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怎么看待人民群众和个人历史

怎么看待人民群众和个人历史

发布时间:2022-06-13 09:01:11

⑴ 如何正确看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唯心史观从意识决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极力否认社会物质生产的作用,从而也就否认物质生产的主要承担者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过程中的作用。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一切物质资料,都是劳动人民群众创造的,人类要生存,就要有吃、喝、穿、住、用等物质生活资料,而这一切都是劳动群众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伏羲氏钻木取火、神农氏遍尝百草,是他们不断积累生产经验,改进生产工具,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引起生产关系和全部社会关系的变革,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精神财富创造的源泉,所谓精神财富,主要就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成果,人民群众是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第一线的主要实践者,任何科学的总结,首先必须有群众的生产和社会实践作基础,依据这一源泉,才能把人民群众的知识总结、提炼、升华,创造出有价值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果。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有一种说法认为,人民群众只创造历史发展的基础,不能推动历史发展,认为物质生产劳动仅仅是简单动作的重复,不可能推动历史的发展,这种说法貌似有理,实际上都是错误的。
如果孤立地从任何一个特定时刻的劳动生产过程来看,劳动人民从事的物质生产劳动似乎是简单动作的重复,说不上创造和发展。但从整个社会物质生产活动的过程来看,却是推动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历史过程发展和演变的最基本的动力源泉。
正是普通劳动群众成年累月的物质生产劳动,积累着生产的经验和技术,积累着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从而为新的生产工具的发明创造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源泉,在漫长的上古、中古时代,许多新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是能干的农民和能工巧匠直接创造出来的。近代以后,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专门化和脑体分工的发展,机械化的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主要是由科学技术专家发明和创造的,但专家的发明创造也是在普通劳动大众千百年间直接生产劳动过程积累起来的经验、技术和知识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成的,而且有不少技术专家本身就是从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的普通劳动者当中成长起来的。从整个历史过程看,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发展史,以及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史,是普通劳动的大众和科技知识分子对人类历史发展共同作出贡献的结果,而普通劳动大众在其中作出了基础和源泉性的奉献。恩格斯指出:“当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贵族的疯狂争斗的喧叫充塞着中世纪的时候,被压迫阶级的静悄悄地劳动却在破坏着整个西欧的封建制度,创造着使封建主的地位日益消弱的条件。”毛泽东对劳动群众推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整个社会关系的发展演变的作用,也作过言简意赅的精辟论述,他指出:“生产力有两项,一项是人,一项是工具,工具是人创造的,工具要革命,它会通过人来讲话,通过劳动者来讲话,破坏旧的生产关系。”这些论述对于理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是极富有指导意义的。
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引起的,这种矛盾达到再也不可能在原有基础上调整的对抗性程度时,就引起社会变革,而生产力突破生产关系的社会变革,是由人民群众做为基本的决定性的力量来实现的。当已经陈旧的生产关系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时,从事物质生产的广大劳动群众首先成为直接的受害者,因而也正是他们首先发起破坏旧生产关系的各种形式的斗争,直到汇合成大规模的反抗斗争,如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推翻秦的残暴统治;元末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推翻了元朝野蛮落后的生产关系;明末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等等,都使新制度代替旧制度,这也是被压迫阶级不懈斗争的结果。
人民群众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中都是大多数,这就决定了其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就会失败。如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国民党害怕人民在战争中壮大力量,采取了一条不发动群众的片面抗战路线,结果导致不断地丧师失地,一溃千里;而中国共产党采取发动群众的全面抗战路线,全民皆兵,使日本侵略者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最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这充分显示出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经验之一就是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也就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全部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党和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保持密切的联系。半个世纪以来,我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赢得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

