。

‘叁’ 中国的十二生肖起源于什么时候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

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

(3)十二生肖到现在有多少年历史扩展阅读:

十二生肖也被称为十二年兽。在中国的历法上有十二只年兽依次轮流当值,所以我们的中国年就有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和猪应用在历法上。十二生肖始于纪元前六世纪,初期跟地支一组的数字互相应用,到后来才变成的纪年的年号。

该书讲述了很久很久以前,玉帝为了给人间定时间给人类归属,决定在人间选拔十二种动物作属相。于是,凡间各动物们展开了一场争夺“生肖王”的比赛……因此群兽大会当天,老鼠早所以排行大接着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和狗猪才因此十二年兽排行。

故事另外章讲述猫鼠何成仇人当时猫和鼠原好朋友,赴群众大会前们起睡并约好谁先醒叫醒谁.。岂知老鼠第二天起得早竟静悄悄地独自赴会不理会猫,等猫醒来赶赴大会时佛陀已经十二年号分配好了猫和鼠便从此结下深仇。

当传说归传说民俗学者郭立诚氏看法则较获得历史记载应证人们了便于记住天干地支名岁而代表十二辰动物来称呼它们。

‘肆’ 十二生肖出生年份表

十二生肖出生年份表(1960-2021年):

1960年、1972年、1984年、1996年、2008年、2020年等为生肖鼠年。

1961年、1973年、1985年、1997年、2009年、2021年等为生肖牛年。

1962年、1974年、1986年、1998年、2010年等为生肖虎年。

1963年、1975年、1987年、1999年、2011年等为生肖兔年。

1964年、1976年、1988年、2000年、2012年等为生肖龙年。

1965年、1977年、1989年、2001年、2013年等为生肖蛇年。

1966年、1978年、1990年、2002年、2014年等为生肖马年。

1967年、1979年、1991年、2003年、2015年等为生肖羊年。

1968年、1980年、1992年、2004年、2016年等为生肖猴年。

1969年、1981年、1993年、2005年、2017年等为生肖鸡年。

1970年、1982年、1994年、2006年、2018年等为生肖狗年。

1971年、1983年、1995年、2007年、2019年等为生肖猪年。

(4)十二生肖到现在有多少年历史扩展阅读

十二生肖起源:图腾说

原始社会的先民常用某种动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的图形作为本氏族的保护神和标志,即图腾。《山海经》诸如人和野兽的混合形象形象就是远古各地的图腾神。夏族的图腾是熊或鱼,商族的图腾是玄鸟,周族的图腾则有龙、鸟、龟、犬、虎诸说。

十二生肖除龙为虚幻之物,其余皆是日常可见。其中可分两类,即“六畜”(马牛羊鸡狗猪)和“六兽”(鼠虎兔龙蛇猴),前者是人们为了经济目的而驯养,后者则一定程度骚扰人类生活,先民对其心生畏惧的动物。因此这些动物被作为本氏族的名号标记来崇拜。

民族学者刘尧汉从彝族的图腾遗迹,反推“十二兽历”的来源,桂西彝和毛道彝的十二兽历法将人与纪历十二兽同列,“是原始人人兽不分的思想意识在现实的遗留”。彝族仍用十二兽历纪日并用于集市之名(如虎街、兔街)。《史记·五帝本纪》记述黄帝“教熊罴貔貅躯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文中所言是各部落图腾,绝非真有降龙伏虎本领。十二生肖来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成令人信服的学说。

‘伍’ 属十二生肖的年份表

十二属相年龄对照表。十二生肖,又叫属相,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属鼠:1948,1960,1972,1984,1996,2008,2020,2032,2044

