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永康由来
新石器时期,永康境内已有人类活动。在永康发现的庙山遗址和太婆山遗址与浦江上山文化遗址同属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春秋时期,永康为越国土地。而到了战国时代,越国被楚国所灭,永康也因此成为楚地。
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定江南,平百越,建立会稽郡乌伤县,永康即属乌伤县。汉因秦制。王莽篡权后乌伤县改名乌孝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恢复乌伤县之名。
1949年5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永康县,依旧属于第八行政督察区,后改为金华专区。1958年10月,撤销武义县建制,将武义县全境划归永康县。1961年10月,又从永康县复析置武义县。1978年后,金华专区改为金华地区,永康依旧从其管辖。1985年6月,地区改市,永康县由金华市管辖。1992年10月8日,永康撤县设市。
② 永康镇的历史沿革
永康以驻地永康命名,系历史古镇,相传大禹治水时经过此地,留下后代在此繁衍生息,将此地取名为禹王镇。1958年成立永康人民公社,1986年改设为永康镇,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007年3月靠山、青山并入现辖区域。合并后的永康镇现辖14个行政村,1个社区,分别是靠山村、黄圩村、古城村、康西村、河北村、祝杨村、凌湖村、拂光村、康华村、山东村、大唐村、胡吕村、姜兴村、康东社区,324个村民组,13392户,多为汉族,全镇现有统计人口5698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40人。
③ 永康市属于哪个省
属于浙江省,是金华市的代管县级市。
永康位于浙江省中部,地理特征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属浙东低山丘陵盆地,总面积1049平方公里。古称丽州,置县始于三国赤乌八年(公元245年)。相传孙权之母吴国太因病到此进香,祈求“永葆安康”而得名。1992年10月永康撤县设市。
永康山川秀丽,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有黄帝铸鼎的美丽传说,有春秋铸剑,汉造驽机,唐铸铜铳的传统技艺,有山青水秀的田园风光和古朴纯正的乡风民俗,是闻名海内外的“五金之都”和旅游胜地。
境内有以雄奇峻险、丹霞地貌着称的“浙东第一山”方岩山;“峰峦如画屏,瀑声赛雷鸣”的灵山湖仙岩;朱熹、陈亮曾讲学论理的五峰书院;与民资共同开发已成功接待《天龙八部》、《汉武大帝》等100多部影视剧拍摄的石鼓寮影视城。
全国最长的石墩木梁重檐廊桥西津桥;“观九狮图表演,寻古民俗文化”的九狮沟民俗文化村;黄帝曾“安营扎寨,炼铜铸鼎”的南中国黄帝文化中心石城山访古寻踪游;“远望五峰插天,若人伸手探云”的五指岩健身休闲游;“到名园看名企、逛名城购五金”的五金特色工业游等等。
(3)永康这座城市有多少年历史了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置道,永康属金华道。十六年,废除道制,永康县直属浙江省。二十一年,在金华设第六行政督察区。二十四年八月,在兰溪设第四行政督察区,三十七年,改第四行政督查区为第八行政督察区,永康在其管辖之内。
1949年5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永康县,依旧属于第八行政督察区,后改为金华专区。1958年10月,撤销武义县建制,将武义县全境划归永康县。
1961年10月,又从永康县复析置武义县。1978年后,金华专区改为金华地区,永康依旧从其管辖。1985年6月,地区改市,永康县由金华市代管。1992年10月8日,永康撤县设市。
④ 永康是那个朝代
1、永康 (汉桓帝)
永康(167年六月-十二月)是东汉皇帝汉桓帝刘志的第七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6个月。
永康元年十二月汉桓帝逝世。
2、永康 (晋惠帝)
永康(300年-301年四月)是西晋皇帝晋惠帝司马衷的第四个年号。共计2年。
永康二年正月,晋惠帝被司马伦夺位,并被幽闭,直到永康二年四月才被释放出来复位,之后改元永宁元年。
3、永康 (慕容宝)
永康(396年四月-398年四月)是十六国时期后燕君主慕容宝的年号,共计3年。也是后燕的第三个年号。永康三年四月改元青龙元年。
397年,北魏君主,魏王拓跋珪率领魏军围攻后燕首都中山,慕容宝率领部下出逃龙城,依然使用永康年号至398年。魏军退却后,后燕贵族慕容详即皇帝位,改元建始。后来慕容详被杀,另一贵族—赵王慕容麟自立,改元延平。同年,北魏再攻中山,慕容麟自去年号,投靠另一贵族—范阳王慕容德。 慕容麟后为慕容德下令杀死。
4、承康 (吕光)
承康,或作永康,可能出现在后凉君主吕光在位时期的一个年号。
《太平广记·卷三二一》引《述异记》谓“吕光承康二年……其年光死,子绍代立。”。鲁迅的《古小说钩沉》根据《开元占经·卷一一三》引祖冲之《述异记》谓“永康二年”。根据各种书籍记载,吕光死于龙飞四年十二月(399年),同月吕纂即天王位,改元咸宁。由于根据《太平广记·卷三二一》引《述异记》,承康二年年号出现于吕光逝世当年,即龙飞四年。而各种书籍并无记载龙飞四年有承康二年,因此吕光在位时期应该无“永康二年”。后燕慕容寳、西秦乞伏炽磐均有永康年号,但时间上不合。
5、永康 (乞伏炽磐)
永康(412年八月—419年十二月)是十六国时期西秦政权,太祖文昭王乞伏炽磐的年号,共计7年余。
6、永康 (郁久闾予成)
永康(464年-484年)是柔然的君主受罗部真可汗郁久闾予成的年号,共计21年。
⑤ 永康的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新石器时期,永康境内已有人类活动。在永康发现的庙山遗址和太婆山遗址与浦江上山文化遗址同属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 春秋时期,永康为越国土地。而到了战国时代,越国被楚国所灭,永康也因此成为楚地。
