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中国历史哪个人打胜仗最多

中国历史哪个人打胜仗最多

发布时间:2022-06-13 21:38:47

‘壹’ 历史上打胜仗多的人物,和历史上打败仗最多人是谁

历史上唯一可以称之为完胜将军的就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陈庆之,几乎完胜(除了一次自然灾害原因),而且大多以少胜多,前后七十多仗。至于打败仗的话,应该算是明朝建文皇帝了,以一国之力被一番之力(燕王朱棣)打败,皇位都丢了。

‘贰’ 中国历史上,打仗最厉害的将领是哪个

白起 一代战神,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生前无败仗,随着白起死后秦国就陷入低潮,直到王翦出现。 白起天生就有着与众不同的浩然,赫赫乎锋芒展翅,廓廓乎天地正气。饱读诗书,精通战术,阔剑之所向无人可挡;驰骋沙场,歼敌无数,金戈之所即无人可敌;战无不克,攻无不胜,指画之所触无人可媲。
在草莽中挣扎,在行伍中崛起,在战斗中奋进,在胜利中成名。凡逢统兵出战以来,山东六国竟是无人敢于挂帅出征,合纵兵马始终是徘徊于函谷关外而不敢进。空惆怅!
拔城不足十座斩首不满八万绝非你领兵也,实至名归当之无愧堪称一代战神,纵乐毅廉颇此等名将也自知望尘莫及焉。秦之统一如若没有你的南征北伐将会大失光彩,白起为秦帝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而白起也作为秦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位大上造之一而彪炳史册。
商鞅是秦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而白起是秦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
岁月年轮在斑斑驳陆离间飞逝而过,青春易逝,容颜易老。大江东去浪淘尽,滚滚黄沙掩埋了无数汗水与鲜血,骤骤暴雨冲刷了无数艰辛与执着。宇宙苍茫,万类俱息,留下的唯有一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大秦帝国。千百年后,人们依旧在为其叹息惆怅。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叁’ 中国历史那里人打仗最厉害

湖南肯定算一个,那是出悍匪的地方,乌龙山龙脉香火延绵,历史上每个时期都有很牛很能打的湖南人;
广西算一个,擅长山地作战、极有韧性的广西“猴子兵”,连老美都是服气滴,广西桂系武装,被解放军当作“杂牌中的王牌”,说明还是很有战斗力的;历史上那的人也把起义当作业余身体锻炼,各朝史书上最常见的就是“西南叛乱”这个词了。
山西,“燕赵之地”不是吹出来的,《亮剑》中描述的就是该地区抗日的情景;
陕西,“八百里秦川”自古就是民风彪悍之地,上到秦始皇横扫六合,下到拎着大刀砍日本的西北军,小日本到战败了也没有完全占领陕西。
四川,巴蜀自古就是一个彪悍善战的民族,但到明末“湖广添四川”以后,其战斗力大打折扣,但邓大人还是有话“川军特别能作战”。

‘肆’ 打胜仗最多的元帅

第一,孙武
孙武,字长卿,即孙子,生卒年不详,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惠民县)人,祖父田书为齐大夫,攻伐莒国有功,齐景公赐姓孙,封采地于乐安。

公元前532年的齐国内乱后,孙武毅然到了南方的吴国,潜心钻研兵法,着成兵法十三篇。公元前512年,经吴国谋臣伍子胥多次推荐,孙武带上他的兵法十篇晋见吴王。在回答吴王的提问时,孙武议论惊世骇俗,见解独特深邃,引起了一心图霸的吴王深刻共鸣,连声称赞孙武的见解,并以宫女180名让孙武操演阵法,当面试验了孙武的军事才能,于是任命孙武以客卿身份为将军。公元前506年,吴楚大战开始,孙武指挥吴国军队以三万之师,千里远袭,深入大国,五战五捷,直捣楚都,创造了我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为吴国立下了卓着战功。

孙武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也是世界着名的军事理论家。流传至今的《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兵书,北宋神宗时,被列为《武经七书》之首。全书共分《计篇》《作战篇》《谋攻》《形篇》《势篇》《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反间》十三篇,5900余字。《孙子兵法》揭示了战争的规律,论述了战争论、治军论、制胜论等多方面的法则,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被誉为“兵经”、“兵家鼻祖”。

《孙子兵法》已有英、日、德、法、俄、捷、朝等文译本,国际上认为它是“世界古代第一部兵书”,现在不仅于军事领域,而且在经济、体育等方面,都受到了关注和应用。
岳飞(1103-1141),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少时勤奋好学,并炼就一身好武艺。岳飞父岳和,母姚氏,世代务农。岳飞青少年时先后向周同、陈广学习射箭、枪技,成为全县武艺最高强的人,但因家境贫困,后到相州(今安阳),“为韩魏公(琦)家庄客,耕种为生”。19岁时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为国的戎马生涯。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同年,金军攻破开封,俘获了徽、钦二帝,北宋王朝灭亡。靖康二年五月,康王赵构登基,是为高宗,迁都临安,建立南宋。岳飞上书高宗,要求收复失地,被革职。岳飞遂改投河北都统张所,任中军统领,在太行山一带抗击金军,屡建战功。后复归东京留守宗泽,以战功转武功郎。宗泽死后,从继任东京留守杜充守开封。

