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草船借鉴是哪个历史人物

草船借鉴是哪个历史人物

发布时间:2022-06-09 13:05:34

‘壹’ 历史上真正草船借箭的人是

孙权。

史料记载:

西晋史学家陈寿《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魏略曰:(建安十八年214年)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这是草船借箭的原形,历史明确记载借箭人是孙权,并不是诸葛亮。

译文:建安十八年,孙权坐大船来观军,。曹操下令射箭。结果万箭齐发,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便下令掉头,使“箭均船平”,然后安然回去。

(1)草船借鉴是哪个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由史料记载的草船借箭的真实事件而改编的故事:诸葛亮的草船借箭

三国时期,曹操率八十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便打算联手抵挡魏。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有点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

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士兵,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靶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你家都督知道,否则就不灵了。”

鲁肃报告周瑜,只说他不用准备的材料,绝口不提诸葛亮的计划。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周瑜想:他肯定造不好了。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

那天江上大雾弥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从旱寨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靶子上。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命船赶紧往回开。

此时顺风顺水,曹操想追也来不及。这时船的两边草靶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有20条船,总数远远超过了十万支。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贰’ 草船借箭是出自哪个人哪个朝代,那本书

草船借箭,历史上或确有其事,但主要人物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
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引注《吴历》,孙权屡屡向曹操军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就亲自乘了一艘轻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军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孙权来了,是孙权要亲自来看看曹军的阵势(欲身见吾军部伍也),下令军队严加戒备,箭弩不得妄发。孙权在曹操面前走了五六里路,才返回。走的时候还向曹军击鼓奏乐。所有这些都被曹操看在眼里叹息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但《魏略》却不是这个说法。它说孙权不是乘轻船,而是坐大船。曹操也没有说弓弩不得妄发,而是下令射箭。结果万箭齐发,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便下令掉头,使“箭均船平”,然后安然回去。
据《三国志》记载: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
裴松之注文
《吴历》曰: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余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船,从濡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乱发。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权为笺与曹公,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别纸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语诸将曰:“孙权不欺孤。”乃彻军还。
《魏略》曰: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叁’ 历史上真实提出“草船借箭”的人是谁

草船借箭的故事脍炙人口,大家无一不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小兔子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个故事其实是罗贯中为了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硬安到诸葛亮身上的,其实真实借箭的那个人是孙权,在《魏略》中有如下记载:

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曹操

类似的情节还非常多,这赤壁之战根本就没诸葛亮什么事,又何来草船借箭呢?大家读《三国演义》的时候,还是按照小说来看,真正想了解这方面史实的话,还是看一下《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史书,以免误导。

‘肆’ “草船借箭”的主要人物是谁

草船借箭的主人公是诸葛亮。

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引注《魏略》记载:濡须之战时,孙权屡屡向曹操军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就亲自坐大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军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孙权来了,是孙权要亲自来看看曹军的阵势,下令射箭。

结果万箭齐发,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便下令掉头,使“箭均船平”,然后安然回去了。这件事后来被罗贯中移花接木,变成了赤壁之战前诸葛亮“草船借箭”。

(4)草船借鉴是哪个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草船借箭》暗喻国际政治和文化之间的紧张关系。

延伸成语

【注音】cǎo chuán jiè jiàn

【解释】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借他人的力量。

【结构】紧缩式

【灯谜】孔明造箭

‘伍’ 草船借箭的历史人物是谁

草船借箭的历史人物是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着《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鲁肃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

‘陆’ 草船借箭的主要人物是谁

诸葛亮、曹操。

作为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对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描写是极其生动的。小说中,诸葛亮借着满天大雾,把二十只战船开到曹军寨前擂鼓呐喊,曹操怕有埋伏不敢妄动,便派弓弩手放箭。结果,诸葛亮轻易地得到了十万多支箭,不仅挫败了周瑜的谋害,又直接削弱了曹操的军事力量。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虽然突出了诸葛亮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过于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6)草船借鉴是哪个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据史料记载,“草船借箭”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孙权与曹操两军相持一个多月没分胜负。一天,为了观察曹军动静,“权乘大船来观军,公(曹操)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孙权起初料不到船身会中这么多箭,弄得船要倾覆,他只是急中生智,设法让船身得到平衡。