属牛:1949,1961,1973,1985,1997,2009,2021,2033,2045

属虎:1950,1962,1974,1986,1998,2010,2022,2034,2046

属兔:1951,1963,1975,1987,1999,2011,2023,2035,2047

属龙:1952,1964,1976,1988,2000,2012,2024,2036,2048

属蛇:1953,1965,1977,1989,2001,2013,2025,2037,2049

属马:1954,1966,1978,1990,2002,2014,2026,2038,2050

属羊:1955,1967,1979,1991,2003,2015,2027,2039,2051

属猴:1956,1968,1980,1992,2004,2016,2028,2040,2052

属鸡:1957,1969,1981,1993,2005,2017,2029,2041,2053

属狗:1958,1970,1982,1994,2006,2018,2030,2042,2054

属猪:1959,1971,1983,1995,2007,2019,2031,2043,2055

(5)十二生肖到现在有多少年历史扩展阅读: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

‘陆’ 生肖的历史与渊源

生肖文化的天文学渊源
地球人都知道,2004年是中国十二生肖纪年的猴年,为此除了中国要发行猴年纪念邮票、猴年纪念币之外,世界许多国家也会发行猴年纪念邮票,美国还发行了猴年纪念纸币。
与此同时,在我国猴年的挂历、台历上,通常都少不了这样的画面:桂花树上,一只大猴背着一只小猴,旁边还有一只小蜜蜂,题字“花开富贵,辈辈封侯”。显然,这是在用“桂”谐音“贵”,“猴”谐音“侯”,“背”谐音“辈”,“蜂”谐音“封”。此外,武则天属猴,如果联想到属猴的女人不一般,凡此种种,均属于生肖文化。
一 、猴年谈猴文化
猴子(包括猿类、猩猩等灵长类动物)在人的眼里是一种顽皮可爱又聪明的动物,人们对猴的关注也就形成了猴文化现象。成语朝三幕四的故事,表面看起来是在讽刺猴子不够精明,实际上是在夸猴子聪明。这是因为,能够计数到三以上的动物,已经是非常聪明的动物了,非洲一些原始部落的人只会数到三,再多的数量统统都称之为“许多”。俗语猴子捞月亮一场空,看起来也是在嘲笑猴子,其实能够关心月亮命运的动物只有人和猴子,人类正是因为关注月亮才发明了月历(属于天文学),猴子与文明也就仅仅差这么一小步。
众所周知,达尔文进化论认为人类是由猴子进化出来的。或许,正是由于剩下的猿猴没有进化变成人,因此猿猴也有忧愁悲伤的时候,特别是当人也在忧伤时,就更能够理解猿猴的惆怅。唐代诗人王昌龄《送魏二》诗云:“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杜甫《秋兴八首》亦称“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马戴《楚江怀古》亦云“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唐代忧国忧民的诗人几乎个个都是“猿啼三声泪沾裳”。
由于猿猴不仅与人的形体相近,而且也像人一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相当准确到位的模仿能力,因此古人关于猿猴的传闻非常多。
晋代王嘉《拾遗记》讲述了一个三国时期的学者周群遇到白猿的故事:“(周群)游岷山采药,见一白猿,从绝峰而下,对群(周群,下同)而立。群抽所佩书刀投猿,猿化为一老翁,握中有玉版长八寸,以授群。群问曰:‘公是何年生?’答曰:‘已衰迈也,忘其年月,犹忆轩辕之时,始学历数,风后、容成,皆黄帝之史,就余授历数。至颛顼时,考定日月星辰之运,尤多差异。及春秋时,有子韦、子野、裨灶之徒,权略虽验,未得其门。迩来世代兴亡,不复可记,因以相袭。至大汉时,有落下闳,颇得其旨。’”周群听了白猿一番高论,极为佩服,从此更加勤奋好学,被人称为“后圣”。
此外,古人还盛传人与猿猴通婚的故事。《搜神后记》:“晋太元中(公元376年至396年之间),丁零王翟昭后宫养一猕猴,在妓女房前。前后妓女,同时怀妊,各产子三头,出便跳跃。昭方知是猴所为,乃杀猴及子,妓女同时号哭。昭问之,云:初见一少年,着黄练单衣,白纱给,甚可爱,笑语如人。”在民间故事里,也说因为猴精要抢民女为妻,被人们把它的屁股烧红。
今天的人们都知道,猿猴类的杰出代表是孙悟空,记录他的伟大事迹和快乐生活的就是四大名着之一的《西游记》。不过,猴王或神猴孙悟空的来历(文学原型)却是相当的古老(参阅《神妙的生肖文化与游戏》,山东友谊出版社),而且涉及到人类对猿猴的崇拜情结。
一种说法认为孙悟空的原型,来自印度神话中的猴王哈努曼,《罗摩衍那·美妙篇》赞美猴王哈努曼:“猴王啊,谁要是像你这样,具有这四种优秀的品质:坚毅、目光锐利、聪明和机灵,他就不会有做不成的事。”并描述有猴王把身躯缩小钻进女妖的嘴里、飞得像思想一样快的故事情节。
另一种说法力主孙悟空的原型,脱胎于帝禹治水神话传说中的无支祁。无支祁是淮水涡水一带的水神。《太平广记》引《戎幕闲谈》称无支祁“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隰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大禹治水来到淮水,遭到无支祁的反抗,大禹手下诸将均不是无支祁的对手,最后是由一位名叫庚辰的大臣将无支祁捉住,并锁在深井之中。《唐国史补》引《山海经》(今本无)云:“水兽好为害,禹锁于军山之下,其名曰无支祁。”
在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里,愚公挖山将山石运至渤海之滨的行为(其信息内涵实际上是远古治水传说),感动了天帝,天帝于是派夸蛾氏二子将太行、王屋二山搬走。袁珂先生认为这个夸蛾氏属于巨人族,与夸父同为一族。
有趣的是,夸父又名举父,他的原型正是猿猴。《山海经·西山经》称崇吾山:“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臂、豹虎(尾)而善投,名曰举父(或作夸父)。”禺即猿猴,也就是说夸父族的图腾是猿猴。夸父是我国先夏时期着名的部落,他的主要事迹,一是逐日,实际上这是有关驱逐妖日(发光的大陨星)的巫术活动;二是与黄帝为敌,后被应龙杀死(参阅全彩绘大画册《经典图读山海经》,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8月版)。