建炎三年(1129年),金将兀术率金军再次南侵,杜充率军弃开封南逃,岳飞无奈随之南下。是年秋,兀术继续南侵,改任建康(今江苏南京)留守的杜充不战而降。金军得以渡过长江天险,很快就攻下临安、越州(今绍兴)、明洲等地,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岳飞率孤军坚持敌后作战。他先在广德攻击金军后卫,六战六捷。又在金军进攻常州时,率部驰援,四战四胜。次年,岳飞在牛头山设伏,大破金兀术,收复建康,金军被迫北撤。从此,岳飞威名传遍大江南北,声震河朔。七月,岳飞升任通州镇抚使兼知泰州,拥有人马万余,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骁勇的抗金劲旅“岳家军”。

绍兴三年,岳飞因剿灭李成、张用等“军贼游寇”,得高宗奖“精忠岳飞”的锦旗。次年四月,岳飞挥师北上,击破金傀儡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岳飞也因功升任清远军节度使。同年十二月,岳飞又败金兵于庐州(今安徽合肥),金兵被迫北还。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率军镇压了杨么起义军,从中收编了五、六万精兵,使“岳家军”实力大增。

绍兴六年,岳飞再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架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状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绍兴七年,岳飞升为太尉。他屡次建议高宗兴师北伐,一举收复中原,但都为高宗所拒绝。绍兴九年(1119年),高宗和秦桧与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纳贡。这使岳飞不胜愤懑,上表要求“解罢兵务,退处林泉”,以示抗议。次年,兀术撕毁和约,再次大举南侵。岳飞奉命出兵反击。相继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大破金军精锐铁骑兵“铁浮图”和“拐子马”,乘胜进占朱仙镇,距开封仅四十五里。兀术被迫退守开封,金军士气沮丧,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不敢出战。

在朱仙镇,岳飞招兵买马,连络河北义军,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直捣黄龙府。他激动地对诸将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这时高宗和秦桧却一心求和,连发十二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岳飞抑制不住内心的悲奋,仰天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干坤世界,无由再复!”他壮志难酬,只好挥泪班师。

岳飞回临安后,即被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绍兴十一年八月,高宗和秦桧派人向金求和,金兀术要求“必杀飞,始可和”。秦桧乃诬岳飞谋反,将其下狱。绍兴十一年(11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是年岳飞仅三十九岁。其子岳云及部将张宪也同时被害。宁宗时,岳飞得以昭雪,被追封鄂王。

岳飞善于谋略,治军严明,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略”着称。在其戎马生涯中,他亲自参与指挥了126仗,未尝一败,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 岳飞无专门军事着作遗留,其军事思想,治军方略,散见于书启、奏章、诗词等。后人将岳飞的文章、诗词编成《岳武穆遗文》,又名《岳忠武王文集》。
第三,陈庆之
陈庆之,中国南朝梁将领。字子云,义兴国山(今江苏宜兴)人。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后为武威将军,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深得众心。

梁大通元年(527),魏遣征南将军元昭率数万步骑来救,陈庆之乘魏军远来新至,仅率200骑击破其前锋。 后又与诸将连营而进,背涡阳城与魏军相持。自春至冬,交战频繁,将士疲惫。有的将领建议退兵,他力主决战。魏军筑就13垒以控制梁军,他领兵夜出,破其四垒,涡阳城主王纬乞降。梁军乘胜强攻,俘斩甚多,其余九垒皆溃。

大通二年,梁武帝以元颢为魏王,并以陈庆之为假节、飙勇将军,率兵7000人护送元颢北归。

中大通元年(529年)四月,陈庆之领兵乘北魏征讨邢杲起义军之际,乘虚攻占荥城(今河南商丘东),进逼梁国(今河南商丘)。魏将丘大千率众7万分筑九城,以抵御梁军。陈庆之率军进攻,一日之内攻占三城,迫使丘大千投降。元颢遂于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城南称帝。授予陈庆之使持节、镇北将军、护军、前军大都督。时魏济阴王元晖业率羽林军2万来援,进屯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考城四面环水,守备严固。陈庆之命部下在水面筑垒,攻陷其城,全歼2万,俘元晖业获,租车7800辆。

五月,元颢攻占梁国后,封陈庆之为卫将军、徐州刺史、武都公,命其继续督军西上攻荥阳。魏左仆射杨昱、西阿王元庆、抚军将军元显恭等率羽林军7万守荥阳,以据梁军。魏军兵锋甚锐,加上荥阳城坚,陈庆之攻之不克。