总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是有充分的理论和历史依据的,是不容怀疑和否定的。
首先,杰出人物只能延缓或加速历史进程,不能改变历史的根本方向,人民群众最终决定着历史前进的根本方向。
创造历史的最终决定性力量归于人民群众,是由历史发展必然规律决定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过程中展现的,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劳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改变生产关系。在这一历史规律面前,任何杰出人物的作用是不可能根本改变这一方向的。
杰出人物在历史上发挥的影响力,是在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力基础上产生的“力”,真正伟大的杰出人物,其伟大和杰出之处,正是在于能充分地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的力量,投入到伟大的历史创造活动中去。
其次,某个英雄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的发挥,是一种偶然性因素。时势造英雄,马克思主义对把英雄人物的个人作用纳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并通过对英雄人物的个人作用的确定、补充,丰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内涵,使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更加完善,更具科学性。
最后,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如革命阶级领袖、进步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等,他们站在时代前列,对历史进程起着重大推进作用,杰出人物在历史上发挥的积极作用与该时代广大人民群众达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总的发展水平保持着一定的吻合程度。
总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的人心向背,体现着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预示着社会前进的总趋势,所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⑵ 如何理解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认为人类社会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归根结底,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着标志。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们,把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阐明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从而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把群众团结在自己周围,领导群众夺取胜利。《共产党宣言》这部马克思主义的不朽着作就曾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总是不懈地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它为无产阶级的阶级目标服务,就是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它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丝毫没有自己的一己私利。
2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现实意义
工人阶级是中国最先进的现代化生产力的主力军和最先进的生产关系的代表。在旧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所受的剥削和压迫比中国其他任何阶级都要沉重,并且同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保持着天然的联系。这种阶级地位决定了中国工人阶级必须将自己的解放同其他劳动群众的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必须把解放一切受剥削、受压迫的阶级作为解放自己的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理所当然地要反映和代表全体中国人民的利益,每一个党员和干部也理所当然地要把实现和维护全体中国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其次,这是由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党就不可能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不可能完成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项任务,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⑶ 如何结合现实问题看待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

现在比较公认的理念是:历史是英雄与人民共同创造历史。道理很简单,英雄是指在历史进程中的领袖人物,而其它追随行动的人只是属于民众的范畴。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领袖人物是相对的。他可以是某个全局性历史进程的领袖,也可以是某个局部事件的领袖人物。
没有领袖去教育去组织民众,民众就不会摆脱散沙状态而聚合起来形成对历史的推动;没有民众跟随则领袖的主张和政治策略也就没有立足的根基,也就无法推动历史的进程。
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国民政府来讲,它在建立之时是代表了民众利益的,得到了民众的支持和拥护,于是在推翻北洋政权的过程中所向披靡,在统一中国的进程中代表了最大多数人的意愿而得到支持,于是在统一政令达到军阀的征途中也是摧枯拉朽,尤其在抗日战争时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而在空前的艰难困苦中,全国民众紧密团结在国民政权的周围以3500万人的前赴后继,一寸山河一寸血地保卫了国家的主权。然而在接下来的历史进程中,国民政府为了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而脱离了最广大民众的利益,领袖还是原来的领袖,班底还是原来的班底,就因为民众不再跟随,历史进程就走向了非国民政府原来设想的方向,最终导致了政权的覆灭。

⑷ 如何看待人民群众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从事物质财富生产的体力劳动者和从事精神财富生产的脑力劳动者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人民群众的作用:
第一,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
第二,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
第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1、人们的活动要受到经济条件,即既有的生产力水平和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
2、人们的活动经受政治条件的制约。
3、人们的活动还要受精神文化条件的制约。
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历史人物按其对历史发展作用的性质,又可以区分为杰出的历史人物和反动的历史人物。
杰出人物:对社会生活起显着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如爱因斯坦。
反动人物: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的代表人物,如希特勒。
杰出人物,特别是杰出的政治家,由于他们在知识、才能、品质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素质,往往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能够比较深刻地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顺应时代潮流,集中群众智慧,提出新的理论,并组织和领导广大群众为实现特定的历史任务而斗争,因而对历史的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首先,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人
其次,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
第三,历史人物能加速或延缓某个历史任务的解决.
普通人的作用:
第一,普通个人也可以做出伟大的事情来。
第二,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是由普通个人发展而来的。
第三,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普通个人有可能对历史发展产生“超常性影响”。
杰出人物与人民群众的一致性:
1、杰出人物是在群众斗争的实践中产生的。
2、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人民群众。
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的群众路线,它是一条实现党的政治任务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⑸ 简述在个人和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一种看法认为,杰出的个别人物的主观意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否认阶级斗争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另一种看法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斤人都在一定裎庋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须的生活资料.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⑹ 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创造历史,个人属于人民中的一员,人民是主要的,个人的作用在特定的环境下作用也很重要

