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徐州市有多少年的历史

徐州市有多少年的历史

发布时间:2022-06-13 04:43:49

① 江苏徐州的历史

1.徐州历史:

徐州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
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
楚汉时,西楚霸王都彭城。西汉设彭城郡,东汉设彭城国、都彭城。
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
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

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郡,治彭城。
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徐州为节度使驻地。
五代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领7县。
宋元两朝都置徐州,隶属和辖领变化较频。
明初徐州曾直隶京师,后属南京。
清初,徐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末年升为徐州府,辖领1州7县。
民国初,府废,徐州府地附郭铜山县,后曾设徐海道,治所在铜山(徐州)。
日伪时由铜山县析置徐州市,曾为伪淮海省省会。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属江苏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保留徐州市,初为山东省辖市,后划回江苏省,并同时成立徐州专区,驻徐州市,辖11县市。此后,徐州市和徐州专区并存,不同时期辖属有所变化。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撤徐州专区,将所辖6县划归徐州市。徐州市现辖5区6县(市)。

徐州古称彭城,已有6000年灿烂文化。帝尧时建大彭氏国。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夏禹治水时,把全国疆域分为九州,徐州即为九州之一。

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两汉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其中的汉墓、汉俑、汉画像石并称“汉代三绝”。两汉彩绘兵马俑,是继咸阳和西安兵马俑之后的第三批重要发现。为开发利用汉文化资源,组织成立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筹建修复了北洞山汉墓、龟山汉墓、白集汉墓、狮子山楚王陵、汉兵马俑博物馆、汉画像石艺术馆等一系列重要文物景点。

徐州还是南北朝宋武帝刘裕的故乡,唐代白居易,宋代苏东坡、文天祥,清代方孝儒、潘季驯,当代国画大师李可染和着名音乐家马可都曾在徐州任职或生活过。

徐州交通发达,基础设施较完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中国第二大铁路枢纽,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境内公路四通八达,有国道5条,省道20条,正在建设中的京沪、霍连高速公路通过徐州。京杭运河穿境而过,沿岸建有四个内河大港。

徐州市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域内除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岗外,大部皆为平原。丘陵海拨一般在00-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全市9.4%。丘陵山地分两大群,一群分布于市域中部,山体高低不一,其中贾汪区中部的大洞山为全市最高峰 ,海拔361米;另一群分布于市域东部,最高点为新沂市北部的马陵山,海拔122.9米。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均坡度1/7000--1/8000,平原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0%,海拨一般在30-50米之间。

徐州市地处古淮河的支流沂、沭、泗诸水的下游,以黄河故道为分水岭,形成北部的沂、沭、泗水系和南部的濉、安河水系。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布,废黄河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东有沂、沭诸水及骆马湖,西有夏兴、大沙河及微山湖。

拥有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84座,总库容3.31亿立方米,以及众多的桥、函、渠、闸等水利设施,初步形成具有防洪、灌溉、航运、水产等多功能的河、湖、渠、库相连的水网系统。

徐州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由于东西狭长,受海洋影响程度有差异,东部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西部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气温14℃,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2.与徐州有关的历史名人
"徐州十大历史名人"评选揭晓 (附名单)