秦汉时期
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定江南,平百越,建立会稽郡乌伤县,永康即属乌伤县。汉因秦制。王莽篡权后乌伤县改名乌孝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恢复乌伤县之名。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吴赤乌八年(公元245年)以乌伤县上浦乡置永康县。吴宝鼎元年(266年)以会稽郡西部设东阳郡,永康属东阳郡。晋朝沿用孙吴的建制。南朝,梁绍泰二年(556年),东阳郡设缙州,永康属之。陈天嘉三年(562年)废除缙州,不久又改东阳郡为金华郡。
隋唐两宋
隋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废除金华郡,永康属吴州。同年,永康县被并入吴宁(金华),不久又复置永康县。开皇十三年,设婺[wù] 州,永康属于婺州。大业三年(607年),废婺州为东阳郡。
唐朝,永康为望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擢升为丽州,属越州总管府,县治迁至县城北部。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废丽州为永康县,属婺州管辖。天授二年(691年),从永康县析置武义县。登封元年(696年),从永康县析置缙云县。天宝元年(742年),改婺州为东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又将东阳郡设为婺州。
此后至五代十国、两宋,永康均属婺州。五代十国期间,永康县为吴越国之土。宋代的永康县为紧县,北宋为两浙路地,南宋则属两浙东路。
元明清
元代,永康为上县,属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婺州路。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二月,朱元璋的军队攻取了婺州,永康归附其下。后婺州路改为宁越府。至正二十年(1360年)正月,又将宁越府改为金华府,永康属之。明朝,永康属浙江承宣布政使司金华府。清朝属浙江省。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置道,永康属金华道。十六年,废除道制,永康县直属浙江省。二十一年,在金华设第六行政督察区。二十四年八月,在兰溪设第四行政督察区,三十七年,改第四行政督查区为第八行政督察区,永康在其管辖之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5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永康县,依旧属于第八行政督察区,后改为金华专区。1958年10月,撤销武义县建制,将武义县全境划归永康县。1961年10月,又从永康县复析置武义县。1978年后,金华专区改为金华地区,永康依旧从其管辖。1985年6月,地区改市,永康县由金华市代管。1992年10月8日,永康撤县设市。
⑥ 永康的历史知多少
永康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8°45′,东经119°53′。总面积1049平方千米。总人口54万人(2004年)。七山二水一分田,市人民政府驻东城街道金城路15号,邮编:321300。行政区划代码:330784。区号:0579。拼音:Yongkang Shi。
永康,古称丽州,相传,三国吴赤乌八年(公元245年)孙权之母因病到此进香,祈求"永葆安康"。吴国太病愈,孙权大喜,遂赐名为"永康",并单立为县。唐时曾擢升为州。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永康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有黄帝铸鼎的美丽传说,有春秋铸剑,汉造驽机,唐铸铜铳的传统技艺,有山青水秀的田园风光和古朴纯正的乡风民俗,是闻名海内外的"五金之都"和旅游胜地。
永康旅游起步较早。现有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方岩),三个市级风景区(白云风景区、飞龙山风景区、石城坑风景区)。其中,方岩风景区在1997年被评为"浙江十佳美景乐园",2003 年底,经国务院批准,方岩景区被建设部列为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2004年初,又被评为浙江十大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景点景区。白云、飞龙山、石城坑风景区形态各异,婀娜多姿。
永康市是省辖县级市。公元245年建县,1992年撤县建市。2001年7月22日,经浙江省政府批准,永康市实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将原来的22个乡镇调整为5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方岩风景区。撤消原古丽镇,把芝英镇整体并入市区。市区设立东城、西城、江南、芝英4个街道办事处;重新组合成龙山、古山、花街、石柱、象珠5个镇;同时,根据永康实际,设立方岩风景区。
永康方岩是我国境内发育最充分、特征最鲜明的丹霞地貌区之一。方岩山高400米,方圆约3000米,平地突兀,四壁如削,峰顶与峰脚面积相差无几,气势雄伟,酷似擎天方柱,故名方岩。方岩附近的山,都是绝壁陡起,孤峰独峙,形状或方或圆,势急峰危,峥嵘峻险;颜色或红或紫,色彩斑斓,气象万千。而气势磅礴、动辄数千甚至上万平方米的绝壁大石面,节里纵横,皴法皱迭,更是苍劲雄伟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加之洞奇石怪,瀑美水秀,置身丹霞峰林,确有然欲仙之感。我国着名文学家郁达夫在《方岩纪静》中说,“从前看中国画里的奇崖绝壁,总觉得是登峰造极了,现在到了方岩,向各山略一举目,才知道南宗北派的画山点石,都还有未到之处。”
