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为什么国民党会被历史和人民抛弃

为什么国民党会被历史和人民抛弃

发布时间:2022-06-12 01:03:34

Ⅰ 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而不选择国民党

一、正视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这一表述,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以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历史以其血的代价告诉我们,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一方面,封建主义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两、三千年,在中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备也最顽固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封建势力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封建势力还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势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毛泽东同志曾说:“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同时,也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它们的目的,就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并以其强大的经济势力排除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它们决不允许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的资产阶级也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更没有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有完全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才能得以生存、发展。因而,靠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中国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封建主义旧统治又延续不下去。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正当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感困惑的时候,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中国新的出路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选择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历史性的选择,是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是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当时的出路有三条:一是限制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二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互不相干,长期平行发展;三是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走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三条道路中,中国的近代历史已经表明,第一条道路走不通;第二条道路实际上也行不通,不是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战胜社会主义,二者之间没有调和的余地;惟有第三条道路,才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且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为中国人民选择这条道路奠定了基础。在政治上,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家政权,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巩固和加强了工农联盟。在经济上,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转化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实现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因此,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总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得出的必然结论。所以,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
二、正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无比的优越性
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针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而产生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第一,社会主义的产生,彻底改变了人民群众受压迫受剥削的社会地位,无产阶级
和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保证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一切爱国人士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权力和他们的民主权利。
第二,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而主要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发展生产
力,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第三,社会主义提倡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不断扩大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平等,避免两极分化。
第四,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在对内剥削、对外掠夺的基础上,并用低价商品摧毁弱小国家的民族企业,用坚船利炮把它们变为自己的附属,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实行不等价交换。而我们的社会主义,主要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通过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
当然,由于社会主义目前还处于实践阶段,我们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上述认识,还是十分传统的,是不全面的、肤浅的。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对其优越性必将会有新的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想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正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必须基于以下前提:
1、由于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因此,对其优越性的理解我们不可能是“先知先觉”,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对其进行全面的描述,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体验、去总结。
2、衡量和比较哪一个社会制度优越,决不能离开具体国家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片面地从现有的经济发展程度来看,而应当主要看它是不是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生产关系是否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人民的地位和生活是否得到改善。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这些方面是资本主义制度远远无法比拟的。虽然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程度和科技水平,一般比社会主义国家要高,这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各自发展的基础和起点不同所造成的,决不是有的人所说的是由于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所决定的。
3、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相比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还比较短暂,还处于实践和发展的初期。资本主义制度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而社会主义制度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十月革命算起,只有不到百年的历史,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建立才几十年的历史。所以,相比资本主义来说,社会主义的发展目前还不完善,还不充分,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应有的优越性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我们不能拿拥有几百年历史发展经验的东西,来比拟和衡量只有几十年历史发展经验的东西。
4、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新社会制度代替旧社会制度,或者建立和完善一种社会制度,从来不会是历史的瞬间,它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其前进途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和想象的困难与风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邓小平同志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我们要充分估计到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只要基于上述前提,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乃至挫折就会有客观、公正地认识,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及其优越性就不会产生信仰危机。
三、正视伟大成就: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邓小平同志指出:“建国以后,我们从旧中国接受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工业几乎等于零,粮食也不够吃,通货恶性膨胀,经济十分混乱。我们解决吃饭问题,就业问题,稳定物价和财政统一问题,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经济建设。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人们说,你们搞什么社会主义!我们说,中国搞资本主义不行,必须搞社会主义。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所以,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现在落后的状态下,走什么道路才能发展生产力,才能改善人民生活?这就又回到是坚持社会主义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上来了。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而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我国生产力发展起来了,也不会两极分化。”这就是一代伟人向世人昭示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我们说,衡量一种社会制度是否符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利益,最根本的是看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尽管在一段时间,指导思想上犯了“左”的错误,经历了严重挫折,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国以往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自觉实践。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全面发展的道路;
是一条坚持全面改革和开放的道路;是一条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历时70年,跨越两个百年、两个千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振兴中华的道路。沿着这条道路,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的经济建设成绩卓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科技事业日益进步,国防建设更加巩固,人口素质全面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发展,外交事业谱写新的华章,“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已成功实现。全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精神振奋、生活幸福。十多亿人口的中国,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千百年来人们衣食住行无忧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这一切靠什么?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靠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探索的结晶,凝聚了几代共产党人对现代化理想的追求。这条道路,已经初步振兴了当代中国,未来中国的全面振兴,只能由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实现。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结论。