根据《经典图读山海经》收入的《帝禹山河图》(原图42平方米),《山海经·五藏山经》系帝禹时代的国土资源考察白皮书,记述有华夏文明圈的26条山脉里的447座有名的山,涉及水系258处、地望348处、矿物673处、植物525处、动物473处,以及人文活动场景95处,面积达数百万平方公里,乃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大规模地理考察活动,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有趣的是,《山海经》记述最多的动物之一就是猿猴。《五藏山经》447座山的第一座山,即《南山经》南次一经的第一座山名叫招摇山(今湖南省与江西省交界处的罗霄山脉),当年的地理资源考察者是这样说的:“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猩猩,食之善走。”意思是当地有猩猩,吃了猩猩肉,人就能像猩猩一样善跑。可见吃什么补什么的观念,相当的古老(现在我国野生猿猴已经很少了,应当保护野生动物)。
《海内南经》记有:“枭阳国在北朐之西,其为人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左手操管。”《海内经》亦称:“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臂,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唇蔽其面,因即逃也。”枭阳国即赣巨人(江西省赣水即得名于此),可能是一种尚处于原始状态的野人,或者是猿猴、狒狒,俗称山都、山臊、山精、山魅。古人相传,雌性山都的乳汁,洒在人身上能致病。《神异经·西荒经》称山精捕虾蟹为食,经常趁人不备,借用旅人宿夜时生的火烤炙虾蟹,还会偷旅人的盐就着烤熟的虾蟹一起吃。
二 、月生肖与年生肖
中国人有十二生肖文化,西方人有黄道十二宫文化。由于中国人相信人出生在不同的年份会有不同的命运,而西方人则相信人出生在不同的月份会有不同的命运。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的生肖文化是年生肖(古人的批八字,同时包括年生肖、月生肖、日生肖和时生肖),西方的十二宫文化是月生肖。
中国的十二生肖实际上是一套动物纪年历法,这十二种被选作纪年的动物依次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又称十二肖、十二兽、十二禽、十二属,古人还把十二生肖动物与十二地支(十二辰)结合起来,联称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西方的黄道十二宫实际上是一套月历,它描述的是地球环绕太阳的周年运动轨迹(从相对视运动来说,所谓黄道就是人直观看到的或推测出来的太阳在宇宙背景中的运动轨迹)。古希腊天文学家把360度的黄道平均分为十二段,每段30度,分别有一个星座来代表,每个星座就称为一宫,它们依次是白羊宫、金牛宫、双子宫、巨蟹宫、狮子宫、室女宫、天秤宫、天蟹宫、人马宫、摩羯宫、宝瓶宫、双鱼宫,一个宫占一个月的时间。在一年的时间里,白羊宫是春分的起点,巨蟹宫是夏至的起点,天秤宫是秋分的起点,摩羯宫是冬至的起点。
黄道十二宫除了宝瓶宫形象为器物之外,其余均为动物,因此又被称为动物圈。其中,天秤宫形象既是器物,又作为天蟹的“钳”子。白羊宫形象为希腊神话金羊,为了金羊毛(实际上是争夺地中海贸易控制权),希腊人发动了战争。摩羯宫的形象是一头准备战斗的山羊,却有着鱼的尾巴,他是牧羊神潘恩变成的。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西方的月生肖准确说应该称之为月星象(这里的月历,是指阳历的月历,而不是阴历的月历),因为西方黄道十二宫里面虽然有许多动物形象,但是并没有出生在某月的人就要模仿该月天空星座象征动物的内容,而只是强调出生季节差异对人的命运的影响。对比之下,中国的生肖文化,则与季节变化无关,而是与十二年的周期规律有关。
也就是说,在西方人眼里,相同月份里出生的人,尽管出生在不同的年份,却都有着大体相似的命运(实际上西方人的命理学也很复杂,还涉及到五大行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在中国人眼里,同一年出生的人,即使出生在不同月份,却仍然有着基本相同的命运(生肖相同)。
一般来说,人们容易将出生的时间月份季节与人的命运联系起来,某个时节出生的人或受孕的人(中国人的虚岁即从受孕时间算起),会接受到这个时节的环境信息(涉及气候、空气中的植物分泌物花粉等气息、动物气味、阳光、月光、宇宙射线、等等),这些环境信息对人的身体发育和大脑发育可能会有或多或少的作用。
与之相反的是,人们不大容易区分出今年的1月或其它月份与去年的1月或其它月份有什么不同。那么,中国人为什么会认为这一年的某月与那一年的某月有着明显的差别呢?而且这种差别是以十二年为周期的呢?这个问题又涉及到生肖文化的起源。
三 、十二生肖文化的起源
生肖文化的起源,有许多种说法。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我国的民间故事讲,轩辕黄帝要选十二种动物担任宫廷侍卫。猫托老鼠报名,老鼠给忘了,结果猫没选上,从此与老鼠结为冤家。大象也来报名,被老鼠钻进象鼻子里,把大象赶跑了。剩下十二种动物,原本推举牛居首位,老鼠跳到牛背上,猪跟着起哄,结果老鼠排第一,猪排为倒数第一。龙和老虎也不服,被封为海中之王和山中之王,排在了老鼠和牛的后面。兔子不服,与龙赛跑,这样兔子又排在了龙的前面。狗在旁边看着不服气,就咬了兔子尾巴一口,结果狗被罚到了后面,而兔子的尾巴从此就变短了。蛇、马、羊、猴、鸡也经过一番较量,才一一排定了先后位置。
这个民间故事,可能不完全是虚构的(许多民间故事都记录着远古文化信息,例如牛郎织女描述的实际上是先夏时期黄帝族与炎帝族通婚的故事)。在我国先秦典籍里,就提到黄帝驱使各种野兽作战,《山海经》里也记录着许多部落“使四鸟(虎、豹、熊、罴)”,这些所谓的“野兽”实际上是远古部落或氏族的图腾动物。因此,民间故事说黄帝选十二种动物为侍卫,也可以理解为黄帝部落联盟里面有十二个主要的部落成员。
除了中国有十二生肖之外,其它国家也有生肖。缅甸人有八大生肖,星期一出生的人属虎,星期二出生的人属狮子,星期三上午出生的人属双牙象,星期三下午出生的人属无牙象,先秦四出生的人属老鼠,星期五出生的人属天竺鼠,星期六出生的人属龙,星期日出生的人属妙翅鸟。
墨西哥的十二生肖与中国的生肖文化相同,其中虎、兔、龙、猴、犬、猪与中国完全相同,其余六种则是当地的常见动物或古代常见动物。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测,墨西哥的生肖文化,是从中国传去的,并结合当地动物情况进行了调整。