徐州日前评选出了十位历史名人。他们(以时代先后为序)是:彭祖(尧舜
)、徐偃王(西周)、项羽(秦末)、刘邦(西汉)、解忧公主(西汉)、张道
陵(东汉)、刘裕(南朝)、李煜(南唐)、李蟠(清)、李可染(现代)。
由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徐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中国电信徐州分公司全程冠名
,铜山县张集镇政府、徐州迅达车辆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电信天翼3G杯“徐州十
大历史名人”评选活动,自8月3日启动以来,经过媒体宣传、读者推选、专家学
者的反复论证,适当考虑到入选名人朝代和角色的分布、历史成就与贡献等因素
,最终确定了徐州十大历史名人。
相关链接
1【彭祖】
彭祖,姓篯名铿。颛顼玄孙,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767岁(一说800余岁)。事
见《神仙传》及《列仙传》。旧时因以彭祖为长寿的象征。又据《楚辞·天问》
:“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王逸注谓彭祖善调雉羹以事帝尧,
得到帝尧赏识,受封于大彭(今铜山县境内)建国,始称彭祖。彭祖的主要业绩
是:一建立大彭氏国,由大彭氏国扩展延续继而开始谱写徐州(彭城)的建城历
史(公元前586年);二是开创了华夏饮食文化,亲烹“雉羹”;三为教民以“术
”养身。彭祖功业遗产,成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2【徐偃王】
徐偃王,名诞。西周时徐戎的首领。统辖今淮、泗一带。《后汉书·东夷传》称
:“地方五百里”,向他朝贡的“三十有六国”。曾联合九夷伐周。穆王因其势
大,承认其为东方霸主。后为楚所败。在战争与和平之间选择了仁义避战。其事
载《竹书纪年》、《后汉书》、《尸子》、《博物志》、《路史》诸书。《博物
志》谓:“徐君宫人有娠而生卵,以为不祥,弃之水滨。孤独母有犬鹄苍,猎于
水滨,得所弃卵,衔以来归。孤独母以为异,覆暖之,遂孵成儿。生时正偃,故
以为名。”徐偃王僭越“伯”位而称“王”之后,实质上即是与周王(天子)分
庭抗礼。作为“徐文化”的代表人物,徐偃王当之无愧是徐州文明史的奠基人、
开拓者和领袖人物。
3【项羽】
项羽 (前232—前202)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名籍,字羽。祖籍下相(今江苏宿
迁)。楚将项燕之后。少时有大志。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从叔父项梁在
吴(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战死后,秦将章邯围赵,楚怀王任宋义为上将军,
羽为次将,率军往救。宋义到安阳(今属河南)逗留不进,他杀死宋义,亲率兵
渡漳水救赵,在巨鹿之战中摧毁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大封诸侯
王,定都彭城,为家乡添上一笔浓墨重彩。楚汉战争中,为刘邦击败。最后从垓
下(今安徽灵璧南)突围到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于乌江自刎。人称项羽是
一位“失败”的英雄。
4【刘邦】
汉高祖刘邦(前256或前247—前195),公元前202—前195年在位。字季,沛县(
今属江苏)人。曾任泗水亭长。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他起兵称沛公,初属项梁
。乘项羽与秦军主力在巨鹿决战,率军入关。前206年,攻占咸阳,推翻秦朝统治
,约法三章,废除严刑苛法,得到秦人拥护。同年,项羽入关,大封诸侯王,他
被封为汉王,占有巴蜀、汉中之地。不久,即与项羽展开长达五年的战争。前202
年,战胜项羽,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在位期间,继承秦制,实行中
央集权制度。先后灭异姓诸侯王,迁六国旧贵族和地方豪强到关中,以加强控制
;实行重本抑末政策;制定《汉律》九章。这些措施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中
央集权的巩固。
5【解忧】
解忧(前120—前49),即刘解忧,西汉楚王戊之孙女。建元三年(前138年),