Ⅱ 国民党可是当时的国军,为什么会丢掉整个大陆

你真的想知道为什么国民党会丢掉大陆政权吗?当年也就是国民党在大陆上的统治时期,国民政府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在中国的西北,在东北,在华北,在华东,共产党已经在他们的解放区全面推行了土地改革,一亿三千万的人民分到了土地,一亿三千万的人变成了共产党的坚决拥护者。共产党的正规军迅速扩充到了三百万,民兵两百万,一亿三千万人的土地全部都是共产党军队的后援补给。解放区那里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是先总理创办同盟会时就提出的纲领,早年改组国民党更是写进了党章。几十年过去了,在国统区,占中国面积三分之二的农村,不到百分之十的人占据着百分之九十的土地,三亿农民没有饭吃!城市的资产掌握在不到百分之一的人手里。上千万的居民竟然要靠美国的救济粮活着。公元1948年一年,国军就已经锐减到了三百万,竟然还是发不出军粮,民不聊生,人心尽失,此时国民党在干什么?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业国,四亿多农民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他们不知道也不懂得什么是三民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他们只懂得,没有土地就没有饭吃,谁让他们生存他们就跟谁走。先总理领导国民革命深知国情,早就提出了平均地权的民生主张,这个主张被国民党抛弃了,却让共产党在解放区通过土地改革获得了民心。在国民党内,蒋经国看到了这一点,在赣南试行土地改革,竟然受到了国民党的攻击,国民党中央党部甚至说他是苏俄的共产党。1941年的党团之争,国民党中央党部赢了,政学系赢了,孔宋的财团赢了,但农村依然是不到百分之十的人掌握着百分之九十的土地,在城市依然是不到百分之一的人占据着百分之九十的资产,少数人的利益被国民党的统治者保住了,国民党却被他们自己一步一步地推向失败,推向灭亡。这也是国民党最终丢掉大陆败走台湾的原因。

Ⅲ 简述国民党在大陆政权崩溃的原因

政治反动

代表了封建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的利益,背叛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长期进行反共内战与人民为敌。

经济失败

战时统制经济曾使“大后方的战时工业显示了中国工业史上创纪录的发展速度”,“一度推动了中国内地现代化的进程”;但这种超经济的国家干预也破坏了市场经济自身的秩序,导致民间资本严重萎缩、国家资本过度发展甚至吞并民间资本。战时统制经济与腐败、通货膨胀的关系密切。

内部腐败

国民党既不能实现向现代法理型政党的结构转变,又丧失了革命党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在意识形态内聚功能减弱、组织结构涣散和政治无内部制衡与外在监督的情形下,逐渐趋向腐败。表现为贪污腐败、组织涣散、派系争斗的政治腐败是国民党统治垮台的根本原因。

(3)为什么国民党会被历史和人民抛弃扩展阅读:

国民党政权统治下的农村经济破产和其失去农民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中国官僚、地主、商人三位一体,封建自然经济很难真正打破,直至近代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才引起自然经济的解体。这就决定了商品的选择性和市场价格结构的不合理,造成进口工业品和出口农产品的不合理 交换,限制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农村市场的扩大。

到30年代,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造 成农村金融枯竭。抗战胜利后的通货膨胀使早已存在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迅速扩大,农民实际收入大大减少,农村进一步贫困化。

南京政权统治时期,封建主义因素始终被大量保留,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相对微弱,半殖民地因素却影响巨大。由此导致,中国民族产业资本的积累异常贫乏,商业资本很难向工业资本转化,反而常发生工业资本向商业资本的逆转。民族产业资本的稚弱和工商结构不合理。

Ⅳ 了解国民党政权的反动本质及其所面临的全面危机,认识这一政权遭到广大人民反对并迅速走向崩溃的根本原因.

