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历史上真实的“薛刚”到底是何人,最后结局如何呢
说道薛刚大家可能会感到很陌生,但是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这个人却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或者可以说后人对于薛刚这个角色过于神化。实际上根本不存在,因为在当时的这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希望有这样一个人来寄托希望。
实际上从历史的角度上来说,薛刚的真实姓名叫做薛嵩,在安史之乱时期,投靠了以安禄山为主的叛军,但是后期我们都知道安史之乱虽然给唐朝造成了重创,但是唐朝的气数未尽,后期薛嵩见状,将自己夺得的城池全部给与的唐朝,也就是投降。因而也得到了重用,被封为了地方上的节度使,后来安享晚年而病死。所以说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B. 薛刚是怎么死的
1、结局:
关于薛刚的说法有两种:有一种说法是薛刚是青龙星下凡,据说当年青龙星单雄信死于洛阳城下,青龙星便投向了东辽,于是就有了第二代青龙星东辽大帅盖苏文了。但是盖苏文却死在了薛仁贵的手上,青龙星为了报仇就降生在了刚刚出生的薛仁贵之子薛刚的身上。在一个元宵灯会之上,薛刚喝醉了酒,一脚踢死了李奇,李奇的死导致了唐高宗的死亡,薛家一门便被武则天下令斩首。这也是青龙星的目的所在。
2、薛刚是《反唐演义全传》中的人物,一共有三个老婆。
(1)在薛刚在长安闹花灯创下了大祸之后,便逃亡了南徐州的卧虎山,在那里,薛刚被纪氏兄弟擒到了山上,之后便与纪鸾英结婚了。纪鸾英是卧虎山纪家的女儿,通晓武艺。她深明大义,在历经劫难之后终于帮助薛刚完成了灭武兴唐的大业,最终被杀身亡。
(2)薛刚的另一个老婆是西凉的公主。那时候的薛刚刚刚得到中宗的原谅,被封为了兴唐大元帅。那时候的薛刚向西凉借兵,岂料西凉郡主看上了前去借兵的薛刚,便要求薛刚娶她才借兵,就这样,薛刚娶了西凉郡主为妻。关于这个西凉郡主的资料并不是很多,只知道她是西凉的披霞郡主,名叫罗素英。最终在生子的过程中因为失血过多而去世。
(3)薛刚的第三位老婆是九环公主。九环公主是电视剧《隋唐英雄5》中的女主角,在历史上并没有九环公主的原型。她是褚遂良的亲生女儿,本名诸九环,是武则天和李治的义女,从小便与薛刚定下了娃娃亲。她活泼可爱,有着高强的武功,最喜欢和最擅长的武器便是九环,正是应了她的名字。在《隋唐英雄5》中,九环公主是一个即使再感情受伤也要坚持自己所爱的形象,也是最后陪伴在薛刚身边的人。
C. 历史上薛刚结局是怎么死的
薛刚历史原型为薛仁贵之孙薛嵩,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病死。
薛嵩,名尹,字嵩(?—772年),河东万泉(今万荣县)人。薛仁贵之孙,父亲薛楚玉曾经担任范阳节度使。算得上是将门虎子,年轻时以臂力骑射闻名,为人豪迈。
曾平安禄山之乱,任尚书右仆射兼御史大夫,相州刺史,照文军节度史,封平阳郡王。安史之乱时,投安史叛军。累战有功,被封为邺郡节度使。
史朝义兵败,薛嵩以相、卫、洺、邢四州降唐,被封为昭义节度使。在大乱之后的重建工作上,薛嵩作出了很大贡献。