城市建设目标定位:“融千年古城之典雅、滨江城市之秀美、五金名城之恢宏于一体的基础设施完备、文化气息浓郁、市场经济繁荣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国内外知名的五金之都”。
2006年实现生产总值178.7亿元,年均增长16.2%,三次产业比重3:66.4:30.6;财政总收入23.3亿元,年均增长2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8亿元,年均增长12.3%。工业经济进一步做大做强。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57亿元。加快“两区”和镇街工业功能区建设,2003年以来向企业供地1113宗、供地面积12.7平方公里,基本实现了骨干企业向经济开发区集聚、成长型企业向城西新区集聚、配套型企业向功能区集聚。实施“五十百”工程,规模企业增加182家达到504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增加30家达到87家,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达到3家。国字号品牌实现零的突破,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0只,中国名牌产品5只,国家免检产品12只,国家出口免验产品1只。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架构基本形成。农业龙头企业增加32家达到51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从无到有达到2家,金华市级龙头企业增加8家达到15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40家。农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建成全省首家县级市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通过省级认证,获得3大类31个检测项目认证资格。建成森林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山林实时监控面达到90%以上,被省政府评为森林防火先进单位。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始试点,2006年总保额达到3016万元。成功举办首届农展会。现代服务业增势强劲。房地产、商贸、信息服务等行业蓬勃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9.5亿元,年均增长20.1%。五金城实现成交额260亿元,年均增长20%;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五日,永康市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的2007年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光荣称号。
2、永康市 (台湾)
永康市位于台湾台南县西南方,为台南县所辖人口最多的行政区,也是台南都会区最大的卫星都市。
永康市交通条件优越,台一线、台十九线、台廿线、县177、县180、中山高速公路与台铁纵贯线贯穿市境,设有永康交流道及将新设的大湾交流道,铁路则设有永康车站及大桥车站,另有两处新设通勤捷运车站的规划(分年实施建设),工商业就业机会多,近年来人口迅速增加,为台南县所辖人口最多的行政区,占全县人口五分之一强,税收占台南县全年三分之一强。
3、永康县 (已更名)
1、1929.4,甘肃永康县更名为康县,更名的原因是与浙江永康县重名;
2、民国三年一月,广西云南的永康县分别更名为同正、镇康,更名原因同上。
3、1992年,撤县建市。
⑦ 求介绍永康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的文字资料以及前仓教育产业的介绍,最好是官方数据。
永康,古称丽州。相传,三国吴赤乌八年(公元245年)孙权之母因病到此进香,感叹这里山川秀美,祈求人间"永葆安康"。从此这里就叫永康。吴国太病愈,孙权大喜,遂赐名为"永康",并单立为县。唐时曾擢升为州。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永康位于浙江省中部,省辖市由金华市托管。地理特征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属浙东低山丘陵盆地,总面积1049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28°45′,东经119°53′。市人民政府驻东城街道金城路15号,邮编:321300。行政区划代码:330784。1992年10月永康撤县设市,2010年记录现有户籍人口56.82万,外来人口30余万,辖11镇、3街道和经济开发区、城西新区。 永康的经济十分活跃,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307亿元,年均递增12.3%;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41.3亿元和22.4亿元,是2005年的2.1倍和2.3倍;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2.3倍;工业增加值位居金华各县(市)首位,达到183亿元,年均递增12.1%;进出口总额达到32.4亿美元,年均递增2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1.7亿元,年均递增16.1%,金融存贷款总额超千亿元,增长2.2倍。