埃及、希腊、巴比伦的十二生肖动物(十二兽历)基本相同,它们是牡牛、山羊、狮子、毛驴、蟹、蛇、犬、猫、鳄鱼、红鹤、猿、鹰(巴比伦生肖里没有蟹,而是有蟑螂)。这些国家或民族的生肖动物与中国的生肖动物相比,狮子相当老虎,毛驴相当马,猫取代了兔,鹰取代了鸡,鳄取代了龙,蟹和红鹤更换了老鼠和猪。
接下来的问题是,古巴比伦人的十二兽历与中国的十二生肖在文化内涵上又有什么不同呢?简洁地说,中国的十二生肖文化的内涵比十二兽历更丰富。这是因为,十二生肖文化包涵着十二兽历,而十二兽历未必能够形成十二生肖文化。具体来说,十二兽历仅仅是用12种动物来纪年,而十二生肖文化不仅是在用12种动物纪年,还认为不同年份出生的人应该模仿该动物纪年的动物的习性(所谓“肖”就是模仿和相似)。
此外,印度也有十二生肖,根据印度神话《阿婆缚纱》的记载,十二生肖动物原为十二个神的驾兽,它们分别是招杜罗神的鼠,毗羯罗神的牛,宫毗罗神的狮,伐折罗神的兔,迷立罗神的龙,安底罗神的蛇,安弥罗神的马,珊底罗神的羊,因达罗神的猴,波夷罗神的金翅鸟,摩虎罗神的狗,和真达罗神的猪。不难看出,印度十二生肖的狮子相当于中国的老虎,金翅鸟相当于中国的鸡(原本为凤凰),也就是说印度的十二生肖与中国的几乎完全相同。
那么,究竟是中国人还是印度人发明的十二生肖呢?发明十二生肖(十二兽历)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十二兽历顾名思义就是用12种动物分别纪十二年。换句话说,古人是因为发现不同年份更适宜某种动物的生存,才会用这种动物作为这个年份的象征动物。至于为什么存在着12年的周期轮回,因此只能是12种动物,而不是10种动物或14种动物,这又涉及到天文生物学的问题。
众所周知,对地球上的生物影响最大的天体是太阳、月亮和五大行星,以及彗星、陨石等。其中,与12年周期循环变化最接近的天体现象,一是木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12年(近现代测定为11·8年),二是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平均为11年。有鉴于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十二生肖的起源与木星12年绕太阳一周的运动有关。也就是说,木星在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中,它在太阳系的不同位置,对地球的气候产生了不同的作用,从而影响到不同动物的生存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各文明古国里,唯有中国的典籍明确记载了木星周期运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玉函山房辑佚书》收有《计倪子》一书,该书记有:“太阴三岁处金则穰,三岁处水则毁,三岁处木则康,三岁处火则旱。故散有时,积籴有时,领则决万物,不过三岁而发矣。以智论之,以决断之,以道佐之,断长续短。一岁再倍,其次一倍,其次而反。水则资车,旱则资舟,物之理也。天下六岁一穰,六岁一康,凡十二岁一饥,是以民相离也。故圣人早知天地之反,为之预备。”计倪子又名计然,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曾拜计倪子为师。
《计倪子》的上述观点,从今天的角度来说,属于天文环境经济学,他研究的是天体位置对地球自然环境变化的规律,以及这种规律变化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所谓太阴,实质上说的就是木星,意思是:当木星三年位于“金”的方位时,农作物丰收;当木星三年位于“水”的方位时,将发生水涝灾害,农作物减产;当木星三年位于“木”的方位时,农业收成好,人们生活安康;当木星三年位于“火”的方位时,将出现旱灾,农业收成不好(在五行里,金代表西方,水代表北方,木代表东方,火代表南方)。人们只要掌握了这种规律,就可以提前作好准备,并由此而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
《计倪子》的上述一番言论,又与十二生肖有什么关系呢?笔者在十几年前撰写《神妙的生肖文化与游戏》一书时,注意到十二生肖动物的排列也存在着三年一组的规律性,以及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的交替性。具体来说,鼠年、牛年适宜食草动物生长,食草动物多了又适宜食肉动物(虎年)的生长;因此,鼠、牛、虎这三年相当于木星位于“金”的三年,是风调雨顺的好时光。食肉动物多了,食草动物就少了,就到了兔年;龙是水族类代表动物,蛇性喜潮湿,表明这几年雨涝洪水频仍,相当于木星位于“水”的方位。马年、羊年又适宜食草类动物生长,猴喜吃树上的果子,看来这几年又是雨顺风调,正好对应木星位于“木”的方位上的情况。鸡是鸟类的代表性动物,鸟类的主要食物是昆虫,而昆虫在天旱时往往得到大发展(这正是旱年闹蝗虫的原因),因此鸡年表示旱灾严重;狗和猪都属于杂食性动物,它们在天旱情况下的生存能力特别强;也就是说鸡、狗、猪这三年是旱灾年,相当于木星位于“火”的方位时的自然环境状况。
至于《计倪子》所说的“一岁再倍,其次一倍,其次而反”,则是一种对自然变化的更细微的观察。笔者是这样理解的,即在风调雨顺的三年里,第一年气候最好,第二年次之,到了第三年气候条件就开始发生了逆转。同理,在水灾的三年里、雨顺风调的三年里、旱灾的三年里,同样存在着上述程度的变化。不过,对于动物的适宜程度而言,还存在着滞后现象;这种情况类似一天里最热的时间并不是正午,而是午后一个时辰(即下午两点)。
综上所述,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是中国人最先发现了木星绕日运动周期对地球生物圈的作用。这也从一个侧面揭示,远古时曾经有一段相当长的时期,木星绕日的周期非常接近12年,而且当时的木星可能比今天更明亮,对地球生物圈的影响更显着。
与此同时,中国人也是最先观察太阳黑子的民族,所谓太阳里面有三足乌,正是对太阳黑子的形象化。在远古的时候,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也可能曾经非常接近12年,而且太阳黑子的活动也可能更强烈,这也会对地球生物圈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远古木星运动周期对地球生物圈的作用,有可能叠加了太阳黑子周期变化对地球生物圈的影响(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可能与木星的运动周期有关,因为木星是太阳系里仅次于太阳的天体)。
