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近现代史上出现过的三次重大国际战略机遇是哪三次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伴随着三次科技大革命,曾经出现过三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第一次战略机遇期可以追溯到公元15世纪末期,以1500年当作分界线,以大航海与地理大发现为标志。哥伦布和麦哲伦的“地理大发现”,为欧洲提供了发展的强大动力。此后,欧洲开始进入工业革命、文艺复兴、宗教革命的活跃时期,创造了“欧洲奇迹”。欧洲紧紧抓住这次机会,在此后的两三百年中,完全改变了人类历史。欧洲第一次领先于东方。 第二次战略机遇出现在19世纪末期,日本紧紧抓住了这个难得的良机。成为惟一搭上西方工业革命快车的幸运者,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就迅速改变了原来大大落后于中国的状况,在与中国的竞争中打败了中国,成为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的世界大国,也是惟一的非西方大国。 在第一次战略机遇期中,中国的条件并不差。郑和下西洋是在15世纪初叶,比欧洲大航海更早,航程更远,使用的仪器更先进,出海的船只更大更坚固,使用的人员也更多。然而腐朽的封建统治者完全没有也根本不可能意识到这是发展中国的绝好时机,最后以一道圣旨叫停而告终。 在第二次战略机遇期中,以洋务派为中心力量的改革派在发展军事力量方面也付出了很大努力。当时北洋水师的总吨位、铁甲的厚度及装备的大炮,并不比日本海军逊色,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改革方式并没有触动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的根本,甲午海战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使中国失去了难得的一次赶超世界列强的机会。 第三次战略机遇期是在二战以后,世界进入了美苏对峙的冷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与苏联结盟,顺利的进行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初步建成了中国的工业体系,成功发展了自己的核力量并发射人造卫星;在20世纪70年代又与美国改善关系,开始利用美国和西方的资金技术和市场来发展中国。使中国成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然而,在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实现了工业化以后,开始向“信息化”和“知识经济”转型。这就给我们周边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条件。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实现了经济起飞,逐步发展成亚洲的“四小龙”。而我们却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内乱上,搞自我封闭,中国又一次失去了发展的良好机遇。
㈡ 历史上有哪些机遇期为什么说当前是中国经济的机遇期
以中国经济为讨论对象,在过去50年里,我们遇到了5个机遇期,分别是中美建交、美阿战争、信贷危机、南海仲裁和疫情大流行,现在正处在第5个机遇期的末尾阶段。
虽然疫情大流行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短暂的机遇期,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机遇的背后同样也伴随着危机。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疫情大流行确实导致大量外贸订单流入中国,从而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短暂的机遇期,但大家不要忘了,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总体上仍是相当负面的,随着时间的发酵,外部的经济变化,会让中国的“机遇期”荡然无存。
比方说,许多国内商家,因为去年外贸订单接到手软,所以盲目扩大产能,可随着近期国外经济越发疲软,外贸订单的大幅缩水,使得这些商家渐渐陷入了“产能过剩”的窘境。
关于这一点,我相信很多商家朋友,尤其是近半年来,对此都是深有同感的。
所以理论上来讲,虽然疫情大流行给中国带来了当前的机遇期,但这种“红利”正在渐渐消退,可能下一波危机正在酝酿的过程中。
㈢ 中国在百年大变局中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对我们个人有着怎样的影响
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继蒸汽技术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电力技术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石墨烯,基因,虚拟现实,量子信息技术,可控核聚变、清洁能源以及生物技术为技术突破口的工业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基于网络物理系统的出现。网络物理系统将通信的数字技术与软件、传感器和纳米技术相结合。与此同时,生物、物理和数字技术的融合将改变我们今天所知的世界。
㈣ 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时期,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分别是什么
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这一重大论断,体现了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形势任务的清醒认识和科学把握,为我们党和国家谋划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
(4)中国都抓住过什么历史机遇扩展阅读:
针对国内形势而言,我们要深刻认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所带来的新特点和新要求。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进步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升级,一个社会的主要矛盾必然会逐步发生变化。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党作出判断,“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是基于当时的生产力相对落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薄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社会奇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即将实现。
