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云风石窟有多少年历史

云风石窟有多少年历史

发布时间:2022-06-13 18:25:50

1. 云冈石窟有怎样的历史

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53年,共有大小石窟53个,佛雕51000多尊,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干佛洞,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石窟所在地大同市在山西省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历史名城和军事重镇。它拥有众多的灿烂古迹,其中云冈石窟最着名。山西北部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活动舞台,位于内、外长城之间的大同武州塞,自古以来更是中国与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间的交通要道。大约在1世纪末期,匈奴内部分裂,原来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与大兴安岭北段的鲜卑族拓跋部乘势崛起,逐步控制黄河流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北魏王朝。天兴元年,道武帝拓跋宏将国都自盛乐(今蒙古和林格尔境内)迁至平城(今大同市),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再次迁都洛阳,将平城定为北都,成为北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几近百年。

2. 云冈石窟分为哪几个时期呢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的武周山南麓,距离大同市16公里。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现存的主要洞窟有45个,大小佛龛252个,造像5万余尊,气势恢宏。云冈石窟反映了北魏早期佛教的文化艺术,也是是中国早期石雕艺术的代表,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并成为中国四大石窟。

云冈石窟的建造时间及其特点

云冈石窟的开凿时间,从文成帝和平初(公元460年)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5年(公元524)年,差不多60年的时间,距现在大约1500多年的历史。石窟建设主要经历了早、中、晚三个不同的时期,其中早中时期都是在北魏没有迁都到洛阳时候建造。

晚期阶段造像

1952年,国家专门设置机构对石窟进行保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3. 云冈石窟中有石雕造像51000余躯,完成这么多的造像用了多长时间

云冈石窟距大同市仅16公里的梧州山南麓,是中国最大的古代石窟之一,整个云冈石窟都是沿着山挖掘的。光是石像就有5.1万多尊,数量非常庞大。早在20世纪60年代,云冈石窟就被列为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07年,它进入了中国5A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音乐洞、微笑的释迦牟尼等,精致而神奇。由于云冈石窟的历史很短,中途被废弃,云冈石窟中有许多“奇观”,一个是奇怪的,另一个是奇怪的,第三个是奇怪的。由于云冈石窟中的文物和文献很少,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只能推测,这给它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早期王室建造的大型宗教场所是洞穴寺庙。在中国洞穴发展史上,最早由王室主持挖掘的石窟是云冈石窟。我们现在看到云冈石窟的第3号窟的前庭和前室未完成的工程遗迹,就是历史的最好见证。

4. 云冈石窟是什么样的

云冈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造像最高为17米,最小为2厘米,佛龛约计1100多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

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是佛教艺术东传中国后,第一次由一个民族用一个朝代雕作而成皇家风范的佛教艺术宝库,是公元5世纪中西文化融合的历史丰碑。

云冈石窟带来的影响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

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以上内容参考云冈石窟官网-云冈石窟概况

5. 云冈石窟的历史由来

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71年)由着名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西郊武州塞,开凿石窟五所,现编号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

一千五百年来,云冈石窟由于受到风化、水蚀和地震的影响,毁损较为严重,解放前也遭到人为破环,据不完全统计,被盗往海外的佛头、佛像竟达一千四百多个,斧凿遗痕,至今犹在。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对云冈石窟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维修工程,使古老的艺术宝库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遗产价值: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云冈大佛

6. 大同云冈石窟是什么时期什么人建造的

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同人,我会在这里尽我所能。关于这个问题,我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建造者:


据文成帝即位后,请回昙矅和尚负责管理全国的宗教事务。史料记载,平城城外陆羽文成帝有一个昙曜和尚在车队中,他的袈裟被皇帝的马咬了。因为有“马知好人”的说法,文成帝把昙曜当成了佛教徒。


此后,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和平,昙曜的僧人给文成帝写了一封信,在北京西郊的五洲山脚下,召集了全国各地一万多名熟练的工匠来挖掘石窟。云冈石窟的发掘是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第一座大规模建造的皇家石窟寺庙。历史上,窑洞建筑掀起了一股热潮,在中原、河北、河西、西部地区影响深远。




石窟的演变与经验


进入初唐后,平城各方面都不景气,云冈石窟的修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没有重大工程。


辽金、廖兴宗、道宗时期,梧州山的窑洞大规模修缮达十年之久。


廖宝大二第二年(1122年),金兵攻陷大同,寺庙被烧被抢,灵岩楼被彻底卷走。—— 《金碑》


元朝以后,梧州山石窟中有寺庙。


到了明代,大同云冈石窟又被废弃了。所谓云冈,始于明朝嘉靖年间,明末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起义军经过大同,留下张天霖驻守。后清军入关攻占大同,云冈寺院再遭兵燹沦为灰烬。


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云冈寺。现在保存下来的5号洞和6号洞的木檐和寺院,就是在这个时候重建的。1696年,康熙皇帝于冬日回銮巡幸云冈寺,并御书匾额"庄严法相"。的云冈石窟也在干隆年间得到修复。




新中国成立后,石窟前的主要洞穴和木结构保存完好。1952年,成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石窟文物得到了妥善保护,并向公众开放。