罗贯中把“草船借箭”这件事从孙权移到诸葛亮身上,目的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谋而已。自从有了《三国演义》之后,人们就以它作为衡量、品评三国人物的标准,而且平民百姓家只知有《三国演义》而不知有《三国志》,是故“草船借箭”的主角便成了诸葛亮。

‘柒’ 草船借箭到底是谁借的

历史上真正草船借箭的人是孙权。

拓展资料:

1、《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引注《吴历》,孙权屡屡向曹操军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就亲自乘了一艘轻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军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孙权来了,是孙权要亲自来看看曹军的阵势(欲身见吾军部伍也),下令军队严加戒备,箭弩不得妄发。孙权在曹操面前走了五六里路,才返回。走的时候还向曹军击鼓奏乐。所有这些都被曹操看在眼里叹息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2、《魏略》曰: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万箭齐发,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便下令掉头,使"箭均船平",然后安然回去。可见草船借箭历史上或确有其事,但主要人物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

‘捌’ 草船借箭真正历史是什么

据《三国志》记载,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再次征讨孙权,想要一雪耻辱,他与孙权对战在濡须口。刚开始时,曹操取得一点儿小成绩,攻破了孙权的江西大营,甚至还俘虏了当地的都督。

但是后来,又陷入了被动胶着的局面。可能是受到赤壁之战失败阴影的影响,曹营军队都显得惊恐不安。孙权多次挑衅,可曹操就是按兵不动,固守阵营,不敢轻易出击。

有一天,孙权决定亲自去查看曹营军队部署情况,所以就带着一小队亲兵,亲自乘坐一条船,连同亲兵船队,前往查看。曹操得知孙权亲自来了,怕是有诈,但又怕对自己不利,就命令手下军队士兵严加戒备,不得轻举妄动。

就这样,孙权大摇大摆地带着船队围着曹军阵营转了大半圈,甚至还击鼓奏乐了一番。从这里可以看出,孙权能够成为三国时期的一大霸主,也和他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有着莫大关系。

曹操因为不能轻易选择出战,不得已只能让士兵放箭,飞箭全都落到了孙权所乘木船的一面,因为箭太多,重量都在一侧,影响了船身的平衡,孙权就让人把船掉个头,让另一面也被箭射满。

就这样,孙权大摇大摆地乘着射满箭的船转回自己的阵营。这段故事在正史《三国志.吴主传》和《魏略》中都有记载。

(8)草船借鉴是哪个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着《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鲁肃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

罗贯中将草船借箭的故事,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段,从曹操和孙权之间,转移到曹操和诸葛亮之间,一方面是为了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是对刘备阵营的褒扬和保护,让人觉得刘备阵营猛将威武,谋士神机妙算。其实,正史中,武将和谋臣最多的阵营并不是蜀汉,而是在曹魏。

‘玖’ 草船借箭的历史人物是谁

草船借箭——诸葛亮
草船借箭历史背景: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来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三国时期,孙权和齐备联合对抗入侵的曹操。孙权的部下周瑜和齐备的部下诸葛亮便要合作一起抗敌。可是,
周瑜非常嫉恨诸葛亮, 总想找个理由杀掉诸葛亮。
一天, 周瑜让诸葛亮造 10 万枝箭, 并说 10 天内就要。 诸葛亮痛快地答应了, 说:“我 3 天之内就送 10 万枝箭过来。”周瑜很吃惊。
诸葛亮向鲁肃借了 20 只快船,600 名士兵, 把每条船用布蒙上, 两边堆满一捆捆的干草。
不久, 船靠近曹操的水寨。 诸葛亮命令将船头朝东船尾向西, 一字摆开。 又叫士兵一起敲鼓呐喊。 曹操听了报告, 说:“雾天作战, 恐怕有埋伏。 先让水陆军的弓箭手向他们射箭, 雾散后再进军。”于是, 箭像雨点一样射向那 20 条船。
船到了南岸, 周瑜已经派了 500 名军士在江边等着搬箭, 卸完后共有十二三万枝箭。 鲁肃见了周瑜, 把诸葛亮借箭的事说了一遍。 周瑜叹气说:“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 我实在不如他啊!”

阅读全文

与草船借鉴是哪个历史人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