㈤ 中国在百年大变局中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对我们个人将有着怎样的影响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中国来说是最大的历史机遇,从逻辑上讲,第四次工业革命如果中国抓住了机遇,就意味着人类最好的技术、最好的产业就会在中国。中国会成为发达国家,人民福利可以向西方看齐。
㈥ 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有那三次抓住了发展的机遇
机遇:
第三次科技革命转化为生产力速度加快,新经济兴起;
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进行新一轮改革浪潮;
90年代,全球化趋势、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原因:国际上,东西方关系开始缓和,90年代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平科与发展成为主题;7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环境大大改善,取得了新的突破,有和平稳定国际环境;
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现了转折,确定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逐步探索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格局。
二战后中国面临两次发展机遇,
第一次是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一步加深和全球一体化趋势的机遇。
两次机遇中国没抓住第一次却抓住了第二次,国际和国内因素主要从世界形势的发展和国内政策的制定等方面分析
㈦ 当前中国发展的历史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当前中国发展的历史机遇主要是最大的经济强国美国内部不团结,加剧分裂,人心不稳,国力受损,与众多盟国发生经济政治摩擦,故他无暇也没有钱真正发动对我们的“围剿”,这是我们发展自己经济和军事力量的绝佳时机。疫情也给他们这个涣散的政府带来极大困扰,更不要说国内种族歧视问题导致黑人示威带来到影响。而挑战是,我们已经背上了“第二大国”的名号(实际人均收入水平还是落后许多的),被我们超越的许多欧洲国家心理严重不平衡,羡慕嫉妒恨,便经常与我们作对,煽动世界上一些小国家挑事,造谣污损我们的声誉,导致我们遇到许多麻烦,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韬光养晦”策略,坚决立足自身发展,适当发挥大国责任,在经过若干年的发展,那我们的强大地位就无法撼动了,昔日列强也只能逐渐适应中国崛起的事实了。
㈧ 建国以来国家给我们普通老百姓了四次机会,前三次机会分别是什么最好详略得当! 谢谢
1、80年代初期“投机倒把分子”、个体户
这种思想与当时的“吃国家粮”、“铁饭碗”的观念格格不入,他们是被主流国营经济拒之门外的一批人,他们掀起袖子走上个体经济的道路,甚至“投机倒把”——倒卖电器之类的产品,率先成为中国的第一批“万元户”,其经济地位类似于今天的亿万富翁。
这个财富机遇在当时被人们嗤之以鼻,甚至要冒极大的政治风险。敢去抓住、能去抓住这个机遇的人不多。在那个时代,他们敢为天下先,率先走上了以财富确立幸福的道路。
2、90年代初股票认购证
当时股票刚发行,大部分人对这一新鲜事物不敢接触。为了"推销"股票,政府甚至以红头文件的名义,按人头分配,要求各单位的干部要带头购买。后来几乎所有的股票一上市就疯涨,最先投资于股票市场的很多人,一夜之间就莫名奇妙赚得满盆金钵。
第一批按行政命令“分配”买股票的人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财富效应后来让无数人来到深圳,有的甚至在内地农村大量收购身份证,通宵排队购买股票。当然,这一批人都成为了先富起来的“百万富翁”,很多人的第一桶金由此而来。
3、2008年末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
在那时,只要提供身份证,就能以买房、买车、装修、消费、办公司的名义从银行获得低息贷款,用这些贷款来进行投资,可以说是一次国民财富的重新分配。
(8)中国都抓住过什么历史机遇扩展阅读:
正确的抓住机遇注意事项:
1、开放的心态
只有开放的心态才能,才能接受新兴事物,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变化的浪潮之中。
2、有眼光
遇见新兴的事物,能敏锐的察觉其潜力,预见其发展趋势。
3、有魄力
当自己预判出新事物的前景,但是一切尚未明了,仍有风险,这时,就需要魄力来促使自己投入新兴事物之中。不然,只能干看着机遇白白流走。
4、变化的思维
当出现更加优化的事物,可以逐步取代之前的事物时,人要看出其此消彼长的趋势时,不要因为自己上一个事物投入太多精力而不甘心放弃,有情感牵绊。要有变化的思维,要清楚,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必须顺应变化的规律。
㈨ 中国在百年大变局中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对于我们个人将有着怎样的影
百年大局中第四次工业革命造成的历史机遇就是对自己的成长,以及对自己的新时代的洪流,抓住这股洪流可以超过前辈让自己活得经济方面的很大成就
㈩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好几次很好的历史发展机遇
机会是随时的。任何国家甚至包括任何人,机会都是随时的。不是某个特定时期的。说的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拿日本为例,战后比中国毁坏严重。满目疮痍。东京一片废区。只有皇宫周围几处建筑没有被炸。可是反过来看看中国,南京大屠杀固然残酷,可是南京毕竟还在,至今还保留相当的古建筑,北京更不用说了,49年什么样? 跟东京比简直好多了,可是结果呢,至今也没有人敢说帝都比东京发展强吧?朝鲜至今跟中国文化大革命是的。读历史发现一个怪现象。就是就得王朝腐败透顶,人民水深火热。所以人民起义。推翻旧的制度。可是国家还是原来国家,人民还是原来人民,家园还是原来家园,照理说经过战争的破坏国家更加贫穷才对,可是每个新生王朝都是给人民带来富庶。为什么呢 。只不过制度变了,确切说统治人变了。或者说一群人变了。把一些人利益免去了吧。所以历史机会是随时的,就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