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被誉为浙中“最稳定的经济板块”,先后获得“中国休闲运动车之都”、“中国门都”、“中国口杯之都”、“中国金融生态城市”等荣誉称号,成为全国最大的五金产品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比重达到32.7%,年均增速高于生产总值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44.8亿元,年均增长25.4%;全面完成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任务。经济增长点培育取得突破,尤其是汽车产业异军突起,行业产值达到127亿元,成为我国重要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创牌工作硕果累累,11家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9只、中国名牌产品7只、国家免检产品21只、出口免检产品1只。创立“总部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全国首个县级总部经济实践研究基地、全省21个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 永康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一城两翼二组团”的中等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台金高速、永武二线、永童公路、永缙公路等一批重大公建设施投入使用,建成区面积达到36平方公里。积极推进解放街区块旧城改造和方岩核心景区综合整治工作,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2平方米,城区纳污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扎实开展“三城联创”,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评和省级园林城市验收。突出抓好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整治,完成金属表面处理行业准重点监管区“摘帽”。农民安全饮用水问题三年任务一年完成,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走在全国前列。广泛开展“三清四改”,建立“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运行机制,农村环境进一步好转。 近年来,永康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目标, 以科技为动力,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载体,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保障,大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 特色产业渐趋集聚。方岩牌方岩绿毫茶叶连续两届获省一类名茶称号;高歌牌鹅肥肝在国际市场被誉为“食品之王”,闻名遐迩;风味独特的永康菜干曾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 览会金奖。此外,还有胡佬佬牌豆腐皮、方岩牌红桔、五指岩生姜、方山柿子、拱瑞杨梅、唐先葡萄。 石柱舜芋、永祥笋钱、八字墙早桃及伊予柑、绿球牌熟食等系列产品畅销市场。 永康山川秀丽,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五金天堂,激情永康,梦圆方岩”的精品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达100万人。方岩风景名胜区是浙江省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每五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具有峰险、石怪、洞奇、瀑美、谷幽的特色,主要有“方岩居中,游遍浙东”的“浙东第一山”方岩山、“峰峦如画屏,瀑声赛雷鸣”的灵山湖仙岩、南宋状元陈亮读书、朱熹陈亮论理的五峰书院、已成功接待《天龙八部》、《醉拳》等30多疗影视剧拍摄的石鼓寮影视城等,另外还有“观九狮图表演,寻古民俗文化”的九狮沟民俗文化游,黄帝曾“安营扎寨,炼铜铸鼎”的南中国黄帝文化中心石城山访古寻踪游、“远望五峰插天,若人伸手探云”的五指岩健身休闲以及“到名园看生产、逛名城购五金”的五金特色工业旅游等。
⑧ 永康始于何时
浙江的永康置县,始于三国,民间的说法是,东吴大帝孙权为母还愿,于赤乌八年(245年)划乌伤县的上浦乡,以“永保安康”之意,设永康县。
⑨ 永康区的历史
永康开发颇早,史前文化有进入铁器时代的茑松文化。荷治时期亦有荷人在此筑桥的纪录,郑成功死后也葬于境内的洲子尾。但永康在历史上一直是台南府城东侧的僻地,直至战后台湾迈入工商业社会才急速成长,今已成都会区之一部份。 1920年台湾地方改制,于此地设置永康庄,名称取自清代保里名永康中上里,隶台南州新丰郡、设庄役场于埔姜头(属于永康大字)。
二次大战后,改设乡。1993年升格为县辖市。2009年9月人口214,033超越屏东县治屏东市。于2010年12月25日随着五都改制,升格为直辖市,改制为台南市永康区。
⑩ 关于永康地名来历的传说
永康,古称丽州,相传,三国吴赤乌八年(公元245年)孙权之母因病到此进香,祈求"永葆安康"。吴国太病愈,孙权大喜,遂赐名为"永康",并单立为县。唐时曾擢升为州。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永康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有黄帝铸鼎的美丽传说,有春秋铸剑,汉造驽机,唐铸铜铳的传统技艺,有山青水秀的田园风光和古朴纯正的乡风民俗,是闻名海内外的"五金之都"和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