不久,元天穆等引兵围城,陈庆之遂率3000精骑背城而战,大破之,鲁安于阵前投降,元天穆、尔朱吐没儿单骑获免。陈庆之收缴荥阳的储备,牛马谷帛都不可胜计。陈庆之旋即进攻虎牢,尔朱世隆不敢战,弃城而逃,梁军俘魏东中郎将辛纂。

魏孝庄帝元子攸为避陈庆之锋芒,被迫撤至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元颢改元大赦,以陈庆之为侍中、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增邑万户。不久,上党王元天穆、王老生、李叔仁又率兵4万攻克大梁。陈庆之闻后,率军掩袭,魏军皆降。元天穆率十余骑北渡黄河而逃,费穆攻虎牢,将克,忽闻元天穆北逃,自以为无后继,遂降于陈庆之。陈庆之又进击大梁、梁国,皆克之。梁武帝闻讯后,再次亲书诏书进行嘉勉。陈庆之和部下皆穿白袍,一路上所向披靡,所以洛阳城中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梁书·陈庆之列传》)。陈庆之又以7000之众,从铚县至洛阳,前后作战47次,攻城32座,皆克,所向无前。

不久,魏大军反击,攻陷洛阳,他因兵少失败,潜返南方。

中大通四年(532年),高欢诛杀尔朱氏(参见高欢击尔朱氏之战),夺取北魏朝政大权。中大通六年(534年)和七年(535年),高欢和宇文泰先后立元善见和元宝炬为帝(参见北魏分裂之战),史称东魏和西魏,北魏从此灭亡。 陈庆之南归后,特尊重北人,朱异觉得奇怪,便问他,陈庆之说:“吾始以为大江以北皆戎狄之乡,比至洛阳,乃知衣冠人物尽在中原,非江东所及也,奈何轻之”(《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五十三》)? 十二月,梁武帝以陈庆之为持节、都督缘淮诸军事、奋武将军、北兖州刺史。时有妖僧僧强自称天子,土豪蔡伯龙也起兵与之相应,众至3万,攻陷北徐州。济阴太守杨起文弃城而逃,钟离太守单希宝被害。梁武帝诏令陈庆之前去征讨,并亲自临白下城为其饯行。梁武帝对陈庆之说:“江、淮兵劲,其锋难当,卿可以策制之,不宜决战”(《梁书·陈庆之列传》)。陈庆之受命而行,未到十二天,便斩蔡伯龙、僧强,传首建康。 中大通二年(公元530年),梁武帝以陈庆之为都督南、北司、西豫、豫四州诸军事、南、北司二州刺史,其余如故。陈庆之到任后,遂围悬瓠(今河南汝南),破魏颍州刺史娄起、扬州刺史是云宝于溱水,又破行台孙腾、大都督侯进、豫州刺史尧雄、梁州刺史司马恭于楚城。陈庆之随即减免了义阳镇的兵役,停止水运补给,使江湘诸州得以休养生息。并开田六千顷,二年之后,粮食充实。梁武帝为此经常嘉奖陈庆之。同时又陈庆之又表请精简南司州为安陆郡,置上明郡。 大同元年(公元535年)二月,陈庆之攻东魏,与东魏豫州刺史尧雄交战,因不利而还。 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十月,东魏定州刺史侯景率7万人寇楚州,俘楚州刺史桓和,侯景乘胜进军淮上,并写了信劝陈庆之投降。梁武帝遣侯退、侯夔等前去增援,军至黎浆,陈庆之已击破侯景。时值大寒雪,侯景弃辎重而逃,陈庆之则收其辎重而还。同年,豫州闹饥荒,陈庆之开仓放粮济灾民,使大部分灾民得以度过饥荒。以李升为首的800多名豫州百姓请求为陈庆之树碑颂德,梁武帝下诏批准。 大同五年(公元539年)十月,陈庆之去世,时年五十六岁。梁武帝以其忠于职守,战功卓着,政绩斐然,追赠他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鼓吹一部,谥曰“武”,还诏令义兴郡发500人为其会丧。长子陈昭嗣。 陈庆之性格祗慎,每次奉诏,都要洗沐拜受;生活俭朴,只穿素衣,而且不好丝竹;虽身为武将,但射箭却不能穿札,而且也不善于骑马,但善抚士卒,能使部下为其效死力。更为难得的是陈庆之出自寒门,在梁朝历史上能达到这样成就的,只有他和俞药(官至云旗将军,安州刺史)。 点评:陈庆之一生征战,常设奇谋,多为以少胜多,而且长于攻城。无论是北伐横扫河洛,或挥师驰骋边陲,均充分显示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北伐之战,可谓气吞万里如虎,连毛泽东读《陈庆之传》至此,也不尽为之神往。“陈庆之有将略,战胜攻取,盖颇、牧、卫、霍之亚欤。庆之警悟,早侍高祖,既预旧恩,加之谨肃,蝉冕组佩,亦一世之荣矣”(《梁书·陈庆之列传》)。“陈庆之初同燕雀之游,终怀鸿鹄之志,及乎一见任委,长驱伊、洛。前无强阵,攻靡坚城,虽南风不竞,晚致倾覆,其所克捷,亦足称之”(《南史·陈庆之列传》)。