使昭义镇很快恢复了生气。薛嵩好蹴鞠,后被隐士劝,遂止,并图其形于座右,以时时提醒自己。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病死。
(3)历史上薛刚是怎么死的扩展阅读:
薛刚的故事:
薛刚为薛丁山、樊梨花之子。有这样一个说法,薛刚乃青龙星下凡。话说当年青龙星单雄信命丧洛阳城下,青龙星便投向东辽,然后就有了第二代青龙星东辽大帅盖苏文。
后来盖苏文被薛仁贵逼死,青龙星为了报仇就降生在薛刚身上,借薛刚的那一脚报复薛家。还有一种说法,薛刚是杨藩转世。当年丑鬼星杨藩是樊梨花指腹为婚的未婚夫。
樊梨花转嫁薛丁山,并且在白虎关下将他一刀劈死,杨藩便在樊梨花腹中投胎,也就是薛刚,借薛刚一脚来报复薛家人。刚出世的薛刚在大街上将右班丞相张天佐暴打一顿。
话说这个张天佐就是当年陷害薛仁贵的张士贵四子张志彪的孙子,张志彪侥幸没死,在这儿等着陷害老薛家呢。为了这事薛刚被在家关禁闭一百天。偏偏快到一百天时赶上元宵节,
薛刚按捺不住寂寞,偷偷溜出去,恰巧遇上禁街虎张宝强抢民女。二太子李奇实在是个假货,薛刚轻轻一脚就死了,这下好玩了,三帝高宗李治摔死了,整个大唐帝国乱了。
按照正常程序中宗李显登基,然后按律将薛刚处死,然后薛家功大,不累及家人。这是最完美的处理方案。不过这时候那个影响中国历史的女人出现了,武则天称帝的欲望膨胀了。
她赶走了中宗庐陵王,下令处斩薛氏一门,建铁丘坟,捉拿外逃的薛刚。借机处理了大唐的一批宗室和忠臣良将。外逃的薛刚在南徐卧虎山遇到了自己指腹为婚的妻子——纪鸾英。
就在卧虎山安顿下来,直到江淮侯徐策送来薛姣他才知道全家被斩。悲愤的薛刚第一次上坟。遇到了李大勇,后来在荒草山遇到吴琦、马瓒、南建、北齐四将。
顺便处理了那个忘恩负义的族兄薛义。又有了王平赵太带兵归附。拜访军师徐美祖,遇邬家五虎,上九焰山,继续招兵买马。下山赴湖广房州打擂,在好友武国公马登的引荐下得以与中宗相识。
得到中宗原谅,授予兴唐兵马大元帅,忠孝武英王。赴西凉借兵,娶西凉公主为妻,正式在九焰山竖起中宗旗号,打败张武一党六次进攻,挥军北上,攻克长安,赶跑张武一党。
此时的中宗却中脂粉计,中域南国的间谍赵耀的美人计,发配了薛刚,自己也被拐跑。流放中的薛刚得知消息二次挂帅,定海关大战焦延雄,宝刀破宝刀。
胜利在望时却来了睿宗李旦的汉阳兵,两个唐营在定海关下大闹一场,最终睿宗获胜,薛刚一怒之下回山西平辽王府装病隐居。无奈汉阳大帅薛强阵前连连失利,不得不由程咬金回请薛刚。
在睿宗君臣的真情感动下,薛刚三次挂帅出山,九焰山招将,奔赴定海关阵前。领兵一举捣破域南城,捉回张武一党,处斩于铁丘坟前,打开铁丘坟。终得以报怨仇并为家族昭雪。
薛刚反唐:
薛刚是两辽王薛丁山的儿子,从小便喜爱打抱不平,非常会惹事。在元宵佳节之上,薛刚将太子打死,因而使得皇帝受惊驾崩,创下了大祸。
之后,薛刚便外逃了,但是薛氏一门却因此被处以死刑。深感愤恨的薛刚逃到了西辽,向西辽借兵攻打大唐,并辅佐当时还是庐陵王李显讨伐篡位的武则天,这也是“薛刚反唐”的来源。
之后,“薛刚反唐”的故事被编进了小说《薛刚反唐》之中,讲述了薛丁山在被奸臣张台之后,薛家满门抄斩,之后薛刚外逃誓要报仇,他三祭铁丘坟,保驾庐陵王,起兵反唐。
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但是实际上,薛刚并不是反唐,而是卫唐。薛刚所反的,是夺取了唐朝皇位的武则天,并不是整个唐朝。