我觉得你可能想表达的是1927年以后的国民党政权吧,这个政权可以称为南京国民政府


国民党政权(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本质是政权的极狭隘的代表性,即仅仅代表一小部分的大地主、大资本家和大官僚的利益而剥削广大的人民主体;其对外依赖英美日等帝国主义势力维系在中国的统治,对内实施专制独裁,采取残酷的手段镇压一起革命运动,实行特务统治,压制民权,对人民实行严密监视。


其在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危机有:

  1. 外部统治危机 主要表现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有济南惨案、皇姑屯事变、九一八事变、一二八淞沪抗战、塘沽协定和全面抗战;抗战结束后,美帝国主义的渗透加重。国民政府在一系列外交问题上,做了屈辱的让步

  2. 党内危机 一方面,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彼此争斗不断,1930年爆发了极大规模的中原大战。其中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桂系和蒋介石的矛盾最持久,一直延续到解放战争。中央政府和地方实力派之间的嫌隙也一直存在,川、滇、晋、西北等军阀长期自治。蒋介石的嫡系势力之间也存在各种的争斗。另一方面,国民党长期忽视党建工作,整个政党不断腐化,官僚主义盛行。国民党左派和右派之间的矛盾加深、元老派和新壮派的矛盾加深。

  3. 政治危机 自1927年开始,中共领导的革命力量就不断发展壮大,最后成为推翻其统治的直接力量。其它的各民主党派在解放战争期间也倒向中共。国统区的青年学生运动等。

  4. 军事危机 抗战时期的危机表现为几次主要会战的失败,大片国土丢失,许多国军精锐覆亡;解放战争期间的危机更为严重,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都被解放军粉碎,刘邓跃进大别山后直接威胁南京的安全,紧接着三次大决战的失败使国民党彻底失去江北。渡江战役开始后两天,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终结。

  5. 金融危机 全面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与英美货币体系挂钩,发行了法币,使国民政府在货币金融上不得不依赖英美。1934年罗斯福的新政策使国民政府的白银大量外流,动摇了中国的金融基础。日本侵华期间,日军仿制法币在中国发行,造成了中国金融动荡。解放战争时期,法币贬值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之后国民政府又发行了金圆券,进一步混乱了整个金融体系。

  6. 经济危机 迅速发展的官僚资本,一步步挤压民族资本的生存空间,也制约了中国经济的稳定有序发展。抗战爆发后,中国的经济建设中断,内迁的工业有限。抗战之后,工业基础尚未恢复,内战爆发,使国民党失去了自生的经济,不足以维持战争,而过度依赖美援。

  7. 舆论危机 长期以来,国民政府的在舆论上就饱受国内外媒体、学者和进步力量的抨击。在西方社会也难以维持民主的形象。

遭到广大民众反对的根本原因是其政权的性质,即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剥削中国的广大人民。迅速走向崩溃的根本原因就是广大人民的反对。

Ⅳ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为什么迅速崩溃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迅速崩溃的原因:

1、国民党派出的接收大员进入原来由日本和汪精卫伪政府控制的沦陷区,建立国民党的政权。此间发生大量的腐败,丧失了民心,一泻而溃千里,势不可阻。

2、沦陷区的百姓在日本兵的铁蹄下生活了七八年,过着亡国奴的生活。他们天天盼国民党凯旋,自己能重新做一个有主权的国民。可盼来的国民党却是一群腐败分子,只知道伸手要钱、要权,不关心民间疾苦,还看不起沦陷区的百姓。

3、胜利之后,国民党要派出大量官员去沦陷区工作,但它根本没有足够的合格的干部。接收大片沦陷区任务之重大是可以想象的。

接收大员多半利用逆产改制的机会,将一部分资产据为己有。手里有权,又缺乏监督,腐败是必然的。接收大员纷纷忙于自己的私利,把要紧的事都放到了脑后,这引起当地百姓的极大不满。

(5)为什么国民党会被历史和人民抛弃扩展阅读: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迅速崩溃的历史背景:

1945年8月,在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打击下,中国的抗战以日本投降宣告胜利。由于蒋介石政府坚持了8年抗战,对此中国人民还是给予肯定的,然而这一点并不能抵消其腐败无能和反人民行径留下的积怨。