为对付匈奴,武帝决定联络西域大月氏和乌孙。乌孙位于匈奴右侧,有骑兵18万
。太初中(前104-前101)汉“复以楚王戊孙解忧为公主”嫁乌孙王。王死,从乌
孙俗,嫁肥王,后又嫁狂王。匈奴发兵讨乌孙。解忧请汉支援。汉发兵15万,五
道并出,与乌孙兵两面夹击,大获全胜。乌孙有倒向匈奴迹象,解忧一面要汉出
兵1.5万至敦煌,呈准备出击之势;另一方面派侍者冯嫽持汉节作其使,行赏赐于
西域各地,说动新乌孙王愿意降汉。后,解忧所生之子继乌孙王位,“众心皆附
”。解忧70岁时,携乌孙3人返回京师,后二年死。
6【张道陵】
张道陵(34—156),原名张陵,字辅汉,因其创立的“五斗米道”亦称“天师道
”,故又被人称为“张天师”。汉代沛国丰邑(今徐州丰县)人,传为汉初功臣
张良后裔。张道陵少年熟读《老子》及河图洛书,后入太学,研读儒家五经,举
为“贤良方正极谏科”,东汉明帝时出任巴郡江州令。因悟沉浮仕途无益年命之
理,便辞官隐居洛阳北邙山,修长生之道。朝廷数次征召,皆不从。顺帝时(125
—144)携弟子入蜀,居鹤鸣山修道。精研炼丹术,造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三
天法师正一真人”,创立“五斗米教”,此即道教正源。张道陵“白日飞升”后
,其子孙世代相传,道教教主皆以“天师”相称。丰县阿房村为张道陵故里,有
古碑记其事。
7【刘裕】
刘裕(363—422),即宋武帝。南朝宋的建立者。公元420—422年在位。字德舆
,小字寄奴,彭城人,迁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幼年贫穷,后为东晋北府兵将
领。元兴三年(公元404年),击败桓玄,掌握东晋大权。官至相国,封宋王。元
熙二年(420年),代晋称帝,国号宋。手握东晋军事大权后,刘裕先后进行了两
次北伐,以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积功,刘裕被封晋相国、宋王。420年,禅晋建
宋,为宋武帝。
8【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徐州人。为南唐烈祖李升之孙、中主李璟之子。李
氏一族出唐宪宗李纯第六子建王李恪一脉。李煜高祖李志为徐州判官,故定居徐
州。李煜作为皇子,自幼长于深宫,不知创业之艰、守成之难,唯喜书画诗文。
961年继位为国君时,南唐已处在宋太祖赵匡胤强大的军事压力之下。975年宋灭
南唐,李煜与其小周皇后被俘解于汴京,开始了囚徒生活。三年后的“七夕”之
夜,李煜被宋太宗赵光义以“牵机药”毒杀。就在这段囚徒生活中,李煜经历了
从“人上人”到“阶下囚”的巨变。发而为诗,这便成全了李煜词俯视唐宋的巅
峰性成就。李煜词风,影响深广,悲忧缠绵,难以超越。
9【李蟠】
李蟠(1656—1728),字仙李,又字根庵,号莱溪。是科举考试取士历史上徐州仅
有的一名状元。幼承家训,年少聪颖,天赋过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中举人
,三十六年(1679年)中进士。殿试卷《廷对制策》,文笔雄劲,气势磅礴。内容
涉及军政、吏治、河防、靖务等治国要略,见解独到。康熙皇帝钦点为一甲一名(
状元),授官翰林院修撰,入国史馆,撰修《大清一统志》,有“天朝第一人物”
之美誉。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李蟠为顺天府乡试主考官。受乡试中舞弊案影
响流放沈阳,3年后蒙赐故里,吟诗作赋。此后终生未仕。李蟠的文章和墨迹非常
出名,在当时备受推崇,留有《偶然集》和《根庭文集》。
10【李可染】
李可染(1907—1989),原名李永顺。室名师牛堂,徐州市人。美术教育家,中
国山水画一代宗师。13岁从师乡贤钱食芝学画,后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杭州国
立艺术院学习,参加“一八艺社”。抗战时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师从齐白石
、黄宾虹,曾在徐州艺专、徐州民众教育馆、重庆国立艺专、国立北平艺专任教
。长期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等
职。有《李可染画集》等。擅山水、重写生,借鉴西画的明暗处理,创山水画黑
、满、重、亮的新画风,促进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嬗变与升华.