不然他也不会帮助庐陵王李显讨伐武则天,因为李显并没有新建一个朝代出来,唐朝还是唐朝,只是武则天下台了而已,薛刚所反的,是武则天。
D. 薛刚是怎样死的
薛刚是病死的。
薛刚 (?—772年)历史原型为薛仁贵之孙薛嵩。薛嵩,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之孙,范阳节度使薛楚玉之子,唐朝中期将领,年轻时以臂力骑射闻名,为人豪迈。安史之乱时,投安史叛军。累战有功, 被封为邺郡节度使。史朝义兵败,薛嵩以相、卫、洺、邢四州降唐,被封为昭义节度使。
在大乱之后的重建工作上,薛嵩作出了很大贡献。使昭义镇很快恢复了生气。薛嵩好蹴鞠,后被隐士劝,遂止,并图其形于座右,以时时提醒自己。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病死。
(4)历史上薛刚是怎么死的扩展阅读
薛刚是两辽王薛丁山的儿子,从小就继承了父亲高强的武艺,性格豪迈,并且喜欢打抱不平,非常会惹事。在一次元宵佳节上,薛刚将二太子李奇打死,因而使得唐高宗李治受惊驾崩,创下了大祸。犯下祸事的薛刚当即逃到了外地,李治一死,整个王朝就乱套了,按照唐朝当时的法律。
薛刚一人犯法,应当株连九族,但是李治在死前跟众人交代过薛家历代功臣,对唐朝也是忠心耿耿,所以此事要追究的话只追究薛刚一人就好。但是这样的处理方式遭到了想去除薛家势力的人的反对,他们和武则天说了此事,要求把薛家诛九族,此时的武则天几乎执掌整个朝堂。
称帝的欲望膨胀,这个建议正中武则天下怀,她早就想除掉开国的功臣和他们的后代了,于是武则天赶走了中宗庐陵王,将薛丁山一家285口斩尽杀绝,捉拿外逃的薛刚。逃到西凉的薛刚,在友人的书信中得知全家因为自己的原因被满门斩首,感到异常愤恨,于是对大唐皇室怀恨在心。
决定举兵反唐。薛刚在好友马登的引荐下得以与中宗相识,得到中宗原谅,授予兴唐兵马大元帅,忠孝武英王。薛刚还赴西凉借兵,结果被西凉公主看上了,娶西凉公主为妻获得了西凉国的支持,并辅佐当时还是庐陵王李显讨伐篡位的武则天,这也是“薛刚反唐”的来源。
在这期间薛刚三次挂帅,挥军北上攻克长安,最终把张武一党处斩于父母墓前,终得以报怨仇并为家族昭雪。
E. 薛刚是怎样死的
历史上并无薛刚此人,民间演绎出来的,原型为薛仁贵之孙薛嵩。薛刚的故事是民间评书和戏曲中薛仁贵系列故事的一部分。历史上薛嵩是病死的。
F. 薛仁贵,薛丁山,薛刚和罗通各是怎么死的
薛仁贵是被薛丁山射死的,薛丁山是被皇帝杀死的,薛刚是老死的,罗通是战死的。
G. “薛刚反唐”:历史上真实的“薛刚”究竟是何人,最终结局如何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薛刚反唐》,就是一则民间流传的传统故事。其大致讲述了唐朝名将薛仁贵的孙子薛刚,因为在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时候,与当朝皇子起了冲突,失手把皇子给杀害了,因此而闯下了大祸,不得不流亡去外地。唐高宗李治也因为痛失爱子,伤心过度而失足摔死了。皇后武则天趁着这个机会谋权篡位,对于薛氏一家痛下杀手,把薛家满门都给灭了。薛刚为了复仇,从西凉借了上百万精兵猛将宣布起兵反唐。后来,因缘际会认识了庐陵王李显,两人意气相投,同仇敌忾,遂开始扶持李显,讨伐武则天,经过浴血奋斗,最终恢复了李唐王朝。那么,这个评书里的故事,和历史上真正的事实相符吗?
