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科研报告怎么写6

历史科研报告怎么写6

发布时间:2022-06-12 01:07:31

Ⅰ 关于傅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怎么写

傅姓的历史:先秦时期,傅姓悄悄地活动于河南北部和山西南部一带狭小的地区。到了秦汉之际,傅宽跟从汉高祖刘邦打天下,以功封阳陵侯,历任齐相和汉丞相,傅姓的足迹已经踏上了山东,加上蜀中夜郎族傅姓和西羌傅姓的汉化,傅姓在汉朝已是甘肃、宁夏、四川的大姓,很快向西南的贵州、云南、广西等地迁移。

至西晋时,傅姓已经北上河北,南下江苏,渡长江进入浙江等地。唐朝末期傅姓随中原南下移民潮进入福建。明朝时傅姓已分布于江南各地了,清初傅姓进入了台湾地区。

傅姓的现状:当代傅姓的人口已达610万,傅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十六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55%。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傅姓人口由40万增到610万,增长了约15倍,傅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

傅姓的的名人:

1、傅咸(239年-294年),字长虞,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人,傅玄之子,西晋官员,历任冀州刺史、御史中丞、尚书左丞。明人辑有《傅中丞集》。

2、傅亮(374年-426年),字季友,北地灵州(今宁夏吴忠)人,傅咸玄孙,南朝宋官员。佐刘裕篡位,被封城建县公,后废少帝,迎立宋文帝,官至散骑侍郎、尚书令。编着有《光世音应验记》等。

3、傅琰(?-487年),字季珪,北地灵州(今宁夏灵武)人。南朝宋、齐官员,官至南郡内史。

Ⅱ 关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怎么写

1、姓氏的历史:中华古姓的最初来源,是基于“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所谓“天道”,即一切事物皆有的规则。原始图腾崇拜是中华古姓的根源。大量古代文献佐证了这一观点。

同一个祖先繁衍的后代称为宗族。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因此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姓氏的现状:当代中国100个常见姓氏中,集中了全国人口的87%。其中,占全国人口1%以上的姓氏有19个,分别为: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和马。历史上,中国大约有一半的人口一直集中在这19个同姓人群中。

中国姓氏文化研究的重大意义:

1、中国姓氏文化是解读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一把钥匙。

2、中国姓氏文化是标记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一座史碑。

3、中国姓氏文化是时代文化特征的一种反映。

4、中国姓氏文化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种纽带。

5、中国姓氏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资源。

Ⅲ 如何写一篇历史研究报告呢格式是什么或者举一个范文比如龙门石窟的研究报告,又将怎么拟题呢

如果是范例,要有研究课题的,研究哪段历史,疑问点要列出来,然后就是举证,要史料记载
和最近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来做推断,最后给出你认为的结果。
如果是科研性质的最好要图文并茂,挑重点和关键图片和珍贵史料上

研究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研究报告”、“关于××××的研究报告”、“××××研究”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龙门石窟的范文比较难找,但基本结构和主题是一样的,也能为你提供一个参考

http://wenku..com/link?url=0SLJK6pgILOcTCjHq-xU5_OMqtAOMS59J-lTS

Ⅳ 怎么写一篇历史研究报告

你的问题太笼统了,你是想问些历史研究报告的格式呢?还是想找一份历史研究报告的范例~~
如果是范例,要有研究课题的,研究哪段历史,疑问点要列出来,然后就是举证,要史料记载
和最近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来做推断~~最后给出你认为的结果~~
如果是科研性质的最好要图文并茂,挑重点和关键图片和珍贵史料上~~
如果是科普类,要求就稍微低一点~~~

Ⅳ 关于周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怎么写

写作思路: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在知网查阅相关的文献,然后从文献中找出有用的知识点加以总结,最后再编撰关于周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

范文如下:

周姓最初发源于今陕西渭河平原地区。周初,随着周王都城由陕西向河南东迁,周姓也由西向东迁徙,平王东迁洛阳后,周氏得到了大举的繁衍,成为巨族。

周姓原来主要以河南、陕西为两大中心。秦灭六国以及秦末战乱,周姓迁徙到今河南南部、江苏北部等地,并在当地形成望族。魏晋南北朝之时,周姓随中原士族大举南迁。

唐末五代军阀混乱,特别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与南宋末年蒙古兵南下,河南、山东一带的中原周姓大量南迁,主要迁往福建、浙江、广东。元末明初,江西吉安府周姓移民湖南邵阳地区。

明清以来,周姓比较集中的省份是江苏、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 鸦片战争以后的晚清时代,周姓开始移居海外。

当今周姓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形成了沿长江省份、豫鲁两块高比率的分布状况。湖南、江苏、四川,三省大约占周姓总人口的26.7%,其次分布于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山东、广东、江西七省,占周姓总人口的38%。

Ⅵ 科研报告格式怎样写

科研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报告”、“关于××××的报告”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科研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科研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科研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科学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