② 徐州历史上属于山东吗

徐州在历史上并不属于山东,徐州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始称徐州。清初徐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升为徐州府,辖领1州7县。
民国初,废徐州府,府地附郭铜山县,后曾设徐海道,治所在铜山(徐州)。抗日战争时,由铜山县析置徐州市,曾为汪伪国民政府淮海省省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淮北抗日根据地。中华民国时期,徐州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八大城市之一。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属江苏省。着名的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就是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1949年因江苏省尚未完全解放,徐州市暂由山东省代管。1953年划回江苏省,并同时成立徐州专区。专署驻徐州市。

③ 徐州的历史沿革


徐州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
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
楚汉时,西楚霸王建都彭城。西汉时属楚国,东汉属彭城国。
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
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
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增添郡,治彭城。
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为节度使驻地。
五代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领7县。
宋、元两朝都置徐州,属归德府。隶属和辖领变化较频。
明初徐州曾属凤阳府,直隶京师,后属南直隶。
清初,徐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升为徐州府,辖领1州7县。
民国初,徐州府废,府地附郭铜山县,后曾设徐海道,治所在铜山(徐州)。
日伪时由铜山县析置徐州市,曾为汪伪中华民国淮海省省会。
民国时期,徐州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八大城市之一。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属江苏省。着名的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就是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
1949年因江苏省尚未完全解放,徐州市暂由山东省代管,后划回江苏省,并同时成立徐州专区。
1970年,徐州专区改称徐州地区。
1983年,江苏撤销地区专员公署,实行市管县的建制。
(更多历史内容详见政府官网 )

④ 徐州有多少年的历史了现在人口达到多少了,

徐州具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了,早在六千多年前,徐州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现在人口总数大约在900万。

⑤ 徐州有多少年的历史

狮子山楚王陵是西汉早期分封在徐州的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陵墓,四千余件兵马俑是楚王陵的重要陪葬品,它发现于1984年,时隔十年后,发掘了主人墓——楚王陵。楚王陵位于徐州东郊狮子山南麓,凿石为室,穿山为藏,墓室嵌入山腹内深达百余米。其庞大的规模、恢宏的气势、奇特的建筑结构,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墓中出土各类珍贵文物二千余件(套),有金、银、铜、铁、玉、石、陶等质地,其中不乏倾城倾国的艺术珍品,如雕龙玉璜、弦纹玉环、雕花玉厄、螭虎纹玉饰、镶玉漆棺、铜扁壶等,均是国内考古的首次发现,尤其珍贵的是科学工作者根据王陵中残留的楚王遗骨,首次成功地复原了二千一百年前一代楚王的形象。

在中国的汉代,盛行灵魂不灭,祖先崇拜和儒家孝道思想,普遍认为“人死辄为神鬼而有知”,由此产生了“事死如生”的丧葬观,在墓室的形制和结构上也极力摹仿现实生活中的地面住宅,而且在随葬品方面尽量做到应有尽有,几乎包括了生人所用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一应物品与器具。

戏马台,位于徐州古城南门之外的南山之巅。史载,公元前206年,如火如荼的倒秦战争功成之后杰出的农民起义领袖项羽自立西楚霸王,曾经建都彭城,笼山络谷营台,以观将士戏马,虽然项羽后来在楚汉相争中一败涂地,但戏马台却成为西楚霸业千古雄风的遗迹。

关于戏马台及其战略地位,北宋文学家苏轼曾有这样一段宏论:“城三面阻水,楼堞之下以汴泗为池,独其南可通车马,而戏马台在焉,其高十仞,广袤百步。若用武之世,屯千人其上,聚垒木炮石凡战守之具,以与城相表里,而积三年粮于城中,虽用十万人不易取也。”可见作为军事家的项羽筑戏马台,并不限于有闲取乐,更重要的是出于战略考虑。