01
总而言之,这个有些传奇色彩的故事,还是有很多人比较喜欢的。但是,也有很多人质疑这个故事是虚构的。理由是正史中根本没有记载“薛刚”这个历史人物,历史古籍资料也查不到这个故事的任何蛛丝马迹。
▲安史之乱壁画
03
就这样,薛嵩从一个叛军将领摇身一变,成了统领一方的唐朝地方节度使。不过他也十分感恩朝廷,此后,在职期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在战乱之后,薛嵩为唐朝地方重建的工作做了很大贡献,也因此获得了唐王朝的信任。在他的治理下,昭义镇重新焕发了生机,获得了当地老百姓的拥戴。最后,皇帝还加封他为高平郡王等重要官职。公元773年,薛嵩因病逝世,葬于今山西运城。其后世儿孙都有不错的仕途际遇。
H. 历史上薛刚结局是怎么死的薛刚有几个老婆
历史上的薛刚是病死的,薛刚没有老婆。
薛刚是小说《反唐演义全传》里面的人物,他的历史原型是薛仁贵的孙子薛嵩。薛嵩的出生年月在历史上面没有记载,只记载了薛嵩的原名叫做薛尹,字嵩。
出生在今天的山西万荣县,是唐朝时期的将领,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的孙子, 范阳节度使薛楚玉的儿子。薛嵩少年时候以臂力惊人和精湛的骑射被人们熟知,在唐朝发生安史之乱的时候曾经率军击败叛军,被皇上封为邺郡节度使。
在安史之乱以后以占领了相、卫、洺和刑四个州县返回朝廷,被朝廷赏识封为平阳王,并且参加了安史之乱后的重建工作,薛嵩一生中没有娶妻生子,在公元772年的时候在家中病死,死后被追封为太保。
(8)历史上薛刚是怎么死的扩展阅读:
薛嵩的父亲薛楚玉是薛仁贵的小儿子,官至幽州长史。不过当时活动于幽州东北部的契丹、奚势力强大,经常侵袭唐边境,薛楚玉对此无能为力,开元二十年因渎职罪被免职。
他的继任者张守珪表现比他好,沉重打击了契丹的气焰,不过张守珪的义子安禄山,后来却是发动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
薛楚玉丢官后没有再出仕,家道中落,薛嵩又是一个完全不懂经营的武夫。日子过得是相当落魄。因此,当安史之乱发生时,这个对于习武之人来说是博个封妻荫子的大好机会,区别仅在于是为哪一方卖命。
不过对于薛嵩来说,似乎没有选择余地,因为他就在安禄山的地盘上,不知是自愿还是被迫,他加入了叛军的队伍。
叛军内乱不断,天宝十四载造反,至德二载安禄山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乾元二年史思明又杀安庆绪。上元二年史思明又死在儿子史朝义手里,可谓两年一个轮回。
当时唐朝也是被八年叛乱搞得精疲力尽,时多事之后,姑欲安人,为了安定降将们的人心,全部都予以宽大处理。
而平叛大将仆固怀恩也担心平乱后荣宠减弱,有意将安史旧将引作外援,推荐薛嵩等降将统领河北诸郡。于是薛嵩不但没有问罪,反而升了官,后来薛嵩又把相州的滏阳,洺州的邯郸、武安划出来,设立磁州,因此一共有六州之地。