事实上,中国人在非常早的时期就发现了木星的运动规律。根据《经典图读山海经》,我国古代天文学非常发达,并出现过许多天文学家。例如,《大荒西经》的日月山就是一座着名的天文台,天文台长名叫嘘,又名噎,他的职责就是“行日月星辰之行次”,即观测太阳、月亮和五大行星的运动规律。噎又名噎鸣,《海内经》称“噎鸣生岁十有二”,意思是说噎鸣发现了木星十二年绕太阳一周的规律,并为每一年的木星分别起了名称。据此,我们可以说噎鸣(颛顼的后裔或炎帝的后裔)是十二兽历和生肖文化的开山鼻祖。
从这个角度来说,生肖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星宿文化,或者是星宿文化的一部分。为此,我们这里有必要简洁地介绍一下二十八星宿。二十八星宿是分布在黄道附近的28个星座,它们是月亮和土星在太阳系运行的留宿地(从地球的角度来看的视运动轨迹)。有趣的是,我国古代也将二十八星宿与28种动物挂钩,其中就有十二生肖动物。
具体来说,东方青龙七宿,角(蛟)、亢(龙)、氐(貉)、房(兔)、心(狐)、尾(虎)、箕(豹);北方玄武七宿,斗(獬)、牛(牛)、女(蝙)、虚(鼠)、危(燕)、室(猪)、壁(蝓);西方白虎七宿,奎(狼)、娄(狗)、胃(雉)、昴(鸡)、毕(鸟)、觜(猴)、叁(猿);南方朱雀七宿,井(犴)、鬼(羊)、柳(獐)、星(马)、张(鹿)、翼(蛇)、轸(蚓)。
不难看出,二十八星宿动物是以龙为首,这与十二生肖动物以鼠为首明显不同。但是,如果仔细看,可以发现两者仍然有着排序上的相同规律,只是前者被分成了两段,即二十八星宿的动物,若从虚宿的鼠开始,向前追溯则依次为牛、虎、兔、龙;然后,再接着轸宿的蛇,向前追溯则依次为马、羊、猴、鸡、狗、猪。
那么,二十八星宿的动物排列法,与十二生肖动物的排列法,孰先孰后呢?这个问题专家学者也没有定论。不过,一般来说,人们认识世界多半是从简单到复杂,因此十二生肖动物排列法的出现可能先于二十八星宿动物排列法的形成。
四 、从动物分类学看十二生肖动物
《中国古代动物学史》的作者(郭郛、李约瑟、成庆泰,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95万字),深入研究分析考证了《山海经》、《尔雅》等古籍记载的300余种动物。书中指出,我国古代有着多种动物分类方法,《尔雅》将动物分为虫、鱼、鸟、兽四大类,《管子》和《月令》将动物分为蠃、羽、毛、介、鳞五大类,《本草纲目》将动物分为虫、介、鳞、禽、兽、人六大类。
从动物分类学的角度来说,十二生肖动物尽管仅仅只有12种,却也包括有食草类动物、食肉类动物、杂食性动物,飞禽类动物、爬行类动物、水族类动物、哺乳类动物,以及家畜类动物。或可表明,当时的人对如何筛选12种有代表性的动物,还是动了一番脑筋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动物学史》一书的作者在第二章“《山海经》中的动物学知识”一节中明确指出“《山海经》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知识宝库,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关于古代矿物和动植物、食物、药物、毒物之类天然物质的知识”、“《山海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最有权威的、明确记载山川地理、自然资源(矿物、动物、植物)、民族活动和分布的科学巨着”、“《山海经》是一部中国最古老的最有学术价值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大全,绝不是什么荒诞怪异的书籍。《山海经》中动物学知识可以说是中国动物区系学或普通动物学、动物地理学的最古老的典籍”,并将《山海经》中所列291种动物归纳为化石、螺蚌类、甲壳类、昆虫类、鱼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兽类。
据此可知,《山海经》的动物要比十二生肖动物的种类丰富许多(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对比不够准确)。根据先简后繁的发展规律,或许可以说十二生肖动物的形成可能要比《山海经》的成书更早。关于《山海经》的成书时间,学术界意见不一致。笔者研究《山海经》约30年,集大成的着作即全彩绘大画册《经典图读山海经》(与女画家孙晓琴合着),该书指出,《山海经》是由四部着作合辑而成,其中《五藏山经》为帝禹时代的着作,《海外四经》为夏代着作,《大荒四经》为商代着作,《海内五经》为周代着作。因此,如果十二生肖动物形成比《山海经》早,那么它应当是在帝禹时代(公元前2200年前)之前就形成了。
那么十二生肖文化究竟最早形成于我国古代的什么地域呢?遗憾的是,关于十二生肖文化的发源地,先人没有留下直接的文献记载,因此我们只能进行间接的推论。一般来说,能够产生十二生肖文化的地方,表明当地应当有着这十二种动物的存在,能够经常见到这些动物。根据《中国古代动物学史》(科学出版社),陕西西安附近的客省庄考古遗址(公元前4000~公元前2000年)的家畜动物遗存有猪、狗、鸡、牛、马、羊;山东泰安附近的大汶口遗址(公元前4300~公元前3500年)有猪、狗、鸡、牛、象,无没有马和羊;河南安阳殷墟(公元前1500~公元前1000年)遗址有猪、狗、鸡、牛、马、羊、象。
由于上述三地都生存着野生的猴、兔、鼠、蛇、虎、龙(水族类动物),因此上述三地都有可能形成十二生肖文化。但是,根据大汶口有象却没有马和羊,殷墟多象而生肖动物里没有象;因此,在我国最有可能形成生肖文化的地方是陕西省的渭水流域,时间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这时自然界的动物龙已经逐渐灭绝,但是人们对其还保留着深刻的印象,因此龙的名称也就被在生肖文化里保存下来。
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可以形成可观的文化产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国能够把生肖文化推广到国外更多的国家,那么一定会带动中国生肖文化产业的出口(包括中国其它的传统文化)。目前,许多海外华侨已经认识到这种中国独特文化的广阔商机,并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活动,国内有关部门和媒体,也有必要进行配合或大策划,例如召开国际生肖文化研讨会,鼓励外国中小学课本增加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广泛传播中国的生肖文化、星宿文化、数字文化、山海经地理文化(包括描绘帝禹时代山川风貌的巨画《帝禹山河图》),等等。