毛泽东在解放后日理万机的国事操劳中,对正史《陈庆之传》一读再读,对传内许多处又圈又点,划满着重线,并充满深情地批注:“再读此传,为之神往”(张贻玖《毛泽东读史》)。

第四,吴起
吴起(?~前381年),战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西)人。曾学于曾子。后在鲁国为将军,闻魏文侯贤而去鲁至魏,武侯时为西河郡守。吴起在治术上受儒家德治的影响,如武侯曾将“山河之固”视作魏国之宝,而他则以为“在德不在险”。他还认为自己能使魏国“四境之内成训教,变习俗,使君臣有义,父子有序”。表明他对政治革新相当重视。

吴起不仅具有治国的才能,而且长于作战用兵。《韩非子》说他治军时能和士卒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故士卒乐为其用。魏惠王时,有人认为魏国士卒能所向无敌,应归功于吴起的余教,惠王为此向吴起的后代颁发了赏田。

后来,吴起由于与武侯不和,离魏奔楚。楚悼王以起为令尹。当时,楚国的旧宗法贵族势力很强,上不利于君主,下为害于百姓,兵弱而国贫。于是吴起为悼王出谋,将传到三世时的封君子孙削籍为民,把一部分贵族放逐到荒僻之地,废掉公族中之疏远者,以改变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太众”的局面。由于“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节省开支“以奉选练之士”,楚国实力渐增,南攻百越,北并陈、蔡,以致秦和三晋都有所震动。吴起在位一年而悼王卒,一批旧贵族乘机作乱,将吴起肢解。《史记》说吴起死于悼王尸体旁,肃王继位后,即以伤害悼王尸体罪,收捕作乱贵族七十余家,并处以三族之刑。《韩非子》认为楚未能重用吴起,变革效果不大。又说吴起被杀,是因为“大臣苦法”,可见吴起的失败主要是贵族反对所致。

《汉书》说吴起和孙武一样,也有兵书流传下来。《韩非子》有“孙吴之略”的话,则战国时孙、吴已相提并论。司马迁还提到西汉时“吴起兵法世多有”。可见吴起的兵书在战国、西汉时已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但这种兵书是否真是吴起所作,尚不得而知。《汉书·艺文志》兵家类有《吴起》四十八篇,今本《吴子》当是这四十八篇中的一部分。《艺文志》杂家类有《吴子》一篇,书已佚,疑亦吴起所作。
第五,韩信
韩信(?~前196),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陈胜、吴广起义后 ,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 ,后从刘邦。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大破赵军。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四年二月,被封为齐王。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着,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韩信着有兵书3篇,已失传。

‘伍’ 揭秘历史上打仗最厉害的人是谁

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Genghis Khan),意为“拥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金世宗大定二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之后被密葬,各大洲对其评价均为高,但字数太多不详写,详情去自行网络成吉思汗。

‘陆’ 中国打胜仗最多的人是谁

应该是毛主席,一次败仗也没打过。世界上最厉害了!世界上第二厉害的是朝鲜伟大领袖金日成,据说抬手一枪就打下一架美国轰炸机。

‘柒’ 请问历史上打胜仗最多的将军是谁是赵子龙吗

是战国秦国大将“杀神”白起,从军37年没偿一败。共坑杀,溺杀,砍杀敌军160万.......
还有成吉思汗并没有打到欧洲。征战欧洲的蒙古将领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成吉思汗只打到中亚。

‘捌’ 你心目中中国古代打仗最厉害的将领是谁

在我心中,韩信一直是中国古代打仗最厉害的将领,因为他助刘邦创力了大汉王朝,与萧何、张良并称未汉初三杰之一。

虽然他也有自己的缺点,但是在我心目中,他依然称得上是中国古代最出色的将领。我相信每个人心中最厉害的将领的人选都不一样,毕竟中华上下五千年,每一个朝代都出现过出色的将领,他们的做出的贡献各不相同,很难将他们排除个一二三来。

‘玖’ 中国古代那位将军打胜仗最多

岳飞在其戎马生涯中,亲自参与指挥了126仗,未尝一败,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

1、单骑杀敌

靖康元年六月,岳飞所在的平定军与太原府毗邻,为了给真定府救援太原做准备,岳飞被指派率一百多人在山西寿阳县和榆次县对太原金军进行武装侦察。宋时称为”硬探”。在行军路上,突然与一支金军遭遇,其他士兵都有些胆怯,

岳飞单骑突入,连杀几名敌人骑兵,敌军败退而去。在夜里岳飞换上金军装束,潜入金营进行侦察,遇到击刁斗的金兵就说些女真话应付,走遍大营圆满地完成了侦察任务。

当时岳飞刚参军不久是名普通士兵!