然而,“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毕竟不是一位政治家。他没有倒在秦兵斧钺之下,却碎身于同举义旗的汉军之手。从这点上说,项羽胜在军事,败在政治。自古“成者王侯败者贼”,而对项羽,人们却不已成败论英雄。这正是千古以来人们接踵凭吊戏马台的主要原因。公元416年,东晋大将刘裕北伐奏捷,班师路经彭城,恰逢重阳佳节,便在戏马台大宴群僚,以壮军威;公元450年,北魏拓跋焘举兵南下,曾立毡帐于戏马台上,运筹帷幄,虎视城中,历朝历代,文臣武将和诗人骚客纷至沓来,或登临高台扼腕痛惜,或触发思古之幽情,谢灵运、张籍、苏轼、陈师道、文天祥、萨都剌、袁枚、阎尔梅等,在此都留下传世之佳篇。

戏马古台历经沧桑。自楚霸王项羽在乱石荆棘中营辟高台,后人出于对英雄的景慕和瞻仰所需,陆续在台上进行建筑。其中风云阁最为着名,可作为戏马台古迹的标志。风云阁又称戏马台碑亭,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双层飞檐,六角啄空,丹柱釉瓦, 高耸三丈有余,翘然立于台中,颇具风采。其南檐下嵌有四字篆额:“从此风云”。亭内石碑镌有“戏马台”三字,古朴庄重,气势恢弘,为戏马台增色不少,遗憾的是,由于徐州迭遭水患兵灾之苦,其它建筑大多倾圮,到了近代,宽阔的抬面,只剩下风云阁的立身之地了。

龟山汉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苏徐州市龟山西麓,为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即位于公元前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该墓为两座并列相通的夫妻合葬墓,汉墓分为南北二个甬道,长度分别为56米,二甬道长度差仅为11.90厘米,二甬道之间的距离19米,共有15个墓室,墓道和墓室总面积达到700多平方米,容积达2600多立方米。

一走进南甬道,一束红色的激光从里面射出来,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保安措施,其实这束激光是为了让大家看清楚甬道的直度,整整56米长的甬道,精度居然达到了1/16000。南北二条的甬道平行向里开凿,二甬道距中轴线的偏差仅有5毫米,精度达1/10000。二甬道的夹角为20秒,误差仅为1/16000。通道地平面内高外低,内外高低相差527毫米,呈1/1000的坡度。现在还不知道当时是如何打出精度这么高的甬通,也是迄今世界上打凿精度最高的通道,二甬通中的墓室有洞口相通。

南甬道为楚王襄王刘注墓,北甬道为其夫人墓,两墓均为横穴崖洞式。墓葬开口处于龟山西麓,呈喇叭形状,由两条墓道两条甬道以及十五间墓室组成,由人工开凿而成。墓室十五间,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总面积达700余平方米, 容积达到2600多立方全靠手工开凿。此墓工程浩大,气势雄伟,实为世界罕见,中华一绝

⑥ 徐州市的历史

原始社会末期,帝尧时彭祖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3] ,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一直是淮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6] 。徐州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着名的千年帝都,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7-8] 。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
徐州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先民就在此生息劳
清代徐州繁华图
作。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
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
楚汉时,西楚霸王建都彭城。西汉时属楚国,东汉属彭城国。
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
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
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增添郡,治彭城。
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为节度使驻地。
五代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领7县。
宋、元两朝都置徐州,属归德府。隶属和辖领变化
华灯初上故黄河
较频。
明初徐州曾属凤阳府,直隶京师,后属南直隶。
清初,徐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升为徐州府,辖领1州7县。
民国初,徐州府废,府地附郭铜山县,后曾设徐海道,治所在铜山(徐州)。
日伪时由铜山县析置徐州市,曾为汪伪中华民国淮海省省会。
民国时期,徐州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八大城市之一。[1]