‘柒’ 十二生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最早是几几年啊

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十二生肖源于何时,今已难于细考。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

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



当代生肖文化呈现新特点:

1、动物利用价值的变化。生肖动物本能未改变,但实用价值,古今已大相径庭。

2、迷信的破除。生肖传说大多是因科学不发达作出的想象,有的是穿凿附会、以讹传讹甚至骗术谎言,今已大多识破假象。

3、民俗的式微。思想观念的变化,旧有社会结构解体,传统民俗失去存在基础和威信。禁忌渐渐淡化甚至被遗忘。

时代的变迁并未使生肖文化衰亡,生肖作为春节节庆的主角反比古代有所强化。除传统的日历、春联、年画、剪纸,带生肖的“牛气冲天”、”鼠你有钱“,成时尚拜年语,各级春节联欢晚会都不乏生肖题材,生肖文物、艺术品展览琳琅满目,新闻媒体争相普及生肖知识。

农历干支(生肖)纪年和八字论属相,分别以正月初一和立春为岁首,两者容易混淆,每年春节期间都引起热议。

‘捌’ 十二生肖起源于什么时候,距今有多少年了

十二生肖,又称十二属相,是我国民间特有的计算年龄的方法。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我国的民俗产生了很大影响,甚至关系到人们的婚姻、生育等大事。例如,旧时男婚女嫁就很注重男女生肖,有所谓“鸡狗断头婚,龙虎不相容”的说法,生肖相克经常破坏了人们的美满婚姻,造成一出出人间悲剧。又如,龙年新生儿的出生率特别高,因为许多人都希望得到龙子龙孙。
十二生肖是与十二地支相联系的。我国古代有一种特殊的纪年方法,即以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搭配来纪年,共有六十个排列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连绵不绝。每一地支又有一种动物相对应,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每个人诞生那年地支所对应的动物,便是所谓的生肖。
十二地支的出现最早,在商代人们就把黄道(即古人想象中的太阳周年运行的轨道)附近的天空分成十二等分(即十二宫),用子丑寅卯等十二个汉字来命名,这就是后来的十二地支。太阳经过每一宫的时间为一个月,于是十二地支最初是被用来纪月的。
西周春秋时期,开始有了十二种动物与地支的对应关系。如《诗经·小雅·吉日》中有“吉日庚午,既差我马”,以午对马;《左传·僖公五年》有“龙尾伏辰”,以辰对龙。这都是与现在通行的对应关系完全相同的。人们以动物来对应十二地支是因为受了上古动物图腾崇拜的影响,所以总是习惯于把各种自然现象与动物联系起来。在古代天文学上,就有孔雀、巨蛇、狐狸、狮子、天猫、蝎虎、飞马等星座名称。在同样的心理支配下,人们也就自然会用一些动物的名称来标识那些抽象的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从而形成了十二地支与动物的对应关系。
根据前些年出土的马王堆帛书可以推知,在战国时期,人们不但用干支纪月、纪日,而且已经开始直接用来纪年。到了东汉元和二年(85年),政府正式颁布法令通行干支纪年。
出现了干支纪年,将与之对应的十二样动物作为年的代号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慢慢地,人们认为生在某年就肖(象)某动物,子年生的肖鼠,丑年生的肖牛,十二生肖就这样形成了。至迟到了南北朝时期,文献里就已经有了明确记载。当时叙事述人每每称人的属相,如“东昏侯属猪”、“崔慧景属马”等等(《南齐书·五行志》)。《周书·宇文护传》里也有一段记载:北周皇帝宇文护的母亲留在北齐。在她给宇文护的信里说,“昔日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到了唐代,十二生肖更为流行,出现了将它作为纹饰的铜镜,有的墓葬中还出土了成套的十二生肖俑。
关于某一样动物和一个特定的地支互相对应的理由,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宋人洪 认为是以十二支的奇偶数和动物足爪的奇偶数相对应。如子寅辰午申戌都是奇数,鼠虎龙猴狗的脚掌都是五指,马则是单蹄。因此,子寅辰午申戌分别与鼠、虎、龙、猴、狗、马对应。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一书中则认为是按照动物的性情来配合的。如“子为阴极,幽潜隐晦,以鼠配之,鼠藏迹也”。当然,这些说法都有些穿凿附会。
十二样动物与年相对应,不仅我国有,其它文明古国中也存在过。如古巴比伦以猫,狗、蛇、蜣螂、驴、狮、公羊、公牛、隼、猴、红鹤、鳄为十二兽日;元代的真腊国(即今柬埔寨)亦用十二兽纪年,“与中国同,但所呼之名异耳”;印度的十二兽以狮代虎,以金翅鸟代鸡,其它也同于中国。于是有人认为生肖始于印度,由印度传入我国。这种说法最初见于唐代和尚释道世写的《法苑珠林》,近代日本学者又重新提起,但他们都没有足够的证据。如果仅仅因为是许多兽名相同的话,那么可以说以印度为本,也可以说以中国为源,更不能排除各不相谋,独立发展起来的可能性。
关于十二生肖的起源,还有许多民间传说。有的说,轩辕皇帝要选十二个动物担任宫廷侍卫,动物纷纷报名,猫托老鼠代为报名,但老鼠忘了,所以十二生肖中没有猫,猫从此成了老鼠的天敌。也有的说,某次动物比赛本身,最后剩下武艺高强的象、鼠、牛等十三位。老鼠钻进了象鼻,弄得大象狼狈而逃,于是十二生肖中没有大象,老鼠占了第一。

‘玖’ 十二生肖的历史

据文献资料记载,其最早并广为流传的完整循环排名,在公元1世纪之时东汉王充所着的《论衡》之中即有记录。生肖的出现,也与华夏先民的动物、图腾崇拜和早期天文学的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