2、招降土匪

长官刘浩命令岳飞收编一支土匪,匪首名为吉倩。岳飞在傍晚率四名骑兵到土匪营寨劝降,吉倩表示愿意归顺但是担心被官府杀害,岳飞再三作了保证,期间突然有个壮汉向岳飞猛扑过来,岳飞以手重劈其脸,将其打翻在地,并拔出剑指向对手,吉倩等急忙求情,最后岳飞带领这380人的队伍返回。

因此项战功,岳飞升任为从九品的承信郎

3、得名敢死

岳飞的长官刘浩任元帅府前军统制,受刘浩派遣岳飞率三百人前往大名府魏县进行侦察。在侍御林岳飞率部打败一队金军,杀死对方一员枭将。因此功岳飞功迁三官,升任为正九品的成忠郎。

赵构在汪泊彦的密谋下南逃,先到大名府,令刘浩军南下扬言为开封解围,以吸引金军注意力掩护赵构再向南逃跑。在刘浩前军2500人南下之前,岳飞率一百名骑兵到滑州侦察,在南归时在黄河冰面上与金兵发生遭遇战。

一员金将拍马舞刀而来,岳飞上前迎战,两刀相格,岳飞的刀劈入敌将刀刃一寸多,又抽刀劈下对方头颅。士兵们鼓勇冲锋杀退众多敌军。两次战斗使岳飞在元帅府享有”敢死”的勇名。

因此项战功,岳飞再次功迁三官,升任为从八品的秉义郎。

4、白刃步战

宗泽南征开封,赵构和汪伯彦南逃。正月, 宗泽率与金军战于开德府,连续十三仗皆胜。在一次战斗中,岳飞连发两箭,射死金军两个执旗者,在率领骑兵突击敌后又虏获一批军械。

因此军功连升二官,为正八品的修武郎。

靖康二年二月,在曹州的战斗中,岳飞披散头发,挥舞四刃铁锏,身先士卒,直贯敌阵,带领宋军以白刃近战打败金军,追奔数十里。

因此军功岳飞连升二官,为从七品的武翼郎。

5、一次冤杀之险

岳飞跟随王彦驻军卫州新乡县时,王彦慎重出兵,岳飞激烈地责备上级王彦“今不速战,而更观望岂欲附贼!”,王彦的幕僚建议王彦杀掉岳飞。

岳飞一怒之下擅自领兵出战,他夺取了敌军的大旗,在空中挥舞以激励士气。宋军全军振奋出击攻下新乡,生擒一名千夫长。其后又打败了一名万夫长的军队。

6、单骑退万

岳飞坚持寻机歼敌,在一次战斗中,俘虏一员金将,缴获敌人战马几十匹。

当一支上万人的金军在山路上蜿蜒行进的时候,岳飞命令几十名士兵扼守险要,虚张声势,自己持长枪,飞马冲下,迅疾刺死金军首领黑风大王,金兵慌忙退散。

此事传闻天下,士人邵辑在建炎四年还将给赵构的上书中提及此役。

7、每出必捷

建炎元年十二月,金军倾巢而出,分兵三路南侵,西路攻打陕西,中路攻打开封以西,东路攻打开封以东。开封的东京留守军四面受敌。金军进犯汜水关,岳飞被宗泽任命为踏白使带罪出征,“往视敌情,勿得轻斗”。宗泽“勿轻斗”的嘱托可见岳飞之剽悍,

岳飞迅即胜敌而返,官职升任统制。

岳飞参加了滑州之战,在酢城县,汲县的黑龙潭等处获胜,俘获一个姓蒲查的女真千夫长,在宗泽麾下保持每出必捷的记录。

8、虚火退敌

建炎二年八月,在汜水关御敌,宋金两军对阵时,金军一员骁将往来驰突,岳飞跃马而射,只发一箭,敌将毙命。宋军乘势攻击获胜。

岳飞又奉命在汜水关的竹芦渡与金军对峙,由于军粮接济困难,岳飞率领士兵忍饥奋战。岳飞派300精兵埋伏山下,入夜让每个士兵手持两大束柴草,点成火炬,敌人以为宋军大部队来增援,慌忙撤军。

9、南薰门震天下

建炎三年正月,“宗泽在则盗可使为兵,杜充在则兵可使为盗矣”,勤王的民军纷纷叛乱为匪,岳飞在杜充以军法惩处的逼迫下在开封南薰门对其作战,击败十几万民军。

土匪军包围开封府东明县,岳飞率军解围,活捉首领,因此升为武略大夫,借英州刺史。

土匪军围攻淮宁府,岳飞率军解围,活捉敌将,因此生为武德大夫,真授英州刺史。

10、饿/杀/不/掳/掠-----历/史/上/唯/一/不/败/的/将/军

南/宋/朝/廷/不/顾/一/切/地/南/逃。杜/充手/下的/部/队/都/散/了伙,只/有/岳/飞/的/队/伍仍/旧/坚/持/在/建/康/附/近/战/斗,“孤/军/转/战,且/行且/击”。 岳/飞/率/军到/达广/德/军/的/钟/村/后,局/面非/常/混/乱,朝/廷/漂//洋出/海,去/向/不/明,上/司/杜/充/带/头投/敌/之/后,导/致/很/多/将/士/转/当掳/掠/为/生的/盗/匪,各 种各样的坏/消/息/使/军/心/浮/动,军/粮/也告/罄/竭,诸/将/多/行/剽/掠,惟/有/岳/军/秋/毫/无犯/。
一些散/兵游勇甚/至派人前来请岳飞/为首/领共同降/金。岳飞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难处境,他招集全/体将/士说:“我辈荷/国厚/恩,当以忠/义报国,立功名,书竹帛,死且不朽。若降/而为/虏,溃而为/盗,偷/生苟活,身/死名灭,岂计之得耶!建/康,江左形胜之地,使胡虏盗据,何以立国!今日之事,有死无二,辄/出此/门者/斩!”