后来的事实证明,唐朝这种姑息养奸的政策基本上失败了。由于对安史叛将的姑息,唐朝地方形成诸多藩镇,成为唐朝末年尾大不掉的问题。以河朔四镇为例,有三个都搞起了独立王国,成为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的主要源头。
四镇中只有薛嵩例外,不但没有搞军阀割据,对朝廷忠心耿耿,还把地方治理得很好谨奉职,颇有治名。这样凤毛麟角的正面典型肯定是要大书特书的。
所以大历元年,薛嵩被封高平郡王,实封二百户,授昭义军节度使。后又授检校尚书右仆射,封平阳郡王,可以说名禄恩宠已经超过了其祖父薛仁贵。
I. 薛仁贵、薛丁山、薛刚和罗通各是怎么死的
薛仁贵是被薛丁山误当成老虎一箭射死的,薛丁山是因为薛刚打死太子,吓死皇帝李治被武则天抄斩,薛刚历史中是病死的,罗通是在界牌关(西征途中)被苏宝同设计重兵围困杀死。
J. 薛刚死在哪里,怎么死的
薛刚
唐代名将薛丁山亡故,他的第三个儿子薛刚在京城痛打了奸相张天左和张天右。薛义因得罪张天左而受到他的迫害,薛刚把他解救了出来。薛刚当时担任着泗水关总兵的官职,见薛义很有本领,便要将自己的官职让给他。不久,上元节来到,当时风俗,京城百姓都要放花灯、欢庆国泰民安。夜晚,唐高宗,武后与诸位皇子一起到五凤楼观灯。薛刚借着醉酒,在观灯之时大闹京城,京城一片混乱。高宗身体正虚弱,受此惊吓,当场死去。武后命令关闭城门,捉拿薛刚,但薛刚仍然设法逃出了京城。武后不肯罢休,将薛氏一门全部抓进了大牢。薛丁山二子薛勇虽不在京城,但很快也被押解至京城长安。李靖见薛家蒙难,急忙救援,运用法术把薛丁山的第四子薛强送到了大宛国。九环公主偶遇薛强,心中爱慕,于是将他招为驸马。薛刚逃到了徐州,被卧龙山草寇抓获。女寨主敬重薛刚是名门后代,而且为人行侠仗义,便与他结成了夫妇。
唐高宗驾崩后,中宗即位。徐敬猷为了解救薛家,以自己三岁的幼子孝思从监牢中换出了薛猛的幼子薛蛟。没过多久,武后废掉了中宗,将他贬到房州作庐陵王。她知道薛氏一门素来忠义,一心维护李氏天下。为了铲除后患,她下令斩杀薛家老幼。此事传出,天下震动。樊梨花被师傅梨山老母解救出狱,徐敬猷之子孝思也由太乙山的窦青老祖救走。薛府的大殿被掘出一个几丈深的大坑,薛氏一门三百余人的尸体被填埋在这里,上面加盖了三层厚重的石板,然后将生铅生铁熔化到一起,浇铸在坟墓上,坚固无比,没有办法撬开,人们称之为“铁丘坟”。以往,唐高宗与其他妃嫔产下皇子李旦。
武后十分嫉恨,命令太监杜回暗中杀死李旦与其母。杜回见婴儿弱小,心中不忍,设法将李旦带出皇宫,送给了江夏王李开芳,嘱托他抚养。这时,李旦已经懂事了,李开芳这才将真相告诉了他,并把他送往扬州的英王徐敬业之处。徐敬业的弟弟徐敬猷知道留在京城并不安全,便带着薛蛟赶赴扬州他哥哥的府上。途经卧龙山时,他们见到了薛刚。薛蛟被留了下来。薛刚因自己惹祸招致满门被斩杀而心痛不已,又得知薛府变成了铁丘坟后异常悲愤。他不顾众人的劝阻,坚持前往长安祭奠铁丘坟。不料,他在京城遇险,幸而在武国公马登的帮助下才逃出了长安。