‘拾’ 十二生肖在我们国家有多长的历史了

在我们中国,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属相,你属虎,他属兔,我属龙等等。欲知一个人的年岁几何,只要问一下他的属相便大概知晓了。
每当新春佳节来临,由于华夏民族的传统习惯,人们都爱说今年是龙年,是属龙人的本命年。明年是蛇年,后年则是马年……。追溯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自然地引出了如下的一些话题。
十二生肖的典籍记载
我国自帝舜时代就开始使用天干十个符号和地支十二个符号相配合的“干支纪年法”。以动物纪年的方法最初起源于我国古代西、北部从事游牧的少数民族中。《唐书》载:“黠戛斯国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清代着名考据学家赵翼在《陔馀丛考》中考证云:“益北狄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至汉时呼韩邪(单于)款塞人居五原,与齐民相杂,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
十二生肖最早见于世界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小雅·车攻》曰:“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又见于《礼记·月令·季冬》:“出土牛,以送寒气。”十二生肖之说,究竟产生于何时?有史料云:它最晚应形成于汉代。其依据是东汉王充《论衡·物势篇》云:“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又云:“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申,猴也。”共提出十一种生肖名。加上东汉赵晔《吴越春秋》中有“吴在辰,其位龙。”恰好补上了“辰龙”,而成全了十二生肖。可见在东汉十二生肖已经形成。至于十二生肖的使用,至少在南北朝时代就已经出现。北史《宇文护传》记载了宇文护的母亲写给他的一封信,内容是:“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由此可见当时民间已普遍使用十二生肖记录人的生年了。
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即1975年12月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第11号秦墓的出土文物中,发现了上千支竹简。其中《日出·盗者》清楚地记载着用生肖占卜盗贼相貌特征的文字。这一奇迹的出现,证明了在春秋战国时代就使用十二生肖了。因为第十一号秦墓,据考证葬于始皇帝三十年,即公元前217年。有人说:我们的祖先用生肖纪年,远在秦始皇称帝之前就开始了,而且具体地指出“始于夏,流传于商周。”但如何引证,恐尚待史学和文物学者进一步探究了。
我国古代南北朝不仅使用十二生肖纪年,而且出现了沈炯创作的《十二属诗》: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阴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怀。
狗其怀屋外,猪蠡窗悠哉。
这首诗在首字按序嵌入了十二生肖名,且突出了每种动物的生性特点,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
明朝大学者胡俨撰写的十二生肖诗,不仅依次嵌入生肖名,而且一名一典,颇有情趣。诗云:
鼷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
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
骊龙有珠常不睡,画蛇添足适为累。
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徒忿嚏。
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鸡空自老林邱。
舞阳屠狗沛中市,平津放豕海东头。
首句“鼷鼠”即水鼠。二句的“牛女”即民间牛郎织女的传说。五句的“骊龙”是龙的一个种类,其颏下有宝珠一颗,故谓之骊龙。八句的“羝羊”即公羊,“触藩”指羊角触篱笆。十一句的“舞阳”指汉高祖刘邦封名将樊哙为舞阳侯,他曾在江苏沛县以宰狗为生。最后一句是指汉武帝丞相公孙弘,当年曾在东海放过猪。
十二生肖的来历与传说
从文献记载来看,黄帝时代就有十二地支,它跟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等十二星座有关,最早的十二地支、十二星座都代表着每年十二个不同的月令、节令。殷商时期发明了甲、乙、丙、丁等十个计算与记载数目的文字,后来研究命理的人把它称为天干,并使之与地支结合运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计年、月、日、时。
相传以十二种动物取代十二地支,来代表十二个月令,是汉朝东方朔的杰作。有明确记载的是东汉王充所写《论衡》中的《言毒篇》,他提到了十二种动物的名称。用十二生肖来计年,也起于东汉。清朝赵翼所着《陔余从考》也指出这一史实。至于为什么要选定十二种动物作标志,最早可能与图腾有关。古代各部落都选一种特别惧怕或特别喜爱的动物,以其图案作为本部落标志。宋代洪巽的《旸谷漫泉》、明朝郎瑛的《七修类稿》等对此都作了解释。另外佛经《大集经》记有十二生肖轮流游行的故事,但其中无虎而有狮子,因此有人认为,十二生肖是由古印度传入中国的,以虎代狮,可能与中原不产狮有关。
也有人认为,十二生肖首先出现于记时。一昼夜是二十四小时,古代天文学家将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同时他们在观天象时,依照十二种动物的生活习惯和活动的时辰,确定十二生肖。夜间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属子时,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静,频繁活动之时,称“子鼠”。凌晨一点至三点,属丑时。牛习惯夜间吃草,农家常在深夜起来挑灯喂牛,故称“丑牛”。凌晨三点至五点,属寅时。此时昼伏夜行的老虎最凶猛,古人常会在此时听到虎啸声,故称“寅虎”。清晨五点至七点,属卯时。天刚亮,兔子出窝,喜欢吃带有晨露的青草,故为“卯兔”。早晨七点至九点,属辰时。此时一般容易起雾,传说龙喜腾云驾雾,又值旭日东升,蒸蒸日上,故称“辰龙”。上午九点至十一时,属巳时。大雾散去,艳阳高照,蛇类出洞觅食,故作“巳蛇”。中午十一点至一点,属午时。古时野马未被人类驯服,每当午时,四处奔跑嘶鸣,故称“午马”。午后一点至三点,属未时。有的地方管此时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时候,故称“未羊”。下午三点至五点,属申时。太阳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时啼叫,故为“申猴”。下午五点至七点,属酉时。太阳落山了,鸡在窝前打转,故称“酉鸡”。傍晚七点至九点,属戌时。人劳碌一天,闩门准备休息了。狗卧门前守护,一有动静,就汪汪大叫,故为“戌狗”。夜间九点至十一点,属亥时。夜深人静,能听见猪拱槽的声音,于是称作“亥猪”。就这样,一天的时辰和动物搭配就排列了下来: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后来人们把这种纪时法用于纪年,就出现了十二生肖。