岳飞慷慨的音容,激昂的言辞,使全军将士感泣,众人不敢在萌生异志。对于前来相约降金的各路溃兵,岳飞假意应允,让他们约定日期集体会合,岳飞亲率亲信三,五人全副武装,”弯弓跃马”,同各部勇健者比武,接连击败几十人,最后岳飞点阅众人大声说:

“以尔等之众且强,为朝廷立奇功,取中原,身受上赏,乃还故乡,岂非荣耶!必能前涤旧念,乃可相符,其或不听,宁先杀我,我决不能从汝曹叛!”

岳飞的勇武绝伦终于使众人悔悟。

11、逆境抗敌

兀术趋杭州,飞拦截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擒其将王权,俘签军首领四十余。察其可用者,结以恩遣还,令夜纵火,飞乘乱纵击,大败之。

12、四胜常州

建炎四年三月,岳飞率军夺取常州,金军再攻常州。岳家军前后四战皆胜,杀死大量金军,并活捉万夫长等人。

金人撤退到镇江东面的时候,岳飞率军尾随追击,又捷;再战于建康附近(今南京市)清水亭,又大捷,横尸十五里。

13、大战牛头山

兀术进攻建康,岳飞在牛头山设伏待之。入夜,岳飞令百名骁勇将士身着黑衣混入金营中相机袭扰,金兵全营惊恐,自相攻击。兀术归,邀击于静安,败之。

14、收复建康

兀术次龙湾,飞以骑三百、步兵两千驰至新城,大破之。兀术在岳飞的连续攻击下在建康无法立足,大肆虏掠之后渡江奔淮西北逃,岳飞率军收复建康。

当时,赵构还在海上漂着呢,朝廷由海上回到路上,南宋朝廷开始安定下来。

15、增援楚州

会金攻楚急,诏张俊援之。俊辞,乃遣飞行,而命刘光世出兵援飞。

飞屯三墩为楚援,寻抵承州,三战三捷,杀高太保,付酋长七十余人。

光世等皆不敢前,飞师孤力寡,楚遂陷。诏飞还守通、泰,有旨可守即守,如不可,但于沙州保护百姓,伺便掩击。飞以泰无险可恃,退保柴墟,战于南霸桥,金大败。

16、大破李成

岳飞率军抵达洪州,岳飞亲为先锋,身披重铠,率先跃马涉水而渡,众皆愕然视之。两军在玉隆观进行会战。岳家军突进敌军右翼,大败敌人。岳飞率先追击,沿途有座小土桥,当岳飞率几十名骑兵冲过土桥后,便突然坍塌,敌军乘机反扑,岳飞一箭射死对方先锋,命几十名士兵拼命死战。后军急忙强修土桥,大军过桥后,马进大败,败走筠州。

17、一声喝降8万

岳飞亲率200名士兵诱敌,飞抵城东,贼出城,布阵十五里,飞设伏,以红罗为帜,上刺“岳”字,选骑二百,遂帜而前。贼易其少,进攻岳飞,四面伏兵而起,贼败走。

岳飞命手下当即大呼:“不从贼者立即坐下,吾不杀汝”一时间,坐下来投降者八万余人。

18……

19、郾城大捷

完颜兀术得到郾城兵少的消息,亲率龙虎大王、盖天大王、昭武大将军韩常等将,及15000精锐骑兵突袭郾城,企图一举摧毁岳飞司令部。当时岳飞手下只有背嵬军和部分游奕军,其余兵力来不及集结。这是前所未有的恶战。当日下午开始交战,岳飞首先命令岳云率领背嵬军和游奕马军首先出城应战,

对岳云说:“必胜而后返,如不用命,吾先斩汝矣”。岳云挥动两杆铁槌枪率背嵬军直贯敌阵。在岳云的骑兵打败金军的第一批骑兵后,金军后续的十万步兵也全部开入战场,岳家军与金军开始全军接战。杨再兴要活捉完颜兀术,单骑冲阵,杀金军百余人,自身受伤几十处仍然战斗不止。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岳飞亲率四十名骑兵突出阵前,都训练霍坚急忙上前挽住战马,说:”相公为国重臣,安危所系,奈何轻敌。”岳飞用马鞭抽在霍坚的手上说”非尔所知”,岳飞跃马驰突于敌阵之前,左右开弓,箭无虚发。全军士气大振。连担任参谋的文官幕僚都参加战斗,并立有战功。