武后知道了薛刚的下落,为了斩草除根,她派遣侄子武三思亲自带兵围剿卧龙山。在官军的重重包围下,薛刚夫妇率众突围。已有身孕的纪鸾英却与丈夫失散了。她在途中产下一子,取名薛葵,之后在房州躲避下来。薛刚突围后,想起自己曾与薛义有过交情,于是投奔到那儿。没想到,薛义见利忘义,出卖了薛刚。黄草山的好汉吴奇、马赞敬仰薛氏忠义的名声,解救了薛刚,将他留在山寨,并推举为寨主。
武后斩杀了李唐的宗亲之后,废唐建周,自称皇帝。为了巩固统治,她大兴牢狱,实行暴政。扬州的徐敬业为了恢复李唐天下,起兵讨伐武后,由于力量薄弱而遭失败。随同起兵的马周占据了翠云山,以图蓄势再举。徐敬业的长子美祖在逃跑途中夜宿于女娲庙中。他在睡梦中得到了女娲之神赠给的天书。得知薛刚在黄草山落脚之后,徐美祖于是同魏思泉一起赶到那里。义士们相聚后,痛斥武后的叛逆行径,决心替天行道,匡救天下。为了打探消息,薛刚再次秘密进入长安。他在铁丘坟祭奠时,又遇到了官兵的追捕。宰相狄仁杰虽辅佐武后,但暗中积极复兴唐朝,保全了许多李氏宗亲和唐朝的功臣。他得知薛刚遇险,设法让他脱险。逃离了长安。庐陵王早已得知薛刚的名声,将唐朝中兴的希望寄托在薛刚的身上。他派人与薛刚交结,并资助他积蓄势力。于是,薛刚在九焰山建立根据地,招览天下英豪,厉兵秣马,准备推翻武后的统治。
这时,太子李旦与马周在翠云山招兵买马,多次打败了官兵的围剿,势力逐渐强大。他们攻占了汉阳,引起了武后的恐慌。武后急忙派遣李承业带兵围剿。李承业自恃有万箭火轮牌,气焰十分嚣张。李旦借助女娲镜的神力,破了万箭火轮牌的威力,获得大胜,活捉了李承业,将他千刀万剐。李旦与马周乘胜率兵进攻,连续攻克了三十余座城池,声威传至全国。为了挽救不利局面,武后不得不采纳张易之的劝告,派人与李旦讲和。
在庐陵王的庇护下,薛蛟、薛葵已经长大,各自娶了庐陵王的女儿为妻。薛刚三祭铁丘坟,探明了长安的形势。为报家仇国恨,他向西凉,新唐借来了援兵,与武三思展开了鏖战,最终取得了胜利。在薛刚的号召下,全国各地纷纷起兵响应,共同杀进了长安城。武后迫于形势而退位,庐陵王重新做了皇帝,恢复了唐朝江山。朝廷为薛家的冤屈平反,薛刚开启了铁丘坟,重新安葬了家人。中宗复位后大力清除武氏的影响,却碍于妻子韦后的情面,没有惩罚武三思。武三思跟韦后私通,怂恿韦后效法武后,夺取政权。他们毒死了中宗,迫害忠良,致使中兴的胜果损失殆尽。为了铲除奸凶,薛强从大宛国返回,保护太子李旦进入长安,斩杀了武三思和韦后。李旦即位,成为睿宗皇帝。
历史上并无薛刚此人,演绎出来的,薛仁贵之孙名为薛嵩
演义:
《薛刚反唐》的主人公,薛丁山的第三子。率领各路人马反抗武则天,最终恢复李唐王朝。
历史原型:
名薛嵩,薛仁贵之孙。为人豪迈,以臂力骑射闻名。后投安禄山叛军,累战有功,
被封为邺郡节度使。后史朝义兵败,薛嵩以相、卫、洺、邢四州降唐,被封为昭义节度使。在大乱之后的重建工作上,薛嵩作出了很大贡献,使昭义镇很快恢复了生气。薛嵩好蹴鞠,后被隐士劝,遂止,并图其形于座右,以时时提醒自己(这是不是座右铭的来历呀)。唐代宗永泰八年(773年)病死。