徐州城建(54张)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属江苏省。着名的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就是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
1949年因江苏省尚未完全解放,徐州市暂由山东省代管,后划回江苏省,并同时成立徐州专区。[3]
1955年4月14日,国务院为加强洪泽湖管理,将萧县、砀山划给安徽宿州地区管辖。
1970年,徐州专区改称徐州地区。
1983年,江苏撤销地区专员公署,实行市管县的建制

⑦ 徐州市有什么名胜古迹

徐州十大代表旅游景点。

云龙湖旅游景区
云龙湖风景区位于徐州市区南部,是以云龙山水自然景观为特色,以两汉文化、名士文化、宗教文化、军事文化为主要内容,具有科普、观光、游览、休闲、生态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型风景名胜区。

云龙山
云龙山(国家4A级风景区)位于徐州市城南,又名石佛山 ,海拔142米,长3公里。由九节山头组成,蜿蜒起伏、状似神龙,昂首向东北,曳尾于西南,因山上常有云雾缭绕故此得名。云龙 山既有秀美的自然风光,又有悠久的历史人文景观,蕴藏着丰厚历史文化。是徐州自然风景区重要风景山林之一。

徐州博物馆
徐州博物馆是在清朝干隆行宫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坐落在云龙山北麓,由陈列主楼、土山东汉彭城王墓、汉代采石场遗址、干隆行宫及碑园四个展区组成,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徐州博物馆陈列主楼为主展区,常年陈列有“汉室遗珍”,“金戈铁马”,“天工汉玉”,“俑偶华彩”等。

徐州汉文化景区
徐州汉文化景区由原狮子山楚王陵和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整合扩建而成,位于徐州市区东部,总占地面积1400余亩,集历史博览、园林景观、旅游休闲于一体。这座以汉文化为特色的主题公园,囊括了被称为“汉代三绝”的汉墓、汉俑和汉画像,是两汉遗风浓郁的文化保护基地。

淮海战役纪念馆
淮海战役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东南郊的凤凰山东麓,建在淮海战役纪念塔的东南,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馆顶是琉璃瓦,中间是庑殿重檐门廊,建筑面积2800多平方米。淮海战役纪念馆是为了纪念解放战争时期三个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1948.11.6~1949.1.10)而建立的纪念馆。

窑湾古镇
窑湾古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江苏省新沂市西南边缘,京杭大运河及骆马湖交汇处;与宿迁、睢宁、邳州三市县相连,三面环水,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闻名全国的水乡古镇。素有“东望于海,西顾彭城,南瞰淮泗,北瞻泰岱”之说,号称“黄金水道金三角”,“苏北水域胜江南”之美誉及“苏北小上海”之称,古镇历史积淀深厚,人文景观较多。

狮子山楚王陵
狮子山楚王陵气势恢宏却又十分神秘,种种蛛丝马迹显示出该墓尚未完工,墓主人的身份也尚存争议。考古学家和医学专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复原了这位两千多年前的楚王形象,这在国内尚数首次,在国内外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如果你是汉文化迷或“盗墓”迷,不妨来此一探究竟吧。

戏马台
戏马台位于徐州市中心区户部山最高处,是徐州现存最早的古迹之一,公元前206年,盖世英雄项羽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于城南里许的南山上,构筑崇台,以观戏马,故名戏马台。
戏马台山门,青石台阶31个,寓意霸王项羽31年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户部山
“穷北关,富南关,有钱都住户部山”,是徐州流传很久的一首民谣,而这民谣的由来还和黄河水患有关。为避黄河水患,一些官绅富贾不惜重金在户部山周围择地建宅,中等富户竞相效仿。从明末至民国初年的几百年间,户部山周围高宅大院密布,居民鳞次栉比。其中既有甲第官宦之家,也行富商之宅、书香门第。这些古建筑依山就势,参差错落,构思巧妙。

⑧ 徐州的历史介绍有哪些

徐州古称彭城,已有5000多年文明史。帝尧时建大彭氏国。徐州有2600多年建城史,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夏禹治水时,把全国疆域分为九州,徐州即为九州之一。当时“徐州”只是作为一个自然经济区域的名称,彭城邑成为这一区域的中心城市。