由于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没有改弦更张,反而将“接收”变为“劫收”,进一步横征暴敛,令民怨沸腾,结果刚享受胜利者荣耀的国民党政府只能是迅速崩溃。

1950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全国新闻俱乐部讲话时也解释说:“蒋介石并不是为军事优势所击败,而是为中国人民所抛弃。”看看抗战期间正面战场和大后方的情况,便可知道这个“抛弃”是必然的,人心向背既决定战争胜负也决定着政权兴亡。

Ⅵ 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共产党不选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实现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确立和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纲领、宗旨和理论等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代表着中国历史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哪种理论能够对这两个历史性课题作出正确回答,它就会成为中国人民的信仰;哪条道路能够指引中国人民完成这两大任务,它就能够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哪种政治力量能够带领人民实现这两大任务,它就能够成为引领中国历史发展前进方向的领导力量。历史表明,无论是旧式农民起义,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努力,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代表中国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方向,才能带领并依靠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历史征程中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正是因为这样,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会成为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Ⅶ 解放战争国民党崩溃的原因

①民心向背,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国民党反动派违背人民的愿望和历史潮流,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人心所背。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进行了不懈努力,所进行的是自卫战争,人心所向。
②群众基础上,国民党空前地出卖国家主权同美国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妄图坚持一党独裁统治,非法召开伪国大,制订伪宪法,政治上陷于孤立。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反卖国、反内战、反独裁与反特务恐怖的广大阵线,赢得了各民主党派和全国人民的支持。
③经济上,国民党为了进行战争肆意掠夺人民财富,造成物价上涨、工商业倒闭、工人失业、农民破产,经济陷于崩溃的边缘。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了生产运动和土地改革,翻身农民积极支援前线,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可靠保证。
④军事上,中国共产党实行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并抓住有利战机,及时展开战略反攻和主力决战,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Ⅷ 为什么国民党后来要反动,以人民为敌