Ⅶ 关于罗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怎么写

关于罗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了一个单元,有一篇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我就想以自己的姓氏写一篇研究报告,了解了解有关罗性的知识。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书籍、报刊,上网查询。
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罗氏人口分布情况。
3.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罗氏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
罗姓的人口
全国大约有25万多人
上网、书籍
历史上罗姓的名人
罗贯中、罗珠、罗企生、罗士信、罗隐、罗存、罗牧、罗荣恒……
书籍、教科书
罗姓的排名
在老的百家姓里面罗姓排行75位;在新的百家姓的罗姓排行20位,足足增高了55位
上网
罗姓的分布
台湾、福建宁化,浙江,山西等一些城市都有姓罗的人。
爸爸的讲述
罗氏族谱
在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地方都有族谱
四、结论
1.通过这次调查,我认识了元末明初杰出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黄帝108世孙罗珠;晋代政治家罗企生;唐代军事家罗士信和罗通;唐代文学家罗隐;宋***学家罗从彦;唐代诗人罗邺;宋代画家罗存;宋代政治家罗点;明***学家罗洪先;明末清初着名画家罗牧;清代着名画家罗聘;近代着名政治活动家罗隆基;现代军事家政治家罗荣恒;宋代着名学者之一罗靖;北宋词人罗处约;宋代着名画家罗仲通。
2.我发现现在罗姓是个大姓,很多地方都有姓罗的人,特别是台湾,有很多很多的人是罗姓的。现在大约有25万多人是罗姓的,在百家姓里的排名也从75位提升到了20位,可见我们罗姓还是比较有名的

Ⅷ 关于谢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怎么写

谢姓的历史:南申国灭亡后,末代申伯谢预之子谢昌俊归顺楚国,被封为大司马。此后,谢氏家族世世代代在楚国身居要职。战国前期,楚简王设立兰陵县(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兰陵镇),任命谢珽为兰陵县首任令尹,该地因附近山陵兰草繁茂、兰花芳香而得名。后代先后迁往山西、湖南、四川、浙江等地,墨家思想家谢子是关东祁(山西省太原)人,鲁国人孟孙之家臣谢息生活在今山东曲阜一带。

谢姓的现状: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西、湖南三省,大约占谢姓总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河南、四川、福建、安徽、湖北、广西、台湾七省区,又集中了37%的谢姓人口。血型分布:O型占36.4%,A型占29.2%,B型占26.4%,AB型占8%,谢姓以郡望为堂号外,还有威怀、安晋、东山、宝树堂号。

谢姓的名人:

1、谢玄:谢玄(343年—388年),字幼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名将,豫州刺史谢奕之子、太傅谢安之侄。

2、谢灵运: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道家。

3、谢觉哉:谢觉哉(1884年4月27日——1971年6月15日),字焕南,别号觉哉,亦作觉斋。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延安五老”之一、着名的法学家和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法学界的先导、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

Ⅸ 关于陈姓历史研究报告表怎么写啊~~~要带有表格的!!!

我们班级里姓陈的同很多,姓氏是怎样来的呢?于是,我进行了有一次调查,关于陈姓的历史现状和由来。
我同过查阅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了陈姓的来源和历史上的陈姓名人。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 陈姓的来源 陈是以地名命名的姓氏。在海内外分布极广,按人口统计为中国第五大姓。周武王灭商以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找到了舜帝的后裔妫满。武王把大女儿元姬嫁给他,封他为陈(在河南淮阳)侯,让他奉守舜帝的宗祀。妫满死后,谥号陈胡公,陈氏就是他的后代,历代视为正宗
书籍、报刊、教科书 历史上陈姓名人 陈胜、陈平、陈寔、陈琳、陈群、陈寿、陈霸先、陈子昂、陈抟、陈友谅、陈玉成、陈毅、陈景润、陈望道、陈三立、陈去病、……
上网 陈姓人口数量 据统计,估计陈姓数量在全球有8000万以上.。
上网 陈姓族谱 上杭陈姓是由我国中原南迁的客家姓氏,人口三万有余,分布全县21个乡镇,是县内仅次于黄姓的第二大姓。它的入杭有两大派系。一是雍公系,于唐开元时从吴兴入闽,在贡川开基繁衍后迁来上杭的。二是江州义门系,北宋仁宗年间分庄入汀,经宁化石壁来杭的。两系10位祖先,来杭时间有先后,开基地点不尽相同,但考查其根源,均出自河南颍川郡(今河南许昌市)。因此,历代上杭陈氏各脉族谱都有颍川郡标记。

Ⅹ 关于白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怎么写

白姓的历史:先秦时期,白姓主要活动在陕西、湖北、河南地区。两汉至唐朝,由于由西域和西北民族的白姓加入,在甘肃灵台县、青海东部的黄河以西活动的白姓,随后进入了陕甘宁和川西北,很快东迁南下进入中原,东部的山东、南部的广西已经有了白姓的分布。到宋元明时,白姓基本上已分布于长江南北各地,其主体仍在四川和西北地区。明末白姓进入了台湾。

白姓的现状:当代白姓的人口已达280万,为全国第七十九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四省,大约占白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四川、黑龙江、甘肃、青海、内蒙古、云南,这六省区又集中了26%的白姓人口。

白姓氏名人

1、白圭,洛阳人,中国古代商界的代表人物,着《商经》八十卷刊行于世,天下商人皆效法,并尊其为商人的“祖师爷”;周天子赐白圭“华夏第一商人”,宋真宗敕封“商圣”。

2、白起:眉县人,秦国时大战将,善用兵,一生南征北战,百战百胜,为秦统一中国立下大功,受封“武安君”,世称“常胜将军”,又称“战神”。

3、白建:北朝时北齐人,历官进侍中、中书令等,并赐田韩城。

4、白瑜娑:宁夏灵武人,隋末农奴起义首领。其出身奴隶,一呼四方皆应,聚众数万人,给隋政权以沉重打击。

阅读全文

与历史科研报告怎么写6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