帝尧时彭祖建大彭氏国,彭城因而得名。夏商时期,大彭氏国很强盛,曾为五霸之一。传说大彭氏国的创始人彭祖活了800岁,是中国烹饪和气功的创始人。彭祖在历史上影响很大,曾被孔子推崇备至,也被道家奉为奠基人之一。彭祖的饮食养生之道,对以后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彭城为宋邑,徐国国都、楚国国都。秦汉之际,西楚霸王项羽建都彭城。彭城还是西汉、东汉、三国时曹魏和西晋等三朝封国的国都,长达500多年。从这里走出的布衣皇帝汉高祖刘邦则一统天下,开创了历史上辉煌的汉王朝。西汉时期,彭城为刘氏同姓王的重要封国——楚国和彭城国。东汉末年,曹操迁徐州刺史治彭城,始称徐州。

历史上,徐州籍人士就出了11位开国皇帝,故徐州又有“千年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誉。

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

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
楚汉时,西楚霸王建都彭城。西汉设彭城郡,东汉设彭城国、建都彭城。
东汉时,州名。辖郡、国五,县六十二。治所郯县,在今山东都城县。汉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苏邳县东。三国曹魏移治彭城,即今江苏徐州。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地区。
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
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
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郡,治彭城。
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徐州为节度使驻地。
五代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领7县。
宋元两朝都置徐州,隶属和辖领变化较频。
明初徐州曾直隶京师,后属南京。
清初,徐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末年升为徐州府,辖领1州7县。
民国初,府废,徐州府地附郭铜山县,后曾设徐海道,治所在铜山(徐州)。
日伪时由铜山县析置徐州市,曾为伪淮海省省会。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属江苏
1949年因江苏省尚未完全解放,徐州市暂由山东省代管。
1953年1月徐州市正式划归江苏省直辖。

⑨ 徐州市有多大,多少年历史了

徐州市面积 :11258平方公里。有6000年历史了。
徐州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
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
楚汉时,西楚霸王建都彭城。西汉时属楚国,东汉属彭城国。
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
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
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增添郡,治彭城。
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为节度使驻地。
五代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领7县。
宋、元两朝都置徐州,属归德府。隶属和辖领变化较频。
明初徐州曾属凤阳府,直隶京师,后属南直隶。
清初,徐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升为徐州府,辖领1州7县。
民国初,徐州府废,府地附郭铜山县,后曾设徐海道,治所在铜山(徐州)。
日伪时由铜山县析置徐州市,曾为汪伪中华民国淮海省省会。
民国时期,徐州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八大城市之一。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属江苏省。着名的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就是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
1949年因江苏省尚未完全解放,徐州市暂由山东省代管,后划回江苏省,并同时成立徐州专区。
1955年4月14日,国务院为加强洪泽湖管理,将萧县、砀山划给安徽宿州地区管辖。
1970年,徐州专区改称徐州地区。
1983年,江苏撤销地区专员公署,实行市管县的建制。

⑩ 徐州的历史由来有哪些

徐州
①古九州之一。《尚书· 禹贡》: “海、岱及淮惟徐州。” 《尔雅·释地》: “济东曰徐州。” 海指今黄海,岱即泰山,淮即淮水,济东即古济水以东。

②邑名。(1) 一作平舒。战国齐地,即今河北大城县。《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威王二十四年 (前333),“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2) 又作舒州。春秋、战国齐地,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史记·越王句践世家》: 句践“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即此。

③战国时鲁地。在今山东滕州市南。《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勾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 又 《鲁周公世家》: 顷公十九年(前254),“楚伐我,取徐州”。《集解》: “徐广曰:徐州在鲁东,今薛县。” 《续汉书 ·郡国志》: 鲁国薛“本国,六国时曰徐州”。《水经·泗水注》 引 《竹书纪年》: “梁惠成王三十一年,邳迁于薛,改名徐州。”

