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们应该怎样科学的看待历史史实与神话传说的关系
历史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而神话是不真实的。有些神话是基于真实的历史故事,年代久远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而走样,其中包含了人民的丰富想象力和价值观。研究较久远的历史时,我们通常依靠实物史料和文献,再来就是神话了。神话虽具有不科学的成分,但是神话有时有一定历史依据和史料价值。比如关于夏朝的历史,我们就是通过神话研究的。据说特洛伊遗迹的发现就是从文献记载的神话找到的。但是我们不可完全相信神话所说的内容。
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远古传说: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记述,包括否认这里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蕴含某些可靠的历史事实.炎帝,黄帝时代的传说,不仅在《史记》中的《五帝本纪》有记载,而且已经被许多考古发觉所证实. 古传说和历史事实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这要从两个方面去对待,一方面,不能把传说当作真实的历史,否则就失去了历史学的真实性、科学性.另一方面,又不能用历史事实去衡量远古传说.科学的做法应该是从神话传说中找出合理的成分,从点滴中去寻找历史现象的客观存在. 古传说: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不可否认这里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炎帝、黄帝时代的传说,不仅在《史记》中的《五帝本纪》有记载,而且已被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的考古发掘所证实. 历史事实: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❷ 历史就是靠死记硬背吗
我觉得吧,还是要靠理解和感兴趣,或许我们要投入到当时的场景去体会人物心情,理解历史意义。上课就跟着老师走,让老师带你穿越一回,这样的听课效率加上在课上背的一些知识和课后的笔记归纳整理,及时复习,作业最好闭卷,哪里不过的在加强巩固,那就差不多了,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死记硬背,近代史的年事时间容易混淆,若是功底不足,看书不多,考试难免会遗忘,就是曾经死背下来的,原来清晰的也会模糊。
❸ 什么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史书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史书一般用编年体的形式记录当时所发生的事情,供后人参考。早期的史书都是以编年史的形式存在,晋朝太康年间汲冢出土的《竹书纪年》也是编年体。东汉末年,荀悦撰成《汉纪》,开创了编年体的断代史。其中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多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直立人化石大量石器、动物化石以及大量灰烬,这为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在漫长的史前时代,人们主要依靠石制和木制工具,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而人工取火的成功,农耕、畜牧的发明,定居社会的实现,是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
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考古学家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在文字发明之前,人类的历史依靠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成为古史传说。
❹ 人们靠什么研究历史
历史是一门实证科学,历史资料的有无和其真实与否是能否得出科学结论的重要因素之一。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
梁启超
特别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他把史料分为两类,一类是文字记录的史料,如史部书籍、有关文件、逸书、金石铭文等;另一类是文字记录以外者,如现存实迹、传述口碑、古物等。但这么多的史料往往散布各处,必须用精密明敏的方法才能搜集到。他特别推崇归纳法,并以大量篇幅介绍它。梁启超还十分重视史料的鉴别,他指出“史料之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与传统史学不同,他对史料的理解十分宽泛,把史料区分成两种12类,在《
中国历史研究法
》及补编中,梁启超还提出了具体的搜集史料和鉴别史料的方法,书中列出
辨伪
公例12条,证明真书方法6条,伪事由来7条,辨伪应采取的态度6条。虽然梁启超的
史料学
理论和方法还有很多不足,但毕竟跳出了传统旧
考据学
的框框,使近代史料学得到很大发现。
❺ 学习历史是不是靠背诵就可以了学习历史有什么用呢
读史使人明智。二十四史我如今已经读完了大约三分之二,每次读史都不禁为其中古人的智慧折服。有很多难题,我就是想破头皮也觉得实在无法解决,只能听天由命。但是人家古人轻轻几句话,就能四两拨千斤解决问题,实在是不佩服不行。这让我的人生少走了很多弯路,遇到难以解决的难题,只要想一想古人是如何处理类似问题的,照猫画虎,举一反三就行了,这就使我这种懒人免去了自个思考的麻烦。但是只有一点让我很不爽,二十四史中为何没有半点教人怎么谈恋爱的啊!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开始寻问意义,只为确定事物的价值,做有意义的事,从而获得更多的收获,而那些看起来没什么意义的事情,逐渐被抛弃淡忘了。学习这个行为本身就没有意义存在,我们所说的意义,所指的是“获得的收获”有没有其“价值”罢了.而对于那些对历史具有强烈好奇心的人来说,历史真是无价之宝,或许它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意义了吧.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开始寻问意义,只为确定事物的价值,做有意义的事,从而获得更多的收获,而那些看起来没什么意义的事情,逐渐被抛弃淡忘了.