⑺ 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如何从这个角度理解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供给全世界以衣食等等社会物质生活资料,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以其实践活动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而且以其千百万创造者的伟大的力量和智慧,为人类社会提供不可胜计的精神财富的成品。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经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都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自觉的革命斗争,劳动人民是革命斗争的主力军。

总之,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⑻ 怎样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这是因为,人民群众,首先是劳动群众,是生产力的主要因素,而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创造者。

正是劳动人民提供了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的、科学的和艺术的生活,才能正常进行。所以,以不同形式从事和促进生产实践活动的人民群众,必然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这是最简单、最明显的事实,也是最根本、最主要的事实。

⑼ 怎样评价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要把自然资源转化为社会财富,劳动者必须掌握适当的工具,并从事艰苦的劳动。劳动群众不断积累经验,改进工具,提高生产力水平,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

在社会财富的创造中,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切物质财富归根到底都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产物。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脑力劳动在物质成果创造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从而使知识分子的作用越来越大。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劳动群众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一切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任何人要从事科学、文化、艺术等精神活动,都要有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和一定的物质手段,这些都是劳动人民通过生产实践创造的;

人民的实际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构成了人类精神财富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总结总结,整理加工,或从中产生灵感,形成精神财富。

劳动人民还直接创造精神财富。劳动人民创造的物质成就中总是包含着人的某种智慧,所以这种物质成就也是一种精神财富。在实践中,劳动人民还创作了许多雕塑和绘画作品,成为人类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3、群众是社会制度改革的决定性力量。

在社会变革中起主要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一切社会矛盾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才能解决。历史上一切社会矛盾的解决,本质上就是群众推翻旧社会制度的斗争。

在社会变革时期,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是明显的。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后,群众作为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通过改革、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发挥作用。

(9)怎么看待人民群众和个人历史扩展阅读:

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主力,是中国最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的三重压迫下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rat-capitalism,工人阶级是社会在旧中国的底部,并在中国比其他类,剥削和压迫,和维护自然和农民群众的关系,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中国工人阶级的这种阶级地位,决定了中国工人阶级必须把自己的解放同其他工人阶级的解放紧密联系起来,必须把解放一切被剥削和被压迫阶级作为中国工人阶级解放的先决条件。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反映和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利益是理所当然的,实现和维护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也是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二,是由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除了工人阶级和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休戚与共,始终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群众之上。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和强大支持,

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可能完成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任务,也不可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⑽ 怎样理解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群众、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物质生产资料生产者本身的历史,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
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内的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1)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4)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2.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同时又承认和肯定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两者是辩证的统一.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1)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提出的进步思想、主张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他们能够成为实现某种历史任务的发起者.(2)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往往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先进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有力领导者和组织者.(3)某些剥削阶级的政治代表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采取的某些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要求,对历史的发展起着某种推动作用.(4)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的创造性活动,促进了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也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任何杰出人物,包括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都只能给予历史进程以重大影响,但都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二、人的本质和价值
1.人的本质
人是历史过程的主体,历史过程是人的实践过程.正是在人的历史实践过程中,人作为现实的具体的人而存在.人的本质存在于具体的人性之中.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句话,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性.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属性.
2.人的价值
(1)与人的社会性紧密相关,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满足社会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所作的贡献.人的个人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的满足程度.(2)在阶级社会中,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往往存在着对立;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应该是统一的,这种统一具体表现为权利与义务、享受与奉献、消费与创造等关系的统一.
三、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
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是历史的必然.这种必然性根源于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社会基本矛盾.正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人类社会由野蛮进入文明,在阶级社会中,又通过基本矛盾的阶级表现——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杠杆,推动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最终,将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实现生产力的社会性质,使生产力获得极大的解放和空前的发展,在这个伟大的社会变革实践中,人自身也获得改造、发展与进步,从而克服各种异己力量,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人不但成为自然界的主人,而且成为自己的主人,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

阅读全文

与怎么看待人民群众和个人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