④西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山东东南部和江苏长江以北地区。东汉时治所在郯县(今山东郯城县)。三国魏移治彭城县 (今江苏徐州市)。东晋时移治京口 (今江苏镇江市)。南朝宋永初二年 (421) 改为南徐州。

⑤十六国后秦置,治所在项城 (今河南沈丘县)。后废。

⑥后燕初置于黄巾固 (今山东章丘市西北水寨)。后徙黎阳 (今河南浚县东北)。又徙治鄄城 (今山东鄄城县北旧城镇)。《十六国疆域志》 卷12: “ 《后燕录》: 建兴二年,垂以翟辽为徐州刺史。” 《资治通鉴》: 东晋太元十三年 (388),“燕青州刺史陈留王绍为平原太守辟闾浑所逼,退屯黄巾固。燕主垂更以绍为徐州刺史”。

⑦南燕置,治莒城 (今山东莒县)。《晋书·地理志》: 南燕慕容德以 “徐州刺史镇莒城”。《寰宇记》卷24: “ 《南燕录》: 慕容德以尚书潘聪为徐州刺史,镇莒城。又以桓遵为徐州刺史,亦理此。”

⑧南朝宋永初二年 (421) 改北徐州置,治所在彭城县 (今江苏徐州市)。隋大业初改为彭城郡,唐武德四年 (621) 复为徐州。天宝元年 (742)又改彭城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徐州。元至元二年 (1336) 省彭城县入州,属归德府。至正八年 (1348) 升为徐州路,十二年 (1352) 降为武安州。明洪武初复名徐州,属凤阳府。十四年 (1381)直隶南京。清属江苏省,雍正十一年 (1733) 升为徐州府。

⑨南朝宋侨置,治所在燕县 (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东)。辖境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南蚌端口、凤阳、明光、定远、来安、滁州、全椒等市县地。南齐改为北徐州。

⑩北魏延和二年 (433) 置,治所在济阳县 (今河南兰考县东北)。皇兴初废。

(11)金天会七年 (1129) 改安肃军置,治所在安肃县 (今河北徐水县)。天德三年 (1151) 改名安肃州。

(1)古九州之一。《尚书·禹贡》:“海、岱及淮惟徐州。”《尔雅·释地》:“济东曰徐州。”海指今黄海,岱是泰山,淮是淮水,济东即济水以东。(2)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江苏省长江以北和山东省东南部地区。东汉治郯县(今山东郯城县),三国魏移治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东晋初失淮北地,治所南迁。义熙七年(411年)治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改徐州为南徐州,以北徐州为徐州。东晋、北朝以后辖境缩小。元至正时升为徐州路。明洪武初复改为徐州。清雍正时升为府。(3)十六国后燕置,治黄巾固(今山东章丘市),后移治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又移治鄄城(今山东鄄城县北)。后废。(4)十六国南燕置,治莒城(今山东莒县)。辖境约当今山东省沂山东南迄滨海一带。(5)春秋战国齐邑。在今山东省滕州市南。《古本竹书纪年》:“魏惠王三十年(前340年),下邳迁于薛,改名徐州。”《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勾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皆即此。参见“薛(1)”。(6)又作平舒。战国齐邑。即今河北省大城县。《战国策》:齐威王二十四年(前333年),谓魏王曰:“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即此。(7)十六国后秦置,治项县(今河南沈丘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商丘市、太康县、商水县以东地区和安徽省亳州、涡阳、蒙城等市县。后废。(8)北魏延和二年(433年)置,治济阳县(今河南兰考县东北)。皇兴初废。(9)金天会时改安肃军置,治安肃县(今河北徐水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徐水县东部。天德三年(1151年)改为安肃州。

阅读全文

与徐州市有多少年的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