对十二种动物配十二时辰,还有一类似的说法。据说天地生成于子时,生之初,没有缝隙,气体跑不出来,物质无法利用,被老鼠一咬,出了缝隙,才使气体跑出来,物质便能利用了。老鼠有打开天体之神通,子时就属鼠了。老鼠打开了天地之缝,牛便出来耕耘在地,于是丑时就属牛了。传说人生于寅,“寅”字有敬畏之意,古时人最怕老虎,寅时便属虎了。卯时已经进入清晨,但太阳还没有出来,照亮大地的还是月亮,而月宫中唯一的动物是“玉兔”,于是卯时便属兔。传说辰时正是群龙行雨的时候,此时自然属龙了。蛇善于利用草掩藏其行踪,据说巳时蛇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动,不能伤人,所以巳时属蛇。午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刚欲产生,马跑离不开地,是属阴类动物,故午时属马。传说羊吃了未时的草,并不影响草的再生,未时就属羊了。申有“伸”的意思,而猴子最善于伸屈攀登,故申时属猴。本时鸡开始归窝,此时当属鸡。戌时天渐渐黑了,狗开始“工作”,看家望门护院,这时就属狗。亥时已入夜,万物寂静,天地混沌,而猪和天地混沌一样,除“吃”以外一无所知,亥时自然就属猪了。
《法苑珠林》引《大集经》言十二生肖由来曰:“阎浮提外,四方海中,有十二兽,并是菩萨化导。人道初生,当菩萨住窟,即属此兽护持、得益,故汉地十二辰依此行也。”又云:“其所以分配之义,则《旸谷漫录》言之颇详。据之,子、寅、辰、午、申、戌俱阳,故取相属之奇数以为名的鼠、虎、龙、猴、狗皆五指,而马单蹄也;丑、卯、巳、未、酉、亥属阴,故取相属之偶数以为名的牛、羊、鸡、猪皆四爪,兔两爪,蛇两舌也。”据此,十二种动物按足趾奇偶排列为:牛四趾,为偶;虎五趾,为奇;兔四趾,为偶;龙五趾,为奇;蛇无趾却两舌,为偶;马一趾(单蹄),为奇;羊四趾,为偶;猴五趾,为奇;鸡四趾,为偶;狗五趾,为奇;猪四趾,为偶;十二种动物中,只有鼠最特殊,前足为四趾,为偶;后足五趾,为奇。这样,原是奇、偶全占,因此就排在了十二种动物首位了。
在陕西省临潼骊山人祖庙的西北方,有一巨碑,上面刻有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的形象,被称为“十二像石”。这块“十二像石”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古时候,先有天干与地支配合的“干支纪年法”。在实践中,我们的先祖觉得干支纪年法比较复杂,不易在民间流行。于是,有人建议以十二生肖来纪年,这一建议得到了黄帝的首肯并命仓颉具体承办此事。这年正月初一,即召令天下所有动物到黄帝宫殿前候选。动物们获悉此讯,个个欢呼雀跃,纷纷争先恐后准备赴会。其中牛知道自己腿脚迟缓,便在大年三十晚上就离家动身,结果赶了个第一名。第二个赶到是虎,第三个是兔,第四是龙,后边排着是蛇、马、羊、猴、鸡、狗、猪、鼠。龙本来生得威风凛凛,浑身鳞甲,闪光发亮;双目溜圆,宛若明灯;银髯金须,随风飘拂;虎蹄鹰爪,驾雾腾云。美中不足的是头顶光秃秃的,似乎缺了点什么。当龙刚从潭中跃出水面时,一眼发现了大公鸡。只见大公鸡不仅羽毛漂亮,而且头上还长着一对美丽的角,不由地抨然心动,上前向大公鸡借头上的角。大公鸡摇了摇头说:“不成,我明天还要参加生肖竞选大会呢!”龙说:“你的角长在头上也是多余,就凭你那一身五彩斑斓的彩衣,就准能入选。”大公鸡爱听奉承听好话,有心把角借给龙,但还是舍不得。正在这时,爬来一条大蜈蚣说:“鸡大哥,你就把角借给龙大哥吧,你要不放心,由我做保怎么样?”大公鸡见有蜈蚣做保,便答应了。龙万分欢喜,并满口应承生肖竞选大会后立即将角还给大公鸡。再说老鼠与猫本来是一对好朋友。猫贪睡,临赴会前,猫对老鼠说:“明天一早你叫我一声好吗?”老鼠点点头说:“好,我一定叫你。”就这样,猫放心去睡大觉了。老鼠一觉醒来,天已经不早了。它赶紧去叫猫,见猫睡得正香,心想:何必多一个竞争对手呢?便撇下猫独自走了,结果是最后一个到场的。
生肖竞选大会好不热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树上栖的全都聚到了一块。熙熙攘攘,热闹非凡。黄帝从百兽百禽中挑选了十二种动物,给它们排次序。黄帝心想:牛虽笨拙,但身材魁伟健壮、力气大,又来得最早,决定牛排首位。老鼠长得不起眼,来得也最晚,应当排在最后。黄帝话音刚出口,老鼠灵机一动,赶忙跳到黄帝面前说:“要说大,还得数我。不信请让老百姓鉴定一下。”黄帝听了老鼠的话,觉得好笑: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便说:“我们既然是为百姓选生肖,自然由百姓来鉴定一下更好:”于是传下旨意,让十二种动物都到街上去走一趟。牛上了街,人们对它很友好,有的摸摸头,有的赞扬几句,却没有一个人说牛大的。这时,老鼠突然窜上牛背,把人们吓了一跳。只听人群中有人惊呼:“哎呀!从哪儿蹦出这么大一只老鼠!”这一喊让老鼠得了逞,黄帝不好违言,只好将老鼠排在十二生肖的第一位。
在十二生肖竞选大会上,老鼠不仅入选,而且排在首位,自然十分得意。回家后,见猫刚刚睡醒,便说:“猫兄,生肖大会开完了,我被选为第一。”猫一听急了,吼道:“什么?你为什么不叫醒我?你这个心术不正的坏东西。”说罢,便猛扑向老鼠。老鼠见猫真的翻了脸,吓得慌忙逃回鼠洞。从此,猫和老鼠就成了冤家对头,一直延续到今天。
再说大公鸡被排在龙的后面,心里很不服气,后悔自己真不该把角借给龙。散会之后,大公鸡急忙去找龙讨要自己的角。龙见了大公鸡自知理亏,可又不想把如此漂亮的角还给它,猛地跳进身边的深潭,躲起来了。大公鸡不会水,只好去找做保的蜈蚣。蜈蚣说:“你还得找龙去讨要你的角,他硬是不还,我有何办法?”说完,蜈蚣也躲了起来。从此,大公鸡头上没有了角,只留下红红的鸡冠。每天早晨登上高处大叫:“龙哥哥,角还我!”平时,到处用爪子刨寻蜈蚣,只要见到蜈蚣就啄。
十二生肖选定并排列次序后,黄帝便命创造文字的仓颉,把十二种动物名刻在石碑上,一直流传至今。
===============
十二生肖的来历
我国古代根椐动物出没时间和生活特征,将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即每一种动物为一个时辰。老鼠排行第一(与“子”时搭配),以下次序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鼠:晚上11时到第二天1时(即“子时”)。这时候,老鼠胆量最壮,活动最频繁,所以,子时同鼠搭配。
牛:凌晨1-3时(即“丑时”)。这时候牛吃足了草,“倒嚼”最细、最慢、最舒适,所以丑时同牛搭配。
虎:凌晨3-5时(即“寅时”)。据古书载,这时候,老虎最活跃、最凶猛、伤人最多,因此寅时同虎搭配。
兔:清晨5-7(即“卯时”)。这时,太阳还没露出脸面,月亮的光辉还未隐退完全。玉兔是月亮代称,是月宫神话中惟一的动物,这样卯时就同兔搭配。
龙:早晨7-9时(即“辰时”)。传说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龙是神话中的动物,于是辰时属龙。
蛇:上午9-11时(即“巳时”)。据说这时候的蛇不会伤人,也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荡,多隐蔽在草丛中,这样巳时就属于蛇的了。
马: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即“午时”)。依据道士的说法,中午太阳当顶,阳气达到达极点,阴气渐渐增加,在阴阳换柱之时,一般动物都躺着休息,只有马还习惯地站着,甚至睡觉也站着,从不躺着。这样,午时就属马了。
羊:下午1-3时(即“未时”)。据说羊在这时候洒尿最勤,洒出的尿可治愈自身一种惊疯病,因此,未时属羊。
猴:下午3-5时(即“申时”)。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啼叫,声音拉得最长,最洪亮。所以申时属猴。
鸡:下午5-7时(即“酉时”)。这时候,日落山岗,鸡开始进笼归窝、夜宿,于是酉时属鸡。
狗:晚上7-9时(即“戌时”)。黑夜来临,狗看家,守夜的警惕性最高,并产生一种特殊的视力和听力,看得最远,听得最清楚。所以戌时属狗。
猪:晚上9-11时(即“亥时”)。这时候猪睡得最酣,发出的鼾声最洪亮,全身肌肉抖动得最厉害、长肉最快,于是亥时属猪

阅读全文

与十二生肖到现在有多少年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