在相持胶着后,金军将最精锐的重甲”铁浮图”骑兵投入战斗,皆重铠,贯以韦索三人为联号“拐子马”,官军不能当。是役也,以万五千骑来,岳飞即令手持大斧,大刀的步兵上阵,专砍马腿,近身肉搏,”手拽厮劈”,岳飞告诫步卒以麻札刀入阵,勿仰视,第剁马足。拐子马相连,一马仆,二马不能行,官军奋击,遂大败之。杀得金军尸横遍野,溃退而去。兀术大恸曰:“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

20、颖昌大捷

兀术溃退后??,飞谓云曰:“贼屡败,必还攻颖昌,汝宜速援王贵。”让岳云率背嵬军的一部迅即驰援颍昌府的王贵军。张宪率大军从淮宁府而来,挺进临颍县力图与兀术军的主力寻求决战。
21、小商河血战

杨再兴率300侦察骑兵,在临颍县南部的小商桥不幸被兀术10000人包围,杨再兴面无惧色殊死奋战,虽然三百人全部牺牲,但是杀敌2000人,包括万夫长一人,千夫长数人。八月十四日,张宪大军寻敌决战,兀术率军撤离回避与张宪交战,转攻颍昌府。在小商桥寻获杨再兴的遗体,焚化后获箭簇二升,岳飞及部众痛心不已,向朝廷上书为杨再兴等人追赠官爵。

22、 颖昌大捷

同日,兀术大军到颍昌府,兀术率镇国大王、韩常等,及四个万夫长,骑兵三万,后续有十万签军步兵。王贵命令董先、胡清守城,自己和姚政率军出城迎战。王贵游奕军、岳云率背嵬军大战于颍昌府城西。22岁的虎将岳云持双杆铁枪,云以骑兵八百挺前决战,步军张左右翼继之。

岳云前后十多次冲入敌阵,身受百余处创伤,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

在最艰难的时刻,连宿将王贵都怯阵,岳云制止了王贵的动摇,使得“全军无一人肯回顾者”。鏖战到中午时分,董先和胡清率生力军出城增援,兀术大军全部溃败,当阵杀死兀术婿金吾上将军夏某、副统军粘罕索勃堇等千夫长多人,金军被杀5000人,被俘2000人,兀术遁去。

23、朱仙镇大捷

岳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兀术对垒而阵,遣骁将以背鬼骑五百奋击,大破之,兀术遁还汴京。飞檄陵台令行视诸陵,葺治之。兀术被迫退守开封,金军士气沮丧,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不敢出战。

24、大金将灭

兀术得知岳飞北伐的消息,在和岳飞交战之前,就把金军家属都渡河北逃,金军已经在燕京府开始收拾财宝,准备北逃。当时被金国羁押在北方的宋使洪皓在家书中写道,“顺昌之败,岳帅之来,此间震恐”

梁兴会太行忠义及两河豪杰等,累战皆捷,中原大震。飞奏:“兴等过河,人心愿归朝廷。金兵累败,兀术等皆令老少北去,正中兴之机。”这时候,由梁兴率领的太行山义军和黄河两岸的各路义军,也纷纷响应。他们打起岳家军的旗帜,到处打击金军,截断金军的运粮线。金兵看了吓得心惊胆战。 岳家军节节胜利,一直打到距离东京只有四十五里的朱仙镇。其所揭旗以“岳”为号,父老百姓争挽车牵牛,载粮以馈义军,顶盆焚香迎候者,充满道路。

自燕以南,金号令不行,兀术欲签军以抗飞,河北无一人从者。乃叹曰:“自我起北方以来,未有如今日之挫败。”金帅乌陵思谋素号桀黠,亦不能制其下,但谕之曰:“毋轻动,俟岳家军来即降。”金统制王镇、统领崔庆、将官李凯、崔虎、华旺等皆率所部降,以至禁卫龙虎大王下忔查千户高勇之属,皆密受飞旗膀,自北方来降.

……

岳飞不仅仅是忠义,他还是中外历史上唯一不败的将军!