云冈石窟的发展阶段


早期的五窟被称为的昙曜五窟。就是当时着名的高僧昙曜,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开凿了雄伟壮观的昙曜五窟,揭开了云冈石窟开凿的序幕。,继承和发展了汉代雕刻技艺的优秀传统,吸收和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精华,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期是云冈石窟雕刻的全盛时期。这个时期是北魏迁都洛阳之前的孝道时期,也是最稳定繁荣的时期。其雕刻艺术特点已不同于早期石窟,造型追求工整华丽,从洞窟形制到雕刻内容和风格均有明显的汉化特征。


后期,北魏迁都洛阳(494年)后,石窟大规模发掘停止。在原有石窟的基础上,出现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和雕刻工艺出现的一种清新典雅“秀骨清像”的艺术形象,成为北魏后期佛教造像显着特点。




云冈格罗特的雕像

7. 云冈石窑已经有多少年历史

云冈石窟的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此后的东魏、北齐、隋及初唐,平城改为云中郡恒安镇治。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着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8. 云冈石窟是怎样的

云冈石窟,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的时代,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大多数石窟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历时40年,参加开凿人数多达4万余人。就连当时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的佛教徒也参与了这一举世闻名的伟大艺术创作,至今,仍留有中外文化交流的足迹。北魏着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录了当年云冈石窟的壮景:“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

云冈石窟,现存洞窟45个,石雕造像达5.1万多躯,是中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在武周山南崖,东西伸展1000米,云冈石窟的佛龛,如蜂窝密布,大、中、小石窟疏密有致地嵌贴在云冈半腰。这里石佛聚会,石人、石马、石刻浮雕群集,真可谓是艺术家的乐园。

云冈两道山麓,把石窟分成东区、中区和西区。一、二窟位于石窟群东端,这里风化比较严重,只有第一窟东壁后下部浮雕仍保存较完整,两窟同期开凿,窟内布局大致相同。

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前面断崖高25米,中上部凿有12个长方形石孔。这里分为前后两室,后室内有一佛二菩萨雕像。这些雕像体态自然,衣纹流畅,面容丰满,此窟从雕刻手法判断,应为隋唐时期作品,反映了隋唐时期的衣冠服饰和造像风格。

第四窟,平面呈矩形,中央雕方形立柱,窟前清顺治八年(1651)建造的有4层木构,顶饰琉璃,颇为华丽。窟内中央端坐佛像一座,高达17米,是云冈石窟中最大、保存较完整的雕像。这尊佛像,膝上可站立120人,一只脚上可站立12人。

第六窟,中央是连接窟顶的两层高达15米的塔柱。每层四面雕有塑像,周壁雕满佛、菩萨、罗汉、飞天的造像。窟顶刻有33天神像和各种骑乘。壁上和塔柱四面,雕刻有释迦牟尼从诞生到传教的故事,雕工精细、娴熟,是云冈诸窟中具有代表性的洞窟。

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窟内分为前后两室。后室正壁上层中刻有菩萨坐于狮子座上。东、西、南三面壁上,布满雕刻的佛龛造像,南壁门拱上的6个供养菩萨,形象优美逼真。

第八窟,与第七窟相似,窟内西侧刻有五头六臂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三头八臂骑牛的摩首罗天,这种雕像在云冈石窟中极为罕见。

第九窟,有前后两室,前室门拱两柱为八角形,室壁上刻有佛龛、乐伎、舞伎,造型生动,飞天、乐舞伎动作优美,造型别致。

第十窟,与九窟同时开凿,分前后两室。前室有飞天,体态优美,比例协调。

第十一窟,窟中央雕有直达窟顶的方形塔柱,柱四面有佛像。正面菩萨像保存完好,其他壁上满刻佛龛造像和小佛。

第十二窟,正壁上端刻有乐伎天人,手执弦、管、打击乐器,这些古典乐器形状十分奇特,是研究中国音乐史的珍贵资料。

第十三窟,正中端坐一尊交脚弥勒佛像,高12米多,右臂与腿之间雕有一托臂力士像,这是云冈石窟仅有的一例。

云冈石窟,气魄宏大,外观庄严。在这1000米的石雕群中,雕像大的几十米,小的几厘米,形态、神采都很动人。这些佛像、飞天、供养人面目、身上、衣纹上,都留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这些佛像与乐伎刻像,还明显地流露着波斯色彩,这是中国古代人民与其他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云冈石窟用艺术形式记载了佛教,赞美了佛教。这无疑是当时历史时期石刻文化的大检阅、大展示、大发展,由此推动了石刻艺术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和升华,完成了石刻艺术与佛教文化的完美结合。

9. 云冈石窟据今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1500多年了!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米,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由一个着名的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平城,今大同市)西郊武周塞,开凿石窟五所,现存云冈第16窟至20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从石窟所保存的纪年铭刻和艺术风格上看,这处宏伟的艺术工程基本上都是北魏的遗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现存洞窟53个,石雕造像5万 1千余尊。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 云冈石窟以气势宏伟,内容丰富,雕刻精细着称于世。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这样描述它:“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这是当时石窟盛景的真实写照。云冈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鉴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同时,有机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今天,它已成为中外游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云冈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云冈几十个洞窟中以昙曜五窟开凿最早,气魄最为宏伟。第五、六窟和五华洞内容丰富多采, 富丽瑰奇,是云冈艺术的精华。

阅读全文

与云风石窟有多少年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