综合因素
1. (1)南京政权缺乏统治基础。1927年后国民党失去了工农的支持;作为该政权社会基础的土豪劣绅又不能同其真正合作;民族资产阶级在绑架、勒索政策和官僚资本的吞并下逐渐与南京政权分手;军队也因清党而失控,素质低下、纪律败坏,不堪依靠;从而失去建立一个国家的起码条件。(2)尽管国民党建立起一个现代形式的政权,但派系纷争、贪污腐败、行政效率低下与该政权相始终,统治机器一直不能正常运转。(3)地方割据势力始终作为一支强大的异己力量存在,使南京政权的统治受到严重削弱;解放战争时期,占军队多数的地方军队的瓦解,是直接促其军事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地方实力派与中央的长期对抗,“割据分权行为破坏了国民党政权的政令军令统一”,是南京政权覆亡的必然性因素之一。南京政权本应施行民主政治以整合地方力量,实际却是对地方势力施行削弱和消灭,引起对方如法对抗,损其统治,促其崩溃。党政权遭到全方位重创,加之共产党的有力竞争,该政权崩溃的步伐大大加快。(4)南京政权处在中国由传统到现代、由乱到治的转型时期。社会动荡不定、战乱频仍;人口迁徙极为频繁,人口过剩的巨大包袱伴随政权始终;政府未能在不同的利益集团间公平地分配社会资源和财富,产生大量的社会问题,导致整个社会陷于恶性循环的混乱中。对外,南京政权还要时时应付来自列强的严峻挑战。在国内外诸方面、多种压力下,加速了该政权的崩溃。南京政权覆灭是由许多必然性因素和偶然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权的阶级属性、社会基础、政治行为模式、政党及军队状况是其崩溃的必然性因素。抗日战争、政治民主化骗局的败露与内战的挑起是其失败的两个偶然性因素
2.南京政权统治时期,封建主义因素始终被大量保留,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相对微弱,半殖民地因素却影响巨大。由此导致:第一,中国民族产业资本的积累异常贫乏,商业资本很难向工业资本转化,反而常发生工业资本向商业资本的逆转。民族产业资本的稚弱和工商结构不合理,使中国:(1)始终未形成资本雄厚的产业资本家集团,民族资产阶级无法对抗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的经济倾轧和专制政治的压迫。这是南京政权能实行政治独裁和文化专制,在政治上失去民心的经济根源。(2)产业不发达、经济基础薄弱,使中国时常遭受帝国主义的经济压迫、掠夺和各种投机行为的侵害,很难经受长期战乱的考验。这是南京政权崩溃的一个基础性经济原因。第二,官僚资本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势力强大。近代中国,无论官僚资产阶级还是民族资产阶级绝大多数都是由封建地主阶级分化出来的,都不同程度地具有封建性和投机性。官僚资本凭借权势、采用超经济强制进行独占,所形成的垄断不是建立在生产发达和集中的基础上,而主要是从商业和银行业投机起家的,没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做后盾。到国民党统治后期,官僚资本的投机性更为严重,实力弱小的民族资本迫于通货膨胀和官僚资本侵吞的压力也纷纷效仿。结果整个社会无人生产,全去投机,经济一片混乱萧条,直至崩溃。官僚资产阶级的强大为南京政权的崩溃埋下伏笔。第三,贪污猖獗。封建制度下贪污普遍,且官僚多用特权去经商捞外快。特权转化为经济行为的结果,必然导致贪赃枉法、政治腐败。封建主义既被大量保存,故在南京政权统治下贪污、化公为私、劫收等丑剧层出不穷,“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的大破局”最终呈现。第四,殖民地经济特色显着。(1)中国近代工业绝大多数分布在东南沿海沿江地区。这种带有显着殖民地经济特色的工业布局,使中国在抗战初期就丧失了90%左右的近代工矿业,2/3以上的交通运输线和占收入85%以上的地区,工业基础和财源损失惨重,加之庞大的战争消耗,两者相加所形成的巨大亏空,给国民党政权的经济基础以毁灭性的打击。为平衡战时收支,只好采取通货膨胀政策,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成为导致该政权财政崩溃的一个直接原因。(2)由于中国官僚、地主、商人三位一体,封建自然经济很难真正打破,直至近代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才引起自然经济的解体。这就决定了商品的选择性和市场价格结构的不合理,造成进口工业品和出口农产品的不合理 交换,限制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农村市场的扩大。到30年代,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造 成农村金融枯竭。抗战胜利后的通货膨胀使早已存在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迅速扩大,农民实际收入大大减少,农村进一步贫困化。这是国民党政权统治下的农村经济破产和其失去农民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

Ⅸ 武汉失守后,国民政府虽然继续抗战却表现出极大的动摇性,这主要是由于

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迅速垮台的原因:

1、国民党派出的接收将军进入原日本占领区和汪精卫傀儡政府,建立国民党政权。这里发生了大量的腐败,失去了人民的心灵和思想,卷走了数千英里。

2、占领区的人民在日军的铁蹄下生活了七八年,过着被征服的奴隶的生活。他们每天都希望国民党的胜利,希望重新成为一个主权国家。国民党是一群贪财贪权,不顾人民疾苦,鄙视占领区人民的腐败分子。

3、胜利以后,国民党不得不派大量的官员到占领区去工作,但合格的干部就是不够。接受一大片被占领领土的任务的规模是可以想象的。

4、大多数接管人利用资产逆行重组的机会,将部分资产作为自己的资产。权力在手里,监督又不到位,腐败是不可避免的。受助者忙于自己的一己之私,把重要的事情都抛在脑后,引起了当地人民的极大不满。

(9)为什么国民党会被历史和人民抛弃扩展阅读: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迅速垮台的历史背景:

1945年8月,在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进攻下,日本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宣告胜利。中国人民承认蒋介石政府八年抗战的事实,并不能抵消他的腐败、无能和反华行为所留下的痛苦。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权不但没有改变路线,反而把“收”变成了“抢”,进一步勒索,这使人民愤怒。结果,刚刚享受胜利荣光的国民党政府,只能迅速垮台。

1950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全国新闻俱乐部的讲话中也解释说,“蒋介石不是被军事优势打败的,而是被中国人民抛弃的。”

纵观抗日战争时期前线和后方的形势,这种“遗弃”是不可避免的。民众的支持不仅决定了战争的结果,也决定了政权的兴衰。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国民党会被历史和人民抛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