❻ 历史只能依靠时间线来理解吗
历史只能依靠时间线来理解,时间线是最好的理解历史的一条主线,暂时没有其他的方式来理解。
❼ 怎么样才能学好历史
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是第一步,但对于没有入门的同学来说,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简直无从下手。其实这里边是有很多巧法的,用后可以既记得准、又记得狠。笔者总结了几种方法,如果学会用活,做到举一反三,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字头法。抽出核心字(多为首字),串在一起,押韵更好,然后多念几遍即可。
例1.清朝最后的九个皇帝依次为康熙、雍正、干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记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例2.1842年签定的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中国第一批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由南向北),记为“广厦福宁上”。
例3.“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记为“谭刘林,杨杨康”。
例4.1931年中共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记为“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
二、谐音法。基本方法同“字头法”,只不过要精选核心字及其谐音,使其既押韵,又有一定生动的意义。
例1.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共八人一-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丁日昌,编为“新(欣)翻(藩)译(李)坐(左)洞审(沈)日昌”。
三、奇特联想法。联想越奇特,记忆越深刻,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例1.民主革命思想家陈天华有两部着作《猛回头》、《警世钟》,记法为一边想“一个叫陈天华的人猛回头撞响了警世钟,一边做转头动作,同时发出钟声响。”
例2.军阀割据时,冯国璋、曹锟、段祺瑞控制的地盘及其支持者可联想为“曹锟靠在一棵日本梨树(直隶、江苏)上饿(湖北)得快干(赣)了,段祺瑞端着一大碗(皖)卤(鲁)面(闽),这(浙江)应(英)该很美呀。”
四、歌谣法,即以“核心字”为基础,通过反复挑选排列,使之成为形式对仗,合则押韵的顺口溜,最适于记年代。
例1.中共早期有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一大;1922年7月,二大;1923年6月,三大;同期国民党有一次,1924年1月,一大,可编为“一大21、7,二大22、7,三大23、6,国民党一大24、1”
例2.1932年,日本扶持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编为“32、3 傀儡建”
例3.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进行了长征。编为“34、10(念壹零) 36、10(念壹零) ,红军长征,翻山越岭。”
例4. 1935年瓦窑堡会议和1937年洛川会议的时间和内容很容易混淆。可编为“瓦早洛(落)后”及“瓦窑堡,统战方针好;到洛川,定全面抗战”
例5.抗战过程中的几件大事,1937年平型关大捷,1938年台儿庄战役,1940年百团大战,1940年汪精卫成立伪国民政府,1941年皖南事变。可分别编为“37、9 林彪吼,38、3 拉锯战,40春 汪伪成,40下半 百团大战,41九千(人) 皖南事变”。
例6、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争取国家财政基本好转的三个条件可编为:“土改完成,工商调整,经费节省”。
例7、文革爆发的导火线和全面发动的标志可编为“一个导火线,两会两文件”。
例8、文革中的主要建设成就可编为“成昆湘黔,二汽十堰,南京长江,胜利油田”。即成昆铁路和湘黔铁路,十堰的二汽,南京长江大桥,山东东营胜利油田。
例9、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部分重大科技成就: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1964年和1967年-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1965年,世界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牛胰岛素,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可编为“57武汉,桥通天堑;64、67,惊世两弹;1965,牛胰岛素;1970,人造卫星。”
五、排比法。即认真分析历史事物,从中归纳提炼出或连续或对仗的“核心词”,作为记忆的载体,有事半功倍之效,此法适用范围很广。
例1.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5点,可总结为“三外一赔一开”。赔款和开口岸 是近代绝大部分不平等条约都有的内容。“三外”指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船(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例2.袁世凯的复辟帝制活动,可总结为“一转正、两解散、三修改”。
一转正:1913年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二解散:1913年解散国民党,次年又解散国会。三修改:废《临时约法》改为《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改总统选举法(改选举为推举,改有限任期为连选连任)。
例3.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可总结为“四提倡,四反对”。
例4.辛亥革命后“实业报国”思潮的代表人物,可总结为“南张北周和二荣”,类似的还有中共建党先驱“南陈北李”(陈独秀、李大钊)。
例5.1927年中共三大起义的意义,可总结为“三个第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建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支军队。广州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府。
例6、一五计划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可总结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
即武汉长江大桥;宝成和鹰厦铁路;康藏、青藏和新藏公路;鞍钢无缝钢管厂、一汽、沈阳飞机制造厂和沈阳机床厂。
❽ 学习历史有什么小技巧
学习历史肯定有方法,学习历史要有历史思维那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学会构架历史框架:先牢记中国历史的朝代更替,然后考虑每朝每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名族关系。而政治又细分为政府部门的设置、用人制度等;经济又细分为农业、手工业,在明朝中后期还要考虑资本主义。文化细分为文学、科技、医学、新思想。外交细分为东亚、东南亚、欧洲、非洲等主要地区。民族关系根据地理分为东北、西南、西北、北方等按照动态可以分为民族政策、民族战和等来分,中国古代史就要用这样的思维来思考和记忆。而中国近代史就要用探索救国的思维来分析,封建官僚的探索如洋务运动、农民的探索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资本主义维新派的探索如戊戌变法、资本主义革命派的探索如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最后是工人阶级的探索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共产党的成立和救国运动。中国现代史就要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如三大改造、总路线、文革、改革开放的几次会议来记忆历史。
世界史就要用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扩张来思考和记忆问题如,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的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次科技革命、战后恢复、苏美争霸。学习历史是一个学习全面思考问题的过程,他会让你看清很多现实的东西!
❾ 学历史靠什么_
首先你要对历史产生一定的兴趣才会想去更深一步的了解历史,其次还要依靠理解,如果不去理解,死记硬背是没有什么用的,记忆时间时要贯穿出一条完整的时间线,然后加以引申,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