‘拾’ 中国最会打仗的人是谁..包括古代至今都有谁

,孙武,<孙子兵法十三篇>在中国无人不晓(不知道只能说明你不是个纯粹的中国人),后人在其兵法的基础上更是编出了个三十六计,对后世兵家的影响可见一斑,提三万甲兵横扫强楚五十万,北击强齐,诸候人人敬畏,使一个小小的吴国一跃成为春秋未期举足轻重的力量,孙武功不可没,当时人言:孙武得兵三万,无敌矣!NO。1当之无愧。 2吴起,“孙吴在世”,这是后世兵家们得意时最为自诩的一句话,吴既吴起,为河西守,与诸候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和十二。不败,并且一生不败,这个纪录也只有孙武能跟他有一拼。注<吴起>四十八篇,其在河西十几年时间里,强秦不敢犯,倒是魏常取攻 势,夺失 地千里。可惜的是不得善终,被人大 卸八块(在楚),另其人品也为后人所不齿(当然只是那些卫道士,俺还是很崇敬他的) 3,白起,酷将,不是指他长得酷,而是为人,一战而杀 赵 降卒四十万,没有点酷劲是做不了的(四十万啊,用机枪扫还有扫半天)不过其打仗确实厉害,死在他手下的六国士卒达一百六十多万(注意当时中国总共只有两千万人,能打仗的也就三四百万,这里面还包括秦。),以致只要听说是他挂帅,六国无人敢出战(长平之战时,秦王曾下令,泄起为将者,斩,呵呵,名气大了,连对手也没有了,寂寞高手,独孤求败啊),不过下场也比吴起好不到哪去,被迫自杀,罪名:莫须有。功高震主嘛,又不像王剪哪样知道进退,不死才怪,也算是为长平四十万降卒出了一口恶气。 二,秦,两汉,三国,时间较长,为数众多的名将灿若星河,难以抉择,比如项羽,灭秦第一人,功败垂成,周亚夫,李广,在卫青,霍去病的光芒下,只好不选。还有刘秀,赵充国,马援,岑彭,周瑜,司马仲达,陆逊等。 4,韩信,齐王,楚王,淮阴候,官是越做越小,没办法,刘邦信不过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汉家四百年江山一大半是他一人打出来的。没有他,三杰之张良,萧何只好在秦地终老,无有出头之日了。背水之战,十面埋伏都是成名之战,以至最后从不服人的项羽也遣说客说韩信自立,三分天下(这样至少他能喘口气),可惜的是韩信心太软,才有以后的长乐宫之变,身死族诛。空留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千古憾事。 5,卫青,大雪满弓刀,单于夜遁逃。以不占优势的汉家骑兵七击匈奴,无不大胜,确非易事(飞将军李广,极骁勇,与匈奴战也数败,自已被俘,还好逃回来了,还有李陵,李广利,都是全军覆没,再看后世,杨家将,岳家军,徐达,对北方民族,哪一个能保持不败?哪个朝代能有汉家这般对游牧民族保持强势?)。从一个骑奴能平步轻云直上大将军之位(当然也和他姐姐卫夫人有点关系),完全是靠实力和命拼出来的。当然汉大量的骑兵也为他出色的发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单靠步兵,孙武也没辙,呵呵。 6,霍去病,17岁为冠军候,19岁为骠骑将军(这可是仅次于大将军的第二号军职),卫青的亲外甥,17岁从征,24岁病亡(看来霍中孺在给他儿子起名时就有预感),短暂一生战功无数,最得意的便是封狼居胥,以数万汉骑长驱直入北地大漠数千里,歼匈奴七万精锐,达狼居山。为人任侠,不喜兵书,属于兵家中的另类,但其随机应变的能力,适合骑兵作战的长途奔袭战术,在当时也是独树一帜。 7,曹*,魏武帝,用兵之妙不亚于孙吴,官渡之战更是一战定天下大势(虽尚未平定南方,但南方对当时中原的影响力就像现在的西部对东南差不多),赤壁之战,虽惨败但未伤及元气,行军一生,鲜有败绩,这个人物已被世人了解得太多了,多说无益。 三,晋-清,出名的将领不少,名将不多,能数得上的有:南北朝,刘裕,韦睿,王猛,慕容垂。隋唐,贺若弼,高颖,李世民,李光弼,郭子仪。五代-宋,曾彬,杨业,柴荣,韩世忠,种氏兄弟。元-清,伯颜,脱脱,朱元璋,戚继光,袁崇焕,年羹尧,石达开。虽不甚多,也不可能一一入选,只好选其善者,呵呵。 8,李靖,托塔天王(西游记里这么说的,呵呵),战功卓着,南平吴越,北破突厥,西定吐谷浑,为盛唐伟业立下了一个武将所能做的一切。用兵诡秘,连自诩为略不世出的李世民也叹服有加。征高丽,欲用之为帅,后悯其老,乃罢。他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功高震主,却能激流勇退以得善终的角(当然也和李世民个人的气度有关)。 9,岳飞,不选不足以拢民望,呵呵,实是如此,岳家军能凭几乎纯步军打败有着独步天下的女真骑兵,也不是靠吹出来的,郾城之战,更是岳飞军事生涯的最高峰,可惜的是,他没遇到李世民,他碰到的是赵构,秦桧(这一对堪称中国历史上最相得益彰的君臣,当然是反话),十二道金牌,莫须有,生生断送了汉人仅有的一点血性和恢复中原的梦想,自宋以后,汉奸倍出,一代胜似一代(好人多横死,坏蛋活千年嘛,不信你到中小学问问,有几个还知道岳飞是何人?)。10,徐达,是明前期唯一具有统帅数十万大军与蒙古骑兵作战能力的将领,南征北战,功高震主

阅读全文

与中国历史哪个人打胜仗最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